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衛生院的出路在哪裡?

叫我二菲


努力提高業務技術能力,真誠用心服務群眾!財政落實有力保障不拖欠!辦好了鄉鎮衛生院,確實方便了群眾,緩解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降低了醫保資金的壓力!我們這裡常見病在鄉鎮衛生院住院治療次均費用1500元左右,報賬後患者自付約300左右,如果到縣級醫院次均費用一般要6000多!其實很多常見病鄉鎮衛生院是能夠處理的!下圖患者被燙傷,在鄉衛生院治療總費用僅僅2000多元,如果到上級醫院費用絕對增加幾倍!治療前後是不是判若兩人呢?現階段最困擾鄉鎮衛生院的是:藥品沒得藥店甚至個體診所齊,用藥也受很大的限制,一些常見病需要用的藥不準用,比如,奧美拉唑注射液、清開靈注射液…將基層醫生送到上級醫院進修後完全能處理某些疾病,但是因為沒藥而只好向上級轉診,患者也就不得不花費更多的費用!




知足致遠


鄉鎮衛生院有幾個很明顯的特點:醫療技術落後、醫生收入偏低、公益事業及預防保健事業佔比大、病源缺乏等。

作為鄉鎮衛生院的管理者,想要解決以上難點,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據調查,國家對鄉鎮醫院的補貼還是不少的,很多醫院也引進了新設備,但是苦於沒有懂得操作新設備的醫務人員,所以新設備一直都作為擺設一樣,未發揮出真正的作用。這種情況下,可以派出醫院的年輕醫生去上級的醫院進修學習,從而提升鄉鎮衛生院的醫療水平。

2.鄉鎮衛生院一般都由國家撥款,收入穩定,但是總體偏低,關於這一點,也是必須從提高醫療技術上做起。只有提高醫療技術,收到更多、更難的患者,醫生的收入才會增加。

3.關於公益事業及預防保健事業,這些是鄉鎮衛生院無法避免的任務,所以還是對醫療人員分工而行,合理分配人員,避免造成人才浪費。

4.現在國家的農合政策也不錯,很多農村的患者也有錢看病了,但是苦於很多鄉鎮衛生院對於稍微有些難度的疾病都無法接診,所以只能轉診去上級醫院。針對這一點,也是必須要提高診療能力,這樣才能夠留住更多的病源,否則鄉鎮衛生院最終會淪為農村保健中心。

作為鄉鎮衛生院的醫生,如果對現狀不滿,可以通過進修、規培、學歷深造等一些列措施改變,總是抓住要點,就是提高自身診療水平。


重症醫生王嬋


2009年元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新醫改方案~開始實施新一輪醫改~2012年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已全面覆蓋城鄉居民~農村居民的醫療保障大大提高~“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有所緩解。同時~新醫改也是鄉鎮衛生院健康發展的大好機遇,隨著國家醫改政策的不斷加強和實施.建立和完善醫療服務模式及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加快建立健全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骨幹、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縣級醫院作為縣域內的醫療衛生中心~主要負責以住院為主的基本醫療服務及危重急症病人的搶救~並承擔對鄉村衛生機構的業務技術指導和鄉村衛生人員的進修培訓,鄉鎮衛生院負責提供公共衛生服務和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等綜合服務~並承擔對村衛生室的業務管理和技術指導等工作,村衛生室承擔行政村的公共衛生服務及一般疾病的診治等工作~創造條件逐步實行鄉村一體化管理。


加快實施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積極推進農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和能力建設~政府重點辦好縣級醫院並在每個鄉鎮辦好一家鄉鎮衛生院~採取多種形式支持村衛生室建設~大力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

創建先進文化~樹立良好形象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推進和農村衛生體系建設的逐步深入~鄉鎮衛生院作為三級預防保健網絡的樞紐~其文化建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其內容是權利文化、人道文化和科學文化。權利文化指的是人類社會制度的設計原則~與政治文明有關~體現在鄉鎮衛生院建設上~即鄉鎮衛生院各項管理規章制度的設立~首先使廣大農村居民享受應有的疾病控制、保健、基本醫療和康復教育的權利。

人道文化指的是人類的道德規範~與精神文明有關~體現在鄉鎮衛生院文化建設上~即醫務人員的醫德醫風、職業道德和價值取向。

就是要在形成良好的外在形象的同時~更要形成一種讓人感到無處不在、催人奮進的內在動力~從而使每個醫護人員圍繞共同目標~樹立主人翁意識~充分發揮個人的能動性、創造性~更好地為農民服務~促進衛生院的發展。科學文化指的是是人類創造財富的手段~與物質文明有~體現在衛生院文化建設上~即是醫務人員的精湛技術、為人民群眾提供“六位一體”的綜合服務能力和完備的醫療設備。人才是鄉鎮衛生院發展的第一資源~要重點予以培養、扶持、引導和開發。 新醫改革給鄉鎮衛生院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但我們堅信~只要我們緊緊依靠黨的領導~依靠政府的關懷支持~通過全體基層醫護人員的勤奮努力~鄉鎮衛生院的發展和建設一定會出現一個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的新局面。


ZJXFJH


新一輪的醫改政策出臺以前,鄉鎮衛生院引入民營資本,更有甚者將醫院外包出去,採用聯合經營模式。其中大家熟悉的‘莆田系’就從那個時候開始迅速發展壯大。再加上這個時期大量醫務人員流失,業務能力明顯下滑,出現了‘3級醫院門庭若市,鄉鎮衛生院門可羅雀’頭重腳輕的怪像。

新醫改政策出臺以後,目的是使醫療資源下沉,實現‘常見病、多發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首診在基層的目標。突出以預防為主,重點提升基層醫療業務能力,讓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就納入了鄉鎮衛生院的重點工作任務。主要對轄區內‘65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等實行分類管理,並向老百姓提供治療方案。原本很好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執行到後期,很多地區本末倒置,將工作考核重點放在大量的紙質資料上面。從而忽略了老百姓的就醫獲得感,很多衛生院出現了‘重公衛、輕臨床’的現象,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績效考核明顯流於形式,大部分鄉鎮衛生院發展舉步維艱。

鄉鎮衛生院作為‘縣、鄉、村’三級服務體系的中間環節,地位相當重要。要說是否有出路?答案是肯定的,就是首先如何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尤其是‘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其次真真正正的將公共衛生服務與臨床醫療實現有機結合。放棄大量的紙質資料工作,把公衛服務做到百姓家中去,通過自願的家庭醫師簽約服務,讓更多的慢性病、常見病、多發病患者留得住在基層診治,而鄉鎮衛生院能接得起這塊服務工作。總而言之基層衛生工作,最終要回歸於臨床,才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且蘭醫者


現在衛生院僅僅開展公共衛生服務是永遠不夠的,若不盡快開展、重視醫療,現在衛生院就沒有出路。人才不願意去,去了也留不住,久而久之沒有醫生會看病了,更不能開展手術了。我們這衛生院現在的沒有一家開展手術,手術室徹底關門了!


姚繼榮大夫


財政不保證人員的開支死路一條!我也是在編人員,九個月不開支了,以後也無望,人們都快熬死了


387傾心


鄉鎮衛生院的出路是,丟掉幻想,留住人才,重點做好全科醫療服務,把技術人才從公衛I作中解放出來,打造特色專科,把鄉鎮的常見病,疑難雜症吸引住。


用戶邱善清


鄉鎮衛生院的出路在那?

1:預防疾病的宣傳。讓人明白疾病的來源。

2:怎麼預防。

4:


瑤胞579


不知道你們那邊的衛生院都是什麼情況,我們這邊的衛生院可以做4級手術,可以做CT胃鏡腸鏡。跟市級醫院搶病人,最開始我以為他們是外請教授去做手術,後來才知道都是自己醫院的員工做的手術。收入比市三甲要差一些,但是這些鳥人都很拼命啊。二甲的鎮衛生院見過麼?縣醫院都三甲好多年了。而且縣裡還有好幾個三甲醫院。感覺競爭很激烈啊!


93258845


倒閉,交由基層人民的選擇是最好的,不是醫保強行救活他們早倒閉一百次了。看病看的好的國家不支持,如果國家真有意願,真的應該放開個體診所的醫保,那才是真正的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為公立醫院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