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美國工廠》:機器人來了,人類做什麼?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美國工廠》:機器人來了,人類做什麼?

這部片子裡,衝突足夠多

北京時間2月10日,講述中國福耀玻璃集團在美國俄亥俄州建廠經歷的影片《美國工廠》獲得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獎。它講述的是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德旺到美國開廠的故事。

有媒體人說,它不僅是今年最牛逼的紀錄片,還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整個世界最重要的紀錄片。因為它涵蓋了影響全球秩序的一切變量,這些變量相互交叉,釋放了多重解釋的角度。

“我知道,導演用自己的手法,也沒少批評我,但我還是感謝。”獲悉紀錄片《美國工廠》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後,曹德旺第一時間嚮導演朱莉婭·萊切特和史蒂文·伯格納表示祝賀。

早在半年前,這部片子就火了。它自然也吸引了我的關注。這部片子裡,衝突足夠多:黃皮膚、精瘦的中國工人和白胖、黑胖的美國工人,中國人的隱忍付出服從和美國人的自由自我反抗,中國公司的管理之道和美國勞工文化。

衝突在小人物的身上也不難看到,原來中國工人小王只是想養家餬口,但他現在什麼都想要;寄居在妹妹家地下室的美國女工Jill在福耀工作後重新獲得獨立的生活……但我今天想和大家聊的是紀錄片透出的另一個衝突:

人與機器。

其實這個衝突,紀錄片的製作者已經在片頭和片尾部分有意或無意地呈現出來了。

看過紀錄片的人會注意到,影片片頭曲部分是一個又一個的機器在執行玻璃製造流程的鏡頭,非常的平靜、客觀,幾乎沒有工人的身影。勞累、委屈、憤怒、喜悅,都看不見。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美國工廠》:機器人來了,人類做什麼?

然後,影片講述了福耀玻璃工廠給當地工人帶來的勞累、委屈、憤怒,當然也有喜悅。

直到影片尾部,機器再次跳出來,成為屏幕的主角。中方管理層向曹德旺介紹自己計劃接下來要如何用機器替代掉工人。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美國工廠》:機器人來了,人類做什麼?

中方管理層向曹德旺介紹自己計劃接下來要如何用機器替代掉工人。

在工會進入工廠失敗之後,那些渴望保住工作,有尊嚴地生活的美國工人可能不知道,未來,更大的挑戰正在等著他們。

就像紀錄片中的一位美國工人不無感嘆地說,“通用公司給了我很棒的人生,這美好的人生在它關門歇業時結束了。我們再也賺不了同樣多的薪水了。”

多年以後,他們或者他們的子孫是不是會感嘆,福耀曾經給他們了一份工作,這美好的人生在人工智能時代結束了。他們再也不知道上哪裡找工作。

人和機器的衝突,讓影片中看似立場並不完全一致的兩方——中美工人最終得以站到了一起。

無論中國工人還是美國工人,我們人類下一代、再下一代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工作、孩子的工作被機器、被人工智能替代。我們該何去何從?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美國工廠》:機器人來了,人類做什麼?

這個話題放在今天來看,已不是天方夜譚或杞人憂天,而是必須迎接的挑戰:

碧桂園投資超千億造機器人,“迫不及待”要替代建築工人;亞馬遜即將推出新機器,讓數千名員工的工作,即打包用戶訂單實現自動化;富士康未來5至10年裁員,全機械化替代80%工人;製鞋工人、縫衣工人也無法倖免……

《美國工廠》給出了一個具體的數據:全球三億七千五百萬人必須在2030年前因為自動化而去找全新的工作。潛臺詞是,未來10年平均每年有3750萬人將因自動化而失去工作。

是不是說,只有工廠的工人才會被機器替代呢?

恐怕不止。

流水線、螺絲釘型的辦公室工作,如行政助理、財務、銷售、客服、收銀員同樣也是高危職業。隨著信息技術與生物技術的融合,我們傳統觀念中律師、醫生、銀行經理等高門檻職業也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

這樣一來,在如何養育孩子上,我們豈不是要更焦慮?是不是大家都得去學高科技才能安穩一生呢?

我們都在尋找答案,也在尋找方法。

未來的確會有一些人才更吃香,例如充滿創造力、想象力、同理心的人,因為這些特質是機器所沒有的,是我們人類的優勢所在。

以色列學者尤瓦爾·赫拉利在《今日簡史》中寫道,人文關懷產業大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會是人類的工作。比如護士需要良好的運動和情緒技能,才能幫患者打針、換繃帶,或者安撫激動的患者。

照顧老幼病殘的工作也是如此,隨著人類壽命延長和少子化,養老產業很可能成為人類勞動力市場成長最快的行業類別。

除了養老產業,創新產業也是自動化特別難以攻破的領域,作曲家、音樂家、歌手和音樂節目主持人會受到青睞。

其次,人工智能時代,社會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將創造新的社會需求和崗位。我們和我們的孩子只要勇敢接受變化,接受新的職業技能培訓,接受新類型的工作,生活還可以是一片光明的。

舉個例子,目前在中國,無論是照顧新出生嬰兒的月嫂還是照顧無法自理的耄耋老人的保姆,他們某種程度上已成為高度發達城市裡的稀缺資源,價格水漲船高。

為應對現存的家政服務供需矛盾,今年國家出臺文件,要求每個省份原則上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和若干所職業院校開設家政服務相關專業。但家政行業存在明顯的“行業熱、專業冷”的現象。學生和家長難以轉變思路,接受未來從事一份可能需要伺候人的工作。

還有的技能並非一朝一夕可以習得,往往需要大量的訓練和知識的積累。

尤瓦爾•赫拉利指出,如果你是一位會講故事的科幻小說家,你可能會大受歡迎,但一個45歲的卡車司機不太可能一覺醒來就成為一個小說家。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未來的世界翻天覆地,而過去、現在的教育可能已不能滿足未來人才的需求,我們應從現在開始,主動調整教育理念和方式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未來。

尤瓦爾·赫拉利寫道,學校現在應該教的就是“4C”,即批判性思考、溝通、合作和創意。說得寬泛一點兒,學校不應該太看重特定的工作技能,而要強調通用的生活技能。最重要的是能夠隨機應變,學習新事物,在不熟悉的環境裡仍然保持心智平衡。想跟上2050年的世界,人類不只需要發明新的想法和產品,更重要的是得一次又一次地重塑自己。

事實上,技術變革帶來的結構性的失業已經開始出現。即有的崗位招不到人,有的人找不到工作。無論是中方還是美方的政府已經在著手解決這場危機。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高職院校今年大規模擴招100萬人的目標,鼓勵更多高中應屆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群體報考。

最近,國家決定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線上線下融合,在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後一年內,勞動者可依據線上培訓學時、學分等培訓成果,在公共實訓基地等線下培訓場所優先參加職業技能實訓。

有人說,這是因為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國家要降低失業率才這樣做的,跟1999年高校擴招背景相似。我不否認國家確實有這樣的考慮,但這樣做絕不只是為了短期的過關,而是有著關乎國運的考量在其中。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近發佈的報告,2018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9732美元,高於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如果我們想和歐洲、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日本一樣,躋身到高收入國家,我們需要年均國民收入突破1萬美元。

然而,想要躋身到高收入國家並沒有這麼容易,過去50年,只有15個國家跟地區進入高等收入國家,包括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還有以色列,愛爾蘭,韓國;過去20年,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成為高等收入國家(如下圖)。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其實都在 “中等收入陷阱”裡面。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美國工廠》:機器人來了,人類做什麼?

我國4箇中國勞動力裡面只有1個上過高中

斯坦福經濟學家羅斯高發現,成功跨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如韓國、中國臺灣、愛爾蘭、新西蘭等國,在它們中等收入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高等收入國家的人力資本的基礎。為日後的轉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些高等收入國家的勞動力將近75%至少是高中畢業的,這些人已經會算數、會認字,且批判思維都已經提高到了一定的水準。

我國4箇中國勞動力裡面只有1個上過高中,在所有中等收入的國家裡面,中國的教育,中國的人力資本是最低的。

沒有上過高中的這部分人未來將面臨無法轉型,徹底成為“無用之人”,而上過高中而沒能繼續升學的這部分人如果不能接受新技能培訓,也可能面臨失業風險。

《美國工廠》投資人、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任期間曾推出過一項6億美元的就業培訓計劃。奧巴馬錶示,這種補貼是為了“讓年輕人和有工作經驗的勞動者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更高的薪水和職業上升空間”。

《美國工廠》背後巨大的隱喻——未來工廠裡沖洗玻璃的、開叉車倒垃圾的以及在門口值守的,都要學會成為能夠操控電腦、指揮機器人的新型人才。

最後,我想用馬雲在中國智博會開幕式後的大數據智能化高峰會上的一段話作為結尾:

“過去把人變成了機器,未來機器會變成人,但最終人應該更像人,機器更應該更像機器。我堅定的認為智能時代應該是讓人類更加關注自己、關注內心,更加懂得人類本身。智能時代千萬不要把精力花在技術上、花在設備上,而是要把我們的技術、設備花在人的進步身上、人的感受身上。智能時代不應該也不能讓人失業,而是讓人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

希望,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不是讓《美國工廠》中隱忍、服從、犧牲的中國工人失業,而是讓他們獲得更有價值和尊嚴的工作和更豐富的人生。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美國工廠》:機器人來了,人類做什麼?

畢竟,人生苦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