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球員來說,有一個強勢的父母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

無論單人項目還是團體運動,很多頂級運動員的身後都站著一個控制慾極強的父母——他們操控著子女的一切,他們的性格直接影響著子女在賽場外的言行,有時候,這可能是把雙刃劍……

對球員來說,有一個強勢的父母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1】

世界足壇,很多球員都選擇自己的家庭成員作為經紀人,原因也很容易理解——在他們看來,家人顯然更值得信任。

作為曾經的準世界第三人,少年得志、早早被許諾未來的內馬爾一直沒能達到人們期待的高度。已經28歲的他依然給人以不夠成熟之感,他的性格、價值觀、生涯規劃,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父親老內馬爾的影響。

對球員來說,有一個強勢的父母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年輕時老內馬爾曾是一名混跡低級別聯賽的球員,但一場車禍提前終結了他的職業生涯。掛靴後,老內馬爾發現自己踢了這麼多年球,卻根本沒攢下多少積蓄,這就解釋了他後來的種種行為。

儘管生活極其艱苦,但老內馬爾依然支持著兒子踢球,處處維護兒子的他甚至曾在一場青年隊比賽裡裡,與看臺上辱罵小內馬爾的球迷大打出手。

為了確保兒子不步自己後塵老內馬爾在兒子14歲的時候就為其註冊了個人商標,併成立了公司,開發起了內馬爾身上的商業價值。

在老內馬爾的要求下,桑托斯為內馬爾量身打造了一整套培養計劃,並專門組建了團隊經營其個人形象,這在巴西球員中簡直是一個天大的異類。這也讓內馬爾登陸歐洲前,就已經有了巨大的名氣和影響力。

對球員來說,有一個強勢的父母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父親和俱樂部萬般呵護,集萬千寵愛的內馬爾在場上經常會因對手的“重點照顧”頭腦發熱。每當與對手發生衝突,老內馬爾和桑托斯總是第一時間站出來維護他,俱樂部甚至解僱過與他產生矛盾的主教練,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內馬爾的年少輕狂。

2013年,內馬爾轉會巴塞羅那,官方給出的價格是5700萬歐元,但實際的費用遠遠不止這一數字。為了得到內馬爾,巴薩付出一筆高昂的簽字費和打破球隊工資結構的年薪。前巴薩主席羅塞爾甚至因為這次轉會而陷入了牢獄之災。

另一方面,培養了內馬爾的桑托斯卻聲稱連一半轉會費都沒拿到,大部分資金都落入了擁有大部分球員所有權的經紀公司,也就是內馬爾父子的口袋裡。這也直接導致了桑托斯將內馬爾告上法庭。

2018年,在以2.2億歐元的足球史上第一身價加盟巴黎後,內馬爾又因為忠誠獎金與巴薩打起了官司。去年夏天,一心回到巴薩的他又得罪了巴黎。內馬爾口碑的崩壞,老內馬爾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對球員來說,有一個強勢的父母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在很多人眼裡,老內馬爾是一個貪婪、反覆、唯利是圖的商人,這些標籤後來也被貼在了內馬爾的身上。但在老內馬爾看來,他只是在為兒子謀取最大的利益。他也許不明白,這世上除了利益,還有很多更重要的東西。

內馬爾從來就不是一個單純的球員,超前灌輸、揠苗助長、過度保護造成了他複雜多面的性格,他的身後包藏著諸多錯綜複雜的利益糾葛,這也是很多人不喜歡他的原因。

父親的存在讓內馬爾在少年時少走了很多彎路,但也阻礙了他進一步走向成熟。

【2】

同樣曾是職業球員,同樣因為傷病早早掛靴,同樣在踢球時沒賺到什麼錢,同樣把夢想寄託在了兒子身上。與老內馬爾相比,孫興慜的父親孫雄政的處事方式完全不同。

對球員來說,有一個強勢的父母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作為孫興慜的足球啟蒙老師,孫雄政從兒子8歲時就帶著他每天練球6個小時,他對兒子的要求極為嚴苛,一旦訓練不達標,輕則痛罵重則體罰,一點不怕把兒子“練廢了”或是失去了對足球的興趣。

孫雄政非常看重基本功的訓練,他“技術為王”、“15歲前不踢比賽”的理念在當時那個倡導體能與戰術的年代裡獨樹一幟。正是在他的“摧殘”下,孫興慜很快便從同齡人中脫穎而出。

2008年,孫雄政一度為兒子規劃好了未來的職業生涯——入選東北高中校隊,參加全國聯賽,進入首爾梯隊,踢上K聯賽……但當更好的機會降臨時,父子倆又賭博般地選擇了放棄學業離開家鄉,去歐洲接觸更高水平的足球。

對球員來說,有一個強勢的父母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為了幫兒子在歐洲成功,孫雄政陪孫興慜一同搬到了德國,就住在離漢堡青訓基地不遠的汽車旅館。畢竟當時的孫興慜還不成熟,語言也不通,孤身一人去到陌生的環境裡打拼,踢出來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在沒有訓練比賽的日子裡,孫雄政就帶著孫興慜一同加練,兒子做多少他就做多少,其強度比起俱樂部有過之而無不及。

最終,當年一同來到德國的三名韓國小球員,只有孫興慜一個人留了下來。時至今日,孫雄政依然保持著和兒子近乎相同的訓練量,父子倆重複著家—訓練場兩點一線苦行僧般的生活,遠離足球之外的一切喧囂與誘惑。

對球員來說,有一個強勢的父母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孫雄政對於兒子的塑造無疑是成功的。無論是初登歐洲的迷茫、淪為替補的困惑還是英超第一年的掙扎,孫興慜從來都沒有被挫折擊垮。

在人生的最黑暗時刻,有一個你最信任的人來照亮你走出困境,這是怎樣的幸運。這也讓我們想起了曾經的天才前鋒——阿德里亞諾。

【3】

和很多巴西球員一樣,出身貧民窟的阿德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充滿毒品、槍支和犯罪的環境中,如果沒有父親阿爾米爾,他很可能像絕大部分巴西少年一樣走上一條不歸路。

對球員來說,有一個強勢的父母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2004年美洲盃,阿德包攬金球金靴帶領巴西二隊一路登頂,決賽打進絕平進球的他在接受採訪時將獎盃獻給了自己的父親:“父親就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沒有他,我什麼都不是。”

在阿德成名的道路上,父親的身影無處不在。阿爾米爾給予阿德的不僅僅是關愛,更多是教誨和約束。

然而決賽後沒幾天,阿德就在俱樂部基地接到了父親去世的電話,痛不欲生的他扔掉電話發出了讓人毛骨悚然的尖叫。那通電話徹底改變了阿德的人生軌跡,他的世界隨著父親的離去開始崩塌。

這一年,阿德22歲。

對球員來說,有一個強勢的父母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很多人都以為阿德的墮落是從父親去世開始的,事實上,在那之後的一年裡,阿德在球場上的表現依然神勇無敵。

那時,所有人都相信阿德已經走出了陰影。但當真正的挫折到來時,沒有了父親的阿德卻在泥沼中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進球荒,冷板凳,隊友的矛盾,教練的不信任,無法自己走出困境的阿德開始酗酒、沉迷夜店、訓練遲到,自暴自棄的他將自己完全孤立了起來,不到24歲便開始了光速般的隕落,他的巔峰永遠停留在了那一代實況遊戲中。

對球員來說,有一個強勢的父母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父親的離開在阿德的內心留下了一片無法填補的空白,成為一家之主的現實讓他恐慌,他的心理遠沒有外型看上去那麼強悍。他拼命踢球就是賺更多錢讓父親開心,父親離去後,這一切全都沒有了意義。

我們沒有理由苛責阿德浪費天賦,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走出失去至親的痛苦。

【4】

和阿德一樣,C羅也在職業生涯初期沒有了父親。在他20歲那年,父親阿維羅因為肝功能衰竭離開了人世,幸運的是,他還有一個出色的母親——多洛蕾斯。

對球員來說,有一個強勢的父母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老阿維羅年輕時參加過安哥拉戰爭,回國後,戰爭創傷和老兵撫卹金的不到位讓他染上了酗酒的毛病。C羅出生前,阿維羅家已經有了三個孩子,因此當多洛蕾斯意外懷孕後,看不到生活希望的她一度準備打掉這個孩子。好在手術醫生及時勸阻了她:“這個孩子將會給你帶來快樂。”

家裡經濟條件本就不好,丈夫又一直沉迷酒精,多洛蕾斯不得不一個人扛起家庭的重擔,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幾個孩子創造出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始終對小兒子心存愧疚的多洛蕾斯給了C羅最多的關愛。小時候,C羅總想著踢球不愛學習,多洛蕾斯卻並沒有責備兒子,而是鼓勵他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在母親的教導下,C羅沒有沾染上父兄酗酒的惡習,他的勤勉、自律很大程度上都來源於母親的堅韌。

當C羅第一次離開馬德拉島,獨自一人去往裡斯本踢球時,思念親人的他一度懇求父母讓他回家。於是,多洛蕾斯每個月都會來到里斯本陪伴C羅一段時間,並鼓勵兒子堅持下去。

對球員來說,有一個強勢的父母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在C羅成長的過程中,母親多洛蕾斯功不可沒,是她培養出瞭如今的C羅,她也親眼見證了兒子的每一個成就。

當然,也有一些球員的母親在兒子的職業生涯中,發揮著不那麼積極的作用。

【5】

拉比奧一直被外界看作“媽寶男”,他的合同、轉會、生涯規劃完全由母親說了算。

13歲那年,拉比奧的父親中風癱瘓,於是家裡的一切事物全都交給了母親一個人搭理,作為兒子的經紀人,維羅妮卡不僅沒有為拉比奧爭取到多少利益,反而一點點敗壞了兒子的名聲。

對球員來說,有一個強勢的父母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早在2008年,維羅妮卡就曾帶著當時效力曼城青年隊的拉比奧回到法國,原因便是對俱樂部提供的待遇不滿意。據媒體報道,維羅妮卡為了讓兒子成為核心,還經常干預藍月亮青年隊教練的排兵佈陣。

在拉比奧被巴黎租借到圖盧茲期間,維羅妮卡要求親自看球隊的每一堂訓練課,遭到拒絕的她直接向巴黎寫信聲稱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2014年,在拉比奧轉會羅馬的最後階段,維羅妮卡卻玩兒起了“失蹤”。羅馬總監披露維羅妮卡甚至要求“面試”球隊的主教練:“這簡直匪夷所思,我們從來沒聽過這種要求。但你要是不答應,她馬上就會大鬧一場。”

對球員來說,有一個強勢的父母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因為巴黎不允許球員家屬隨隊去西亞,拉比奧乾脆沒參加球隊的整個冬訓;由於錯過了球隊大巴,拉比奧索性直接回家並缺席第二天的法國杯決賽……

本來,拉比奧與巴黎的合同去年夏天到期,一度已經與俱樂部達成續約意向的他卻在母親的教唆下毀約。為了拿到更高的簽字費,維羅妮卡寧願兒子無球可踢也要拖到賽季結束後自由轉會,一分錢都不給巴黎留。這也直接導致了拉比奧被球隊封殺,為此,維羅妮卡對媒體大吐苦水抨擊巴黎讓兒子“坐牢”。

在巴薩有意引進拉比奧時,維羅妮卡漫天要價1000萬年薪和1500萬簽字費,並且要求在兒子的合同加入一條可笑的“不踢後腰”條款。相比這些,電視節目熱線怒斥法國足協主席是騙子、莫名其妙開懟毫無瓜葛的內馬爾都不算什麼事兒了。

對球員來說,有一個強勢的父母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不得不說,貪得無厭的母親和自身怪戾的性格限制了拉比奧的發展,25歲的他已然成為法國最不受歡迎的球員之一。

【6】

維羅妮卡這樣的女性經紀人在世界足壇並不多見,其專業性和口碑也大多不怎麼好,伊卡爾迪的妻子旺達就是另一例。

2011年,當18歲的伊卡爾迪初登意大利,阿根廷老鄉的馬克西-洛佩斯和妻子旺達給予了他很多的照顧。誰曾想,伊卡爾迪卻與年長自己7歲的大嫂旺達暗生情愫,並最終與老大哥馬克西決裂。

此後,頂著“盜嫂”惡名的伊卡爾迪不僅毫不收斂,反而屢屢公開挑釁馬克西,這一系列行徑都讓他的人品飽受抨擊。

對球員來說,有一個強勢的父母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轉會國米後,藍黑軍團將伊卡爾迪當作核心培養並授予了他隊長袖標。然而,身為丈夫經紀人的旺達卻四處散播伊卡爾迪轉會的消息,並多次利用其他球隊的興趣要挾高薪。

不僅如此,旺達還三番五次公開批評俱樂部的球員及高層,唆使未獲續約的丈夫轉投死敵尤文圖斯,忍無可忍的國米撤銷了伊卡爾迪的隊長職務並予以封殺。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旺達幾乎以一己之力斷送了伊卡爾迪的藍黑生涯。

即便如此,伊卡爾迪依然對旺達言聽計從,寧可與全世界為敵也要站在妻子這邊。就連桑普主席都調侃伊卡爾迪對於旺達的感情是“戀母情結”。

對球員來說,有一個強勢的父母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回到正題。

強勢的“父母”包辦一切,運動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無法自拔,總以為賽場上的成功就是一切,即便已經到了該獨立的年齡卻依然沒有展現出成熟的一面。這樣的例子我們已經見過太多太多。

有的人也許不明白,成績遠遠不是運動員的全部,當短暫的競技生涯結束後,他們還有更長的人生需要自己面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