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禮:中西醫共同起作用把病人命保住了才是第一要義!劉力紅:此次疫情“應針藥並用”是有現實意義的

小 編 導 讀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中,72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教授,作為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不僅帶領中醫醫療隊在一線抗擊疫情,而且為中醫藥在新冠肺炎臨床治療中的參與和推廣做出了大量努力。2月24日央視《新聞1+1》白巖松視頻連線張伯禮院士,28日張伯禮院士在武漢協和醫院再次接受媒體採訪,總結了中醫藥對抗擊疫情的重要作用,更展現出以患者生命為第一要義的醫者仁心,以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此外,已過花甲之年的著名中醫人劉力紅教授也已帶領團隊深入抗疫一線。通過六次的查房治療,劉力紅教授有著什麼樣的經驗和感受?將會對我們有什麼樣的啟示?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聆聽兩位專家的精彩解析。

自1月27日隨中央指導組到達武漢,一個多月來,張伯禮院士深入醫院、社區,會診病患,調查疫情,籌建方艙醫院、調製處方,深入推動了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作用。2月28日,張伯禮院士在武漢協和醫院接受採訪,就武漢疫情發展形勢、中醫在這場戰役中發揮的作用、完善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傳染病機制和應急體系建設等公眾關注的問題作出回應。

張伯禮:中西醫共同起作用把病人命保住了才是第一要義!劉力紅:此次疫情“應針藥並用”是有現實意義的

對於當前的防控局勢和疫情控制情況,張伯禮院士認為,4月底除了湖北以外,全國其他省市應該就可以摘口罩恢復正常秩序了,不過武漢的徹底解除可能還要更長一點時間,希望繼續堅持當前的控制舉措一個月。同時,張伯禮院士表示,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是英雄的人民,武漢人民做出了奉獻和犧牲,應該感謝他們!

關於抗疫至今開展的工作,張伯禮院士表示,在抵達武漢瞭解當時疫情形勢後,他提出根據病情進行分層分類管理,集中隔離,對隔離人員普遍使用中藥的建議,並得到中央指導組的採納。此後,張伯禮院士又向中央指導組提出中醫進方艙,並可由中醫承包方艙治療。獲得中央指導組同意後,緊急調集中醫醫療隊支援武漢,由天津、江蘇、河南、湖南、陝西的209位中醫專家,籌建了江夏方艙醫院。現在,各方艙醫院都已經普遍使用中藥了。

張伯禮:中西醫共同起作用把病人命保住了才是第一要義!劉力紅:此次疫情“應針藥並用”是有現實意義的

對重症患者的治療,張伯禮院士表示,一定更強調中西結合,以西醫為主。他同時強調,雖然中醫起輔助作用,但是輔助有時也起關鍵作用。比如對氧合水平比較低、血氧飽和度波動的患者注射生脈、參麥注射液,服獨參湯,對於穩定血氧飽和度、提升氧合水平有明顯作用。張伯禮院士提到,現在不但所有方艙醫院都在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包括金銀潭醫院,武漢肺科醫院、武漢協和醫院重症病人也開始中西醫聯合會診,較多患者使用了中藥。目前在武漢,中藥使用率由2月初的30%上升到超過80%。

此外,張伯禮院士還提到,對重危症患者要果斷、及早使用中藥注射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指導原則推薦的這些中藥注射液,都是上市多年並經過安全性再評價的,質量安全都有保證,臨床效果也都經試驗證實了。早用、大膽用,往往起到力挽狂瀾的作用。

在被問及中西醫主輔關係時,張伯禮院士表示,還是講中西並重、中西醫結合

好,中醫和西醫在臨床中有各自獨特的作用,人命關天,中西醫共同起作用把病人命保住了才是第一要義。

同時,張伯禮院士也表達了通過這次疫情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反思。他認為,一方面杜絕一切野生動物的市場交易,嚴禁食用陸生的野生動物;另一方面,國家應完善疫情直報機制,加強基層衛生能力建設。張伯禮院士還特別提到,所有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都是值得我們敬佩的英雄。另外,張伯禮院士已承擔中國工程院的一個重要項目,為湖北被感染的醫務人員建立一個健康管理平臺。在未來2到3年,追蹤他們的健康狀態,以中西醫結合的干預方式,幫助他們更好康復。

張伯禮:中西醫共同起作用把病人命保住了才是第一要義!劉力紅:此次疫情“應針藥並用”是有現實意義的

2月21日晚,劉力紅教授及其團隊抵達武漢,經過工作對接和防護培訓後,於2月24日正式進入武漢市第八醫院病房。在經過臨床觀察和對病人的初步治療之後,劉力紅教授將他們在診療過程中的感受和經驗和大家進行了分享。

張伯禮:中西醫共同起作用把病人命保住了才是第一要義!劉力紅:此次疫情“應針藥並用”是有現實意義的

一、病情的認識及對治

溼或溼濁幾乎是一致的看法,我們看到的這些案例,全都是白厚膩苔,而我們一行四人(另一位芳華兄做協調保障)進入武漢後全都大便不暢,並且舌苔也變得比原來膩一些。

從我們接觸的這些案例看,最為共性的是右寸脈滑,幾乎每人都一樣。這說明肺上的痰濁成為此次肺炎的共性特徵,而上述的膩苔除溼濁的因素外,肺蘊的痰濁也是厚濁膩苔的主因。

無痰或少痰

普通的現象是乾咳甚或不咳,一方面藉由咳嗽而排痰的重要路徑缺失,另一方面,溼濁又困阻中焦,使運化的路徑受阻,痰濁膠粘阻塞氣道甚至肺泡,無有出路,這是病情纏綿僵持甚或形成急轉直下的重要原因!

合病與兩感

從疫情發生以來的關注,到此次親上一線,及與一線中醫同仁們的溝通交流,此次疫病充分彰顯了仲景《傷寒論》對合病及兩感論述的意義。也可以說,這次的疫病自始至終都伴隨著合病與兩感。

從初發生就沒有單純的太陽(或衛分)證,而是太陽陽明合病,甚或三陽合病。兩感亦是,有的初發生就進入太少兩感,進而危及生命。有的則僵持在陽明太陰兩感的階段,有的則太少兩感、陽明太陰兩感混雜,相對而言,少陽厥陰兩感較為少見。有的則屬表裡臟腑兩感(或曰合病),如肺與大腸合病。

因此,於處方用藥上需綜合考量這些因素。如國家頒佈的中醫治療方案中,實際上就體現了上述因素的關照。而盧師給出的桂枝法化裁,便是太陽陽明(陽明偏在髒)合病的典型方法。其餘如麻杏石甘類,麻黃湯合千金葦莖類等,皆屬合病對治的範疇。

而對於兩感患者,四逆法無疑是重要的法,尤其對於“溼勝陽微”的病況而言,附子的應用更顯重要。當然,附子絕不能濫用,辨證是前提的前提!

潤燥化痰與髒病腑除

粘稠膠著塞滿了氣道甚至肺泡的痰如何化解,如何排除?直接關係到病情轉歸。為什麼病人只有乾咳甚至不咳?

痰的粘稠膠著使氣道完全喪失空間讓咳嗽來排解,應是重要的原因。這於中醫來說,屬於燥痰的範疇,必須通過潤燥化痰的方法解決。如上述千金葦莖中的冬瓜仁便屬此類藥的代表。另外,種子或仁類的化痰藥基本具備這類功用,如瓜蔞仁、萊菔子、白芥子等。

當然,如此㬵著的痰未必全能通過潤燥化痰而由氣道排除,那麼接下來的妙招是透過肺與大腸的表裡關係,髒病腑除,陰病轉陽,這在中醫的治法中當屬變法中的常法,其歷史的經驗豐富可參。

而上述諸籽仁類的化痰藥,只要劑量合適,是足以能將肺中的膠痰通過大腸排除的。

若用針刺,則太淵透陽溪或陽溪透太淵即屬上法的靈活運用。

張伯禮:中西醫共同起作用把病人命保住了才是第一要義!劉力紅:此次疫情“應針藥並用”是有現實意義的

從我們查治的這十餘例病人看,除個別畏懼針灸外,第一次查房就全部用上了針刺(中藥因為聯繫煎藥等事項,第三天才吃上)。

記得給第一位病人針刺,心中還是稍有忐忑的。一則嚴密的防護下,眼睛因為護目鏡的影響看不太清楚,二則戴上三層手套後的手已遠不如之前靈巧,三是第一次給這樣的病人下針,不知買不買賬?不料針下去以後,病人愣住了,“怎麼會有這麼神?!胸完全打開了,不悶了!”而另一位病人述說道“之前的咽胸,就像過去上下班高峰期的馬路一樣堵得慌,怎麼針下去就變成現在的馬路了,空無一人。”

病人的反饋既給了我們驚喜,也給了我們信心和力量。病人所描述的不同症狀,如胸悶、短氣,如胃脘和肚子不舒服,如咽癢咳嗽,如頭暈、背寒,如肌肉痠痛、汗出等等,皆能隨針緩解或消失。

這證明了我們之前提出的對於此次疫情“應針藥並用”是有現實意義的。用針的另一層意義在於,隨著不適的迅速緩解或消除,病人沉悶的心境被打開了,這會大有利於病的向愈。

綜上所述,對於此次的肺炎,“治癒”二字實不可輕言。不是燒退就好了,也不是不咳就ok了,更不是核酸陰性就萬事大吉,關照真正的痊癒至少還有三個方面:一是CT胸片的徹底改觀;一是肺脈的轉常;一是舌苔退淨。否則,捲土重來的可能性是隨時存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