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家書」寫給最美逆行者——“接生婆”呂小燕


文本整理/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圖/通訊員 薛冰妮 高龍

敘述者:山東省榮成市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 鍾愛明

親愛的小燕:

你好!

今天我懷著一種崇敬的心情,給你寫這封信。轉眼間你馳援武漢已經35天了。

掐指一算,我們相識有七年之久了。七年前我們一起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進修,你應該是我唯一一直保持聯繫的人。

當時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說你是廣東人沒有人會相信,你比我這個北方人更像北方人,令人羨慕的大高個。也許是因為我們彼此性格的相仿,都非常的豪爽,也都是性情中人,所以,特別投緣。

「戰疫家書」寫給最美逆行者——“接生婆”呂小燕

呂小燕(左一)與鍾愛明

每一次我去到廣州,都受到你盛情的款待。也逐漸知道你是國家(廣東)緊急醫療應急救援隊第一批老隊員,是隊伍中年紀最大的女隊員。

每次看到你去集訓的圖片,看到你和男隊員一樣,搬運大件救援物品、搭建帳篷、攀爬翻牆等。

也正如你曾經在朋友圈發過,應急女隊員有融進血液裡的那種骨氣,刻進生命裡的那種堅強勇敢,無所不能,困難面前從不退縮,被譽為應急隊裡“女漢子”。

我也聽說考慮到你在救援隊傳幫帶的核心作用,隊員捨不得你退隊,你戲謔稱自己是“臉皮最厚”的“奶奶級”隊員。

我特別佩服的就是你的這一身本事,我們倆平時都願意自稱為“接生婆”,但是我就是個普通單純的接生婆,而你是有著全科醫生水平的接生婆。我心中的的偶像。

當國家要派出第一批醫務工作者的時候,我就想到了國家應急救援隊員的你,知道這個時候,你一定不會退卻,但是內心還是非常擔心你。

1月23日晚,廣東省啟動重大公共突發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疫情就是命令!大年三十的1月24日,上級緊急通知省二醫從國家緊急醫療救援隊中抽調7名醫護人員,作為支援武漢醫療隊首批成員奔赴武漢。

你是第二個報名的。但是醫院考慮到這次疫情更需要危重症、感染、呼吸科的醫護人員,沒有選派你。

你告訴我,你要隨時待命,我是真的感動不已。

「戰疫家書」寫給最美逆行者——“接生婆”呂小燕

2月4日晚上,我在朋友圈看到你發的“武漢我們來了”,我們私聊了一會,得知,2月3日傍晚18時,戰鬥號角再次吹響,上級要求省二醫從救援隊再招第二批隊員馳援武漢。

你沒有遲疑,再次請纓,理由很充足:如果有孕婦、產婦受感染,危重症、感染、呼吸科的醫生一定需要產科醫生參與配合。這一次,你如願參加了。

那天我問你是否考慮過自己的安危,你說,作為醫生,就要對得起自己的職業,就要做好自己的份內事,在崗位上儘自己的職責,何況自己還是黨員,還是國家應急救援隊員,關鍵時刻就更加要衝在最前頭!

我在自己的朋友圈發你的照片,配文:“我的好姐妹,好朋友,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的呂小燕,優秀的產科醫生,國家應急救援隊員,英姿颯爽。今天她作為第二批應急隊員,出發武漢,其實早有準備,你一定要保重,等待你凱旋歸來。疫情過去,兌現曾經的承諾,邀請你來大美榮成做客,好好犒勞你哈” 。

這之後的日子,我每天都關注你的信息,在我看來,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我不敢隨便打擾你,只能默默關注。

令我震撼的一天是2月9日,為了減少職業暴露風險,你剪去了及腰的長髮,變成了平頭。

「戰疫家書」寫給最美逆行者——“接生婆”呂小燕

呂小燕剪掉及腰長髮變成小平頭

我的眼淚頓時就流了下來。多麼愛美的女人,在這一刻,為了更好的工作,沒有絲毫猶豫。

兩天後,我用你朋友圈的照片製作了一個美篇“最美逆行者,接生婆呂小燕”,配樂是劉和剛演唱的歌曲《最美》,正如歌詞中寫道:救死扶傷的你最美,在我心裡你是最美最美!真的是以你為榮,被你感動著。

我知道,你們在江漢方艙醫院,每天進入病區的工作時間是6小時,期間不吃、不喝、不拉,天氣又冷,工作量非常大,真想抱抱你。

我還知道,馳援武漢第17天,因長期從事產科工作巨大的精神壓力以及武漢期間超強度的工作量,你睡眠質量差致免疫力下降,你左側肋間神經劇痛,並出了疹子,請同行的皮膚科大夫看了,診斷“帶狀皰疹”。

自己強忍著,私下通過京東網上購藥的同時聯繫了武漢協和醫院的醫生幫忙開藥。

你怕耽誤工作,更怕給大家添麻煩,不敢驚動領隊和隊長。沒過兩天疹子開始潰爛,衣服觸及皮膚創面疼痛難忍,不得已休了4天。

期間儘管不進病房查房,但一刻也沒閒著,認真排班、積極協助保障組的同事做保障工作。

等疼痛稍有緩解,病灶結痂隨即又加入到一線緊張的救治工作中,因為你不放心的是這次與廣東第16批的隊友們一起負責方艙醫院的A區200多張床位,16批隊友是來自基層醫院的,對救援工作的管理、治療更是要傳、幫、帶。

天氣逐漸開始悶熱,你告訴我,穿了一層又一層的防護服、隔離衣,進艙6小時工作中不停的走動,裡面汗流浹背,溼透洗手衣之後的汗水直接流入雨鞋中,成了名副其實的“雨靴”了。

下班到了房間脫下洗手衣每件衣服均可擰出超過100毫升以上的汗水,每隻雨靴不誇張的說也都可倒出100毫升有餘的汗水。

可想而知,身上剛剛結痂的傷疤能不疼嗎!

我們倆同齡,都從事同樣的職業、專業,平時也總覺得產科醫生非常累,非常辛苦,但是經過此次疫情,看看你在方艙醫院的辛苦,相比之下,我是多麼幸福。

大年三十我值了夜班,非常忙,我在朋友圈寫過,雖然很忙,但是和抗擊肺炎的一線醫務人員相比,我要幸福很多。

昨天新聞報道武漢江漢方艙醫院休艙,今天又在你的朋友圈看到了就是你抗疫的第二陣地,終於順利休艙,我激動地落淚了。

一個多月了,你終於可以短時修整一下了。但是你說還有原地待命,等待指揮部指令,繼續救援工作。

期待疫情早一天結束,只待春暖花開,我們相約自由呼吸自在榮成。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