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跨過遠洋,室町時代的中日繪畫交流

在明代左右,也就是大致對應日本的室町時代,雖然有嚴格的海禁政策的限制,但是官方的勘合貿易卻允許兩國之間交流。

在勘合貿易之餘,來訪中國的日本遣明使與中國官員互相交流詩書,吟詩作對,文化碰撞。

除了官方需求的兩國使臣之間的往來以外,兩國之間在繪畫方面如此深切的交往,以及各種繪畫作品的傳播,皆歸功於當時兩國僧侶之間的互通。可以說,他們不僅交流佛道禪學,也互相切磋文藝繪畫,那個時代的中日交流十分密切。那麼,室町時代的中日繪畫交流是怎樣的呢?接下來,我們就通過具體的分析來看一下。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跨過遠洋,室町時代的中日繪畫交流

日本室町時代繪畫

01、日本學習浙派繪畫:雪舟和尚到訪中國,深悟禪宗心性!

浙派作為一個風格突出影響力巨大的繪畫流派,在中國繪畫史上曾寫下輝煌的一筆,即使在它衰落很久之後又會被後世畫家重新審視,重新挖掘出浙派繪畫中不可被時間磨滅的精神內容,影響了一批又一批我們耳熟能詳的繪畫大家,這樣一個繪畫流派的存在無疑對日本繪畫的發展起到了引領性的作用。

大約在1467年,雪舟和尚到訪中國,那時正值明代宮廷繪畫的鼎盛時期,繪畫方面的學習交流相對比較便捷。如今,通過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中的雪舟《潑墨山水圖》中所作的自序後半部分的內容可以得知,雪舟在來訪中國時與明代畫院畫家張有聲、李在有過交往,並且學習了設色、潑墨等技法。

餘曾入大宋國,北涉大江,經齊魯郊,至於洛求畫師。雖然,揮染清拔者,稀也。於茲長有聲並李在二人得名時,相隨傳設色之旨,兼破墨之法。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跨過遠洋,室町時代的中日繪畫交流

雪舟和尚

雪舟和尚作為日本"畫聖"級別的畫家,其繪畫技法方面的學習,與他跨國遠洋,來明代學習的這段淵源十分相關。47歲的雪舟於1467 年隨第13次遣明使船來到中國,這是雪 舟第一次來到中國,後入住中國天童寺。關於他的師承,可謂是學習眾家繪畫之長,融會貫通。

在明代友人的幫助之下,雪舟和尚結識了不少文人墨客和職業畫家。雪舟和尚有多位繪畫老師,不僅學習李在畫風,還向其他畫家學習。根據相關史料記載,可以發現其中一二。

早隸絡之萬年,師承春林大和尚。

宣廟善繪事,一時待詔有謝廷循、倪端、石銳、李在,皆有名,及進入京,眾工忌之。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跨過遠洋,室町時代的中日繪畫交流

雪舟和尚 四季山水長卷

通過在明代的繪畫學習,雪舟和尚開始借用筆墨來抒發禪宗心性,在淡墨設色的山巒之間蘊蓄哲思與心境。如今,所見雪舟和尚所作的《四季山水圖》與明代浙派山水繪畫有著諸多相似之處,同樣於李在的《山水圖》十分相似。

對比雪舟與李在的畫面風格和整體風貌,同屬以絹本水墨為主,淡設色的表現手法。李在這幅《山水圖》採用了我們熟知的高遠構圖法,整個畫面的縱向跨度較大,賦予了山勢一種高大巍峨的蓬勃氣息,遠處淡墨設色的遠山又給整個畫面增加一種強烈的縱深感和悠遠清幽的韻味。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跨過遠洋,室町時代的中日繪畫交流

雪舟和尚 四季山水長卷

從這點來看,雪舟的《四季山水圖》組畫中的每一幅都運用了同樣的高遠法來表現畫面,與李在的《山水圖》相同,雪舟在畫面近處處理上也繪製了樹木窠石,用老幹松樹與大塊的山石來拉近整個畫面的視覺距離,對近處的景以及最高處的山峰進行了細緻的刻畫,卻在畫面的中心即近景與高出山石相接的部分用了虛化的處理手法。整個畫面中部雲霧繚繞,一是在視覺上給了觀者緩衝,增加了虛實的對比,其次這種處 理手法為整體的高遠效果而服務,使得畫面和諧而統一。

02、中日融匯"一家":日本室町時代的繪畫與中國宋元繪畫之間的交流!

其實,早在日本室町時代之前,中日之間的繪畫交流就已經開始了。從7世紀至9世紀的日本文化各方面都深受唐文化的影響而被稱為"唐風文化",在繪畫方面自然也是學習與借鑑。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跨過遠洋,室町時代的中日繪畫交流

雪舟和尚 四季山水長卷

中國畫自隋朝傳入日本,當時日本多次派"遣隋使"和"遣唐使"來隋唐王朝交流文化,使中國繪畫大量傳入日本,其中多以白描和設色工筆為主。這些從大唐傳入日本的中國畫和日本人所畫的中國題材的繪畫被稱為"唐繪"。直到日本中止遣唐使的派遣的唐乾寧元年為止,這一時期為日本第一次大規模學習中國繪畫的時期。從正倉院藏《鳥毛立女屏風》可以看出的日本繪畫受唐代設色繪畫影響很大。唐代繪畫的主題選擇、審美情趣、構圖樣式、筆法技術等都被日本繪畫全面吸收,為日本繪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日本在平安時代中期中止了遣唐使的派遣後,中日文化交流從官方轉為了民間。1138 年宋室南遷臨安,日本和南宋的文化、經濟交流日漸加強。中國禪宗的東傳,正值宋代,日本禪宗的創立並興盛,也已在鎌倉時代及此之後,中日文化交流主要依靠禪僧之間的往來,此時,牧谿等人的禪餘畫開始大量流傳日本,繼唐朝繪畫以後,再次給日本繪畫以重大影響,尤其是對日本的禪宗繪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跨過遠洋,室町時代的中日繪畫交流

月次風俗圖屏風 室町時代

特別是,鎌倉幕府為了鞏固武家政權大力扶持禪宗,並模仿南宋初步建立了"五山十剎" 的官寺制度,由此"五山文學"開始逐漸興起,使日本大興"漢詩"、"漢畫"。中日之間的繪畫交流伴隨著文化的不斷滲透,日益密切。

在後來的室町時代,中日勘合貿易逐步興盛。伴隨著貿易之間的交流,繪畫方面的交流也日益密切,其中室町時代對中國繪畫有所記載的史料中最主要的應屬《御物御畫目錄》了。

在此書中明確記載著將軍家所藏中國繪畫 90 件共 279 幅,記錄了其作品名、畫家名、題跋者等重要事項。

右目錄從鹿園院殿已來御物御繪註文也能阿彌撰之。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跨過遠洋,室町時代的中日繪畫交流

室町時代 瀟湘八景

這些被日本上層特別珍惜的收藏繪畫,風格大多近似宋元時期的風格,各種畫風兼容。無論是南宋的"殘山剩水",還是元代的"摹古"風格,日本對此皆有融匯學習。

對於宋元時代的畫家,那時候來中國交流的日本畫僧自然也並不陌生。

宋南渡。士人多有善畫者。如朱敦儒、希真、畢良、史少董、江參貫道皆能畫山水窠石。畫院諸人得名者。若李唐、周曽、馬賁、下至馬遠、夏圭、李迪、李安忠、樓観、梁楷之徒。僕於李唐差加賞閲。其餘亦不能盡別也。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跨過遠洋,室町時代的中日繪畫交流

日本禪風繪畫

值得一提的是,元明時期中國畫壇對無論是牧谿等禪僧的"禪餘畫"還是馬遠、梁楷等人的"院體畫"都持有不認可的態度。這種態度也使這部分作品在大陸不被珍視,多流入日本。進一步考慮,中日在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對藝術的鑑賞態度,鑑賞傾向也不同,從而導致了中日在同一時期對同一畫家評價的不同。可是,為什麼日本人偏偏選擇了這兩類在大陸並不被認可的繪畫?

其原因應在日本特有的時代背景和文化背景中。從時代背景來看,牧谿的作品在 14 世紀隨禪宗的傳入而傳入日本,作為禪宗高僧無準師範的弟子、與在日本被譽為聖一國師的圓爾辯圓同門的牧谿自然受到尊重,其作品也在日本禪林享有盛譽。其作品大量流傳到日本也就不足為奇了。另外,對中國皇帝非常憧憬的足利義滿在模仿趙佶收藏中國繪畫時,定對南宋畫院畫家的作品持有特殊的態度,並有意識的收集了此類作品。從文化背景而言,當時日本繪畫多為大和繪,以設色人物故事畫為主。《宣和畫譜》就曾有如下描述:

日本國,古倭奴國也。自以近日所出,故改之。有畫不知姓名,傳寫其國風物山水小景,設色甚重,多用金碧。考其真未必有此。第欲彩繪粲然以取觀美也。然因以見殊方異域,人物風俗。又蠻陬夷貊,非禮義之地,而能留意繪事,亦可尚也。抑又見華夏之文明,有以漸被,豈復較其工拙耶?舊有日本國官告傳至於中州,比之海外他國,已自不同,冝其有此。太平興國中,日本僧與其徒五六人附商舶而至,不通華語。問其風土,則書以對。書以隸為法,其言大率以中州為楷式。其後再遣弟子奉表穪賀,進金塵硯,鹿毛筆,倭畫屏風。今御府所藏三:海山風景圖一,風俗圖二。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跨過遠洋,室町時代的中日繪畫交流

日本學習中國繪畫

誠然,正如《宣和畫譜》所指"設色甚重,多用金碧,以取觀美"一樣,日本室町時代之前的繪畫多注重華麗美觀,具有強烈的裝飾色彩。而當時在大陸所盛行的文人畫還不能被理解,"精工之極"且具有裝飾色彩的宮廷繪畫更加吸引日本人的目光。就這樣大量的"皇帝的繪畫"和"禪宗的繪畫"傳入了日本。也就是這兩類作品對日本室町時代的繪畫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03、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中日之間的繪畫交流,如綿綿情思密密織!

雪舟和尚只是一位中日繪畫交流的典型例子,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交流人物還待挖掘發現。不過,室町時代的中日繪畫交流可謂是一時鼎盛,這既是優秀中國文化傳統的一種"被認同",同樣更是善於學習的日本民族的一種努力外顯。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如綿綿情思密密織!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跨過遠洋,室町時代的中日繪畫交流

日本禪意繪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