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有人宣傳做副業能賺錢,靠譜麼?歷數五種坑

相信大家都看過不少宣傳做副業能賺錢的文章,甚至會通過一些以假亂真的截圖,描繪著做副業的“錢景”多麼誘人。

但俗話說“悶聲發財”,做副業真要能賺錢,除非至親,否則不會告訴其他人的。那些滿世界宣傳做副業賺錢的,很可能是在為你挖坑,例如這五種情況:

1.找廉價勞動力的:有一些公司,空手套白狼似的接到一些項目以後,轉手就外包給一些做兼職做副業的人,美其名曰為眾包,實際上就是在找廉價勞動力。比如找一些低價接活的內容寫手、外語翻譯、甚至軟件開發等等。

2.找下家湊人頭的。例如一些做微商的,很多都有多級分銷架構。要想賺錢,就需要多找下級代理或者乾脆就是湊人頭拉用戶。發展的下家多,自己才有可能通過抽成賺到錢。至於自己的下家賺不賺錢,賺多少錢,那都無所謂,反正賺多賺少,都能分給自己一點。

3.做培訓的。大部分的副業,可能或多或少都會需要一些跨行業的技能或專業化的小工具,例如做自媒體的需要會內容策劃、圖文編輯、視頻剪輯等一些小技能,同時也需要些小工具等等。宣傳做副業賺錢的人,有一部分人的目的是推銷培訓課程以及售賣一些付費工具。

4.賣服務的。很多人在做副業的時候,由於精力有限,也會傾向於當甩手掌櫃,或者希望走一些捷徑。有些人就是看中了大家這樣的心理,在忽悠大家做副業的時候,會去賣一些服務,如店鋪代運營、付費漲粉、內容付費轉發等等。

5.做生態的。還有一些忽悠大家做副業的,可能是一些大的互聯網平臺。如電商平臺、自媒體平臺、直播平臺、網約車平臺等等,他們為了搞活自己平臺的商業生態,需要引入一些小微“商家”貢獻長尾商品和內容。雖說這些小微商家可能根本賺不到錢,但可以幫助平臺搞活氣氛,搞大聲勢,相當於找來一幫廉價捧場的。

下面再簡單點評一些常見的副業類型

1.在網上找項目做兼職

這個很可能就是前面說第1種情況。大家找到的很可能是層層分包的項目,都是低水平的重複勞動,或者是對自己知識和時間的壓榨,性價比很低,得不償失。

2.做自媒體、做專欄、做知識付費

如果沒有豐富的實戰經驗,沒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沒有持續輸出優質內容的能力,那麼很難做出成績,你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都會打水漂,而你偶爾貢獻的優質內容,除了為平臺做無私奉獻外,對你自己以經濟利益為目標的副業,是沒有什麼幫助的,當興趣做另說。

3.做網站、APP、小程序

這有點兒屬於“創業”的範疇了,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來嘗試,不過心態要放鬆,不要老想著自己的網站能流量爆棚,自己的創意能一鳴驚人。但絕大多數的情況是,如果你自己不是做開發的,那麼最終賺到錢的,一定只有幫你開發網站、APP和小程序的人,以及那些賣域名、虛擬主機、雲服務器的。

說實話,做副業,不投入巨大的精力,是很難賺到錢的。大多數人都成了別人賺錢的墊腳石,或者直接就是給那些向你宣傳做副業能賺錢的人或公司,去送錢、送人頭的。很多做過副業的人,都是嘗試了一段時間,交了一些學費、浪費了一些時間和精力,發現投入產出比實在是太低了,就放棄了。可是架不住中國人多、市場上的坑多啊,被忽悠的人,總還是在前赴後繼地出現,或者這個副業做不下去了,又被忽悠去做另一個副業了。

最後要說明的是,筆者可不敢一竿子打死一船人,做副業能不能賺到錢,這個肯定和個人能找到的門路是有極大相關性的,確實不可一概而論。只是那些滿世界向人宣傳做副業很賺錢的,多半是別有用心的,切莫輕易就範。所以對於絕大多數有自己本職工作的人來說,筆者的建議是:

第一:紮紮實實地學一些新知識、新技術,並嘗試應用到自己的本職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發揮自己的價值,在自己的崗位上尋求升職加薪,而不要糾結於做副業賺的那一點小錢。即便做副業,其目的也不應該是賺大錢,還是通過做副業,提升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

第二:如果非要做副業,儘量要能全心全意地投入,每天要保證固定的時間,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更不能朝三暮四,今天覺得這個行業可以揩點油,明天想去那個行業薅點羊毛。要在自己選擇的副業上成為專家,儘量少交學費或不交學費,不要稀裡糊塗地當了別人的下家,而是自己把它研究透。

經常看到有人宣傳做副業能賺錢,靠譜麼?歷數五種坑

創作不易,歡迎朋友們關注、評論、轉發。如商業轉載或其它,請聯繫:keji5u(科技無憂訂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