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評價中國電信?

輕鬆選大學



從技術上,中國電信其實是一個很值得尊敬的公司,技術實力非常雄厚,在全球都享有盛譽。中國電信繼承了最早中國郵電的網絡部分的技術和實力,所以在固定寬帶網絡一直是中國第一,在世界上也是領先的。


所以,電信的寬帶質量是最好的,電信的寬帶網絡就是中國寬帶網絡的標杆,目前中國所有的運營商、二級運營商、大企業專網都會參考電信的網絡建設思路。


提到電信的固定網絡技術,其實通信業界過去有一句話,就是沒有通過電信三大院集採測試的網絡設備,都不是好設備。電信原來所有的網絡設備在電信網絡使用之前都需要集採測試,集採測試非常的嚴格和苛刻,不但要滿足電信可靠性的要求,還需要滿足電信的業務功能規劃的要求


舉個例子,目前中國電信的163網絡,華為是2005年通過入網測試,中興是2010年通過入網測試,H3C迄今為止都沒有通過電信的入網測試。而電信的CN2網絡中,唯一一家通過入網測試的中國企業就是華為,可以想象中國電信的入網測試通過是多麼的難。


中國電信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中國電信具有非常強烈的創新精神,我們都知道2019年H1,三大運營商只有電信實現了增長。中國電信其實主營的電信業務也是下滑的,但是中國電信的電信增值業務增長非常迅速,這和中國電信不滿足只做電信業務,而是能夠非常準確的進行業務創新有關。



中國電信是最先開展智能提速業務的,中國電信也是最先部署IPTV業務的,天翼雲是我們國家唯一一個做的還不錯的運營商的公有云,僅次於阿里雲和騰訊雲,電信的家庭物聯網技術也做的有聲有色......所以正是靠業務創新精神,讓電信成為國內增值服務做的最好的運營商。


同樣,在固定網絡技術上,中國電信積累深厚,深受通信業界認可。中國電信推動了中國IPv6的運營級標準的完善,在CCSA(中國通信標準組織)牽頭制定了很多標準,在IETF、BBF這些國際標準組織,中國電信也有比較強大的話語權。


在5G標準方面,中國電信的5G性能標準制定中唯一來自運營商的主席,中國電信主持了5G基站基帶性能的技術討論和標準的制定,共主導5G國際標準化項目及任務33項;提交國際文稿657篇,申請5G發明專利197項。

不過,畢竟中國電信在移動通信領域介入較晚,因此積累上不如中國移動。前面說了電信寬帶是質量高價格高,那麼電信的移動業務就是質量一般價格低,畢竟電信的4G基站遠不及移動。但是得益於基站頻率較低,在一些邊邊角角電信的信號覆蓋反而好些


電信最讓人詬病的,可能是電信的服務態度。由於過去電信從老郵電繼承了固定網絡的技術的同時,也繼承了一些老國企的作風,所以在服務上我覺得是不如移動靈活。很多朋友糾結電信的服務,這個不是空穴來風。


當然,中國電信已經比以前改進了太多,畢竟三大運營商競爭現在很激烈。不過我一直覺得電信比移動有前途一些,因為電信的創新是基於電信業務的真創新,而移動的創新往往不聚焦業務,總是想走歪門邪道的創新,例如開發OS、生產手機等等。


IT老菜鳥


總體而言,中國三大運營商都是不錯的公司。中國電信的發展風格,一直是中規中矩、穩打穩紮吧。

年輕的朋友可能並不瞭解中國通信行業的發展史。以前沒有電信、移動這些運營商,只有個郵電局,屬於政府部門。後來,郵電分離,分出來了郵政局、電信局,電信局裡的移動分局後來也獨立出來了,分別是現在的電信和移動。

身邊有些同事親身經歷過這段歷史。在當時,電信才是正統,移動沒啥地位。比如在廣州,做移動通信這塊的人,辦公環境是非常惡劣的。分離的時候,大家都想留電信,不想去移動。結果呢,有地位有關係的人留在電信了,年輕人、不受待見的人去了移動。誰曾想到,移動通信發展突飛猛進,不情不願進移動的人,變成了別人羨慕的對象。

論員工的評論年齡,電信比移動要大不少。電信中規中矩的發展風格,可能與年齡偏大相關,老成持重的類型。

電信的強項在固網,在2008年電信行業重組之前,只做固話和寬帶,沒有手機服務。那個年代,移動則是隻做手機服務,沒有固話和寬帶,所以大家是沒有競爭關係的。

後來,各家都成為了全業務運營商,就開始面對面競爭了。電信的寬帶服務起步最早,從ADSL到光纖寬帶時代,電信的寬帶的確是最成熟的。在移動推出寬帶之前,電信4M的寬帶每年都得1400多元,沒有敵手。

基於寬帶的優勢,電信一開始就從家庭下手,辦寬帶送手機卡,捆綁了不少的客戶。在企業,電信專線也是規模最大的。同樣地,電信在企業大送特送手機,和移動搶客戶。這些策略效果不錯,比如家庭客戶生活穩定,用起來了,一般就不會輕易換號了。

在無線網方面,電信的網絡頻段低,在覆蓋上有一定的優勢,電信的信號好就是這麼來的。但是凡事有利有弊,電信覆蓋廣度沒有問題,覆蓋深度和容量就一般了。以前用戶量少,無所謂,真正等到用戶量大了以後,缺點就出來了。

進入5G時代,建設運營維護5G網絡的費用太高,電信聯通都無力獨自承擔,所以決定合建一張無線網。也就是說,以後電信聯通的網絡就沒差別了。(但這兩家加起來財力也無法與移動匹敵,而且移動5G是2.6GHz頻段,建設更少的基站就能實現比電信聯通3.5GHz更好的覆蓋。移動5G網絡的優勢地位,電信聯通很難撼動。)

在有線網方面,中國電信受到了移動的巨大沖擊。短短几年間,移動超越電信成為了國內第一大寬帶服務商。頭條上很多人似懂非懂,喜歡鼓吹什麼只有電信聯通是一級寬帶服務商,這都是鬼扯,電信聯通有的,目前移動都有了。加上移動那超低的價格,寬帶市場上電信一路丟盔卸甲,移動寬帶覆蓋到哪,電信寬帶應聲降價,再也不能維持高價了。

上面這兩方面,電信在移動面前都處於被動地位了。真正讓我對電信高看一眼的,是電信在ICT市場的深耕。比如雲計算方面,電信的天翼雲僅次於阿里雲、騰訊雲,位列國內第三。ICT方面的營收佔了電信很大一部分。這是個好現象,單純靠手機和寬帶,運營商已經沒有增長空間了,想獲得大發展,就得靠ICT。

就聊這麼多吧,有興趣的朋友歡迎留言交流!


通信贏家


電信是三個運營商之一,有一段時間我特別中意它,而且號碼最高峰的時候有三四個,那幾個尾號也特別有意思,10010,10086,我再弄一個10000號就牛了,不過尾號0000可是不好搞的,不然三個運營商就在號碼中齊全了。

那時是3G時代,CDMA2000正是好時候,信號也不錯,我當時還鄭重其事的給該號碼配置了一個土豪金iPhone5S,朋友紛紛鄙視我,到電信號碼不用的時候該手機基本就是廢品,那時坐地鐵很多運營商信號都不好,但電信除外(後來聽說是電信的頻段問題,可以以少的基站發射更大的信號),同事的手機發消息各種轉圈,只有我的手機暢快自如,他們還說要不要也換個電信手機(那時可沒有全網通版本),確實被人羨慕和嫉妒。



單位換了地址要更換運營商,而且只有電信端口,沒有選擇只能就範,後來發現電信的寬帶確實不錯,和聯通一樣或者說同等情況下,電信還略勝一籌,因為資費便宜些,在那時改變了我對電信的看法。

再後來手機出了全網通版本,手機也不分什麼電信版和移動版,不過回想起來那時真是坑人啊,如今我的土豪金版iPhone已經閒置,畢竟3G已經太慢了還有那個處理器。


如今我的號碼已經沒有了電信,已經轉投聯通,移動還有個備用號,但是電信還是不錯,不過在北方電信普及和認可程度還是差點,也由於身邊的人也是如此,所以聯通稍稍佔據上風,但是電信和聯通都是好的基礎運營商。


科技NFC


亂扣費,還千方百計阻撓用戶取消機號。那是2014和2015年,阿拉在無奈的情況下,分別在五羊邨營業部辦理了兩個電信號碼的取消。記得當時兩個機號都還有錢未用完,其中一個170多元,一個150多元,阿拉都好不心疼地棄了。雖白白浪費了300多元,但換來了心裡的舒服。


管見之管見


千萬不要去聯通,太霸道了,我八月31號開的新號碼,當時就發現不能正常開通微信,這個號碼應該原來被人用過,沒有被聯通公司洗白。10月4號去雲南旅遊,又被強制停機,當時以為是欠費了,充了幾次話費,手機沒有收到任何充費通知,回到鄭州後聯通公司才告知我的手機涉嫌詐騙,多次和聯通公司交涉,給我解決問題,聯通公司就是不解決也不道歉,非要簽訂一份協議,以後不在去高危基站附近,否則將永久停機,不籤協議不開機,況且我的號碼就此成為高危號碼了,只有一次開機機會。我的號碼總共打電話沒有超過五十次,都是和家人打的,怎麼留成為詐騙電話了?我一個普通用戶,我怎麼知道哪裡是高危基站?哪裡該去哪裡不該去?多次投訴都沒有結果,奉勸攜號轉網的朋友,千萬不要去聯通公司了


老劉要說事


現在沒有哪家好,我電信原套餐119(寬帶50兆+手機)扣月租時都有短信提示,後來因為在老家流量不夠用,升級179(寬帶100+手機)每個月扣月租連續4個月超過179,還沒有短信提醒,我只有一個月發過幾條短信,打客服說我連續幾個月都有使用套餐外的服務,沒辦法忍了,8月份我直接把寬帶套餐取消,只保留手機套餐99(開始客服說只能改套餐219,不能改其他的)改好後每月300通話+4g無線流量(4g30g用完開始限速)1號月結,10扣月租,每月15號以後就開始限速,加載網頁速度還不如以前2g網,3g網在有些地方根本進不了網頁,我想說,國企就是這樣宰我們百姓的嗎?我打10000客服投訴有惡意網絡電話和特殊號碼騷擾我,每天都有,客服告訴我這個他們解決不了,你去打工信部投訴,我想爆粗說:花錢在你們這裡消費,有問題你解決不了,還叫我自己去跌地方投訴,有這樣的服務嗎?為什麼?為什麼?


戴著老花鏡看


同時使用著電信和移動,使用時長都超過三年,我來說說我使用過後的一些看法。

一、電信在所使用過程中的優缺點

優點:

①電信寬帶的網絡在日常使用過程中相對其它幾家運營商來說比較穩定,且網速較快,畢竟電信在寬帶領域發展較早;

②電信卡在實際使用時網速我覺得是比移動的快,我在雲南,也親自對比過兩家的網速,在使用同樣手機和同個位置的情況下,使用電信卡的手機點擊網頁後的響應速度是略快於使用移動卡的手機;

③資費清晰明瞭,我電信卡是辦理寬帶時辦理的,每月99元、一百兆光纖、手機流量不限,實際使用過程中也並沒有其它額外扣費情況。

④寬帶故障處理效率較好(相比在我所在地區來說)

缺點:

①電信的信號確實在我們這裡是一大通病,在城裡還好,一旦回老家在臥室裡面甚至連2g信號都沒有!!

②寬帶資費相比偏高一點點,不過從網絡質量上來說也是能接受的,俗話也說一分錢一分貨嘛。

③當你手機餘額不足時打電話來和你說,我覺得這樣真的搞得好像催債一樣,就特別難受!

綜上,如果選擇寬帶網絡我肯定首推電信,如果你想使用電信的手機卡或者攜號轉網,那我還是希望你慎重考慮,如果你長期在城市使用的話還好,一旦你去到建築密度過大,或回一趟農村老家,那麼恭喜你與世界斷開連接!

僅代表個人意見哦😊😊


小小科迅站


 隨著移動業務從中國電信分離,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的分別成立,國內電信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市場的角逐者從幾年前的電信和聯通,增長到包括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吉通、網通、廣電等眾多進入者。與此同時,區域化的電信網絡運營商也在逐步形成。  各大電信服務商到底面臨怎樣的競爭態勢?尤其在新型的電信業務如IP電話方面,哪家的服務更具競爭優勢?上月,廣州新科眾智通信諮詢公司市場研究部在北京對270個已安裝電話超過半年的家庭用戶進行了調查,對各個電信企業的知名度、服務狀況進行了摸底。調查結果如下:  認知度最高:中國電信  調查結果表明:不經提示,20.2%的受訪者知道中國電信,17.6%知道中國聯通,而中國移動、吉通、網通的認知度非常低,竟無人提到廣電;經提示,各電信運營商的認知度都有較大幅度提高,但中國電信的認知度仍最高。相關分析表明,受訪者對電信運營商的認知度與受教育程度有較強的相關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對電信運營商的認知度越高。  評價最高:中國電信  “對各電信運營商提供的服務,你是怎麼評價的?”本題列了11項服務,採用1代表“一點也不適合”,5代表“非常適合”的5級量表。  橫向比較,在11項服務中,受訪者回答“比較適合”和“非常適合”的比例?中國電信處於領先地位?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也受到較高評價。但受訪者對中國移動“費用合理”的評價較低,認為“比較適合”和“非常適合”的比例只有26.2%,受訪者對吉通、網通、廣電服務的評價都較低,服務水平基本處於同一層次。  縱向比較,受訪者對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的“實力雄厚”評價較高,但對其“費用合理”評價較低。  可以預見,電信開放是發展趨勢,壟斷也將不復存在,隨著中國電信市場競爭壓力加大,各電信運營商提供較競爭對手更優質的服務將是佔領市場的關鍵。


玩機教程


手機一直用的移動號碼,2014年在聯通和電信都有3G上網的時候,我還用著移動的2G網絡GPRS上網,體驗自然不太好,只到移動4G開始服務。身邊很多親戚長輩開始用電信號碼,打電話確實便宜,電信也3G時代憑藉CDMA信號好網絡了不少用戶,可是在那個時期我還在用著移動服務。但是,家裡的電信寬帶一直用了十幾年從電話線56K撥號上網,到升級到4M,到後來改成光纖升級到100M上網,去年續費電信寬帶包年,電信免費送了一張月費69元190分鐘+6.5G流量的電信號碼,只要寬帶在用且該號碼使用不超過套餐內容,改號碼不用另外充值繳費,從此一機雙號移動號碼+電信號碼,我也把主要打電話的號碼慢慢改為電信。

一、電信語音通話

使用一段時間電信號碼下來,電信0.1元/分鐘比移動0.19元/分鐘便宜的,通話服務和移動基本沒差別,電信現在也開通了VoLTE高清語音,通話質量也有所提高。

二、電信4G信號及上網

但是,電信4G信號的覆蓋在地下停車場還是不如移動;在一些地方電信4G信號是滿格,結賬付款時卻掃不出二維碼,或者手機瀏覽器打開網頁很慢,這時候只有切換成移動號碼4G上網,這可能是電信容量滿負荷的問題。

三、電信寬帶非常可靠

移動寬帶的價格,和電信寬帶比起來簡直就是白菜價。移動號碼月費套餐達標,免費安裝了一條100M移動寬帶,其穩定性和電信寬帶比起來,移動寬帶還有需要改善的地方。

四、電信看電視

電信也送了免費的IPTV,機頂盒一直在家壓箱底,因為本地廣電的一些付費頻道,電信IPTV是沒有的,比如DOX TV、CHC頻道、鳳凰中文和鳳凰資訊等。和一直用電信寬帶一樣,看電視家裡一直用的廣電數字電視。

五、電信營業廳服務

電信營業廳,確實給我感覺更像國有企業,專業性和職業性有待提高。並且流程也有點兒奇怪:負責接待的人,要問清楚用戶要什麼業務,核實用戶身份證,然後在電腦上查詢業務內容,開具業務辦理單;然後用戶拿著辦理單,再去排號到櫃檯辦理業務,我覺得有點多餘,在櫃檯一次性辦理即可。

所以,我現在手機號碼還是以移動為主,寬帶以電信寬帶為主,看數字電視用的本地廣電,雖然價格不如融合套餐那樣最優,但也確實是比較穩定放心的選擇。


流虻阿飛de紅酒咖啡


我是電信員工,來做個評價,不喜勿噴。 電信,我在所在區域確確實實比移動聯通要好。資費,移動可能便宜,但網速,穩定性大不如電信,聯通,這邊的服務人員少,基礎的服務不到位,更是差評。 而且電信進行四小建設,對員工基礎生活照顧到位,單身公寓,水電暖也沒有收費,房費象徵性收取一個季度45塊,公寓40多平。 節假日都會有關懷短信,像春節,生日,婚嫁喪都是有慰問金。部分節日送水果,飲料等。 一年油費,花費都是報銷,還有員工探親路費報銷。工資績效公開,崗位層級,績效打分。 依舊是多勞多得,尤其我們所在區域,後端同事冰天雪地搶修,多得績效,我們心服口服。 因為實行化小承包,對基層員工晉升是一個大好機會,也算是一種靠自己拿高薪水。 也許公司發展不行,但員工的生活,電信這方面是做的真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