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百年保險行業發展

說各個行業的發展,尤其是民族行業的發展,不得不提一下招商局,招商局是中國民族工商業的先驅,創立於1872年晚清洋務運動時期。140餘年來,曾組建了中國近代第一支商船隊,開辦了中國第一家銀行、第一家保險公司、第一家電報局、修建了中國第一條鐵路等,開創了中國近代民族航運業和其它許多近代經濟領域,在中國近現代經濟史和社會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876年在招商局的主持下,成立了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家民族保險公司,就是仁和保險,時隔一百多年後,2018年,還是在招商局的主持下,歷史悠久的仁和保險化身“招商仁和人壽”再次與世人見面。讓我們再次回到晚清時期,在帝國列強,強租強買強賣的境況下,民族工商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壓,同時作為一個新興行業,民族保險業也應運而生。

在晚清至民國初期中期,幾十年間,外資保險公司陸續在華開業,在頂峰時期,在華經營的外商保險公司高達200餘家,華商保險公司也迎來了一個黃金髮展期,華商公司高達180餘家,包括仁和保險、太平水火保險、濟和保險等等。而其中太平水火保險合併幾家華商保險公司後,更是持續經營至新中國成立,並於1955年將大陸業務轉讓給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經營中心轉向香港,輻射東亞、南亞諸國,成為一個百年從未中斷經營、倖存而生的一家名族保險品牌。如今,中國太平集團公司仍是總部設在香港,立足大中華區,輻射東亞、南亞、歐美等區域的跨國經營的中資保險公司。

1949年新中國成立,與共和國同歲的中國人民保險誕生了,當年成立的中央企業,也都號稱是共和國的長子,承擔了更多、更大的行業責任。保險行業業務收歸國有經營,由於計劃經濟過程中,商業保險公司僅保留了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一家,同時也面臨了一個行業發展的停滯問題。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給市場經濟一個肯定的地位,隨著市場經濟地位的確定,商品經濟逐漸活躍,而緊接而來的就是“風險”管理和市場化。保險行業就是一個解決風險問題的行業,包括經濟風險,技術風險,信用風險,自然風險等。這也預示著保險行業又將迎來一個黃金髮展期。

新時代的招商局將目光瞄向了深圳蛇口工業園,1988年招商局主持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公司——中國平安保險成立了。隨後1991年,太平洋保險在上海成立了。有一個外資公司,也再次將目光投向了中國大陸市場,這家公司就是友邦保險。友邦保險1992年進入中國上海,成立公司開展業務,而距離1918年友邦保險在上海成立的時間,已是相隔74年。這次友邦保險仍然給保險行業發展帶來了一個至今仍在沿用的制度,就是壽險代理人制度。友邦保險可謂對中國保險行業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1995年對保險行業是個標誌性年份,這一年頒佈《保險法》,預示著保險行業將將進入一個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的發展階段。1996年,新華保險、泰康保險陸續揭牌。時至今日,當人們說起老五家的時候,行業人都知道說的是: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太平洋保險、新華保險、泰康保險。如果說老七家的話,再加上中國太平、中國人保。

2000年後保險行業進入一個加速發展期,新一批的本土公司成立,如富德生命人壽,新一批的合資公司來到中國經營,如恆康天安,一大批保險新秀進入人們的視野,如華夏人壽、復星人壽、合眾人壽、陽光保險、民生保險等等。2009年國務院頒佈保險行業發展的若干條意見,簡稱“國十條”,成為行業發展的綱領文件。2014年頒佈“新國十條”,再次明確保險行業地位,讓保險成為社會保障體系的另一個支柱。保險行業也愈將發揮市場經濟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2013年7月8日,第一個保險公眾宣傳日成立,“保險讓生活更美好”,“遠離貧困,從一份保障開始”等等,每年一個行業公共宣傳語。

2013年中國第一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在線成立,標準著保險行業與互聯網科技結合的一次新生。或許每一個傳統的行業都應有一個互聯網之心。

發展至今日,2019年隨著博鰲亞洲論壇對外宣佈:中國將全面對外資放開保險行業,也預示著保險行業將要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機遇更龐大的市場客戶,挑戰行業的自我革新,管理革新,產品革新,同時也希望民族保險公司在接下來的市場挑戰中屹立且堅。

雜談百年保險行業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