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三峽銀行拓展數字金融渠道為實體企業送上防疫抗疫"及時雨"

重慶藍達斯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入圍重慶市政府釆購名單的供應企業,長期為市級單位提供環保設備。2020年1月,正當企業準備為新一年的銷售備貨時,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卻暫時打破了企業的憧憬。不僅銷售計劃無法兌現,市場行情的惡化更讓企業很快陷入了運轉資金短缺的艱難境地。怎麼辦?正當企業法定代表人周先生一籌莫展之時,重慶三峽銀行總行營業部迅速出擊,通過政府釆購平臺瞭解到企業困難後,主動向其介紹了無需抵押物的數字金融產品"釆e貸",並通過電話方式指導周先生完成了"釆e貸"的申請手續。短短30分鐘,藍達斯公司就得到了三峽銀行授信的可三年內循環使用的300萬元貸款額度。"這筆貸款,真如一場及時的春雨,提升了我們公司持續發展壯大的信心啊。"

像藍達斯環保公司一樣,這次疫情給很多實體企業帶來了流動性困難,但傳統貸款業務涉及線下操作流程過多,在疫情期間難以高效開展。而三峽銀行正是通過"釆e貸"這一類線上數字金融產品,為亟需資金的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送上了防疫抗疫的"及時雨"。

一直以來,三峽銀行都將數字化轉型作為全行發展的重要戰略措施,結合實體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短、小、頻、急的特點,推出一系列數字金融產品,有效破解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

比如,三峽銀行自主研發的"房e貸"產品,採用微信小程序申請,通過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在身份識別、資產評估、審查審批、抵押放款、檔案保管等方面首次實現了資產業務移動作業,打造了客戶"最多跑一次"的工作模式,在重慶市開創了先河。疫情期間,該行黃楊路支行了解到一家醫療設備經銷商急需資金採購防護服及其他醫療物質時,就通過電話向客戶推薦了該款貸款產品,不到5分鐘,就拿到了授信結果,3小時便完成了抵押物查勘、合同簽訂及線上抵押登記等手續,第二日就到位了146萬元貸款,可謂方便又高效。又比如,該行推出的"融e貸"產品,聚焦與核心企業發生長期、穩定貿易關係的上下游小微企業客群,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信用評價體系,優化審批流程,並實現了線上放款,極大簡化了貸款流程。

為把好線上金融產品的風險關,三峽銀行充分運用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風控及交易反欺詐等手段,積極推進授信業務流程審查審批環節的數字化改造,持續開發和更新個人及企業客戶風控策略及模型,建立起基於客戶全維度畫像的貸前、貸中、貸後全流程大數據風控體系,在提高業務辦理效率的同時,較好實現了貸款全週期的風險防控和管理。

疫情期間,三峽銀行正是依託這些線上產品,滿足了廣大客戶"足不出戶"辦理貸款的需求,為企業復產復工、安心發展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截至目前,該行已辦理了"融e貸"產品放款14筆,金額1300餘萬元,"採e貸"產品放款72筆,金額2000餘萬。

疫情無情,三峽有愛。越是危機的時刻,三峽銀行越將服務實體經濟作為自己不變的責任,持續為客戶提供更便捷、更安全、更貼心的金融服務,助力實體企業復工復產、戰勝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