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進去8小時,醫生出來了,婆婆親媽各一句話,立馬分出誰是誰

都說生孩子不容易,但是這其中的艱辛和痛苦也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有人說一個女人從懷孕到生子這段期間內內心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也會變得成熟許多,因為即將為人母,有個成語叫"為母則剛"。


分娩對一個女性來說真的是人生中最難忘的經歷了,分娩的歷程就像是活生生去鬼門關走了一遭,最終能否母子平安誰也說不定,一位婦產科醫生曾經說過: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過於分娩了。

產婦進去8小時,醫生出來了,婆婆親媽各一句話,立馬分出誰是誰

生孩子的時候,一般都會有家屬在醫院陪伴,此時站在產房外守候的親人們的表現,恰巧也映襯出了你在他們心中的分量,也能夠幫你看透人心。


不得不說,就算是配偶或者公婆都有可能會成為那個傷害你的人,隨時給你的內心帶來一萬點傷害,讓你心寒。但是父母不會,我相信只有父母才是那個真正最愛你的人。


前幾日,我在網上看到了這麼一則故事:一位產婦進去產房已經8個小時了,站在產房外面的有兩個年齡相仿的中年阿姨。網友們看到後紛紛開始猜測誰是產婦的媽媽,誰是婆婆,但很多人的意見各不相同,無法確認她們的身份。

產婦進去8小時,醫生出來了,婆婆親媽各一句話,立馬分出誰是誰

直到產房內的醫生出來之後,兩位阿姨分別說了一句話,這讓網友們立馬分出誰是誰了,而且答案非常統一。一位神情焦慮的阿姨急忙問醫生:"大人怎麼樣了?",而在旁邊的另一位阿姨則問道:"小孩怎麼樣了?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啊?"


簡單的一句話足以讓我們馬上確定誰是媽媽,誰是婆婆,這也正是婆婆和媽媽的區別。婆婆的眼裡滿滿都是她的小孫子小孫女,而媽媽當然也會關心孩子的情況,但是她們更擔心自己女兒的安危。

產婦進去8小時,醫生出來了,婆婆親媽各一句話,立馬分出誰是誰

為什麼婆婆和親媽的表現差別會如此之大?


明星包貝爾在一次採訪中曾經說過:我妻子分娩的時候,我觀察到我媽走進產房時的表情是笑著的,而我岳母進來的時候則是哭著的,這件事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從這一細節就能明白很多道理。


對婆婆來說,她們更看重的是兒媳肚子裡的孩子,能夠為自己家族傳宗接代的新生命。而對親媽來說,她們更關心的是正在分娩中的女兒,同為女性,媽媽自然懂得分娩之痛,所以當自己平時捧在手心裡的女兒承受這樣的痛苦時,內心滿滿的都是心疼、擔憂。


雖然這樣的說法不大利於婆媳關係的相處,但不可否認這就是事實,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情況都是如此。在很多公婆的眼裡,兒媳婦始終是一個外人,就算是在為自己的兒子生兒育女時,他們也不會心疼,相比而言與他們同脈相連的孫子孫女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產婦進去8小時,醫生出來了,婆婆親媽各一句話,立馬分出誰是誰

其實不只是分娩時,孕婦的產後生活中,也能看出一些親媽和婆婆的差別所在。


1、孕婦哺乳方面


當寶寶出生後,最好是用母乳餵養,因為對孩子來說母乳是最天然、健康的食物。但對寶媽來說,哺乳無疑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而且剛生完寶寶的媽媽身體一般都比較虛弱,最好是能先養好身子再進行哺乳工作。

產婦進去8小時,醫生出來了,婆婆親媽各一句話,立馬分出誰是誰

這時,親媽和婆婆的差別就凸顯出來了,在寶媽休養身體期間,通常情況下,親媽給女兒準備的都是一些滋補身子的食物。而婆婆給兒媳準備的大多都是一些催奶的湯食,擔心自己的孫子孫女吃不飽。


2、養育孩子方面


普遍的婆婆更關心的是兒媳有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小孫子,眼裡好像只有孩子,沒有大人的存在。甚至還會時不時地挑一些毛病,即使是在兒媳坐月子期間,照顧一下也可能是心不甘情不願的。

產婦進去8小時,醫生出來了,婆婆親媽各一句話,立馬分出誰是誰

但是親媽則不同,她們更會照顧女兒的情緒和感受,擔心女兒太過勞累,有時也會提出幫忙照顧孩子,減輕女兒的負擔。


雖然婆婆和親媽兩者的差別很大,但是基於立場的不同,更重要的是感情程度不一樣,所以行為之間有差異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們也不能一味地去指責婆婆的行為,因為在將來的某一天,我們也會成為一個"婆婆",或許到那時我們也是同樣的心態,但我相信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