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中的“背叛”:為什麼和小商家談合作很難?窮人的錢不好賺


人性中的“背叛”:為什麼和小商家談合作很難?窮人的錢不好賺

電視劇《安家》有一個劇情:因為收取2個點的服務費,(安家天下)本來談好的客戶,轉身就與收取0.5個點的另一箇中介公司簽了合同,全然不顧對方的服務,以及接下來的售後工作等。上一秒還對(安家天下)的中介感謝連連、笑容滿面,下一秒就變了個臉,說合同已經和別人簽了。

像這樣的"背叛"在生意場上比比皆是,大家向來也都默許"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就像劇中的房似錦,打著為門店發展的名義,打著逼同事上進的頭銜,冠冕堂皇的撬自己人的單,還不以為然。許多人憤憤不平的同時,依舊有一小部分的人覺得房似錦做得還挺對。

這便是認知與經歷的衝突:道理終究是道理,沒有親身經歷,終究只是停留在嘴上,偶爾拿出來吹吹牛逼,像是自己看透了世俗一般……

人性中的“背叛”:為什麼和小商家談合作很難?窮人的錢不好賺

為什麼和小商家談合作很難?窮人的錢最難賺!

前不久,和朋友聊天時他談起了前兩天的遭遇:一位商家找到他們公司,說希望公司幫忙做宣傳和推廣,朋友和領導們當即便興致勃勃談起了方案,瞬間,各種思想的火花碰撞著、燃燒著。一位剛從985學校本科畢業不久的新員工,用他的專業知識,詳細的列了一個方案,並以最快的速度整理成文,發到了工作群中。

領導看了一眼,只說了一句"不要用誠信賭利益,在利益面前,誠信永遠一文不值"。小夥子信誓旦旦的打了包票,說他再去和商家談,保證沒問題。沒過幾個小時,朋友在工作群中說了一句"臉疼,我還是太年輕了,和商家還是沒談攏,果然,在利益面前,誠信一文不值"。

事後,領導安慰朋友:沒事的,一個小單而已,你就當是長見識了,不用太遺憾。況且,商家自己制定的宣傳方式,效果明顯是不好的,只是他並不會想到這一層關係,這已經是他的全部能力了,他也覺得自己很厲害,根本不需要我們。

人性中的“背叛”:為什麼和小商家談合作很難?窮人的錢不好賺

安慰歸安慰,領導確實說出了社會的一個現狀:

有的人,能力確實不足,但並不會請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因為他們習慣了斤斤計較,他們捨不得先付出再得到回報。哪怕是談好了合作,轉身也會背叛。因為他們認為,有些東西自己能做,就不需要花錢去請別人做。(例如某些小公司的老闆就認為,人事、財務、文案根本不需要招,自己就能做,完全不考慮自己是否專業、時間又是否足夠)

這類人完全意識不到,別人可能做得更好。他們只是不想出現利益虧損,不想花錢請人。他們還會認為,自己做的就很好,根本不需要請人(因為他們的認知極限和能力上限就只能做到如此。他們能做到的,已經是最好的了,所以自豪於自己的所作所為)。

人性中的“背叛”:為什麼和小商家談合作很難?窮人的錢不好賺

為什麼說窮人的錢不好賺?

1、 奢侈品和地攤貨的衝突:

買奢侈品的人大部分都不會為了減少支出而討價還價,反倒是地攤上的貨物,常常是人們斤斤計較的對象。富人在乎的是精神上的享受(活得更好),窮人在乎的是減少支出,而不考慮享受生活(活著)。

2、 企業家寧願把牛奶倒掉:

a、如果這一批即將過期,或者說賣不出去的牛奶折扣出售,大部分群眾以後都會等到牛奶打折後再來購買,相比喝到新鮮的牛奶,窮人在乎的是減少支出。牛奶商打折這一舉動,將有可能打破商品的價格和市場的穩定。

b、大部分窮人並沒有承擔責任的思維和能力,喝到折扣或者免費獲取的牛奶,出事之後一定會把責任推到商家的頭上,指責商家的產品出現了質量問題,並引起一些列不必要的麻煩。

c、物以稀為貴,當牛奶倒掉之後奶製品的原材料就會減少,奶製品的價格就會上漲。舉個例子:有兩件相同的古董花瓶,在拍賣會上價格怎麼也抬不到一個理想的高度。此時,一位買家將兩件古董花瓶同時拍下,當著眾人的面砸碎了一隻。另一隻花瓶瞬間成了世間唯一,價格也翻了無數倍。同時,又把交易的問題推向了"奢侈品和地攤貨的衝突",交易時,買方也不大會過分的討價還價。

人性中的“背叛”:為什麼和小商家談合作很難?窮人的錢不好賺

“背叛”感情的人,心裡都在想什麼?

如果說生意上的一些背叛,是因為眼界小、格局小、自私自利,那麼感情上的背叛,完全就是自私。

常聽到有人說:因為自己不夠好,所以他才會背叛;因為婚姻出了問題,所以他才會背叛;因為……所以他才會背叛。是這樣嗎?不!

在感情上,很多事情根本沒道理可講,特別是背叛。如果偏要找出一個理由,那隻能說:人生無常。如果偏要再深究一些,那就是:曾經他愛過你,但現在,他更愛自己。此刻他的所作所為,就是為了愛自己、為了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

有的人,他想愛就愛了,想走就走了。完全不會想到這層關係背後所聯繫到的人間世事,更不會想著某些責任和義務。他們就只是自私的,不願負責的,不想承擔任何義務的,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只在乎某段感情是否能讓自己享受,如果不能,那就斷了。

人性中的“背叛”:為什麼和小商家談合作很難?窮人的錢不好賺

習慣糾結於事物本身的人,生活往往一團糟!

當我們遭遇背叛時,心中定然有千般疑惑。但與其去思考對方為什麼會背叛,不如把目光多放在自己身上,多問問自己,接下來該怎麼辦。"與其在經歷中沉淪,不如讓經歷只是經歷。"

人生於世,苦難其實也是一場必修課。每個人需要經歷的多少會有不同,但需要受的苦難的量,是不會少的。人們常說:在出生的一刻,命運便已註定。我們暫且不去討論這句話的對與錯,但退一步講,我們為什麼不可以這樣認為?

換個思維:如果每個人需要經受苦難的量是一定的,為什麼有的人偏偏過得很好,有的人卻整日消沉、惶惶不可終日?

這便是心態的作用:有的人喜歡在遭受苦難時,糾結於苦難本身,習慣性的問為什麼會這樣?我到底哪裡做錯了?我到底哪裡不好?而有的人習慣跳出苦難本身,在遭遇不順時,常常會問自己"我該怎麼辦"?

乍一看,兩種習慣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我們都能做到,所以看到了文章此處的有些朋友,往往也會不以為然,甚至認為我的這篇文章毫無意義。朋友,若您真是這樣想,那可真的太悲哀了!

人性中的“背叛”:為什麼和小商家談合作很難?窮人的錢不好賺

網上有這麼一段話:我最佩服的人,就是那種說睡就睡、說起床就起床的人。為什麼大家都佩服這樣的人?是他們做不到說睡就睡、說起床就起床嗎?不,大家都能做到!只是做不到日復一日、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這便是"做到"與"習慣"的不同,很多事情不是我們做不到,只是我們無法把它變成一種習慣。而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便是從這些小小的細節中,越拉越遠。

一天只有24小時,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我們比拼的從來都不是誰一天的時間有多少,而是誰在這一天中成長了多少。一分鐘的堅持,日復一日之後,也是一個可怕的量。質變的基礎就是量變,這便是老祖宗常說的"無他、唯手熟爾",也就是"熟能生巧"。

文中,我們談到了認知與經歷的問題,進而又談了社會中某些小商家的眼界問題。之後又談到了"窮人的格局"、"心態的作用"、"做到和習慣的區別"。不知看到此處的您,心中的一些疑惑是否也得到了解決。若是此刻的你,正遭遇著背叛,你是更願意糾結於背叛本身,還是跳出背叛這件事,思考未來的自己該怎麼辦?歡迎留言討論!



主筆:葉本心

專注:心理學科普、人性解析

你是個有趣的靈魂嗎?我們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