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多安主動撤走在敘利亞的重型武器,是認慫還是出於別的考量?

行走在雲端上的人


筆者認為,土耳其主動撤走自己在敘利亞的重型武器,本身就是土俄之間達成的新停火協議的一部分,因為,這份新的停火協議,本身就是基於阿斯塔納協議和索契協議的基礎上達成的,而索契協議當中明確規定,土耳其必須區分出溫和反對派和恐怖分子的區別,土耳其必須放棄對極端恐怖分子的支持,溫和反對派武裝手中不能擁有重型武器裝備;



也就是說,土耳其為了能與俄羅斯達成這份新的停火協議,只能被迫承諾放棄對伊德利卜地區的極端恐怖分子的支持,而且,不能為溫和反對派武裝 提供重型武器裝備,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土耳其也只能主動將重型武器裝備撤出敘利亞;

話又說回來,相比於主動撤出重型武器裝備,土耳其更看重的當然還是自己在伊德利卜地區的真實存在,畢竟,只要自己在該地區依然擁有真實存在,那將意味著,土耳其依然在伊德利卜問題上擁有足夠的話語權;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量之下,土耳其也只能採用以退為進的策略,主動撤出自己的重型武器裝備,以換取自己在伊德利卜地區的軍事存在,這對於土耳其來講,完全算得上是一次合算的買賣;

就算未來有可能出現雙方撕毀停火協議的情況,土耳其完全可以憑藉地理位置的優勢,快速向敘利亞境內部署重型武器裝備,所以說,土耳其當前主動撤走敘利亞境內的重型裝備,完全是基於保住自己在伊德利卜地區軍事存在的一種考量,另一方面,也是在向俄羅斯方面表達合作的誠意。


關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內容觀看


小柳聊聊兵


近曰,有三條消息令人敏感和深思:

一是有報道說,土耳其主動撤走了佈署在伊德利卜的重武器。

二是有報道說,敘利亞政府軍大規模地從伊德利卜向東北部轉移。

三是有報道說,埃爾多安向普京提議,俄土共同開發敘利亞石油。

俄土在伊德利卜問題上籤訂停火協議後,各種矛盾消息充斥媒體,比如,前幾天說土耳其剛簽訂完停火協議,卻又不斷向伊德利卜大舉增兵,並揚言單邊行動,收拾敘利亞政府軍。可這兩天又傳出土耳其主動從伊德利卜撤走重武器。撲朔迷離,匪夷所思。

姑且不管這些消息是真是假,但確實存在土耳其和俄敘伊戰略方向轉移的可能性。

目前,土耳其可謂四面楚歌,陷入絕望的境地:國內反対黨和民眾對埃爾多安強烈不滿;向歐洲‘’開閘放水‘’,遭至北約強力阻擊;而在伊德利卜又取勝無望,同時西北部庫爾德武裝蠢蠢欲動。

我在上個評論中簡單分析過,被逼紅了眼的埃爾多安,最後要麼孤注一擲,與俄敘伊聯軍在伊德利卜拼個你死我活,要麼聯手俄敘伊聯軍對付東南部的美庫聯軍。如果上述消息是真的話,那極有可能俄土在簽訂停火協議時,達成了聯手進軍東南部地區的共識,將戰略方向轉向美國。

做為土耳其來說,其軍事介入敘利亞戰爭的戰略目標,主要有兩個:一是打擊庫爾德。二是撈取點土地。做為俄羅斯軍事介入敘利亞戰爭的目的,一是消滅叛軍,捍衛巴沙爾政權。二是趕走美國,維護自己在敘利亞的戰略利益。

土耳其要想打擊庫爾德,首先必須要趕走美軍,在這一點上與俄羅斯利益是契合的。在撈取好處方面,俄羅斯己經劃給了土耳其一片隔離區,今後允許土耳其參予敘利亞油氣開發,也不是什麼難事。只要主權不改名換姓,隔離區和油氣開發都不是問題。至於叛軍問題,把他們調到東南部去打美國就是了。

由此可見,土耳其和俄敘伊聯軍,若是聯手一路向東南,將美國趕出敘利亞,是有共同的利益基礎的,存在很大可能性。

從實際局勢看,土耳其若與俄敘伊聯軍死磕,不僅沒有勝算,還將被庫爾德人坐收漁利,最後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當然俄敘伊聯軍也不想與土耳其叫勁,兩害相權,美國才是俄敘伊最大的敵人,也是徹底結束敘利亞戰爭的最大的障礙。

土耳其和俄敘伊聯手對付美國,不僅化解了雙方僵持不下,進退兩難的局面,避免相互殘殺,美庫漁利,更重要的是為雙方找到雙贏的出囗。

實際上,俄土敘伊聯手對付美庫聯軍更容易一些,畢竟美國在敘利亞不佔天時,地利和人合。甭說在敘利亞面對多股武裝力量的夾擊,即使在伊拉克的大本營也不安穩,敘利亞政府不歡迎,伊朗在伊拉克的十萬民兵也不會消停的。


遠山344


目前對於埃爾多安來說,它真的是沒有退路了,唯有這一次機會也可以說是唯一一次機會實現和平的機會,將自己的部隊撤回國內。他也知道真正的把戰爭進行下去的話,他佔不到什麼便宜,推翻巴沙爾肯定是不可能的,有俄羅斯在死保,而且保護巴沙爾政權的還有伊朗,伊朗和土耳其關係本身也不錯,依然也不希望土耳其的軍隊和敘利亞軍隊直接進行軍事對抗。之前埃爾多安很多豪言壯語都沒有實現,但是藉此機會他向世界表明他想真正的實現和平,並不想侵略別的國家。這也正好對他之前所說的狠話算是一種很體面的藉口吧。


我覺得這一次實現停火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持續時間也比較長,因為從俄羅斯這一方面肯定會說服敘利亞的,只要土耳其沒有明確說要侵佔敘利亞領土,伊德利普省或者劃為它的國土,那麼這個土地仍然還是敘利亞的,只是暫時被別人佔著而已。因為僅僅現在力量是完全無法與土耳其對抗的,後面需要靠智慧,靠談判才能解決問題。

更關鍵的一點,俄羅斯和土耳其共同巡邏m4公路附近,可以保住敘利亞前期經過血站所換來的成果。也可以阻擋恐怖分子或者反對派勢力對政府軍的攻擊。現在的反對派手中的武器可是很精良的,都是土耳其甚至是北約或者美國提供的,對敘利亞政府軍來說形成巨大的威懾力。敘利亞政府打了8年的內戰,武器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已經經不起再大規模的戰爭,飛機大炮坦克所剩無幾,完全需要俄羅斯的空軍基地進行空中協作才能向前推進。但是這樣對俄羅斯來說也是一種很大的消耗,俄羅斯也消耗不起。

埃爾多安這次必須實現永久的和平的另一個原因,他在國內遇到了問題。很有可能影響到他的政治生涯。因為他的行動對入敘利亞的入侵根本不是正義的,很多死去的士兵的家屬質疑政府的軍事行為的合法性,好好的讓自己的士兵失去生命,而且貌似反對派也在利用這樣的事情來攻擊埃爾多安,會不會在什麼時候再次發動一次軍事政變,埃爾多安還沒有沒有上次那麼幸運,那真不知道了。這樣的後果他不得不考慮,目前土耳其還面臨著和歐盟關於難民的談判的問題,難民安置的問題,記得上一次在跟俄羅斯談判停火的期間,土耳其議會還發生了混戰,可見國內也是不平靜的。可能他現在也明顯感覺到了,如果這次軍事行為不能取得什麼成果的話,或者沒有一個體面的退兵過程,他的政治生涯可能就會面臨著巨大的威脅,當然了,我們看到阿爾多安在測評的過程當中,同時也警告,如果哪一方違反相關協議,他還會重新採取軍事行動的。其實就是告訴大家我是遵守協議的,請你們不要破壞氣氛,我真的沒有退路了。


劉小妹正高二


埃爾多安這次主動撤走在敘利亞地區的重型武器裝備,並非是土耳其在敘利亞戰場上認慫了,而是出於別的考量。土耳其在敘利亞地區有著自己潛在的利益,是不會輕易放棄在該地的軍事力量存在的。



土耳其需要履行同俄羅斯就敘利亞伊德利卜局勢達成的協議。3月5日,埃爾多安和普京在莫斯科對伊德利卜局勢進行了會談,土耳其和俄羅斯達成了停火協議,而協議內容就包括土耳其需要將部分部署在敘利亞伊德利卜衝突降級區的重型武器撤至國內,所以土耳其為了遵守這一協議不得不做出“戰略性後撤”。當然土耳其並非所有軍事力量都將撤出敘利亞,還有部分軍隊被派往至M4高速公路南部和俄羅斯一起進行聯合巡邏。


土耳其這次將大部隊撤回國內,能夠有效的減少伊德利卜地區的動盪局勢,同樣也能夠減少土耳其士兵的傷亡,不然反對派會因為伊德利卜問題對埃爾多安進行更加猛烈的抨擊。

目前土耳其國內面臨著更加嚴峻的難民問題,數年的敘利亞戰爭已經讓土耳其接納了上百萬的難民,而土耳其想要尋求歐盟進行幫助,但是遭到了拒絕。更甚之的是在希臘和土耳其邊境地區已經囤集了眾多難民,土耳其不惜和希臘發生衝突,試圖來反抗希臘不開放邊境的行為。而這些難民在土耳其很可能將面臨更多的恐怖襲擊、疾病等,所以土耳其不得不減少對外界的干預,增強對本國的應對能力。


Global防尉


近日在敘利亞發生了三件大事,分別是:土耳其從伊德利卜撤出重型武器;土耳其提議和俄羅斯共同開發敘利亞石油;敘利亞政府軍開始大規模從伊德利卜撤出,並且部署到東部地區。

圖為土耳其從敘利亞境內撤出的自行火炮和重型卡車,這些重裝備的撤出,預示著伊德利卜局勢將會緩和較長的時間。


這三條消息其實是互相關聯的,但是歸根結底,都指向了一個結果:敘利亞伊德利卜的戰事要告一段落了,土耳其和俄羅斯達成了停火協議,敘利亞政府軍開始把注意力轉向庫爾德人控制區。

圖為土耳其重型軍卡車隊,他們是輸送土耳其重裝備的基礎力量。


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就曾經表示,“伊德利卜的戰事結束後,敘利亞政府將會把注意力放在解決幼發拉底河東岸地區的問題上”。敘利亞的幼發拉底河東岸目前全部被庫爾德人武裝控制,該武裝是美國支持下的代理人武裝,敘利亞政府要解決這一問題並不輕鬆。

圖為運輸ACV-15裝甲車和M-60A3主戰坦克的土耳其重型卡車隊伍。


相比於在伊德利卜的反對派武裝和土耳其駐紮的軍隊,幼發拉底河東岸的庫爾德人武裝力量更強,而且背後有美國的支持。但是相比於伊德利卜,庫爾德人控制區和敘利亞政府的關係並沒有非常惡化,雙方的政治接觸一直在進行中。

因此,從某種程度來說,伊德利卜戰事的停火和局勢降級,直接讓敘利亞全國局勢從內戰中走出來,轉向了戰後建設和政治談判時期,敘利亞的局勢已經非常明朗,剩下了俄羅斯、土耳其、美國三個主要的外來國家,以及土耳其支持的反對派武裝和美國支持的庫爾德人武裝兩支重要的敘利亞本土武裝力量。

敘利亞政府既然準備把注意力放在幼發拉底河以東,那麼伊德利卜的問題肯定會在今後較長一段時間內擱置下來,如此,土耳其支持的反對派武裝也就無需擔心敘利亞政府軍的突然打擊,作為監督停火和背後支持反對派武裝的土耳其軍隊,也就沒有必要在敘利亞保持太強大的軍事存在了。

圖為在伊德利卜戰役中被摧毀在公路上的土耳其坦克和重型卡車。


要知道,重型武器可不是永遠處於完備可用的狀態的,他們的機械故障很多,在戰場上也非常需要維護和保養,甚至需要在前線建立維修基地。土耳其並不是一個大國,不具備在前線構築機械工廠的實力,這些重裝備在經過了上一階段的戰時高強度使用後,都需要進行維護,如果要維持他們在前線駐紮,那麼土耳其就需要從國內調動大量的技術性後勤力量到伊德利卜前線,這樣對於土耳其的國力損耗很大。

圖為運送M-60T坦克的土耳其軍車隊。


當年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結束後,美國無法維持在伊拉克的大量重型裝備,也不願意將其撤回,畢竟撤回也要耗費很多資金,於是就地將1000多輛M1A2主戰坦克出售給了伊拉克政府軍、沙特軍隊、埃及軍隊,由此可見在不作戰的前線維持大量的重型裝備對於物資和財政都是無謂的消耗,土耳其自然不會犯這種錯誤。

所以,隨著敘利亞局勢的整個緩和,土耳其從敘利亞撤出重型裝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了。


海事先鋒


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已將所有重型武器撤出在伊德利卜省內與敘政府軍的接觸線。俄羅斯與土耳其於9月沿該接觸線建立長15公里至20公里的非軍事區,並要求所有極端武裝在10月中旬前撤離該區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8日援引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報道,此次反政府軍撤出重型武器,是在俄羅斯與土耳其就伊德利卜問題達成協議的框架內進行的。

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圖源:視覺中國)

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於當地時間週日(7日)在敘利亞執政黨阿拉伯復興黨中央委員會會議上表示,俄羅斯和土耳其達成的伊德利卜協議是一項“臨時措施”,敘利亞政府將收復剩餘的反對派控制區。

此前,伊德利卜省受戰爭波及的居民開著汽車舉家逃亡,在車頂上生活。(來源:法國電視臺截圖)

當地時間9月1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索契與到訪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舉行會晤,就敘利亞伊德利卜省局勢展開討論,並達成協議。雙方會後發佈聯合聲明說,考慮到當地存在龐大的激進組織及其大量武器裝備,俄土決定於10月15日前,在伊德利卜省沿著反對派武裝和政府軍的接觸線設立長15公里至20公里的非軍事區。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表示,包括“征服陣線”在內的所有極端武裝必須在10月中旬前撤離該非軍事區;所有重型武器,包括坦克和大炮,必須於10月10日之前運走。土耳其武裝力量和俄軍警人員將負責伊德利卜省非軍事區的管控。

非軍事區的建立使得許多受戰事影響的難民得以重返家鄉。9月初,超過3萬名平民為躲避戰事從伊德利卜省南部撤離,來到該省北部臨近土耳其邊境的地區;俄土協議後,兩天內有7000名難民重返家園。

為了報復數十名土耳其軍人在敘利亞遇襲死傷一事,土耳其近期發起了“春季之盾”軍事行動,對敘利亞政府軍發起全面打擊。“今日俄羅斯”國際通訊社社長德米特里•基謝廖夫將此次行動形容為沒有正式宣戰情況下的全面入侵。3月2日土耳其防長阿卡爾公佈信息稱,“春季之盾”軍事行動消滅2000多敘利亞士兵,“我們已經擊落2架敵方飛機、8架直升機、2架無人機,摧毀5部敵方防空導彈發射裝置、135輛坦克、9座武器倉庫, 77輛裝甲運兵車,消滅敵軍2557人”。
從土耳其公佈的賬面數據看,安卡拉也算是報了“一箭之仇”了。但是站在全局角度看,土耳其實際上仍然深陷敘利亞苦戰。在俄羅斯的強勢支持之下,敘利亞政府軍完全沒有退讓的意思。而且,土耳其的戰損仍在擴大,3月1日,敘利亞就宣佈擊落6架攻擊敘政府軍陣地的土耳其軍隊無人機。敘武裝部隊總司令部宣佈關閉西北部地區特別是伊德利卜省空域,並稱將擊落任何侵入這一空域的飛機或無人機。俄羅斯方面則表示,將不再保證土耳其空軍戰機在敘利亞空域的安全。局勢嚴峻之際,土耳其不得不開始思考究竟是要繼續和俄敘聯軍對抗到底,還是尋求妥協談判的方法。
雖然自從敘利亞戰局惡化以來,美國主導的西方國家一直在為土耳其撐腰,但是這些國家除了打口水戰之外,似乎什麼事情也沒幹。北約方面僅僅是做做樣子發表聲明支持土耳其,並譴責敘利亞局勢升級;德國防長安妮格雷特·克蘭普-卡倫鮑爾只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呼籲美國和歐盟對普京和敘利亞政府施壓,要求結束戰爭;至於美國,則趁機要求土耳其放棄已經接收的俄羅斯S400防空導彈系統,這顯然是在把土耳其當猴耍。媒體分析認為,土耳其的這些西方盟友,不太可能在行動上真正支持土耳其,因為敘利亞問題已經超出北約關於集體防禦的範圍,而且北約也不可能真的和俄羅斯正面交戰。
土耳其似乎也意識到目前自己孤軍作戰的局面,因此至今為止,埃爾多安都沒有真正對敘利亞宣戰,這是為了避免局勢徹底走向失控。而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月2日的報道,土耳其總統府已經發布消息稱,埃爾多安準備在3月5日,前往俄羅斯進行為期一天的訪問。3月1日的時候,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已經證實,普京與埃爾多安將在莫斯科討論敘利亞問題索契協議的執行情況。俄媒認為,普京和埃爾多安的私人會談,將有助於解決很多問題。
值得關注的是,埃爾多安此前就曾經因為敘利亞問題,而前往俄羅斯求助於普京,現在埃爾多安準備再次踏上前往俄羅斯的行程,這正說明土耳其認識到俄羅斯的重要性,在敘利亞問題上,土耳其根本繞不開俄羅斯。西方盟友表現出來的冷漠態度,更讓埃爾多安意識到,要解決問題,只能是和普京商量。畢竟,要對比實力的話,俄羅斯仍然是碾壓土耳其的,何況,俄羅斯在敘利亞又擁有“主場優勢”,土耳其與其硬到底,還不如和俄羅斯好好談,找個雙方都可以下的臺階,以一種比較體面的方式結束這場爭端。俄羅斯實際上也無意與土耳其為敵,只要雙方好好商量,還是能夠讓局面逐漸降溫的。

鐵桿軍迷


3月11日相關媒體從敘利亞政府軍SAA處獲悉,土耳其已經開始從其軍事觀察點撤離相關重型武器裝備。不過土耳其軍隊並未從觀察點撤離,撤離原因主要是由於埃爾多安與普京在本月5日達成了停火協議。所以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後,已經暫時不需要這重型裝備來應對敘利亞政府軍和親政府武裝了。事實上目前在伊德利卜的部分地區仍然還有零星的交火存在,對於這一點埃爾多安也在先前發出過警告,若協議的承諾無法遵守,土耳其將會重新展開軍事行動。所以土耳其並不是認慫,只是表明一種渴望和平的姿態。

(埃爾多安與普京在莫斯科)

然而事實上協議到現在還沒有真正達成,因為畢竟普京和埃爾多安之間所發表的聯合公報還沒有效力,需要雙方技術官員就細節進行談判,並具體落實成為文本。俄羅斯代表團是在本週二到達安卡拉的,人來了土耳其也就放心了,不過目前只是部分撤離,而且土耳其的無人機還在每天在伊德利卜進行偵查。協議真正落實需要等到下週,而在M4公路聯合巡邏需要從15日開始。

(雙方代表在安卡拉)

伊德利卜是土耳其的核心利益所在,不僅關乎土耳其邊境安全以及在敘利亞的政治利益,更是關係到埃爾多安本人的政治命運,所以他不可能有任何妥協。當前最終要的時就是要迫使阿薩德和停火,無論是“春天盾牌”軍事行動,還是與普京進行談判,這都是達成目的的手段。只有實現停火,那麼才會穩住伊德利卜敘利亞難民的恐慌情緒,若不然上百萬的難民將可能會失控,湧入土耳其,後果不堪設想。

(土耳其難民營裡的敘利亞兒童)

這次雖然土耳其與俄羅斯達成了協議,但是這種協議以及停火自土俄在敘問題展開合作以來有很多,沒有一個能夠延續,基本也就能維持幾天而已。問題根源在於雙方都只是敘利亞內戰的外部參與者,看似可以主導各自的代理人,然而卻沒有辦法解決敘利亞根本矛盾,包括民族矛盾、社會矛盾、宗教矛盾等。除了敘利亞阿薩德政府與反對派之間衝突之外,土俄都在試圖擴展自身在敘利亞的利益。所以也就造成了當前的這種“打打停停,停停打打”的局面。

(敘利亞局勢,SOUTHFRONT)

伊德利卜未來仍然大概爆發衝突,因為敘利亞政府軍的戰略目標並未沒有完全達成,雖然攻佔了薩拉齊布,並且打通了M5號公路,但是通往沿海的M4號公路仍然被反對派武裝所控制。土耳其與俄羅斯在M4公路進行巡邏,是沒法保證不會衝突的,更何況他們都是即是遊戲規則制定者,也是參與者,想要反悔,有時候只需要一個理由而已。敘利亞是內戰,聯合國的違和監督機制只對國家之間的衝突有用,不能介入一國的內部衝突。所以沒有第三方監督的停火,沒有任何保證,再次爆發衝突也僅僅是時間問題。

(M4號公路)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土耳其,是敘利亞內戰最大的獲益者,軍事佔領了敘利亞阿夫林地區,將其搞成了土耳其的一個特別行政區,行政人員、公檢法人員等早已到位,居民換了土耳其身份證,中小學校全都用上了土耳其教材等。
此外,土耳其在“和平之泉”軍事行動以後,在土敘邊境敘利亞境內原庫爾德人的地盤上,設置了佔地面積將近2萬平方公里的“安全區”,未來打算在此安置因內戰而逃到土耳其的數百萬敘利亞難民。伊德利卜,再次實現停火,土耳其出兵敘利亞,力保伊德利卜不失,叛軍不被敘利亞軍隊全殲,將其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成了制約敘利亞政府的重要籌碼,敘利亞軍隊對阿夫林地區鞭長莫及。
土耳其,出兵敘利亞,打擊庫爾德武裝,打擊IS恐怖分子,甚至最終打擊敘利亞政府軍的目的,基本上都達成了,強大如俄羅斯都不願為了巴沙爾政權,而與土耳其軍隊在伊德利卜兵戎相見,在敘利亞問題上俄羅斯對土耳其妥協了。在“春天之盾”軍事行動發起前,埃爾多安打電話給普京,說土耳其要打擊敘利亞政府軍了,請莫斯科不要擋道。顯然土耳其的警告起了作用,在土耳其軍隊空地一體化打擊下,沒有了俄羅斯戰機提供的空中保護,敘利亞最善戰的“老虎師”,被打成了“病貓”,丟下戰損的坦克、裝甲車、火炮等重型裝備,撤出了伊德利卜降級衝突區。
與莫斯科達成伊德利卜再次停火以後,土耳其軍隊將在衝突中戰損的坦克、裝甲車等重型裝備,通過大型拖車,從伊德利卜拉到土耳其進行修復,事實上談不上土耳其主動撤出在敘利亞的重型武器,土耳其也並未對誰認慫。
土耳其,是敘利亞內戰的直接參與者,也是參與敘利亞內戰的外來勢力中,獲益最多的國家,目前,缺油氣資源的土耳其,相中了敘利亞東部資源豐富的油田。據媒體報道稱,埃爾多安向俄羅斯總統普京提議,為幫助恢復敘利亞經濟,兩國共同開發敘利亞的油田。這位土耳其總統表示卡米什利這個地方有石油,我們來通力合作吧。
對於埃爾多安的建議,普京並未否定,非常爽快地就回應埃爾多安說,“這是有可能的”,看來土耳其、俄羅斯和敘利亞,非常有可能在油氣開採上進行合作,同時三方聯手無疑將給佔據代爾祖爾油田的美軍以極大壓力。最終,將美軍從敘利亞東部油田擠走,也成了可能。

國平軍史


撤走重型武器不代表認慫,這是目前埃爾多安的一個正確做法,意思就是暫時撤出,回去修整,以備不時之需,等修整好了,一旦敘利亞出現意外,隨時可以回來。

土耳其在敘利亞的爭端中,土耳其並沒有吃虧,而且是沒有吃任何虧,大賺特賺的那種。原本,土耳其這塊蛋糕,俄羅斯已經打算獨吞了,土耳其橫插一槓,發兵敘利亞,開始和俄羅斯對峙,打臉俄羅斯。然後,俄羅斯在這個問題上,並沒有選擇給土耳其打回去,而是選擇了和談,選擇了分給土耳其一塊蛋糕。

這裡面,認慫的不是土耳其,而是俄羅斯。俄羅斯和在敘利亞打了很多年,全世界都知道和平統一以後的敘利亞是俄羅斯的勢力範圍。這個時候,土耳其當著全世界的面過去公然挑戰俄羅斯。而俄羅斯在這次軍事對抗上選擇和談,而且達成協議,毫無疑問,這就是俄羅斯當著全世界的面認慫了。

達成協議之後,俄羅斯承認了土耳其吞下的一切,選擇了停火。那麼短期內,無論是土耳其還是俄羅斯,都不會再在敘利亞問題上大動干戈,也就是說短期內不會打什麼太大的仗,這些重型武器,暫時是用不上的。那麼,你這些部隊打了一個多月,武器也用了這麼久,也該回去修理修理了,人也要回去休息休息了。

暫時不打仗,你部隊留在那裡是沒什麼意義的,等開打再回來,反正也不遠,一兩個小時車程的問題。


軍武文齋


儘管俄羅斯與土耳其日前就伊德利卜衝突問題達成停火協議,然而,大規模衝突雖然止息,但零星的槍擊事件讓在伊德利卜地區持續。不過,埃爾多安顯然變得老實多了,據環球網最新報道稱,土耳其軍方消息人士透露稱,土軍已經將部分重型武器,從敘利亞伊德利卜衝突降級區撤回到國內。
土耳其顯然不想在繼續打下去了,儘管土軍在實力上可以碾壓敘政府軍,但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一直都是安卡拉收拾巴沙爾政府軍繞不開的大障礙。所以,既然惹不起俄羅斯,那麼幹脆就躲起來,避免遭受更多的尷尬。
埃爾多安日前還與俄總統普京發表聯合聲明,在雙方都同意俄土兩軍共同巡邏重要的M4公路。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該公路仍處於親土耳其武裝分子所控制。這就意味著,曾經一度關係緊張的俄土兩國,已經重歸於好。
實際上,在此次土敘兩國的軍事衝突中,安卡拉顯然是吃了啞巴虧的。畢竟,隨著伊德利卜最後重鎮薩拉齊落到俄敘聯軍手裡,土耳其在敘利亞可謂已經沒有容身之地了。由於美國等北約盟友不願意出手幫助,土耳其又無力抗衡俄敘聯軍,所以也就只能自認倒黴。
不過,這還不僅僅只是埃爾多安服軟的全部因素。更重要的是,土耳其已經盯住敘利亞的油田,正打算拉上俄羅斯一起賺敘利亞的錢。據環球網報道,埃爾多安日前向普京建議,為了幫助敘利亞恢復經濟,土耳其願意和俄羅斯一起開發敘利亞油田。
要知道,土耳其雖然也是中東國家,但卻沒能與伊朗和沙特等國一樣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導致安卡拉每年都得耗費巨資從伊朗等鄰國進口石油。鑑於美國目前仍然對伊朗維持制裁,迫使土耳其不得不終止從伊朗進口石油,從而導致安卡拉不得不花更多的錢從其他國家進口能源。
敘利亞雖然也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但經歷過長達8年的內戰,導致該國的石油資源不是被美國侵佔,就是因為戰亂而無法開採。所以,埃爾多安就是希望說服俄羅斯,讓土耳其參與敘利亞戰後的石油開採活動,以滿足自身對能源的需求。
此外,作為土耳其的心腹大患庫爾德武裝,目前在美軍的庇護下,依靠竊取敘利亞油田新的非法所得,仍然在吃香喝辣的。不過,庫爾德人這種好日子估計也不會太長了。俄敘聯軍在解決伊德利卜問題之後,庫爾德人所盤踞的地區,顯然就成為普京和巴沙爾的下一個目標。畢竟,這個地區不僅僅關係到巴沙爾能否最終完成統一大業,同時還是敘利亞的經濟來源之一。
事實上,在收復被庫爾德武裝所佔據地區方面,俄敘聯軍已經開始在行動了。日前,全副武裝的敘政府軍和支持者,已經不止一次設卡攔截美軍車隊不讓通過,試圖逐步擠壓駐敘美軍的活動空間。與此同時,之前駐敘俄軍也曾主動出擊,在美軍和庫爾德武裝的控制地盤進行武裝巡邏,並一度與美軍發生緊張對峙。
另外,日前駐敘美軍基地遭到攜帶迫擊炮彈的無人機群密集轟炸。儘管目前沒有任何組織宣稱對此事件負責,但從媒體所披露有關無人機是採用3D打印技術製造的情況來看,沒有發達國家的支持,一般武裝組織是無法發動這樣高技術襲擊的。
很顯然,美軍和庫爾德武裝所控制的區域,已經成為俄敘兩國的眼中釘。這對於土耳其而言,無疑就是一個好機會。畢竟,一旦俄敘聯軍逼走美國大兵,並對庫爾德武裝動手,安卡拉自然就可以趁火打劫消滅這些心腹大患了。這樣的結果,相對於埃爾多安而言,自然比在伊德利卜與俄敘聯軍拼個你死我活強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