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与外国男友恋爱,父亲索要高额彩礼:风俗,我该拿你怎么办?

文学作品《围城》中有过这样一段话:“一向和家庭习而相忘,不觉它藏有多少仇嫉卑鄙,现在为了柔嘉,稍能从局外人的立场来观察,才恍然明白这几年来兄弟妯娌甚至父子之间的真情实相,自己有如蒙在鼓里。

家庭在某种程度上,是每个人得以疗伤喘息的圣地,也正因我们以为家是自己最后的依靠,所以才难以接受突如其来的“伤害”,才会忽视原来每个人都是有私心的,家人亦不例外。

面对诸多家庭矛盾,有句老话为“清官难断家务事”,人人各有道理,各有难处,很难判断是非对错。

矛盾来了,总要解决,面对家人,我们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感暖化远比用威胁斥责好太多,因为唯有“将心比心”才能圆满的解决问题。

女儿与外国男友恋爱,父亲索要高额彩礼:风俗,我该拿你怎么办?


晓晴今年32岁,在外留学几年,结识了北欧男友,两人一见如故便起了结婚念头,便决定回国拜见晓晴的父母。

据晓晴描述,父母自从听说晓晴谈了外国男友后就顾虑重重,一是担心女儿上当受骗,二是觉得女儿一旦嫁到国外,再想相见便难了,随着年龄增大,女儿又不在身边,养老也是问题。

所以在男友第一次上门时,父亲便提出了这个问题,双方在晓晴的翻译中进行交流,父亲一再强调中国人口基数大,经济水平低,养老主要依靠家庭的情况。

话里话外意思是即便女儿嫁到国外,也得先解决父母养老问题,不能“中事西办”,用北欧的高福利套用在中国家庭身上。

男友听闻后表示理解,不仅愿意婚后为晓晴父母在本地买房子,还随时欢迎他们到北欧一起生活。

原本婚事商量到这里,没有什么异议,但父亲却私下同晓晴暗示,前段时间同事家小孩结婚,男方给了女方20万彩礼的事。

晓晴一听恍然大悟:“爸,你是想跟他要彩礼?”

父亲则说:“这是中国的风俗,20万也不多,再说外国人钱都值钱,这点还不是小数目嘛,我总不能将闺女白给他。”

此话一出,男友尚未听到,晓晴却十分震惊,她惊讶于父亲对待婚事像是贪婪的商人,也惊讶于本科毕业的父亲竟用如此狭隘的眼界贬低女儿的尊严。

因为父母现在仍住在姥爷留下的房子中,并无自己的房产,男友答应在婚后买房已经十分难得,可父亲却还不知足。

更重要的是,晓晴认为彩礼本质上是在将女性物化,在国内此等风气已经颇受诟病。

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均对天价彩礼颇有微词,怎么能将糟粕风气转移到国外去,这不是令男友家对自己不尊重吗?所以一时之间对父亲埋怨丛生。

女儿与外国男友恋爱,父亲索要高额彩礼:风俗,我该拿你怎么办?

关于彩礼之争,确实在国内广受议论,年轻一代中不乏有因为害怕天价彩礼拒绝结婚的人,而老一代为给孩子凑彩礼掏空积蓄的事也屡见不鲜。

由此,我理解晓晴的心情,彩礼衍生于“重男轻女”的社会环境,不能说是文化糟粕,却越来越不被提倡,尤其天价彩礼的名声在国内也不得人心,自己想嫁外国男友,怎么好让男友还未感受到祖国的好,就先领略这些“差”呢。

除此之外,晓晴还认为父亲的眼界十分短浅,因为北欧的福利制度完善,自己出国后的工资是在国内工资的8-10倍,而男友家庭条件也非常好,婚后不仅能帮父亲买房,每月额外给养老金都不是问题,何必因为彩礼问题因小失大,毁掉唾手可得的幸福。

更别说,无论是从经济原因还是从其他方面,婚姻不是等价交换,也不是做买卖,晓晴觉得父亲想要彩礼的行为真是令她寒心,丝毫没站在她的角度为她着想。

其实,面临这类困境的人不只晓晴一人,知乎上有位网友也提到自己的经历。

网友自述自己的男朋友挪威人,因为他是外国人所以父母对他更加严格,同样也是要求彩礼跟买房,而男友拿不出来10万元的彩礼,无法在中国买房,因此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女儿与外国男友恋爱,父亲索要高额彩礼:风俗,我该拿你怎么办?

网友只言片语中能体会到其中暗藏的波涛汹涌,子女与父母观念不和,又涉及到中外文化差异,口舌之争还在其次,伤人伤心伤感情肯定在所难免。

提到这儿,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前两年,一篇名为《独生女留美工作结婚不归,父母反思:当年该不该送她出国读书》的文章引起广泛热议。

文章中讲述了一名女孩自高中赴美留学后其父母的心理历程,父母与女儿远隔千里,听女儿在学业、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感到开心之余,亦难掩失落。

女孩的母亲曾说,自女儿出国后,家里无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取而代之的是偌大屋内空洞的寂静,和对未来养老问题深切的担忧。

母亲自我安慰道:“中国每年出国留学的人这么多,以后别人家怎么过,我们拿来效仿就好”,也纠结过:“是不是我们太传统了,把团圆看得太重了,为什么就不能两代人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呢?”,但她很快又反驳自己:“团圆当然很重要,何况我们就这一个女儿,把孩子留在身边一起生活,有什么不对吗?”

你看,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个念头起,反复纠结,有时候连自己都说服不了。

女儿与外国男友恋爱,父亲索要高额彩礼:风俗,我该拿你怎么办?


其实,无论是买房买车,还是彩礼有或没有,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出现了问题。

一来,父母认定某些风俗要遵守,而子女则不理解这些“风俗”遵守起来到底有何意义。

二来,子女猜不透父母在遵循风俗时,是否隐藏了内心真正的渴望,比如文中父母不约而同提到的养老问题。

三来,新旧思想的碰撞,婚姻是不是交易,爱情能不能用钱衡量,女方要彩礼的行为究竟是不是在物化女性,这类问题没有都没有明确答案。

与以上三个问题相比,想嫁外国男友,亦或是中外文化差异,只是将原有的矛盾点激化而已,并没有增添新的矛盾。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观念导致彩礼盛行、养儿防老受到认可,我们无法评价传承数千年的思想是对是错,只是如今年轻人接受了现代化教育,有了新观念,无论在婚姻还是在其他方面,都需要用温情去感化父母,而不是话不投机便不说,一言不合就逃离,只有尽力消除他们的不安,才是上上之选。

女儿与外国男友恋爱,父亲索要高额彩礼:风俗,我该拿你怎么办?


今日话题:你认为中国女人嫁给外国人,该不该要彩礼?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