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清朝貴族,川島芳子的胞妹,解放後靠織毛衣餬口

出身清朝貴族,川島芳子的胞妹,解放後靠織毛衣餬口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裡須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這是詩人普希金慰籍女友寫下的詩句,而上世紀的"清朝最後一位格格"用一生經歷闡述了這首詩的真理。

1918年9月14日,愛新覺羅·顯琦出生,她是清朝肅親王善耆的第17個女兒,亦是末代皇帝溥儀的侄女。玉葉金枝的身份,加之62歲的肅親王老來得女,欣喜若狂,顯琦被視為掌上明珠,皇室皆尤為疼愛。

此時清朝已滅亡,在外逃亡的肅親王已沒任何高官厚祿,沒有生活來源的一家人唯有吃老本。轉眼過去4年,顯琦的父母相繼去世。顯琦也改名換姓為金默玉,後被已工作的哥哥安排到日本留學,繼而繁華落盡,開始了悲苦的一生。

只與川島芳子見過3次面

金默玉這輩子只與川島芳子見過3次面,卻因她坐了15年牢。

出身清朝貴族,川島芳子的胞妹,解放後靠織毛衣餬口

川島芳子是肅親王的第14個女兒,在日本侵華期間,主導了很多震驚中外的事件,她是日本用來侵略中國的工具,人們視她為民族的叛徒。

起初她在金默玉心中就是胞姐。在日本留學期間,她偶然看到報紙上刊登著姐姐川島芳子生病住院的消息,金默玉前去探望,久別重逢的姐妹倆相擁而泣,此時的川島芳子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或許在日本的川島芳子也會有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時候。

金默玉這才想起這是她第二次見到姐姐,第一次是她9歲時在旅順,金默玉的哥哥唯恐名聲敗壞的川島芳子帶壞妹妹,不許金默玉靠近,懵懂無知的金默玉默默的目送出嫁的川島芳子離開北京去往日本。

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金默玉被迫停學回京,仍住在原來的肅親王府,湊巧的是川島芳子也在北京,此時深陷泥濘的川島芳子多次向金默玉求助,已經出落成一個大姑娘的金默玉或多或少知道姐姐與日本人之間的勾當避而遠之。

終於有一天川島芳子被倔強的金默玉氣得直跺腳,氣急敗壞的揮起日本軍刀向金默玉刺去,幸得金默玉的哥哥及時阻攔,萬般無奈的川島芳子拂袖而去。從此以後川島芳子再沒出現在金默玉的眼前。

雖一生只與川島芳子見過三次,金默玉聽聞過川島芳子的很多傳聞,但她始終不願提及川島芳子,卻一生繞不開她。認為可憐的川島芳子的所作所為均受日本人蠱惑。

出身清朝貴族,川島芳子的胞妹,解放後靠織毛衣餬口

一生歷經苦難

金默玉出生後沒多久,王府就衰敗。從小接受西式教育的金默玉,對清朝的繁文縟節是不屑一顧,嚮往自由和平。日本求學歸來的金默玉住在已破敗不堪的王府明白此時的國家今時不同往日,人民處在水深火熱當中。

可從小就錦衣玉食的哥哥姐姐們已習慣花錢大手大腳。同樣的金默玉也花錢如流水,她出去買東西從來不問價格只挑自己喜愛的帶回家,連家裡是誰付錢都不過問。

轉眼幾年過去,肅親王的家產被子女們揮霍得所剩無幾,於是他們變賣王府的古玩字畫。到1947年家裡值錢的東西全被變賣,肅親王的長子憲章和十九子憲容只得將王府賣給法國天主教當神學院使用。

1948年,金默玉的哥哥只留下100塊錢,撇下自己的6個孩子和金默玉倉皇逃往日本。此時還未結婚的金默玉生活失去依靠,只有靠變賣家產維持。

31歲的金默玉從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一夜之間成為家裡的頂樑柱。為養活6個孩子和保姆母女兩人,她被迫織毛衣度日,一件毛衣需3天織完,所賺的收入還不夠維持9個人的生活。

幾經周折的金默玉直到1949年舉步維艱的生活才好轉。這時她利用哥哥從日本寄來的錢在自家院子裡開了一家西餐廳,那時戰亂不斷,人們只顧著逃命哪還有心情吃西餐。結果不出所料生意慘淡到門可羅雀。

出身清朝貴族,川島芳子的胞妹,解放後靠織毛衣餬口

後來金默玉將西餐廳改為川菜館,命名為"益康食堂",生意一下紅火起來。解放後,飯館改為公私合營。金默玉不再為吃穿發愁。

誰知禍從天降,1958年,金默玉是川島芳子胞妹的事情不脛而走,痛恨川島芳子的人們連同她的家人一起怨恨,金默玉受牽連被打進監獄。直到1973年金默玉才重見天日。

原以為脫離苦海的金默玉卻下放天津一農場從事體力勞動。從小就養尊處優的金默玉每天被繁重的農活累得喘不過氣來,久而久之,金默玉患上嚴重的脊椎骨髓炎和腰肌勞損,難以承受農場工作。於是農場給金默玉辦了病退,工資降到無法支撐她個人的正常開支。

1979年的到來金默玉看到希望的曙光,萬不得已的金默玉放下身段提筆給總理寫下一封信,信中對平反隻字未提,只懇求總理給已花甲之年的自己一份力所能及的腦力工作,為國家盡綿薄之力。

信一寄出,很快北京中級人民法院發來文書,金默玉得以平反昭雪。激動萬分的金默玉回到已闊別40年的北京開始新的生活。

開始新生活

1992年,金默玉和丈夫拿出所有積蓄創辦"愛心兒童日語班",後來夫婦兩人四處奔走,動用所有關係,幾年後,夫婦倆將班改成學校,又將規模擴大建成廊坊東方大學城。

出身清朝貴族,川島芳子的胞妹,解放後靠織毛衣餬口

晚年的金默玉終於用自己辛苦賺來的錢買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座房子,過上一反常態的生活,每天凌晨六七點睡,下午三點鐘起來,鄰居們都知道她是愛新覺羅家族的後代,可她低調得連同族都很少往來。

2007年,《魯豫有約》邀請88歲高齡的金默玉來參加節目,這位歷經磨難的老人精神矍鑠,始終以樂觀向上的態度來面對所有的苦難,她說:"喜怒哀樂這四個字,你那個哀跟那個怒啊,都應該擱到自己心裡,但是喜和樂,可以跟很多人來分享。"

金默玉出身顯赫,經歷坎坷,在困難面前正如論語中所說的"不怨天,不尤人",80多歲的金默玉活得如孩童般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