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先驗知識隱合的真實結構


康德是近代認識論的開創者和奠基者,他使認識由本體的反映轉向了主體的製作。黑格爾曾說過,要進入哲學就必須懂得康德。

數百年來,中外學者敬仰康德的學說,一方面,盡力從康德學說中獲取思想啟示,另一方面,又深感康德學說的深奧,難以參透理解。

為何康德的學說,既令人啟示敬仰,又使人很難參透理解呢?其緣由在於康德學說立足於先天原則,闡述的是純粹先驗的知識,對於習慣於從實際經驗知識中求解的廣大讀者而言,無疑有一種難以識別天書般的迷茫。

一,康德的思路。

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是專講認識製作結構的。在康德學說中,認識並不是經驗論所說的那樣,只是白板一塊,完全來自外部對象的印製,相反認識是具有自身製作結構的,首先,這種認識製作結構以純粹先驗的感性方式,整列外部刺激,生成種種直觀表象的感知對象;進一步,以純粹先驗的知性方式,整列直觀表象的感知對象,生成質的、量的、關係的、模態的範疇判斷;更進一步,以純粹先驗的理性方式,整列範疇判斷,生成形式的、辯證的邏輯推論。從直觀表象到範疇判斷進而到邏輯推論,顯現了人類心靈特有的那種純粹先驗的認識製作結構。這種純粹先驗的認識製作結構,先於經驗,是提供一切知識的普遍必然的絕對基礎。

康德的可貴之處,在於他在所處的時代知識境界尚未達到所需高度的情況下,意識到認識內含一種主體方式的製作結構,並對此進行了長期的思辨求索,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專致於認識製作結構的純粹先驗的知識,對近現代哲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重大影響。

第二,康德的問題。

《純粹理性批判》立足於先天原則,求索的是純粹先驗的知識。這樣的立足使得康德的學說,有著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即未能把認識的結構放置於人類主體的實在根基,從人類主體的實在根基上探明認識的真實製作結構。

讀《純粹理性批判》,康德的感性、知性和理性都是純粹先驗的,抽掉了一切實際知識的關聯,除了純粹先驗的自身製作結構外,不和任何東西打交道。這種純粹先驗的認識製作結構,始終在純粹先驗的高度抽象的概念之間來回探索和編織。為何純粹先驗的感性必然是直觀表象的,純粹先驗的知性必然是範疇判斷的,純粹先驗的理性必然是邏輯推論的,以及純粹先驗的感性、純粹先驗的知性和純粹先驗的理性,在人類的意識結構中是一種怎樣的主體實在,又是怎樣被先天原則賦予的,我們在《純粹理性批判》中是得不到具體的解讀和答案的。

三,認識的真實結構。

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闡述的是一種先天原則的,純粹先驗的知識。當我們在當今時代知識境界的更高哲學視野上,勘察人類的意識結構,就可以還原隱合在康德學說中的,康德本人尚未意識到的一種真實的認識製作結構。

人類的一切知識都來自於認識的製作,認識的製作結構存在於人類意識活動的主體實在中,這個簡明事實決定了,真實的認識製作結構必然發生於人類意識活動的主體實在中。哲學需要從人類意識活動的主體勘察中,探明真實的認識製作結構。康德之所以未能進入人類意識結構的勘察,其原因,一是所處時代的知識境界侷限,二是追求的先天原則和純粹先驗知識的遮蔽。

人類意識結構是身體意識和概念意識的聯結。其中:

身體意識是根基性的,由多元感官構成,通過眼球、耳朵、鼻子、舌尖、肢體和外部刺激的客觀作用聯結,造就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的直觀表象,經大腦的中樞合成,生成種種感知對象。

概念意識是加入性的,通過聲符和圖符的製作和使用,指稱直觀表象的感知對象,賦予它們種種名稱和定義的指稱抽象構造,生成事物的概念認識。

立足人類意識結構的實在勘察,康德的純粹先驗知識,純粹先驗感性、純粹先驗知性和純粹先驗理性的神秘感就會消退而去,裸露它們隱合在人類意識結構中真實方式,再也不是先天原則和純粹先驗的了。

所謂感性、知性和理性在人類意識結構中的實在方式是,感性的直觀表象是身體意識的感知功能,知性的範疇判斷和理性的邏輯推論是概念意識的認知功能。感性是直觀的,提供的是對象的感知;知性和理性是抽象的,提供的是事物的概念認識。真實的認識製作結構,應從人類意識結構的身體意識和概念意識的聯結中探明,特別是從概念意識的能動中闡明。

由此,認識製作結構既的真實所在既不是先天原則的,也不是純粹先驗的,而是由生命意識方式的演化,人類符號指稱文化的經驗歷史鑄就的。認識製作結構是先驗和經驗的統一。在當下和傳承,它是先驗的本能;在生成和由來,它是經驗歷史的鑄就。

這樣,康德學說的純粹先驗知識將不再使人感到迷惑了,並將回到它所隱合在人類意識結構中的真實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