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律師前途怎麼樣?

黑珍珠46


先講一個“萬事開頭難”的故事吧!

以後慢慢更些經驗教訓!

人大法學院碩士畢業,一心做律師。

一、法律農民工,也算身經百戰

法律農民工(律師助理、實習律師)一直幹了四年,在兩家律所學徒學了四年,大團隊也跟過,小團隊也幹過。

大大小小疑難複雜的案件參與辦理了上百件,主要是刑事案件和企業股東糾紛(涉及刑事)案件(不是寫寫文書,打打字,是正兒八經的出差幹活,京外出差時間佔到一半以上),離實習轉正還有半年時候,獨立了。

二、趕鴨子上架的獨立,問心無愧

用老闆的話說,你一定能行,一定能獨立(其實還有半年才能拿到紅本,說獨立不恰當,其實就是另立門戶,自給自足)。

在這裡強調一下律師行業這個特點:其實老闆並不需要你獨立辦案,很多時候也不願意支付高額的報酬,只是用你廉價的勞動力,所以,有些看似好吃的餅就不要相信了,要居安思危,時刻保持警惕。

其實,老闆也沒有義務對你的未來負責,只是僱傭關係而已,且每一個做律師的不都是想著自己有一天要自立門戶,自己做老闆。

相互理解,不要定位不住,預期太高,做助理的時候踏踏實實幹活就行,拿誰的錢就要對誰負責,問心無愧就行,這樣別人也會尊重你。

三、居安思危,不想獨立助理不是好律師

回來接著說,於是,在未拿證之前半年內,開始籌備自己的律師團隊(個人始終認為,現在律師行業專業性律師越來越多,競爭是異常激烈,年輕人單打獨鬥肯定不行,抱團合作很重要)。

拿到紅本當月,成立了自己刑事辯護團隊【一個國內頂級刑法專家顧問(恩師)+三名專職主辦律師(一位十年檢察官和兩位執業十年以上資深律師)+我自己+團隊秘書】,我是團隊發起人,大家說聽我的,其實我自己定位就是為團隊服務,大家各取所長。

人員整合一個是靠自己的分享,一個是靠相互之間志同道合,簡單說就是緣分,現在做的還不錯。團隊擅長業務主要是刑事辯護,包括職務犯罪和經濟金融犯罪,另有一些企業顧問,本人也擔任幾家電商公司顧問。

四、獨立前後對比

紅本之前,生活狀態那叫一個慘,不想給家裡要錢,只能靠自己的工資在北京生活,交完房租就剩2000元,衣、食、人情往來以及包括全部工作通訊和部分交通費全在這2000元裡。基本上工資發下來就還信用卡,然後再靠信用卡透支生活,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兩年半,一忍再忍,就為了紅本。

紅本之後,自己案子就來了,團隊的案件也逐漸增多,加之團隊配合,志同道合,辦案質量比較高,當事人反饋比較好,生活狀態已經改觀很多,工作狀態也不錯,剛剛給自己換了新的辦公室。

部分狀況是18年初的時候,現在團隊發展還不錯,有了新的律所,也有了很多新成員,有時間更一更。


胖乎律師


我的回答是律師的前途是自己決定的。

世界上最難從事的職業就是律師工作。法學畢業生本科以上學歷參加司法考試的通過率大約百分之十,這部分人,首選法院、檢察院工作,剩下的人才可能從事律師職業,再經過一年的實習期,大約淘汰百分之三十,剩下百分之七十,律師要想成手,再需要幹五年大約淘汰百分之三十,能剩下的人很少。就是過了五年的從業區,還有不斷淘汰的律師。可謂大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律師的職業是個不斷學習的職業,律師的淘汰是自己淘汰自己。

律師行業總體過剩,競爭非常激烈。有些人吹捧律師如何掙錢,這是害人不淺。新人進入律師的行業才知道律師執業的艱辛,並且出在風口浪尖,政治風險,經濟風險。就是這個職業是在刀刃上跳舞的職業。是高風險的職業。君不見,有人進了監獄。各種因素都有。

時代的發展,律師也在分化。涉外、國際貿易、海事、知識產權、專利、公司上市、破產等領域,律師奇缺,需要高端人才。

案源也是一大問題。

發展好的律師需要有廣泛的社會關係,這是案源的問題;需要有豐富、高端的法律知識,達到專家的水準;要有靈活運用的能力。

頂尖級的法學教授不一定能做好律師。律師是綜合法律運用的法律匠。理論與行為的相結合。


山東赤山律師事務所


律師這個行業可能在一大部分的眼中是住別墅開豪車,名牌西裝,優秀男女環繞其周圍,講起話來滔滔不絕還帶有幽默,玩的是高檔會所進的是星級酒店。甚至連很多律師自己也這樣催眠自己,給人一種優越感,但是有句話叫做“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

剛進律師行業的年輕人,多半都要靠家裡的父母或多或少的支持跟幫助,不管是財力還是實力,如果這些都沒有就要有一個看重你的律所,不然這行業有的你摸索的。

年輕律師在新執業前三年,沒錢,沒案源,缺乏指導,又一身傲氣導致這段時期是最為艱難的時期。大約會有20-30%的律師選擇轉業,對大部分人來說,這三年應該是最青春最奮鬥最需要金錢回報證明自己的三年,所以很多年輕律師就離開了這個行業,這個行業還真的需要慢慢的燉。

不管你是年輕律師,還是法官,檢察官,警察,教授,局長處長轉業來的律師,都在“實習律師”的範圍內。這是一場並不公平的拳擊賽,別人才不管你是哪個公斤級的。試想,一個年輕律師尚沒法和老律師比,這些來律所之前就有了良好的社會關係人脈資源,新律師只能搖頭苦嘆。因為大家都在同一平臺工作,沒人在乎你是不是年輕律師,如果在對面,反而更好。這種環境下的年輕律師精神壓力之大,經濟壓力之巨難以想象。

所以律師這個行業的瓶頸期挺過去對未來的前景還是很美的,但是有的人三年有的人五年有的人十年都不一定能靠案件養活自己,這跟一定的社會關係及人脈有關係,各位想做律師或已經在這條道路上前進奮鬥的小夥伴,祝你們好運。


瑞祥聚


說個現象,每年公檢法的公務員考試放榜之後,律所的招聘都會特別容易,理由為啥?你肯定也猜得到,很多都是考不上公務員的,退而求其次來應聘律師了。

這是不是說明在很多人眼裡,都認為做公務員比做律師更有前途?不好說。

但還有一個現象,每年從公檢法系統辭職下海的法官檢察官,多數是去做了律師,極少部分去公司做法務,很多做了法務後還是去做律師,而且做的成功的比比皆是。但是很少見到律師不做了,跑去公檢法系統考公務員的。

難道原因是公務員考試比司法考試還難?也不好說。

很多人會說,當公務員是求個安穩,多數人都不會拒絕安穩,即便是我做律師也希望自己穩步前進,穩穩當當沒什麼不好,公務員的工作就提供了這樣的保障,但好像很容易做膩;做律師,收入不穩定,也沒有固定的單位發工資,沒安全感。

哪個前途更好呢?我覺得都有各自的前途,敬業如李達康和袁世凱,據說他們倆極度熱愛自己的工作,精力充沛,經常為了工作徹夜不眠,作為公務員,他們都是成功的典型,當然,何謂成功?不坑蒙拐騙,能兢兢業業養活自己和家人,不求大富大貴,我覺得也是成功的人生。

做律師之前,很多人會思考、糾結這個問題,我也一樣。做律師賺不賺錢?是做一名綜合型律師還是做專業型律師,哪個前途大?做訴訟還是做非訴?

做律師之後,這些已經不是問題,不管有沒有前途,我知道這就是我唯一能做的、且願意全力付出的工作,即便沒前途我也要做,不然我還能幹哈?

為何這麼說?主要還是熱愛這個職業。喜歡講道理,喜歡邏輯和規則,相信法律能逐漸(雖然很慢)讓社會慢慢變得更好,喜歡訴訟,喜歡在對抗中、壓力中尋求突破點。喜歡用證據和法律為基礎發表觀點,喜歡爭辯但不抬槓(抬槓會被法官ko),喜歡和接觸各式各樣的當事人接觸並解決各式各樣的問題。符合這些,除了做律師,做別的都會讓我抑鬱。

所以,不管前途(錢途)如何,做律師都是我的不二選擇,要我做別的我還真不願意。

正所謂“亂世不談法律”,反過來,太平日子裡,法律就會顯得越來越重要,當下,我們算的上是走在去往盛世的路上,所以,做律師在未來,大方向應該不會差,但具體到單個人會做的如何?還是要看個人。

專心做事,莫問前程。


曾傑律師金融案件辯護


還記得深圳那位張律師嘛,不談炫富,簡直就是一個勵志故事。職業學校畢業,去讀函授北大,再通過司法考試,進入宇宙第一大所,從事高端的金融證券非訴業務,全身都是奢侈品,做一筆單子300萬,這簡直就是中國夢啊,沒有名校背景,一路靠自己打拼,混圈子,然後成為社會精英。


我們大部分律師幾年的收入還不如人家一個三百萬的單子,十年經驗的老律師要一小時收3600也收不到,任何行業到最後比的都是盈利能力,年級輕輕如此成就,前途如何,都看的懂吧。

最近這幾十年,律師風頭正勁,在頂尖的商業交易中,處處可以看到紅圈律師的聲影,甚至在一些重大社會熱點案件中,也是律師扮演著普法和公知的角色,用法律實踐創造了很多規範;未來的社會在大城市肯定是一個陌生人之間更復雜的協作關係,而我們的合同法中有名合同,比如買賣、居間、租賃、借貸等等法律關係可以說幾千年了,新的商業模式會誕生新的法律關係,甚至一款產品內部就有多重複雜的法律關係,那如何卻界定這些法律關係,就是律師未來的工作前途了。


上海灘小律師


從職業心態上講,行行出狀元,這句話沒過時,只要你肯努力,當律師有前途。但你要熱愛這份職業,才會全心投入,才會有成債。

從個人實際情況看,你是不是適合當律師,比如你的口才表達、分析能力、邏輯性、記憶力等。

從律師行業前景看,我認為當律師競爭大,市場也大。現在依法治國,國民法律保護意識強,各種糾紛事件多。打官司案件多了,對律師需求自然也多。

從事業發展角度看,我看好當律師的朋友。現在做律師,很需要人脈,沒有人脈,工作更困難。但做律師,又能積累人脈,對於今後繼續做法務,還是改行,都是珍貴的資源。


走在城市路上


劉龍珠律師法律評論:當律師前途怎麼樣?

很多人說當律師前途無量,“錢”途也無量——其實,有沒有前途看的還是個人,行業不存在“好不好”一說,畢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有自己的個性、能力符合行業的要求,能夠最大發揮出自己的優勢,才可能在行業內成為翹楚。

一、在美國,律師都賺很多錢?

眾所周知,最受人尊敬的行業是律師和醫生,兩種職業都是高級中產階級,都賺錢很多,但是也有細微不同。律師與律師之間的收入差距十分懸殊,兩極分化嚴重,最有錢的律師年收入可高達幾十億美金,而接不到案子的底層律師則可能難以維持生計。與之相反,醫生與醫生之間的收入差距就沒有那麼誇張了。最有錢的醫生也遠無法達到幾十億美金的年收入,但賺不到錢的醫生也不會像底層律師一樣,再差也能維持基本的中產生活水準。

那什麼樣的律師最賺錢呢? 就個人品性上來講,黑心的律師最賺錢。這樣的律師見錢眼開,突破個人道德與職業操守底線昧著良心去賺黑心錢。但律師貪心或正直的品性不能成為賺錢的根本因素——案件類型決定案件標的,標的越大,律師費越貴,因此,最賺錢的官司,要數集體訴訟(Class Action)。

美國最富有律師排行榜前5名律師中,前3名都是以集體訴訟而聞名的律師,分別是Richard Scruggs(淨資產:17億美金),Joe Jamail(淨資產:15億美金),William Lerach(淨資產:9億美金)。其中William Lerach更是在Enron一案中得到了70多億美金的勝訴酬金,創下美國曆史上最高的律師費。

在中國,中國律師業務以律師事務所為單位發展,所在人在;但在美國,律師業務以律師本人為單位發展,人在所在——這就決定了,中國律師專業再棒,名氣再響,律師費還是無法超越美國律師的。

二、什麼樣的人會在律師界風生水起? 1、好鬥,有戰鬥力的人

打官司從來不講究“退一步海闊天空”,只有在庭上手握證據、針鋒相對、據理力爭才可能成功逼退對手,繳械投降,贏下官司。凡事“以和為貴”的性格,就不太適合做律師,因為這樣的人往往會為了避免起正面衝突而有所退讓——律師代表的是當事人的利益,務必要保全當事人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不可以有一絲一毫的退讓——當然,如果是“和解協議”的“和”,還是可以考慮考慮的。

2、心理素質硬的人

法律是講究邏輯嚴密的一門藝術,很多官司看起來贏面極大,但是,證據環節一旦存在一點點的瑕疵,結果就會天差地別——好比全球聞名的辛普森殺妻案,誰不知道辛普森就是兇手?可是他的律師硬是從證據鏈中找到了瑕疵,作案手套比辛普森的手要小,於是成功打脫了刑事罪名,不用坐牢。

所以,做律師打官司,沒有常勝將軍,心理承受力要強——贏了官司,說明專業好,不能盲目膨脹;輸了官司,也不代表技不如人,不可自暴自棄。贏得起,也不怕輸,才能在律師這條道路上走得遠。

3、意志堅定的人

律師代表的是當事人的利益,凡是都要先保證當事人的利益最大化。然而法律的博弈遊戲中,存在著諸多的不穩定因素:昨天還是法學院圖書館裡一起做案件分析的好同桌,明天可能就要各自代表當事人對簿公堂。特別是很多經濟犯罪案件,當中的誘惑更是難以抗拒——少提出一個證據,對方就能大幅度減輕罪刑,這當中成百上千萬的鉅款差額,自然少不了隱瞞者的一杯羹。

所以,做律師必須意志堅定,有自己的原則和堅持。如果是牆頭草,不用風吹,自己在搖擺中就倒下了。

人們對法律的意識正在強化,當人們發現生活中處處牽涉法律問題時,律師這個行業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才有“律師行業前途一片光明”這麼一說,但說到底,律師做的好不好,還是要看個人能力與性格,適不適合法律這個行業。


劉龍珠律師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坎坷的,無比坎坷。

律師,在大部分人眼中是一個光輝耀眼的職業,這多少與這些年來影視作品中呈現的律師形象有關,再就是現如今,我國法制推廣程度不高,廣大的老百姓,特別是最基層的老百姓知法懂法用法的觀念不強,遇事基本先通過人際關係等手段解決,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通過法律途徑來處理,這就導致了很多人一輩子沒有與律師打過交道,對律師的形象只能停留在影視作品中。


為什麼說律師的前途是光明的?

律師作為一種職業在我國已經有久遠的歷史了,特別是如今,隨著法治社會的不斷完善,人們執法用法的觀點不斷加強,生活中遇到事情更多的去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再就是隨著社會不斷髮展,出現了很多這樣那樣的問題,一些問題不再是通過簡單的人際關係就能解決的了,這就需要越來越多的懂法的人來幫忙解決問題,律師的作用在不斷提高中。而且現如今律師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不斷攀升,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這種趨勢會越來越好,所以說前途是光明的。

為什麼說道路是坎坷的,而且是無比坎坷呢?

  1. 首先成為一名律師的條件太苛刻。你要首先通過司法考試,大家都知道司法考試號稱中國第一大考,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它考察的範圍太廣了,中國現行所有的法律,法理學,法制史等等。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最近司法考試政策又變了,必須是法學專業或法律碩士或者從事法律三年以上才能報考,所以說條件太苛刻。

  2. 其次案源問題。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的,但是卻是一個非常非常現實的問題。你千軍萬馬叢中度過了獨木橋,並不代表就能一勞永逸。拿到了律師資格從業證書,只代表可以讓你在這個行當中開展工作,但有沒有工作需要你就兩說了。我在日常工作中經常與律師打交道,很多人其實是吃不飽的,為什麼?因為沒有案源。就是說沒有人請你打官司。案源寬窄的因素有很多方面,你的業務水平、人際關係、脾氣性格、律所所在地法制環境、擅長領域……等等都對你的案源有影響。
  3. 第三恆心毅力問題。畢竟大家都要解決溫飽問題,但是我可以負責人的告訴你,一個年輕律師沒有三五年是混不開的,這三五年你怎麼處理自己心態的問題是很重要的。如何取捨,這要根據你的個人情況。好多人堅持不了的。

所以說律師行業,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但不要灰心,隨著社會法治環境的不斷完善,我相信律師行業會成為一個高社會地位、高經濟收入的職業的。

我看好你喲


餅大遮不住爺的臉


中國律師永遠的話題:任何欲以律師為職業的人都應該仔細考慮一下當前中國律師的職業發展前景。資深律師可能會以無數實例告訴你:“如果從事法律工作,你千萬別做律師;如果要從事律師,心裡一定要有準備,你面對著極富挑戰性的工作與生存環境;如果想一生以律師為職業,可能你只有承受,而沒有其他選擇”。


斷水流大律師


這個問題過於寬泛。首先,律師分為不同種類,有公務員編制的公職律師,大學科研事業編制的兼職律師,拿固定工資加提成的聘用律師和關係掛靠律所的個體律師。同一個律師事務所又分為合夥律師和非合夥律師。同一身份律師又分努力的和不努力的。各不相同。

我是律通寶首席法律顧問,歡迎關注。凡是關注者,均可獲得不限次數免費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