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裡有筆閒錢,定期理財和債券基金,選哪種更合適?

財經宋建文


定期理財和債券基金都各有自己的優劣之處,具體哪個更合適?哪個更好並沒有絕對性的,站在不同的角度來分析,選擇性就不同。

什麼是定期理財?

定期理財就是由金融機構發行的,而這種理財產品是具有一定時間期限的,也就是規定一個理財期限,投資者購買之後要到期才能贖回,提前贖回一般都是等於違約,需要扣除一定的費用。

定期理財主要包括各大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類似銀行定期理財,保險定期,證券定期,基金定期,信託定期等等各種理財產品。

什麼是債券基金?

債券基金就是債券型基金,債券是一種低風險,保本不保息的理財產品,債券募資的資金主要投資穩健性產品。

債券型基金是指由基金公司面對投資者發行,並且向投資者們承諾一定的利率,基金公司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愛你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一種憑證。

有筆閒資金到底選擇哪個更合適?

上面已經對於定期理財和債券基金的概念進行分析和了解,下面就來分析這筆閒資金到底選擇定期理財還是債券基金合適?

(1)從安全性角度考慮

如果從定期理財和債券基金的安全性考慮,肯定是選擇債券基金更加合適,因為債券基金是保本理財產品,本金是非常安全的。而定期理財產品不同,理財產品是有風險的,本金可能出現虧損的,只是每個理財產品的風險程度不同。

(2)從收益率角度考慮

如果從兩者之間的收益率來考慮,這筆閒資金肯定是選擇定期理財比較好,定期理財收益率是3%~10%之間,不同風險的定期理財收益率不同。

而債券基金不同,債券基金的收益率已經非常低了,沒有一定的收益優勢的,債券基金的收益率在2%~4%之間,已經非常低了。

(3)從流動性角度考慮

定期理財是有一定的期限的,一旦投資者購買了定期理財產品之後,這筆資金是被凍結的,只有等定期期限到了才可以贖回。

而債券基金不同,債券基金是資金的流動性是非常強的,隨存隨取,資金並沒有限制的,可以隨時取現的。

(4)從投資門檻角度考慮

如果從兩者之間的門檻角度來考慮,肯定是選擇債券基金更合適,債券基金一般是100元起步。而定期理財門檻比較高,定期理財門檻是1萬起或者5萬元起存,不同定期理財門檻不同。

總結

有點筆閒錢,到底選哪個更合適確實沒有絕對性的,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選擇,除從收益率考慮選定期理財合適之外,其餘從安全性,流動性和門檻都是選擇債券基金更合適。

但話又說回來,到底選擇哪個好,一定要根據每個的需求來選擇,只要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合適的,如果選擇不適合自己的,肯定就是不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老金財經


閒錢投資理財,關鍵看這些閒錢可以利用的時間,然後再考慮投資什麼。假如沒有時限要求,只是考慮定期理財和債券基金的話,那下面做一下簡單的分析。

一、定期理財。

現在在銀行、支付寶和微信等諸多平臺都可以在買到定期理財。定期的期限在7天到365天的都有,收益率一般都在5%以下。

這個收益率不是很高,但也是可以接受的。定期理財產品一般都是中低風險,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

定期理財產品是我比較喜歡的一類產品,在我的投資配置中,能佔到25%。我個人推薦你把閒錢可以往這裡面多放置一些。

二、債券基金。

記得2018年時股市行情低迷時,所有與股市搭邊的基金全是負收益。與股市關係不大的債券基金成為為數不多的獲取正收益的產品。

查閱今年以來債券基金的走勢,行情也特別是喜人,特別是那些可轉債基金。有不少基金收益率都超過了30%,可以和今年的股市收益相媲美。



債券基金的風險要高於定期理財產品。2018年是債牛,今年上半年也是債牛,但有不少網友預測很快就會迎來債熊。

我雖然不太認可債熊的看法,但能嗅到債券基金的風險,所以我是不太推薦債券基金的。當然,不是說不可以配置,只是不建議配置太多。


紅楓財俠


定期理財和債券基金之間,我會選擇債券基金。

與定期理財相比,債券基金有兩大優勢。

一是收益比定期理財高。定期理財的年化收益率基本在4.5%—5%之間,而債券基金的年化收益率長期來看可以達到6%—7%(扣除管理費之後),比定期理財多了大約2個百分點。從風險看,債券基金的風險比定期理財大一點,但債券基金長期風險還是很小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二是債券基金提取更加方面。定期理財基本在一年以上,長期的有3—5年,既然是定期,是不能隨時取出的,如要確實因為急用錢要急著取出,那利息就非常低,甚至忽略不計,等於這筆投資失敗了。而市面上的債券基金很多,有的需要長時間持有,有的持有一段時間後,賣出不收取管理費。比如說,招商雙債增強債券(161716)持有三個月後,賣出不收取管理費。另外,這支基金的收益也不錯,近一年年化收益為7.54%,近三年為21.4%。這支基金的收益遠超定期理財,同時靈活性也更強。

因此,本人是更傾向於選擇債券基金的。


孤舟釣江雪


既然是閒錢,那這筆錢就可以鎖定一定的期限,那定期理財和債券基金都適合投資,但是能夠鎖定的期限有多長又直接關係到產品的選擇。隨著央行的進一步的貨幣投放,目前市場流動性非常充裕,使得市場利率進一步的下滑,反應在貨幣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就是不斷的穩步下滑,天弘餘額寶的7日年化收益率已經從1月25日的2.42%下滑到了2.32%,這時候選擇定期理財和債券基金進行收益鎖定,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來說也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那這裡就針對穩健投資者關心的定期理財和債券基金的特點給大家做個簡單的介紹,讓大家在對這兩類產品有了基礎瞭解以後,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

定期理財——期限靈活,鎖定收益

定期理財根據主體不同,可以分為銀行理財、券商理財和保險理財。不要以為只有銀行理財才是安全的,專業能力方面券商和保險更強,只是普通投資者以前很少接觸到。因為絕大部分的投資者接觸的都是銀行,銀行不賣自己的產品難道拼命推銷別人的產品?更何況還是收益更高的同類產品,那就更加不會給普通投資者推薦了。

得益於互聯網對金融行業的改造,現在廣大投資者能夠通過各種第三方平臺瞭解到這一類的產品,並且對於各類產品的收益特點、風險特徵進行全面的瞭解。先說說銀行理財。

1、銀行理財產品

關於這一類產品的特點,相信就不用做過多的介紹了。從2003年推出至今,依然佔據著國內理財市場的主要地位,足見其在投資者心中的地位。隨著資管新規的推出,現在銀行已經不允許發行保本保收益的產品了,對於各類產品也有了明顯的風險等級劃分。通常情況下,銀行發行的絕大部分都是中低風險的產品,兌付的概率是比較高的(通過限制投資範圍和槓桿來確保本金的安全和收益的兌現)。而且現在的門檻普遍都降低了,以前動不動1萬或者5萬起買,現在50元及以上就可以買到銀行理財產品了。

銀行會根據自己的客戶需求以及自身業務的需要推出各種期限的產品,有的為了吸引存款,會推出收益堪比貨幣基金的隨存隨取的產品,但這種成本很高,難以持續。一般的期限在7天到360天之間。一般情況下,民營客戶、城商行、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會更高,五大行的收益率會更低,前者渠道沒有後者豐富,不提高收益率吸引不了客戶。

根據普益標準2019年發佈的第四季度《銀行理財能力排名》報告顯示,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的收益能力明顯比較突出,這和他們差異化發展的理念是密不可分的。拼渠道拼不過五大行,那就只能拼專業能力了。報告顯示,在全國性商業銀行中,收益能力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渤海銀行、恆豐銀行、華夏銀行(並列第三)、興業銀行(並列第三)、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在城市商業銀行中,收益能力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南京銀行、盛京銀行、衡水銀行、青島銀行和錦州銀行。在農村金融機構中,收益能力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為江蘇江南農商銀行、貴陽農商銀行、浙江紹興農商銀行、吉林九臺農商銀行和無錫農商銀行。

當然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除了看收益以外還需要看安全性,從報告來看,傳統的五大行和部分穩健的大銀行風格會更加穩健。根據報告顯示,全國性商業銀行中,風控能力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農業銀行、華夏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所以,投資者在選擇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不要盲目的崇拜收益率,也不要過於關注風險,只要是全國性的銀行、股份制銀行、大的城商行或民營銀行一般來說風險都比較小。

2、券商和保險理財產品

券商和保險都是國內大型的金融機構,他們從事資產管理的年限比銀行更長,而且專業能力更強,但是缺乏銀行這樣廣泛的渠道,因此很多時候都只能活在自己的一天小天地裡面。隨著互聯網金融化的發展,現在券商和保險的理財產品也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所熟悉。

一般來說,這兩類產品的期限相對會長一些,一般在30天到365天之間,購買的門檻通常在1000元起。

我們就拿安邦安增益和廣發多添利這兩個產品進行距離,從資產管理人、產品投向、歷史兌付三個方向給大家進行介紹。

一看資產管理人。安邦安增益的資產管理人是安邦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33億,總資產規模超過19000億元,應該排在全國前十。別以為之前安邦出了新聞就擔心,這可是影響巨大的保險公司,政府是不可能讓保險公司出事的。無論是從資產規模,還是從政策來看,這不影響其信譽問題。

廣發多添利的資產管理人是廣發證券資產管理(廣東)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億,是上市公司廣發證券的全資子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存續129只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總規模達到3282億,在全部券商中排名第9,實力也同樣不俗。

二看產品投向。兩個產品都禁止投向股票二級市場,都現定於投資流動性較好的貨幣、債券市場,目的就是為了到期能夠兌付收益。很多投資人擔心,打破了剛性兌付產品就不安全,其實不是,產品反而更安全了。以前是金融機構要兜底,現在是從產品結構、運行模式上去保證,這才是實打實的安全。你想想,只投資國債、央行票據、金融債這些高等級的產品,風險其實是很低的,除非整個金融市場出現了問題。

三看歷史兌付。兩隻產品的歷史兌付率(本金和收益)都是100%,而從投資者信任度來說,如果連這種產品都不能實現兌付,那他們資產管理人的信譽就會丟失,所以兌付的概率是非常高的,除非碰到了極端的市場風險。

總的來看,券商和保險的定期理財產品其實安全性和收益性也並不差,但是需要結合產品的收益率和期限進行綜合評價。投資者完全可以結合銀行理財產品進行全面的比較,因為各類金融機構的專業能力有所側重,不同期限的產品收益率會有所差異。

債券基金——純債基金長期收益可觀

說完了中短期的定期理財,現在我們來說一說另外一類被投資者忽略,但是長期收益客觀的產品——純債債基。它是債券基金的一種,但是它只能投資債券或者貨幣資產,不能投資股票市場,也不能打新和購買可轉債,所以風險更低,很適合低風險的投資者進行配置。

1、純債基金的投資範圍

絕大部分的純債基金的投資範圍都是被限定在流動性好,安全性高的資產上的,而且在基金產品說明書中會明確禁止基金投資二級市場股票、權證和可轉債等,也禁止參與一級市場新股申購、新股增發和可轉債申購。因為這些資產可能會加大產品的風險暴露,不符合產品的定位。

那基金怎麼去實現超額收益呢?通過槓桿,純債基金想要實現超越底層資產的收益率,就需要將已經購買的債券通過質押借錢繼續進行投資,來獲得槓桿放大效應。比如100元買入債券後,可以將該債券券質押獲得現金20元,繼續用20元買入該債券。就相當於這個產品有1.2倍的槓桿進行操作,對應的收益也會放大。一般純債的槓桿會有比較嚴格的限制,這一點我們通過產品的資產配置明細就可以看出。

比如上圖就是一隻純債基金的資產配置明細,可以看到從2018年6月開始,這隻基金的債券佔淨資比就超過100%,截止2019年底,其槓桿率約為1.25倍。這一點,也可以提醒投資者去關注基金的投資風格,對於槓桿率過高的產品,我們還是得留個心眼。

2、純債基金長期的業績表現

數據統計顯示,在過去的12個年頭(2008年-2019年),純債基金年均收益均為正數。2018年,951只中長期純債基金平均收益率6.17%。2019年,342只中長期純債基金平均收益率4.11%,也就是說過去的12年,純債基金的複合收益率約為4%。

很多投資者會覺得債券基金走得很慢,而且還承受一定的風險,其實這是一把雙刃劍。從過去純債基金的表現來看,過去的12年間,絕大部分純債基金的本金都是安全的;其次,當市場行情好的時候,我們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同時,還能夠取得市場的超額收益。

比如2008年,純債基金就獲得了5.8%的正收益,要知道那一年上證指數的跌幅是65.39%;又比如2015年,A股的攔腰砍斷依然不影響債券基金的突出表現,當年獲得了7.4%的正收益;再比如2018年,上證指數下跌了24.59%,純債基金交出了6.17%的答卷。從這兩方面的因素來看,純債基金在長期的風險和收益上都是值得穩健的投資者去關注的。

因此,從這個角度看,純債基金在中長期其實是具備一定的配置價值,特別是對於我們平衡資產的配置方面,有明顯的穩定器作用。

總結,無論是銀行、券商、保險的定期理財,還是純債基金其實都是風險比較低的類固定收益產品,但是他們具有不一樣的風險和收益特徵。定期理財通常都是根據預期收益來進行兌付,而純債基金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獲取市場超額收益的機會,這就是差別。從個人的角度看,我覺得投資者完全可以將資金適當的分配在這兩類產品中,實現收益的最大化。

以上就是個人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A亞特斯


定期理財和債券基金都屬於低風險產品,對於穩健投資者來說是最合適不過的,不過兩者會有不同的區別,定期理財的收益率會高一點,不過存款期間需要鎖倉,而有些債券基金利率會低一點,不過可以隨存隨取。

定期理財

現在選擇定期理財可以選擇一些互聯網平臺,微信或者支付寶都是不錯的,都是我們日常經常使用的app,而且他們也是國內市值數一數二的企業,安全性方面可以放心。

支付寶的理財產品有短期和長期的,基本利率都會比銀行存款產品高一點,屬於中低風險產品,這是由於利息收益有一個範圍,利息收益率基本都會在這個範圍內兌付,定期理財缺點是存款期間鎖倉,不能提前支取,提前拿出來會虧損一定的金額,流動性相對低一點。

債券基金

債券基金的種類有很多種,有的是純債基金,有的混合債券基金,每種基金的贖回規則都不同,一般債券在7天或者30天后贖回都能免去手續費,靈活性相對高一點。

而想要追求高收益率,可以選擇一些混合債券基金,基金部分資金會用於投資其他風險市場,從而提高收益率,當然也會有可能發生虧損,購買之前可以看看資金投放在哪裡,是否一些較安全的市場。

最後總結

定期理財和債券基金都是低風險產品,根據自身的流動性和收益率需求去選擇,安全性兩者都是可靠的,還有就是購買的平臺,選擇大型銀行或者常用的互聯網平臺購買即可。


財經樂少


定期理財與純債基金都是風險相對比較低的產品,嚴格來說定期理財更安全一些。從收益性上來看純債基金收益高於定期理財。如果讓我選擇肯定是純債基金,畢竟風險可控,收益確高出很多。

第一,定期理財產品。

銀行存款。一般銀行存款就不多說了,這裡主要介紹民營銀行存款。民營銀行屬於銀行的一種,不過出資方主要是民營銀行企業。民營銀行發行的存款也屬於存款保險保障的範圍,本息50萬元範圍內可以保證賠償,50萬元以上部分按照破產程序賠償。這類存款從收益性上來看一年期可以達到4.5%,三年期5%。購買渠道需要通過第三方理財平臺,比如支付寶、京東金融平臺等等。

保險類理財。保險類理財實際上是保險機構拿著我們的錢不搞保險的事情,而去投資。這類產品是有風險的,但是一般都屬於中低風險,投資的產品一般是固定收益類與流動性資產。目前這類產品一年期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4%左右的水平。不過這類產品我認為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需要1000元起存,而且到期之前不能取用。從這一點來說這類產品不光本身存在風險,對於個人來說還會有流動性風險。

第二,純債券基金。

純債基金屬於中等風險,投資的產品主要是債券。而債券具有按期返還本金的特點,這樣風險就比較低。從近10年來看,即使在股票市場很差的時候,債券收益也可以達到1%,而一般期間可以達到8%到10%之間。相比較存款及保險理財產品來看,債券基金收益性高出2倍,適合持有。不過債券基金雖然風險低,也不是沒有風險,持有期間越短風險越高,建議持有時間至少一年。

綜合上述分析,我認為債券基金很適合閒錢理財,在風險可以承擔的基礎上,收益率提升了一倍。


談財論道


手裡有筆閒錢,定期理財和債券基金,選哪種更合適?

首先來看定期理財,有很多種,保本的有貨幣基金年化收益率在2%到3%,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一般在4%以上,多為五萬起投一年期。



目前唯一的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是券商的收益憑證,收益憑證的好處是非常靈活,投資者可以和券商協商資金使用的期限和利息,也就是一款可以定製的理財產品,利息一般可以談到5.5%以上,而且收益憑證是承諾保本保息的,只要券商不破產,就必須還本付息。

一些銀行的定期存款,大額存單,智能存款和結構性存款,年化收益率也能達到5%以上,是可以保證本金安全的。

這樣看來,定期理財的產品,低風險的年化收益率都不會超過6%,而債券基金雖然可能會虧本,但是是風險相對較小的基金,這是因為債券基金投資的都是高等級的債券,違約率非常小,而收益相對於存款較高,一般年化收益率都在6%以上,2019年債券型基金收益排名前50位的,收益率都達到了20%以上。


綜上所述,定期理財基本上可以保證本金的安全,而最高年化收益率在5.5%左右。債券基金雖然不保本,但是風險相對較低,而收益率超過6%甚至10%的可能性非常大,對於普通投資者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您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投資於哪一個品種,也可以把資金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用於理財,一部分用於債券基金,投資比例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配置。


大海侃股


您好!歡迎光臨

我們理財吧。

針對閒錢理財選擇定期理財還是債券基金的問題,答覆如下:

定期理財是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發行的固定期限的理財產品,用於投資大額存單、債券和其他資產。

1.由於投資週期和投資方向不同,投資收益也差別較大,一般產品週期越長的收益率越高,一年左右期限的理財產品收益率4~5%的居多。

2.定期理財購買和贖回沒有手續費,購買後不允許提前贖回。

3.定期理財都有資金門坎,最少1萬元起投。

4.定期理財可能會由於投資標的造成預期收益率不能兌現或產品違約,比如企業債和信用債爆雷導致的理財產品違約。

債券基金是基金公司發行的以債券投資為主的基金品種。

1.按投資產品種不同一般分為三類,即全部投資債券的純債券基金,可以最多20%資產用於申購新股的一級債券基金和可以最多持有20%股票的二級債券基金。

2.純債基金年化收益率一般5%以上,波動很小,可隨時購買。一、二級債券基金年化收益率一般7%以上,短期有浮虧可能,半年以上不用的錢可以投資。

3.債券申購和贖回需要費用(有些平臺申購費為1折),贖回資金一週之內到帳。

資金應在可承受風險的前提下追求最高收益,同時保持必要的流動性以滿足生活需求。

1.由於定期理財收益不高,又不能取現,建議不考慮。

建議以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替代定期理財產品。

2.建議根據資金可投資週期長短及生活需要制定理財規劃,將資金分為基本生活費、應急儲備金和中長期投資三部分進行管理。

按3~6個月家庭開支標準預留基本生活費和應急儲備金。

一個月的基本生活費可轉入餘額寶或零錢通等類現金管理工具,年化收益率2%以上,支付、轉帳和取現都方便。其他的錢購買純債券基金,生活費需要補充時可贖回,再轉入餘額寶等。

6個月以內不用的錢全部購買二級債基進行中長期投資。


以上回答,希望對您有所邦助,如有想法歡迎交流。謝謝閱讀!



我們理財吧


定期理財VS債券基金,投資究竟該選擇哪一種???

01定期理財

定期理財說白了就是投資者把錢交給發行方,發行方通過投資渠道(或是金融市場或者其他項目)進行投資,投資盈虧由發行方和投資者共同按約定的比例進行承擔。

從上面的介紹就能看出來,發行方的投資渠道就成了一個比較重要的東西,如果投資渠道好,那麼就能獲得更高的收益,如果投資渠道不好,出現虧損的可能性也還是比較大的。

因為現在金融機構基本上不允許承諾發行保本保息的定期理財,我們現在看到的理財產品基本上都會標註非保本浮動收益。

02債券基金

債券基金主要就是基金經理把錢募集到後投資債券市場(包含國債、金融債和企業債等),通過對債券進行組合投資,尋求比較穩定的收益。

在我國,債券基金的80%或者以上的份額投資於債券才是債券基金,剩下的份額可以投資股票或者其他金融市場;如果投資債券的份額再低一點,股票份額高一點則是混合基金了,繼續低則變成股票基金。

相對來說,債券基金是比較安全穩定的一種投資方式,年化收益基本可以穩定在4%以上,不過具體的收益情況還是要看債券市場的波動情況。

03如何選擇

其實不論是定期理財還是債券基金都是比較穩定的理財方式,在我們選擇定期理財的時候選擇中低風險的定期理財產品就好,債券基金選擇純債的安全性更高。

不過定期理財很多都是不允許提前贖回的,如果急需用錢可能有錢看著都用不了;而債券基金一般就是T+1的運作模式,靈活性更高一些。

從上面這個角度來看,在選擇投資的時候,我更傾向於選擇債券基金一點。當然,如果確定這筆錢在一定的時間段都是不會動用的,那麼選擇定期理財也是可以的。

綜上:如果對資金的靈活性有一定的要求,建議購買債券基金;如果沒有什麼要求,那麼選擇定期理財和債券基金都是可以的,一般來說兩者的收益相差不大。


掙錢不易,將本求利。我是@易將學財,歡迎關注,一起解鎖更多財經掙錢知識吧!

易將學財


有筆閒錢放在銀行卡里總覺得哪裡不得勁,想方設法也得給折騰出來賺點高於銀行存款的收益,可以看出理財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了。

可是隻有理財觀念,沒有理財經驗要怎麼辦呢?

很好辦,比較常見的一種家庭資產配置方法,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這裡面大概說出一個家庭最基礎的理財配置比例,被公認比較合理,值得學一學。

10%的資金留作未來3-6個月內的日常用度,這部分錢不能放太多,像題主的這筆閒錢肯定是屬於這個範疇,就是放太多了,其他例如收益倉資金就少了。

20%的資金專款專用,這是個槓桿賬戶,用來撬動一大筆錢防範家庭突發風險,比如意外等等,常見的做法是買保險。

30%的資金用於高風險投資,這是個收益倉,可以選擇投入股市或樓市,風險大收益高,長期操作有個最基礎的方法:股債平衡,這部分錢分兩份,一份投入股票,一份投上市公司債券。

40%的資金用於投資穩定收益的資產,比如國債、地方政府債券、大額存單、定期理財等等,這個賬戶有長期屬性,一般不會急用的錢。

如果題主的這筆閒錢實在沒啥投資主意的話,可以參考上面資產配置比例,債券基金和定期理財屬於上面第三種和第四種情況,合理分配一下資金就好,不要急,投資理財是持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