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同樣重文輕武,為何軍事實力沒有像宋朝一樣不堪一擊?

盛唐夢


重文輕武是宋朝的基本國策,宋朝為了防止五代軍閥割據局面再次發生,大力削弱武將權力,並設置了二府三司制。二府為政事堂、樞密院,政事堂長官是首相和參知政事,樞密院長官是樞密使、樞密副使。

三司為戶部司、鹽鐵司、度支司,長官為三司使,也叫做計相。軍、政、財分立,加之軍事三衙制度,樞密院有調兵權沒有統兵權,三衙有統兵權但沒有調兵權,機構相助制約,加強了中央集權。

北宋年間武將很難掌控大權,想造反更是難上艱難,南宋建炎南渡後,為了抵抗金國入侵,地方武裝才逐步變得強大。

明太祖用強大的武裝統一中原,並汲取宋朝經驗,朱元璋對武裝力量十分重視,開國六公爵除了李善長,徐達、李文忠、馮勝、鄧愈、常茂都是武將。雖說朱元璋殺掉了不少武將,但明初武將地位並沒有明顯削弱。

明初的最高軍事機構為五軍都督府,都督府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官銜,而隨著和平年代變長,五軍都督府府權力逐步變小,直到土木堡之變,大量武臣被殺。繼而於謙挺身而出,軍權回到了兵部手中,五軍都督府權力被大幅度削弱。

隨著文官集團的強大,武將地位被再次削弱,以至於巡撫、總督、督師全是有文官擔任,武將一般只是執行者,而非策劃者。

對比宋朝和明朝軍事實力的強弱,其中有諸多因素,比如環境、條件、時間段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北宋名將有曹彬、潘美、狄青、种師道等等,南宋名將有岳飛、韓世忠、劉錡、吳玠、李顯忠等等。明代名將如雲,傅友德、戚繼光、李如松等等,如果要對比戰功也是沒有什麼可比性。

宋代有當時最先進的軍事工業,為了抵禦遊牧民族進攻,製造出強悍的神臂弓、床子弩。論士兵作戰素質,南宋的岳家軍一度橫掃鐵浮屠,背嵬軍無人可擋。明軍不僅擁有強大騎兵部隊,還有更為先進的火器部隊,戚家軍被譽為十六、十七世紀東亞最強軍團。但在大家印象中為何感覺宋軍不堪一擊,明軍卻強大無比?

一、統治者的強硬程度不同

正所謂兵強強一個,將熊熊一窩,朱元璋出身布衣,是一步一個腳印打下的江山。而趙匡胤則是篡奪了後周江山,跟朱元璋想比,明顯趙匡胤奪得的江山有些理虧。當然,朱元璋和趙匡胤都是當時最傑出的統治者。

相較於明朝,宋朝的皇帝們要弱勢得多,到了南宋,其皇帝們則更“慫”。公元1004年,蕭太后大舉入侵宋境,宗真宗則想南逃,寇準死勸,才好不容易勸其御駕親征。在澶州城外,宋軍得知皇帝親征,軍威大振:

“諸軍皆呼萬歲,聲聞數十里,氣勢百倍。”

沒曾想,遼軍主將蕭撻凜,竟被床子弩射死。

況且遼軍孤軍深入,情況對宋軍大為有利,最後則雙方以議和收場,簽訂“澶淵之盟”。寇準多次奉勸真宗出兵攻滅遼軍,但真宗無動於衷、見好就收,宣告退兵。

公元1129年,南宋建炎二年,金國南下江南,搜山檢海要捉趙構,趙構在揚州被嚇得失去生育能力。被金軍一路追一路跑,從鎮江跑到了杭州,最後被迫退到了海上,金軍沒有水軍這才撤了軍,趙構得以保全。

對比明朝,有哪個皇帝被敵人追到這般田地,李自成攻破城後,崇禎帝寧死也不投降,贏得了君王死社稷的美譽。在靖康之恥前後,徽欽二宗皆逃跑或準備逃跑過,之後被金軍俘虜,寄人籬下地過完一生。

朱元璋、朱棣自不必說,這是史上有名的強勢帝王,絕不會同敵人低頭。土木堡之變後,英宗被俘,國家危在旦夕,景泰帝初登帝位,力主抵抗瓦剌。雖有人建議南遷,但景泰堅持守衛京城,才贏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在對待敵人的態度上,明代皇帝們明顯要強橫得多,趙宋官家們則反其道而行之。

二、明朝收回了幽雲十六州

公元936年, 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給契丹,任耶律德光為父,自稱兒皇帝。從此,中原政權丟掉了防禦遊牧民族的重要屏障,不論是後周世宗柴榮、宋太祖趙匡胤,還是宋太宗的北伐大計都無法從遼國手中奪回燕雲十六州。

南宋丟掉半壁江山,想要收回故土更是難於上青天,最接近終點的是岳飛的第四次北伐,順昌之戰、郾城之戰金軍全線退敗。此時如果宋軍揮師繼續北上,是有可能收回故土的,只不過就在宋軍士氣大振之時,高宗趙構下令撤軍,岳飛只得嘆道:

“十年之功,廢於一旦!”

直到1367年,朱元璋命徐達、常遇春北伐,僅用一年時間,攻克大都,幽雲十六州終於再次回到了中原王朝的懷抱。宋朝三百一十九年都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而明朝只用了一年,雖然敵人不同,但結果卻天差地別。

北宋的國土面積大致在280萬平方公里,而永樂年間的國土面積是997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不一定能代表實力,但相差如此之大,難免令人非議。

三、宋朝經常和異族議和,明朝則很少

最令人詬病的,便是宋朝的妥協政策,不論是宋夏戰爭、宋遼戰爭還是宋金戰爭,總是要以和談解決,而宋朝不論輸贏都要給錢送東西。

公元1004年的澶淵之戰,宋軍佔據絕對優勢,卻和遼國簽訂了合約,宋朝每年要給歲幣十萬兩,絹二十萬匹。不知什麼時候,妥協成了宋朝皇帝對外的主要態度,只要不打仗,其他都好說。

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在多年戰爭後,宋夏雙方達成和解,西夏向北宋稱臣。換來的卻是北宋每年要給西夏銀七萬兩、絹十五萬匹,宋朝以賠款的方式買來了和平。

宋孝宗在即位後不久,便下令張浚整合兩淮軍力,分兩路出兵金國,兵力八萬,奈何國力有限,加上將帥不和,最終功虧一簣。南宋史上最激進的皇帝宋孝宗也只能低下了頭,和敵人再次簽訂了“隆興和議”。

只是把原本的“君臣”改為了“叔侄”,歲幣減少了一部分,宋金戰爭持續了很久,但南宋的地盤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南宋自建炎南渡以來,無數將士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只有是趙宋皇帝的妥協與怯懦。

割地賠款是南宋的家常便飯,而明朝只有一次和議,隆慶和議是明朝和韃靼的水到渠成之舉,明朝封俺答汗為王,並開通互市,明廷並沒有任何割地、賠款的行為。

大明王朝,不論面對韃靼、瓦剌還是日本、後金,哪怕實力不濟,也不向敵人低頭,這是難得的尚武和亮劍精神,這也是宋明兩朝最明顯的差距。宋軍的戰力並非弱小,只不過他們的領袖缺乏敢於亮劍的精神,才落得個“弱宋”的稱號。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告訴我們,美酒是根本趕不走野狼的,只有大棒,才是王道,如果不夠,那就兩根!


楊角風發作


客觀的講,宋朝並沒有不堪一擊。從北宋滅亡後,南宋還是守住了半壁江山看,從這點上,明朝還不如宋朝。

宋與明二朝,重文輕武上,幾乎一模一樣。軍官世襲,明面上看著,物質待遇挺不錯。但沒有政治待遇,因為完完全全的推行文武分道、唯科舉入仕的制度。使得軍功階層不能出任地方官,這就使得官僚階級有了優越感,開始蔑視武臣。長期之後,武臣就有了天然的自卑。

所以,一個正統科舉出身的七品縣令,見了狄青這樣的軍人出的樞密使,也有底氣愛理不理。

如此,軍隊的榮譽感,可想而知了。而要指望失去了榮譽感的軍隊,要像漢唐軍隊般的,去威鎮諸胡、橫行絕域,哪就是絕無可能之事了!

不過,北宋時,好歹還有些帶著歷史慣性的唐風,有些五代雄兵的餘烈,西北將門世家,多少還稍有些獨立性。故而,北宋滅亡後,撐著守住了南方,又對峙了百幾十年。

而到了明朝中後期,軍隊的腐爛已深入骨髓,尤其衛所兵與家丁制二者,更是讓大明帳面上的百萬大軍,實是就如同一群拿了武器的農民。

絕大多數的明軍,如一個千人的指揮,真正能打的,就是百餘家丁。有的還只有數十個。其餘九百人,為了節省飯量,平時基本是不訓練的,只是個樣子貨。

打仗時,將軍領著家丁一衝,贏了,一晎而上,輸了全體頓作島獸散。

而所謂的家丁能打,武藝精熟。武藝也變質了,也是花架子多,能上陣的戰陣硬貨卻少了。(此事,戚繼光專門有論述。)

所以明軍雖然有了跨時代的火槍火炮,仍然也讓八旗兵揍得,最後,大多數明軍,打仗就成了躲在深溝堅壘後守城,野戰勇氣徹底就喪失了。也沒有了。

而必須注意的是,北宋末期的宋軍,尤其陝西宋軍,只是輸在機動性上。列陣野戰,卻是不怕的。

所以,明軍真的還不如宋軍。





風去了無痕D


雖然都有重文輕武,但是明朝的重文輕武與宋朝有著本質的不同。


一,宋朝與明朝的立國精神不同。

北宋重文輕武是國策,擺在明面上的,從一開始就為了改變唐末五代以來的藩鎮之亂,處心積慮要削弱與控制武人的力量。無論是杯酒釋兵權,還是在品級上面文官高於武官,以及對士兵的態度(入伍都要刺字),都是非常明確地輕武。這樣的情況下,老百姓普遍不想當兵,文官集團更是明目張膽地輕視武官,以從軍為恥。宋太祖之後,宋朝就外戰不行了,可以說先天不足。

而明朝不一樣,明朝是在反抗異族的統治中起來的,朱元璋帶領群雄,百戰以取天下,可以說對於軍人和武將是不薄的,對於文官反而是不看重的。明朝的開國六公,只有李善長算是文官,其餘五公都是軍人,侯爵伯爵也幾乎都是封給武將,大名鼎鼎的劉伯溫只封了個伯爵。武官的品級和爵位都是高於文官的。


二,軍官選拔不一樣

北宋實行募兵制,軍官從士兵中選拔上來。但是士兵地位低下,入伍都要刺字,災年把大量的流民也招進軍隊,為的是防止起義,結果徒耗軍費,還沒有戰鬥力。明朝實行衛所制度,士兵和軍官有一個大致穩定的群體,而且武官可以世襲。即使服兵役的軍戶積極性不高,但是明朝軍官的素質要高。比如戚繼光,俞大猷,儘管他們是後來自行募兵抗擊倭寇,但是他們都是出身武官集團,接父親的班。這對於培養軍官的榮譽感和素質都是有幫助的。


三,國防策略不一樣

宋朝重內輕外,將最精銳的禁軍放在首都附近,“收四方勁兵,列營京畿”,地方上都是一些沒有戰鬥力的廂軍,平時派出一些禁軍到地方輪流戍守。而明朝高度重視邊防,從一開始就在邊防線上修長城,設衛所,並且設立了一批“塞王”,手握重兵,為的就是邊防,後來明成祖更是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這與北宋重內輕外的策略是完全不同的。


四,明朝的重文輕武不是國策,而是文官集團與武官集團後來的發展此消彼長的產物

明朝在朱元璋和朱棣時期,武官的地位是很高的,反而是文官地位較低,明朝還實行廷杖,宋朝是“皇帝與士大夫治天下”,所以明朝沒有像宋朝那樣重文,也沒有像宋朝那樣輕武。

只是到了明朝中期以後,由於社會承平日久,文官集團發展的比武官集團要快。在中央明朝的內閣大學士取得了批奏摺的“票擬權”,在地方有了常設的總督巡撫,可以節制地方的武官,但是他們對於軍官的態度,也絕沒有宋朝時期那種囂張跋扈氣。而在這樣的風氣下,明朝又有文官尚武,武官好文的風氣,比如王陽明是文官,但他熱衷武事,後來還因功封伯爵(在明朝,無軍功不得封爵),再如戚繼光,雖然是個武將,但是與文官們作文唱和,還出版了個人文集《止止堂集》,寫了兩本練兵的書(《紀效新書》,《練兵紀實》),簡直如同曾國藩一樣。明朝中後期邊患嚴重的情況下,文官好武更是一種風氣,像袁崇煥,熊廷弼,孫傳庭,史可法,孫承宗,都是文人好武事。這是宋朝士大夫輕視武事不能相比的。


所以,明朝的戰鬥力比宋朝要強,就不奇怪了。舉兩個例子,當年蒙古人在土木堡之變中俘虜了明英宗,打到北京城下,但是沒有打贏,後來想報復,襲擊明朝長城九邊之一的大同,在城外的沙窩之戰中被大同參將郭登擊敗。直到明朝中後期,蒙古俺答汗要求明朝封貢,想搞城下之盟,張居正沒有答應,最後在保持主動地位情況,將俺答汗收服,對比宋朝的澶淵之盟,不知道強多少倍了。


再思樓紀


其實明朝的軍事也沒那麼強,宋朝也並沒有不堪一擊,不過總的來說明朝軍事管理手段確實比宋朝優秀一些。

宋朝的以文統武,是世界首創,也是非常文明和先進的制度,可以有效的保證軍權歸中央,有利於國家統一穩定。

不過宋朝倒黴也倒黴在這個首創上,因為作為第一次變革,就意味著要摸著石頭過河,啥東西都要試著來。

北宋在實施以文統武時,光顧著保險,卻沒考慮到這個總指揮的文官有沒有打過仗,有沒有隨過軍,到底了不瞭解軍事。

這就好比讓一個學文學的去做外科手術,專業不對口啊。

此外呢,北宋政府給武將放權太少,平時大多數將軍也不在軍營帶著,而且來回調度,導致兵將互不相識,打起來沒感情,服從力度就不咋好。

還有一點,就是北宋為了保證中央的強大,把各地的精銳都囊入禁軍,而地方廂軍則成了政府救濟災民的慈善部門,導致北宋的廂軍多事些面黃肌瘦難民,也就只能乾乾苦勞力,打仗還是算了吧。

不過這一切到了南宋,還是變好了不少,畢竟險些被金國滅國,算是多少長了點教訓。

到了明朝呢,起初軍權是握在世勳權貴手裡的,文官也就是掛個名。土木堡之後,世勳大多被咔嚓了,文官集團迅速掌控軍權,這才開始光明正大的以文統武。一般來說,明代的兵部大員和排到各地的巡撫、總督,都是多少有過軍事經驗的,到了地方之後,負責軍餉和軍備發放,大棋盤調兵。而天天跟小兵一起混的都是武官,打起仗來指揮也是以總兵為主,可以說是各司其職吧,理論上表現得是要比宋朝好。

可惜,明朝皇帝有錢的都挺摳,而國庫劃給軍餉的那部分經常又不夠,導致募兵工資發不夠,打起仗來自然也就是混混就好。


火器工坊


同樣秉持重文輕武的國策,明朝依然能夠北擊蒙古,東征朝鮮,打敗日本、荷蘭侵略者,比宋朝強的不是一點點。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天子戍邊。天子戍邊是明朝特有的制度,將國都建到了戰爭的最前線,節省了軍隊屯邊的費用,增強了人民的信心,也較好地解決了邊防和內地孰重孰輕的矛盾問題。

第二,修建邊塞。明長城東起鴨綠江,連接秦長城,然後西至嘉峪關,蜿蜒六千餘公里,氣勢宏偉,前後修建花了百餘年。明長城有效抵擋了北方遊牧民族的滋擾,也體現了明朝自始至終對北方防務建設的重視程度。

第三,貿易禁運。明朝通過貿易禁運的方式讓北方遊牧民族不能輕易獲得戰略物資, 蒙古部落擄掠的機會也少之又少,又趕上天災內亂,其實力大大削弱,已經無力再侵犯邊境了。

第四,甲冑精良。明朝長期作戰的精兵,披甲率相當之高。在甲冑方面,每個系統部隊都有自己的特色甲冑,比如遼東邊軍和薊鎮邊軍都以騎兵為主,他們的甲冑以當時流行的布面甲和明甲為主。以有限的資金重點裝備訓練一些精銳部隊,在後金同遼東邊軍的戰爭中來看,交戰的明軍甲冑確實不錯。

第五,輪流戍守。為了擴充兵員,加強邊疆防衛,自明太祖朱元璋起,下令設置衛所。士兵在衛所中輪流戍守,戰爭時期充軍作戰,和平年代耕地屯田。衛所在明朝前期及中期對加強軍事實力,防禦邊疆少數民族的侵犯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此項制度也有其缺陷,自中期以後逐步衰落,成為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


觀雪一壺酒


首先這裡要說的是單純論軍事,宋朝未必比明朝差,但宋朝卻給人一種很弱的感覺,為什麼?同樣的重文抑武,表現卻有天壤之別,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 形勢大不相同,宋朝立國時五代十國,北方草原的遼國勢力正盛,北宋在開局時未能拿下幽燕十六州,導致帝國北方長期沒有屏障。而沒能打下幽燕十六州,不光是單純的軍事問題,也有運氣成分,曾經一度遼國本來都打算放棄的。再看明朝,不但佔據有幽燕軍事要地而且還重新修整了長城要塞。
  • 在王朝開始軍力正盛時,明朝成祖在其父朱元璋對蒙元殘餘勢力的持續打擊之後又通過五次北征極大的打擊、消滅、震懾了北方的蒙古殘餘勢力。而終宋一朝北方強敵一直存在,勢力並不比宋朝弱,西北也不穩,外患時時困擾。
  • 關鍵時刻宋朝沒有出現像明朝一樣力挽狂瀾的砥柱。我們知道宋朝跟明朝都有相同的皇帝被俘,都城被圍的情況,表現卻完全不同,結果更是完全相反,北宋被滅國,明朝依然屹立了百年。北宋不幸有昏君,侫臣;大明幸有于謙力排眾議,堅守北京。從組織安排、戰鬥意志差距巨大。這應該也算是大明的運氣。
  • 時代的發展,火器的進步。古代中國長期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襲擾,千百年來苦無良策,只因傳統農耕發展騎兵成本太高,只能以步兵與草原騎兵相對抗,所以一直處於劣勢。明朝只所以能制服蒙古與火器的發展密不可分,我們知道明朝有專門的火器營,于謙守北京時之所以能退敵,火器功不可沒。當然宋朝時其實也有火器,只是相對比較原始,戰鬥力沒那麼高,還不足以對抗騎兵。

以上分析,您覺得怎樣?歡迎留言討論!


字匠甲


引言

宋、明兩國都是重文輕武,具體表現文臣地位高,武將地位低,在戰爭中文臣節制武將,按理說這樣都會造成,軍隊戰鬥力的低下,對外戰爭不堪一擊。實際上明朝和宋朝不一樣,明朝保持了將近三百年的統一,而宋朝僅僅過了一百年就丟掉了黃河流域,明朝在前期和中後期能保持對遊牧的蒙古族的壓制,宋朝立國開始就在對遊牧民族的


戰爭中失敗連連,什麼原因呢?

明朝和宋朝開創者的立國雄心是不一樣的。

明朝的開創者是朱元璋,他早年境遇特別悲慘,由於元朝的暴政,他家族大部分人都餓死,所以他非常痛恨元朝,把元朝列為他一生最重要的敵人,一生都在致力於打擊元朝,並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雖然朱元璋在嶺北之役中敗於蒙古,但是仍然堅決打擊蒙古,並沒有產生畏敵情緒,最後在捕魚兒海之役中徹底打垮了元朝,此後蒙古部落分為兩步瓦剌和韃靼,終明之世,蒙古再沒有統一。朱元璋死後讓後世子孫時時刻刻提防蒙古。

明太祖在《皇明祖訓》裡規定了不徵之國,但胡戎與西北邊境,互相密邇累世戰爭,必選將練兵,時謹備之。

所以後來明成祖多次北征,對蒙古的瓦剌和韃靼分化打擊,明英宗朝的土木堡之戰(雖然失敗了),都是踐行朱元璋堅決打擊蒙古的軍事策略。

趙匡胤是宋朝的開創者,當時北方契丹佔據了幽雲十六州,宋太祖趙匡胤不是想著怎麼用武力收回這些地方,而是收繳各地割據勢力的國庫收入,建立一個“封樁庫”,用裡面的金帛贖回幽雲十六州。當然這件事可能是謠傳,但是宋朝的統一戰爭實行的是“先南後北”的戰略,先征服南方的割據政權,最後打敗契丹,收回幽雲十六州,這實際上體現出北宋的開創者並不像明朝的統治者那樣,有迎難而上的決心。從後面宋太祖兩次徵契丹失敗,轉而實行“守內虛外”的政策可以看到這樣的心理。

每個朝代的開創者對後世子孫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開創者的一言一行都會被當作憲法來執行,朱元璋和趙匡胤對遊牧民族的態度不一樣直接影響到了後世子孫的軍事決策。明朝一直奉行不議和、不遷都的態度,宋朝動不動就納貢求和。明朝對蒙古的打擊導致蒙古的分裂、衰落,宋朝的納貢求和刺激西夏、遼、金的侵略慾望。

明朝和宋朝重文輕武的貫徹力度是不一樣的

明朝雖然實行重文輕武,但是仍然非常重視軍功,明朝有一個規定非軍功不得封爵,明朝的文臣地位再高,權力再大,只要沒有軍功,就不能獲得爵位,像王陽明平定寧王叛亂因而獲得了新建伯,李成梁因為在遼東卓越的軍功獲得了寧遠伯的爵位,這樣的激勵機制有利於調動武將和士兵的積極性。

宋朝與明朝相反,極力貶低武將,我們看到宋史,很多文臣反而獲得了公爵甚至王爵,比如王安石沒有立下軍功反而受封荊國公後背追封為舒王。真正立下軍功的狄青沒有獲得爵位,反而受到猜忌。

雖然宋、明兩朝都是重文輕武,實際上是有差別的,宋朝是徹徹底底的重文輕武,明朝在制度層面上還保留對武將的一種尊重。

明朝和宋朝的軍事體系是不一樣的。

明朝實行的天子守國門,建立九邊防禦體系。明朝重視邊防,通過遷都北京,使明朝君臣加強了對邊防的重視。明朝實行衛所制,中央政府不負責各省軍隊的軍費,中央只負責九邊的軍費,這樣用錢砸出一條堅固的國防線,明朝先後有徐達、楊一清、戚繼光等人完善九邊的防禦體系,這樣一個堅固防禦體系在應對遊牧民族進攻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宋朝實行“守內虛外”和“強幹弱枝”的軍事策略。國家的精兵集中在中央,地方兵力空虛,使遊牧民族輕易打到京城。隨著遼、西夏的崛起,地方的軍備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還是中央兵力強於地方,這樣就不利於宋朝扭轉對遼、西夏的被動局面。宋朝丟失了幽雲十六州,無險可守,不能依靠有利的地形建立城堡抵禦遊牧民族的進攻。

明朝和宋朝的所面臨的外部環境是不一樣的

明朝面對的敵人是相對落後的蒙古人,軍事技術和軍事戰略還是沿用成吉思汗時期,但是明軍在戰爭中大量使用火藥,拉進了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在軍事上的差距,明成祖時期的三大營中就有神機營,在成祖北征蒙古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後來在於謙領導的北京保衛戰中,也大量的運用火炮,取得了戰役的勝利,明朝中後期,佛郎機、紅衣大炮從國外傳入明朝,成為了明朝對付蒙古、後金騎兵部隊的利器。

宋朝面對的敵人是半漢化的遊牧民族,西夏佔據的河西走廊、遼佔據的幽雲十六州都是農業發達,實現了遊牧經濟和農耕經濟的結合,遼的另一個稱呼就是鑌鐵的意思,意味著遼的冶鐵業非常發達,使的遼的軍事技術非常先進,在制度上仿照漢族制度,比如遼實行南北面官制度,因此宋朝面對的是一個結合了遊牧民族的野戰優勢和農耕民族技術優勢的敵人,攻擊力特別強大。


結語

宋朝虛邊境實中央的軍事策略,導致地方軍事實力不夠強大,而西夏、遼挾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優勢很容易打敗宋朝,宋朝的統治者在祖宗的對外策略影響下,採取了納貢求和,就給人宋朝軟弱的印象。

明朝加強九邊的防禦,能夠在邊疆阻擋敵人,採用新式火器技術,能夠在技術上保證對蒙古的優勢,在朱元璋不妥協態度的影響下,後世朱家皇帝堅決不妥協。明朝近300年雖然有時遭遇慘敗,但是並沒有像宋朝那樣慘,給人明朝比較強硬的感覺。


麒麟閣論史


一般都感覺宋弱,宋經常割地賠款,明強,天子國門,君王死社稷。其實宋軍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弱,明軍也沒想象的那麼強。

感覺宋弱的原因是宋周圍強國林立,如大遼、大金,西夏、蒙等,宋面對過這些王朝的最輝煌時期,仍能抗住壓力,金滅亡北宋,軍事實力達到鼎盛,南明軍隊正面迎戰金軍也毫不遜色,岳飛更有直搗黃龍的勢力。宋朝施行的重文輕武,在一定程度上確實降低了武力值,更戍制搞的將不知兵,兵不知將,不利於將軍駕馭士兵,士兵執行將軍的命令

明面對的是元朝末期,蒙古人確實很能打,但由於元政府的腐敗,會用兵的將軍得不到重用,朱元璋、朱棣皆為雄主,即便這樣也只是把元朝趕到漠北,並沒有根本上滅元。後期的明軍更弱了,被倭寇追著打,還好出了一個戚繼光,練就了戚家軍,但戚家軍人數太少,戚繼光也曾像朝廷諫言,練就十萬兵,徹底解決北方問題,但明財政吃力,沒被執行。

總體來說宋面臨強國,顯得弱,明周邊國家不怎麼強,顯得強。


饕餮中國


鑑於漢朝以強亡,唐朝以藩鎮亡的教訓,宋元明清四朝其實都在一定程度加強對武官的控制,提升文官的地位,可不同的是,宋朝在外戰爭中不能說是節節敗退,可至少也是沒佔到絲毫的便宜,到了還不得已“花錢買和平”。

而同樣“重文輕武”的大明,雖然後期也轉入了被動防禦之中,可在洪武、永樂兩朝,其對外卻是一連串的順風順水,甚至把橫跨歐亞的蒙古人都趕回沙漠放羊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或許還得從兩朝之初的軍事制度說起。



一、對於有著決定國運前途的決勝局,朱元璋打贏了,而趙光義打敗了

幾乎每個大一統的帝國,在他們統一的路上都會有這麼一場足以決定國運的大戰:

  1. 漢朝霍去病封狼居胥,解決了長久以來威脅著漢朝北疆的匈奴,成就了“匈奴遠遁,漠北無王庭”的大好局面;
  2. 唐朝李靖、尉遲恭六路大軍大敗東突厥,“自永徽已後,殆三十年,北鄙無事”,懸在大唐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就此解除;

  3. 大明猛將常遇春、徐達收服元大都(今北京),所謂“天下形勝入我掌握”,為大明打開了北疆戰線,給永樂朝追亡逐北奠定了基礎。

當然,在北宋建國之初,也有過這樣一場決定國運的大戰,那就是公元979年,與遼朝之間爆發的幽州大戰。

這一戰趙光義的目標是在五代時期被遼朝乘虛奪取的幽雲十六州,所謂幽雲十六州,就是指自幽州(今北京)一直延綿到雲州(今山西大同地區)的十六個州郡,地理位置極度重要,是中原地區能否有效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關鍵所在。

而當時北宋是佔據了不小優勢的:

  1. 武器方面有著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裝備,投石機、床子弩、神臂弓,以及遼朝人都沒過的火藥;
  2. 當時距離北宋開國還不到二十年,國勢正處於蒸蒸日上的時候,曹彬、潘美等猛將雲集,十萬大軍士氣高昂,戰力強勁;
  3. 之前不久已經滅亡了北漢,北疆漢民思歸心切,趙光義有著足夠的信心。

可是趙光義急功近利,在滅亡北漢略微休整後就北上和遼朝爭鋒,並且一打就打最難啃的幽州地區,以疲憊之師對抗以逸待勞的遼軍,饒是宋軍士氣高漲,可也耐不住長期作戰,加上趙光義御駕親征,陣圖鉗制各路將士,而遼朝猛將耶律休哥、韓德讓等又非北漢將領可比,最後宋軍在高粱河慘敗,自己坐著驢車灰溜溜地回國了。

之後七年,趙光義又發動了三十萬大軍進行雍熙北伐,可就如陷入魔咒一般,在韓德讓等人的抵抗下,宋軍連幽州的影子都沒見到都戰敗了,還把老將楊業給搭了進去。雍熙北伐的主要負責人雖說是曹彬,可究其根本還是在於幽州大戰之時,趙光義首戰不成,數年後又貿然出兵,早已經沒了各種優勢,而失去了幽雲十六州的北宋,同時也是失去了產馬地和戰略防線,從此以後一直處在遼朝騎兵的威脅之下,處於被動防禦之下。


二、同樣是重文輕武,可宋朝卻矯枉過正了,而大明則吸取了宋朝的教訓,對武將還是網開一面的

宋太祖趙匡胤鑑於五代藩鎮之禍,對宋初掌握了軍事大權的武將們做了不少制衡手段:

  1. 最為人所知的莫過於“杯酒釋兵權”了,趙匡胤收中央禁軍,給錢給地把將領們養起來;
  2. 對於地方軍隊,則以文官管理州郡軍隊,位於武官之上,負責鉗制地方武將;
  3. 設立樞密院和三衙兩大軍事體系,分管調兵權和握兵權,而統兵權則被保留在了皇帝手裡,戰時由皇帝親自任命的官員(帥臣)出征,戰後歸還虎符於樞密院,歸還軍隊於三衙。

這種三權分立的制度,雖然消弭了自唐安史之亂以來的兵禍,對社會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是兵權劃分過於繁瑣,將領掌握軍隊卻無法調度部隊,文官們有調兵權卻無法帶兵出征,帥臣們只能在戰時帶兵,事前沒有溝通,事後無法訓練,兵不識將,將不識兵,三方互相掣肘,效率極度低下。後來在對西夏作戰的范仲淹,對此是深惡痛絕,氣得直罵娘,北宋矯枉過正,使得宋軍空有數量而無質量,遇戰即逃,遇難即降,戰力就越來越低下了。

而明朝則吸取了宋朝的教訓,雖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武將的兵權,但卻不像宋朝一樣鉗制得滴水不漏:

  1. 仿造樞密院制度,建立大都督府,後發展為前後左右中五大都督府,稱為五軍都督府,和兵部一起執掌兵權,“兵部有出兵之權,而無統兵之權,五軍有統兵之權,而無出兵之權”,少了一個環節的鉗制;
  2. 地方軍隊的統兵權由都指揮使掌握,但戰時由皇帝所派的官員或藩王為總兵統領,打完戰了再還給地方都指揮使,可是後來邊境多事,這些中央官員就逐漸留在了當地,和都指揮使分掌地方軍權,雖然後面有文臣、太監負責監軍,可畢竟都是一個地方的人,溝通起來也方便,不像宋朝那樣,調度個軍隊還得彙報中央,等樞密院那些文官下令才能調度,效率自然提高不少;
  3. 宋、明對兵權的鉗制,都很大程度壓制住了地方軍隊的戰鬥力,可明朝更善變通,在軍隊戰力不行的時候,就逐步將權力下放,讓當地將領招募私兵,糧草和軍餉則由朝廷提供,比如抗倭時期的戚家軍、俞家軍,抗金時的李家軍等等,可是宋朝對武將過於謹慎,不願權力下放,除了在靖康之恥時有過岳家軍、韓家軍爆發過驚人戰鬥力外,在金兵一退就立刻收回兵權,為此還殺了忠肝義膽的岳飛元帥。

而且宋朝皇帝還很喜歡對前線戰事指手畫腳,即所謂的“陣圖鉗制”,像宋太宗趙光義就設立了一個以步兵為主,騎兵為輔的“平戎萬全陣”,併成為”祖宗家法”,後世帝王不得違背,結果就是出征的武將們被牢牢地鉗制在這陣中,綁手束腳,拘泥於形式,戰力自然高不到哪去。

鹹平、景德中,賜諸將陣圖,人皆死守戰法,緩急不相救,以至於屢敗,誠願不以陣圖賜諸將,使得應變出奇,自立異效。



兩宋時期對於文官的待遇極高,結果就是養出一大批空口白話論武事的文官,而武人低賤,人皆不願從武而投文

由於唐、五代的教訓,北宋對於文官採取恩養制度,光以一個最低等級的從九品官員來說,只要熬得住,幾十年後也可以慢慢熬到宰相,而且還有各種補貼、田地,高級一點的還有食邑分封,毫不誇張地說:宋朝官員的待遇是歷朝歷代最好的,可能連現在也比不過。

唯其給賜優裕,故入仕者不復以身價為慮,各自勉其治行,給賜過優,使宋朝財政困厄,此宋制之不可為法者也。

對待官員的優待政策,讓很多人衝破頭都要爭取個一官半職,自宋真宗開放科舉制度後,更是營造了一條通往發財致富的康莊大道,到了仁宗時期,甚至到了“五人一進士”的程度。

這一點比起明朝那千軍萬馬爭先的情況來說,宋朝的官員實在是很容易做,也很有做的價值,雖然這樣確實讓兩宋沒了兵事之禍,可隨著而來的卻是官員機構的臃腫,往往一件小事就得有好幾個人共同負責,這也是王安石變法中最重要的一環,可惜最後還是失敗了。

畢竟北宋皇帝親自把官員給養肥、養懶了,要讓他們再變瘦、變勤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然會遇到利益受損的文官的抵制,而偏偏趙匡胤又下了“不殺士大夫”的鐵規,更讓拿錢不做事的士大夫們心安理得,有恃無恐了。所謂“祖宗之法不可違”云云,不過是一個藉口而已,要是宋朝又幾個像漢武帝、朱元璋、雍正這樣的鐵血皇帝,或許還能再救一救。

至於明朝,雖然也重用文官,可卻不在俸祿上重用,而是在權力上重用,只有你做多了事才能拿到更多的待遇,想著宋朝那樣不做事還能拿錢的,不好意思了,回家、流放、下獄三條路自己選吧!這一點也使得那些在地方擔任軍隊指揮的文官們,不得不跨界兼職,要不戰事有什麼差錯,自己隨時就是殺身之禍,像明朝中後期最能打的幾個武將:袁崇煥、熊廷弼、盧象升等,其實都是文官出身的。


總結:宋明雖然一樣都是重文輕武,但宋朝過於嚴格,而明朝吸收了宋朝的教訓,避免了矯枉過正的情況,這是宋朝的不幸,也是明朝的幸運

在兩宋時期,做官是一件很舒服的事,相反對國家有死生之地的武將,卻成為了一個很難做、很不好做的職位,打仗武官來,黑鍋也得他們背,而宋朝又是一個經濟文化高度發達的時代,百姓的出路多了,也就不願去做那吃力不討好的武將職位,到最後還發展到了好漢不當差的境地。

當然在這眾人皆醉中,也還是有清醒的人,像北宋時期的狄青,南宋時期的辛棄疾:

前者大戰西夏,二十五戰未嘗一敗,結果被朝廷裡那些自稱“忠君愛國”的文官們背後捅刀,比起岳飛那“莫須有”的罪名,彈劾狄青的罪名則顯得更加可笑,巨儒歐陽修竟然說他和五行犯衝,以後勢必會威脅到國家的安定,把他下放了。

而辛棄疾更是被稱為“文人中最能打的”,五十多人就敢衝入敵軍大營,生擒敵將回國,可結果還是在那些“鐵骨錚錚”的文官的彈劾下,黯然下放,終一生報國無門,鬱結而終了。

等到宋徽宗任用蔡京大力恢復王安石時期的變法,罷免臃腫的文官,宋欽宗開“皇帝殺士大夫”的先例,宋朝軍事也曾經有過一絲曙光:童貫坐鎮西北,數戰下來使得西夏稱臣,這一點可是連手握四十萬大軍的范仲淹都沒達到的成就,李綱主持開封保衛戰,多次擊敗金兵,金兵已隱約有退兵之意。

可惜勢重難返,此時金國早已完成北宋攻略,十萬大軍南下開封,攻破開封,俘獲了徽、欽二帝,更讓後面的南宋“畏金如虎”,也讓士大夫們有了藉口,再也不敢隨便出兵,而一直處在捱打防禦之下,宋朝自保有餘,但主攻不足,“忘戰必亡”的教訓,不可不謂沉重。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題主你是不是對明朝的軍事實力有什麼誤解?

首先說明朝的重文輕武,明朝的重文輕武絕對不是朱重八時代的,朱重八時代的白蓮教老臣在重八哥屢次清洗屠殺之下,也沒有屈服。還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所以重八哥時代不能計算在其中。

其次朱四汗時代不能算,朱四汗時代勳貴武官還是橫行霸道的,還是擁有絕對的話語權,朝堂上文官的話語權逐步被朱四汗寵信的太監所取代,那個時代正是太監最輝煌的時代之一,鄭和下西洋的光環刺瞎文官的狗眼!

而之後何時明朝重文輕武呢?說白了還是土木堡之後,皇帝被扣押,太監亂指揮被扣帽子,于謙代表文官站了出來,這個時代才是文官時代的開始。也正是這個時代勳貴差不多死絕了,太監也沒啥話語權了,連皇帝都不敢亂出溜了,國境線一下子退回長城內了,這才是文官時代。

文官時代最輝煌的也就王守仁的時代,但是也沒見得這個軍國主義四六級教父擁有多少權利,王守仁始終被排斥在主流圈子之外。甚至鬱鬱而終都沒有怎麼著,國境線還是長城以內,就是苗疆被丫殺得百年之後其匪號都能小兒止夜啼。最終靠著徒子徒孫其學術東渡日本,成為日本右翼勢力軍國主義四六級考核的標準教材。

之後明朝的重文輕武有何戰績?都是屢敗屢戰而已,最慘的就是五十幾個倭寇在泉州港登陸後,沿著東南沿海一路燒殺,最後圍困十萬守軍的南京城,南京城可是陪都啊!若不是城牆太高,打造攻城兵器太費勁,估計五十幾個倭寇能攻下南京城都說不準。提前好幾百年南京大屠殺都說不準!

所以題主怎麼好腆著大臉的對比宋朝啊?宋朝可是歷經西夏、遼、金、蒙古幾代人的輪暴,撐了好幾百年的,而你大明才自女真後金崛起才撐了多久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