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新醫保局:為特殊群體打通“救命通道”

(通訊員 楊夏)2月8日上午,在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受全面封城封路影響,一位器官移植人員夏某滯留家中焦急不已,而家裡僅有的抗排異的藥物只能堅持3天,斷藥意味著面臨生命危險。在這緊急時刻,他接到了縣醫保局醫保中心基金結算組負責人吳遠燚的電話:“你現在還好嗎?吃的藥是否足夠?現在疫情形式嚴峻,我們醫保局給你們送藥,現在正趕往你家的路上……”吳遠燚親切地詢問,簡單的幾句話,化作一顆定心丸,溫暖了夏某的心。

陽新縣醫保局面對疫情,採取緊急措施,保證病人待遇的享受。作為縣醫保局醫保基金結算組的負責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吳遠燚沒日沒夜地投入在抗“疫”工作中,不僅要在單位做基金測算、做報表、擬方案、作報告,幫助醫院落實新冠肺炎病人的住院結算工作,他還要在社區防控一線卡點值守,回到家中還要抓緊時間整理各類報表、數據統計等,經常幹到深夜。但是他從不叫苦,心中始終想著的是病人,怎麼更快更好地落實醫保各項惠民政策,服務好病患群眾,讓有需要的患者在此特殊時期及時得到幫助。

在縣醫保局工作多年,吳遠燚平時也與器官移植病人經常聯繫,幫他們解決各種困難,深知器官移植病人每天的藥物就是生命的保證。在縣政府公告實行封閉管理的第一時間,他就給這些病人逐一打電話、發短信,進行詢問登記,密切關注用藥情況。經過統計調查後,得知大部分患者在3月份就會面臨停藥情況後,他立即聯繫武漢定點藥店及快遞公司,希望藥物能儘快及時送到患者手中。同時,他還密切關注癌症患者中長期需要藥物治療的病人,收集統計好所需藥品後,迅速聯繫黃石國大時珍藥店,將藥物運往陽新林峰分店,確保患者能及時用藥。

過去十幾年來,吳遠燚手機24小時不關機,長期與病人保持聯繫,特別是器官移植病人,他擔心病人有突發情況,聯繫不上,就讓他們都存下他的手機號或者微信號,建立起了友誼之橋,由最初的工作關係變成了親密的朋友。抗戰疫情期間,吳遠燚更是平均每天要接十幾個甚至幾十個諮詢電話,他都耐心細緻的逐一解釋醫保政策,並幫助滯留在外地的參保人員解決住院問題,保證了陽新病人在外地的住院治療。

2月10日下午,在黃岡老家過年的夏某收到了一分特殊的快遞,正是他急需的抗排異藥,雖然他人不在陽新,但他沒有被遺忘,仍然及時收到了這個溫暖的救命包裹。為了表達對陽新縣醫保局和吳遠燚同志的誠摯謝意,夏某特地寫了一封感謝信,感謝醫保局的領導和工作人員心繫群眾的安危,時刻為病人著想,把病人真正當做自己的家人!在這個特殊時期,縣醫保局有許許多多像吳遠燚一樣辛勤無畏工作的黨員幹部,他們不辭辛苦,堅守崗位,解決群眾的燃眉之急。

由於醫保局措施得力,吳遠燚等工作人員的努力,打通了“救命通道”,陽新縣內所有腎移植人員都收到了來自武漢的“愛心包裹”

吳遠燚把工作放在首位,時刻關注病人的狀況,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在這場沒有硝煙又特殊的戰“疫”中,陽新縣醫保局有許許多多像吳遠燚一樣的共產黨員,敢於擔當、勇於奉獻、迎著疫情“逆向而行”,時刻都以人民利益為上,時刻都將人民群眾放在心中,始終在為人民服務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附感謝信

尊敬的陽新醫保局領導:

感謝你們在舉國上下抗擊新冠肺炎的特殊時期,不顧個人安危,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在陽新封城封路的情況下,給移植病友送來救命的抗排異藥,給全縣廣大的病友撐起了一把健康的保護傘。

2020年農曆正月十五上午,接到了醫保局吳股長的電話:“夏老師你好,我是醫保局的小吳,你現在還好嗎?藥是否足夠?我們給你們送藥正在趕往你家的路上…”其實我的藥量只夠3天了,斷藥意味著移植病人有生命的危險,我的心裡一暖,內心非常的感動,醫保局的領導們心繫病友的安危,時刻為病人著想,把病人當做自己的兄弟姐妹!我說:吳股長,謝謝你們了,我現在不在陽新,已回黃岡老家過年,現在手裡只有3天劑量的藥了,真的很著急,吳股長安慰著說道:“不用著急,我給你想一下辦法,藥不能停的……”

正月十七下午,飽含著溫暖的抗排異藥快遞到了我手上,真是及時雨啊,心裡的陰霾和焦慮煙消雲散了,如果不是陽新縣醫保局的務實工作作風,以病人為本,在這封村封路的境況下,我不知道到哪兒才能拿到救命藥呢?

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時刻在為你們負重前行。陽新縣醫保局的幹群,以共產黨人的擔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私奉獻,創新工作,把病友的安危冷暖作為工作的出發點。

真誠的說一聲,你們辛苦了!

感謝人 夏永輝

2020年3月3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