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問題,完善不足!延津縣榆林鄉“紅分”座談會查漏補缺

提出問題 完善不足 延津縣榆林鄉紅分座談會查漏補缺

提出問題,完善不足!延津縣榆林鄉“紅分”座談會查漏補缺

河南日報農村版訊(記者馬丙宇通訊員崔興輝)

延津縣榆林鄉是全縣積分管理工作試點鄉鎮,經過半年的運作,取得一定成效。3月3日,榆林鄉石河村舉行積分兌換儀式,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韓開釗實地指導並和基層黨員幹部群眾深入座談。

座談會上,來自基層的村黨支部書記、積分登記員、審核員等不同代表,暢談自身參加積分管理工作的體會、感受和意見建議。“不管別人怎麼想,我覺得這個方法很好,我目前積了200分,但我覺得做的還不夠,我決心在村支部的帶領下好好幹,帶動身邊更多的群眾參與積分。”西婁莊貧困戶王學英說道。“積分項目的分積滿了怎麼辦?”“群眾參與的積分項目能否再明確一下”……針對提出的問題,縣委組織部、縣郵政局業務人員和基層代表進行了認真探討並給予耐心解答。

經過討論研究,針對下步積分管理工作,延津縣將強化三種意識、發揮三個作用。

強化責任意識。積分管理工作是今年市委、縣委安排的一項重點黨建工作,抓好積分管理,有利於為民服務、推動工作,有利於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激發實施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各鄉鎮黨委和村級黨組織一定要提高思想認識,研究制定方案,細化工作措施,強化工作責任,克服形式主義和“活動”思想,切實把工作抓細抓實。

強化效率意識。在積分工作推進過程中,要從基層實際出發,操作程序要簡便適用,便於操作,接地氣,要根據運行情況,不斷優化程序和操作辦法,方便基層幹部群眾。

強化規則意識。要注意調動和保護廣大基層黨員幹部群眾的積極性,積分方案、制度和規則一定要科學、合理,要按照規定嚴格執行,“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做到公平公正。

發揮好三個作用:發揮好紅分的引領作用。要圍繞縣委、縣政府確定的鄉村振興、人居環境等重點中心工作,圍繞常態性日常化的工作確定積分項目。要結合工作實際情況,嚴格程序,及時靈活調整設置積分項目,用積分這個抓手、工具去引領引導工作的推進和落實。

發揮好積分的激勵作用。在黨員幹部、村民代表、貧困戶參與積分的基礎上,要廣泛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不斷擴大參與面,不能低估一般群眾的積極性。積分兌換的物品多樣化,個性化,儘量滿足群眾的需求。要定期公佈,通過不同形式進行表彰表揚,引導激發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積極向善向好。

發揮好積分的紐帶作用。要整合各種資源要素,動員社會力量,用市場化的理念和機制去運作推進,建好積分資金的“蓄水池”,靈活積分卡的運用,形成各方力量的良性互動和共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