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麼寬廣,我想有趣地活

上個月,人生第一次參加寫書人的新書分享會。

這位作者,我稱為“網紅寫作者”。

大概是兩年前,我在微博關注了她。兩個孩子媽媽,曾經在媒體工作過,和老公一起創業開公司,後來獨自帶著孩子們去了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書,同時堅持健身和寫作。

她在網站分享的生活點滴,總能跟現實生活中的我,形成鮮明的對比。也正是有著這些對比,才讓我感覺到她有一股正向的力量。

這些成為我一直關注她的理由。

微博動態裡,看到她堅持多年寫的文字出書了,要來我所在的城市做分享。我想這次的幸運相遇,不是偶然,而是一個一直等待的會面。

分享會那天,我去遲了些。在路上的時候,抱著僥倖心理想著,這個“網紅”作者,應該是不會有太多人去圍觀的,所以應該不會滿場到沒有座位的。

然而到了分享會所在的書店,現場臨時搭起的小講廳的臺階座位上,滿是人。我只好在入口的地方,擠出一小塊地方坐下,只看得到作者側面的半個頭。

世界那麼寬廣,我想有趣地活

曹頔

聽她分享在哥大留學的經歷、創業心得、寫書感悟,包括育兒經驗等,在這些生活裡她所遭遇過的困難和辛苦,是我在她社交網站裡那些美好的圖片上看不到的。

比起完美,真實更加打動人。

有人說她是幸運的,有那麼好的家庭,學業和事業上又取得了那麼大的成就。讀過她寫的文,聽過她的回答後,就不會覺得她比普通人幸運。

為留學這個事,她準備了十餘年時間。婚姻的開始,兩個孩子的出生,事業上的忙碌等等,這些作為一名女性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讓她的留學夢被擱置了好久。

等待,就是有希望的,只要沒有放棄。

她曾經一邊給孩子餵奶,一邊背單詞;在上班的路上寫論文,下班的地鐵裡複習功課;在等孩子放學的便利店、麥當勞、火車上的小桌板裡寫作;早上送完孩子上學後趕去聯合國實習,下班買菜、回家輔導孩子功課、學習到半夜......

這樣一個與生活的瑣碎頑強抗爭的人,她的幸運少不了半點努力。

世界那麼寬廣,我想有趣地活

曹頔

有讀者問她:你每天那麼忙,是如何平衡好事業、學習和生活的?

我以為她會分享自己做時間管理、目標管理之類的經驗,而她給了我們一個預料之外的回答。

她說沒辦法做到平衡。

每天有太多的事要做,選擇做好這件事,那麼只有接受另外一件事不會做得很完美。想要做好更多的事,只有犧牲掉娛樂、休閒甚至是部分睡覺的時間,然後能做一點是一點。

慢慢地堅持,到最後反而把事情都做成功了。

比起猶豫拖拉,開始做,比什麼都重要。

她在書裡寫的一段文字,我把它記在了摘抄本里:

年歲漸長,突然意識到如果你想和這個世界和平相處,那麼一切都是可預期的。

你會在三十五歲的時候想創業但為了孩子選擇放棄;四十五歲的時候開始告訴年輕人什麼叫做成功;五十五歲每天都會在朋友圈轉發一條養生小竅門;七十五歲你的口頭禪是隻要身體好什麼都好。

從今以後還是每天忙得團團轉,不過是原地打轉,你腳下這塊地板逐漸轉出了一個深深的窟窿,你就像那隻仰頭看天的青蛙,這也是可預期的。

而我比較喜歡開放式的結局。

世界那麼寬廣,我想有趣地活

曹頔

分享會現場大多是大學生以及上班的年輕人,也有三十多歲的媽媽,其中還有從其他城市特地趕來的讀者。有位觀眾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是河南人,三四十歲的年紀,是從農村出來的。在老家時,做著一份餐館洗碗的工作。結婚生子,本可以勉強維持生計一直這樣安穩地生活。

但他不願意一輩子待在那個小地方,做一輩子洗碗工。

他喜歡武術,喜歡看書,就帶著家人來到了這座城市打拼,業餘時間看書、練武。週末經常出現在各個圖書館,認識了很多同樣愛書的朋友。

他覺得自己的人生除了掙錢,還很有意思,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很開心。

我們聽完他用帶著河南口音的普通話,激動地講完了自己的故事,全場掌聲如雷。

有趣的人生剛剛開始,這是當天分享會的主題。正如這位觀眾的生活狀態,有趣與一個人的年齡無關。

世界那麼寬廣,我想有趣地活

曹頔

作者說:如果三十歲之前,折騰是為了好玩,那麼從現在開始,則是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有趣。

分享會的中間,一位1990年出生的觀眾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他說:

對於不再年輕的人們,夢想這個詞說出來好像顯得很不成熟。在這樣的年紀,更多的想法是“如果夢想可以賣錢,我希望能多賣點”。那麼面對殘酷的現實生活和夢想,不再年輕的人們,是否應該放棄夢想,把更多的時間用在掙錢上呢?

我想,那位河南觀眾的分享,以及作者本身,應該是對這個問題最好的回答了。

而曾面對同樣困惑的我,對這個問題也有過猶豫。

而今,我也學著那些被人不屑的雞湯作者們,擠時間學習,堅持自律,去體驗去經歷,忙碌的一天結束後留空白給自己規劃未來......

從某一天開始,突然地就有人為我的努力點贊,突然就遇到了跟我做同樣事情的人,突然看到堅持很久的一件事,帶給了我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突然間發現,那些曾想被自己賣錢的願想,在緩慢持續的行動裡,一步步向自己靠近。

那麼些個突然,讓“有趣”闖進了我日復一日重複單調的生活裡,並逐漸佔據越來越大的空間。

我慶幸在那個猶豫的瞬間,選擇了掙扎。

世界那麼寬廣,我想有趣地活

曹頔

《奇葩大會》裡有一期,默劇表演者姚尚德,辭掉了工作,一路走往全國各地,一邊行走,一邊打臨時工,為表演默劇。觀眾是路人,沒有多的收入,看不到以後,但他很開心。


高曉松說:很多人說要追求詩和遠方,於是無數人反對說“我還沒掙夠錢呢,怎麼能有詩和遠方?”

他指著姚尚德對觀眾說:有很多人為了夢想在堅持著。對姚來說,這就是他的詩和遠方。

不該被年齡和金錢限制的東西太多,尤其是那個叫做“夢想”的東西。

世界那麼寬廣,來這世間行走一遭,我想有趣地活。

世界那麼寬廣,我想有趣地活

華盛頓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