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霧凇美景讓網友嗨翻,霧凇如何形成。你怎麼看?

小九九﹎


百八十公里也不遠,真想看霧凇還是來吉林市,觀感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93100087a30e3a7f31b\

駿馬縱天涯


似雪非雪,如花非花,玉樹瓊絲,觸似花開,這就是大自然饋贈給東北的獨特禮物—霧凇。

近日,長春市降雪降溫,19日清晨,伊通河兩岸出現大面積霧凇景觀。玉樹晶瑩,瓊絲萬縷,建築物上都披著薄薄的一層白霜,別具一番情趣。

吉和網記者現場踏查,發現伊通河部分河段尚未結凍,在河面上散發大量水蒸氣,空氣中過於飽和的水蒸氣遇冷凝華,這是形成霧凇的基本條件。一名在河邊散步的老人誰說,氣溫低,水汽充分,風力小,這樣的自然條件特別難,晨練遇到這麼美的霧凇,景美了,心情更好了。

長春市氣象局相關負責人解釋,伊通河等湖河沿岸出現的霧凇,是由於低溫時空氣中水汽直接凝華。過冷的霧滴凍結在樹枝上所致凝華的物質,會附著在樹木或者電線杆上,形成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的粒狀結構沉積物,霧凇就是這些非冰非雪的物質,形狀主要是粒狀與晶狀。

今天長春美爆了,家門口就能欣賞到柳樹銀花的霧凇美景,實屬不易,隨著太陽的日照,霧凇會慢慢消散。近日,霧凇景觀可能會繼續出現,需要欣賞霧凇的市民朋友,還要趁早一睹為快!


長春同城


我是吉林人,霧凇是寒冷北方冬季可以見到的一種類似霜降的自然現象,它其實也是霜的一種.顆粒狀霜晶稱為霧凇,它是由冰晶在溫度低於冰點以下的物體上形成的白色不透明的粒狀結構沉積物.過冷水滴(溫度低於零度)碰撞到同樣低於凍結溫度的物體時,便會形成霧凇.當水滴小到一碰上物體馬上凍結時便會結成霧凇層或霧凇沉積物.霧凇層由小冰粒構成,在它們之間有氣孔,這樣便造成典型的白色外表和粒狀結構.由於各個過冷水滴的迅速凍結,相鄰冰粒之間的內聚力較差,易於從附著物上脫落.被過冷卻雲環繞的山頂上最容易形成霧凇,它也是飛機上常見的冰凍形式,在寒冷的天氣裡泉水、河流、湖泊或池塘附近的蒸霧也可形成霧凇.霧凇是受到人們普遍欣賞的一種自然美景,但是它有時也會成為一種自然災害.嚴重的霧凇有時會將電線、樹木壓斷,造成損失.

霧凇有兩種.一種是過冷卻霧滴碰到冷的地面物體後迅速凍結成粒狀的小冰塊,叫粒狀霧凇,它的結構較為緊密.另一種是由過冷卻霧滴凝華而形成的晶狀霧凇,結構較鬆散,稍有震動就會脫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