隔離結束回來,公司不見了?崑山一老牌電子公司突然宣佈解散


隔離結束回來,公司不見了?崑山一老牌電子公司突然宣佈解散


貼在窗戶上的解散公告。

“隔離結束回來,發現公司不見了”,網上的段子,真發生在了崑山達鑫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鑫電子)員工身上。

3月1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原達鑫電子廠區大門前看到,一份落款時間為3月7日的公告顯示:公司於當天宣佈解散。

10日這天,多名供應商及員工來到廠區門口等待消息。部分供應商向記者表示,達鑫電子解散的原因,並非僅僅是受到疫情的影響。

公告中也稱:公司近幾年來持續虧損,所租賃廠房已被出租方收回,目前已無法繼續經營。

達鑫電子原廠區內,外牆上的公司名已沒有了“達”字。

房屋租賃協議2月底已終止

在廠區門口,工廠保安告訴記者,他們是由房東“銓鑫”僱傭的,達鑫電子現在已經解散,廠區內已經沒有達鑫電子的人了。

有自稱達鑫電子員工的人士向記者透露,2月29日,公司公告稱自2月10日起停工停產,放假最大期限為2個月,假期結束後是否繼續放假或返廠上班,由公司再行通知。原因則被歸咎於疫情:“目前配套供應商及物流等不能穩定復工”,“公司人力無法到位”,同時,也提到了“訂單不足的自身現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現場還有一份發佈時間為3月5日、落款為“崑山銓鑫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銓鑫電子)”的公告,其中稱:達鑫電子與該公司房屋租賃協議已於2020年2月29日終止,該公司辦公場所已搬離。

而2月29日,就是達鑫電子發佈停工停產公告的日子。

另一份“搬離”公告

啟信寶顯示,達鑫電子成立於1998年6月,法定代表人張高圳,註冊資本772.33萬美元,股東僅新加坡達鑫控股有限公司一名。公開資料顯示,達鑫電子的經營範圍包括電腦及電腦零配件、照明設備、電池模組等。

像這麼一家經營已22年的企業,為何突然宣佈解散?

多名在廠區門口的供應商向記者表示,達鑫電子解散的原因,並非僅僅是受到疫情的影響。

其中一名供應商告訴記者,達鑫電子一度發展得非常不錯,“名氣很盛”,最興盛的時候,公司有3個分廠,總員工超過千人,但近幾年則感覺每況逾下。而另一位供應商表示,受國際經貿形勢的影響,公司流失了一些比較重要的大客戶,才導致難以繼續經營,在解散前夕,達鑫電子員工約有三四百人。但據啟信寶信息顯示,達鑫電子2016年、2017年、2018年繳納社保的人數分別為141人、136人和127人。

上述供應商還稱,達鑫電子位於震川路的廠房原本為該公司自有,後來才賣給了現在的房東。對此,記者3月11日也曾致電銓鑫電子,但記者說明來意後,對方就掛斷了電話。

這天來到廠門口的供應商,多是希望能夠拿回設備或欠款。

一名某電子公司的員工告訴記者,達鑫電子租了他們公司的設備使用,他“3月5日還可以進去盤點,現在已經連門都進不去了”。另一名耗材供應商則介紹,由於達鑫電子一直沒能按期還款,他早在去年10月份就已經終止了和達鑫電子的合作,但目前雙方仍有十餘萬元貨款未結清。為了要回貨款,他已經在崑山待了一週。另一名得知消息後剛剛趕到現場的供應商則稱,他被拖欠了30餘萬元貨款。

3月10日,供應商在廠門口等說法。

具體原因仍待解

為了解達鑫電子宣佈解散的具體原因,記者也試圖直接聯繫公司方面。

啟信寶顯示,達鑫電子法定代表人張高圳,同時也是崑山英倍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崑山英倍)和行易納米科技(海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行易納米)的100%持股股東。

此外,從啟信寶提供的股權結構來看,張高圳實際控制的公司還有江蘇達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宇迅達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崑山英倍、行易納米等所留存的固定電話號碼,與達鑫電子相同。

3月1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便撥打了崑山英倍工商資料信息中的手機聯繫電話。接聽電話的人士向記者表示,他目前也無法聯繫上張高圳。此外,記者從網上查詢到了一個張高圳的手機號碼,但接通後無人接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啟信寶顯示,2020年2月27日,張高圳還轉讓了自己在蘇州達鑫圳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所持有的股份。記者也試圖聯繫該公司,但電話並未接通。

“我們也希望能夠聯繫上他。”有留守在廠區門口的員工告訴記者,“問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