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生命的“方舟”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交通廣播3月12日消息 (記者 魏雅芳 通訊員 張灝)

來自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內蒙古婦幼保健院等5家醫院的24位醫護人員,組建成了中國紅十字(內蒙)重症患者救護轉運車隊。他們每天穿梭在武漢市各大重症救治定點醫院,與時間賽跑,為轉運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陳辰:大爺您慢點,您就坐這裡,您行動不方便。

老人:柺棍怎麼辦?

陳辰:沒事,這個不怕。

3月10號上午10點,隊員陳辰正和同事一起,按照熟悉的路線,將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住院部的新冠肺炎患者陳爹爹,送去CT診療室做檢查。

擺渡生命的“方舟”

陳辰:就是為了預防交叉感染,讓病人不要在院內來回走動。新冠肺炎這個病本來就喘、咳嗽、又發燒,我們這樣送他一下可以減少他體力的統治。一個下午大概要送200多人。

雖然連日來武漢的確診人數在不斷的減少,但轉運隊的轉運工作壓力並沒有減小。隊員田丹丹告訴記者,每一次轉運患者,大家都覺得是在和時間賽跑。

擺渡生命的“方舟”

田丹丹:因為有些醫院需要騰空病人,通常還存在著大規模的轉運病人,所以我們的工作量又大了起來。

轉運病患,看似簡單的工作,卻需要隊員們具備簡單的救治能力,還需要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迅速的反應力,以及心理疏導能力。隊員孔繁熙說,駕駛室物理隔離層後面,那些新冠肺炎患者心裡一定很著急。求生的本能,讓他們都渴望早一點得到有效的救治。

孔繁熙:在車上遇到過一些患者,本身症狀比較重,所以他心理上比較緊張。有點患者缺氧比較嚴重,而且比較煩躁,我們就要給他做吸氧的工作還有安撫他的情緒以及一些簡單的處理。還有的患者他是高齡,還伴有其他的併發症,比如腦梗,以及一些不能走路的患者。那這些就需要我們人工的把他們抬上單架,或者是把輪椅直接抬到車上。

擺渡生命的“方舟”

自2月10號中國紅十字(內蒙)重症患者救護轉運車隊成立,到3月10號,他們中有不少人已經來武漢快一個月了。共同的“戰鬥”,讓他們成了好朋友,互相鼓勵、互相支持,讓每個人在“戰鬥”中充滿了必勝力量。隊員白玉亮:

白玉亮:第一次接觸到的病患是一個高齡重症患者,當時也有怕自己被感染這樣的顧慮,但是當我看到他的時候,瞬間就打消了這樣顧慮。直接開始接觸他,做進一步的醫療觀察和一些簡單的治療。

擺渡生命的“方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