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微運動”成都青羊區獲評2019全國“創新社會治理最佳案例”


推廣“微運動”成都青羊區獲評2019全國“創新社會治理最佳案例”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韓清華 實習生郭曉宇

2019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典型案例”頒獎典禮暨創新社會治理經驗交流會25日在北京舉行,成都市青羊區“推廣‘微運動’ 為群眾量身定製‘運動處方’”案例獲評“創新社會治理最佳案例”。

推廣“微運動”成都青羊區獲評2019全國“創新社會治理最佳案例”

據介紹,2019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典型案例”徵集活動由人民網和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部聯合主辦,已連續舉辦七屆,旨在發現各地創新社會治理先進典型,研究和探索省、市、縣社會治理創新規律,推進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總結和弘揚社會治理的典型創新做法和先進經驗。

推廣“微運動”成都青羊區獲評2019全國“創新社會治理最佳案例”

活動主辦方表示,青羊區找準發力支點,創新社會治理,通過推廣微運動的方式,為社區群眾量身定製“運動處方”,以踐行健康生活方式為切入點,有效探索出一條社會治理方式轉變的新路子——自2017年以來,青羊區“整合資源,聯合行動”,以自主開發的《青羊區居民運動處方箋》為依託,率先在中西部地區開展“家庭醫生開具運動處方”試點及“微運動進校園”工作,為社區居民及學生提供科學、精準的健身指導服務,使居民在接受家庭醫生健康管理的同時,享受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育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增強居民的歸屬感、獲得感、幸福感。其創新社會治理模式具有典型示範作用,踐行了地方政府的社會責任。經由創新社會治理專家評審小組綜合測評,該案例獲評2019全國“創新社會治理最佳案例”。

“微運動”在青羊區紮根

“短時間、小空間”解決運動大難題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超過88%的成年人運動不足,隨之而來的超重和肥胖成為健康的重大威脅。

“現在很多人都缺乏運動,而且總說沒時間,沒場地,微運動正好解決這個問題。”青羊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微運動不僅是推廣一套“微小動作”,更是傳播一種“不拘形式,動就有用”的全新運動理念。它不受時間和場所的限制,可以在會間、工間、等人、看電視的時候運動,可以在家庭、辦公室、地鐵等場所運動,只要你願意,隨時隨地都可以運動,在很短的時間、很小的空間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身心疲勞、促進身體健康。正因如此,“微運動”一經推出就受到市民群眾的廣泛歡迎。

“來,大家兩手前伸,兩掌相合,一起來快速“瘋狂”搓手1分鐘,3-2-1倒計時開始……加油、堅持……”石人公園青羊區疾控中心組織的“微運動”教學現場,經過系統培訓的教練帶著市民進行“瘋狂搓手”鍛鍊。跟隨教練的口令,倒計時才過了30秒,大家就累得氣喘吁吁,額頭冒汗,直呼手臂痠痛受不了,現場氣氛非常熱烈。

“通過‘微運動’促進健康,老百姓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能利用很短的時間、很小的地方鍛鍊身體,預防精神疲乏、腰痠背痛。” 青羊區文體旅局體育科科長李元兵告訴記者,青羊區是全國最早推廣“微運動”的區(縣),經過10餘年的努力,青羊的“微運動”已在很多街道社區落地生根。再此基礎上,該區還積極開展“一平方米”特色健身活動——倡導機關幹部、學生、老師以及企事業單位的辦公群體,在工間課餘時間利用有限空間積極參與體育鍛煉,以此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

“太極、空竹、廣播操、平板支撐……我們每年都會結合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積極推廣‘一平方米’健身相關工作。”李元兵表示,深入貫徹“健康中國”戰略,著力打造“運動成都·錦繡青羊”品牌賽事活動,該區每年都會以舉辦全民健身運動會為契機,組織開展平板支撐、太極等形式多樣的“微運動”比賽,大力推廣“一平方米”健身活動,受到市民群眾的廣泛歡迎。


體育老師、家庭醫生齊上陣

青羊為群眾量身定製“運動處方”

“大家跟著我做,伸出左手,從前面繞過去摸自己的左耳朵,另一隻手不能幫忙,看看能不能摸到?”來自青羊區疾控中心的胥江,從事疾控工作已經20多年,曾攜自編的“五禽微運動”和“武術微運動”登上中央電視臺一套健康類節目, 5次蟬聯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個人貢獻獎,被評為清華大學“中國健康傳播大使”和全國“微運動推廣大使”。

他獨創的青羊區“五禽微運動”,模仿“蛙、鵝、貓、熊、雞”五種動物,是專為辦公族、中老年人群量身打造的一套簡單、實用、快樂的運動療法。“五禽微運動”與“辦公室微運動”“健骨操”“八段錦”等一系列預防保健操,極大地豐富了青羊區“全民健身”“科學運動”的保健操資源。

為進一步加強青羊區健康城市建設,創建“全國健康促進區”,強化“醫體融合”工作,促進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深度融合,自2017年起,青羊區開始嘗試將“家庭醫生”培養為“微運動教練”和“運動處方師”,並以此為基礎,面向社區群眾和重點慢性病患者推廣“五禽微運動”“八段錦”“辦公室微運動”“健骨操”等預防保健操,充分發揮全民科學健身在健康促進、慢性病預防和康復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該區衛健局與區文體旅局緊密合作,整合文教衛體資源,通過現場培訓方式深入社區、學校、機關等場所向大家宣傳“微運動”的理念和做法。同時,舉辦多期“微運動教練”暨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實現青羊全區體育老師、家庭醫生“全覆蓋”。

不僅如此,青羊區還採取“小班制”培訓模式,分4期對全區家庭醫生進行了運動處方系統化培訓,全面推進“家庭醫生開具運動處方”工作,努力為社區群眾提供高質量、個性化的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截至目前,該區已對全區所有220餘名家庭醫生進行運動處方系統化培訓,並在青羊區全面推廣《青羊區居民運動處方箋》,為社區群眾提供以“五禽微運動”等保健操為主的高質量、個性化的科學健身指導服務;逐步建立了一支能提供“醫+體”綜合健康指導服務的家庭醫生隊伍,為基層開展“科學運動”指導服務,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青羊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