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中華書局的書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書?

談談心聊聊天


《玉鏡圖》,估計好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這本書可是別人家的傳家寶,偶爾見過一次!


上山不出家


兩者都是國內古籍整理出版的高質量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前身是中華書局的分社,但也各有特色:

一、目前官方、學術界更推崇中華書局,舉個例子,我從事過地方古籍的整理出版,官方一致要求經中華書局出版。讀研時上古典文獻的課,文獻課老師有強迫症,要我們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凡是引用古籍,只要中華書局有出版過,就一定要中華書局的。

二、從官方出版古籍來看,中華書局承擔的責任更大,整理的古籍難度也更大,如《二十四史》,還有一些生僻得珍本古籍。上海古籍出版社也出版了《續修四庫全書》,但在學術界以引用它出版的文學古籍居多。




茶馬古道研究


兩個出版社的歷史發展情況:

1、中華書局:

中華書局是整理出版中國古籍的,也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出版社之一,總公司地址在北京。中華書局集編輯、印刷、出版、發行於一體,於1912年1月1日創辦。

2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建成立於1956年11月,其前身為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年6月改組為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上海古籍出版社原本是中華書局在上海的編輯所,後來從中華書局分出來獨立成社。)1978年1月改名為上海古籍出版社。

該社以出版古典文學、歷史、哲學、語言、科學技術、醫學、軍事、工具書、畫冊、大專教材等古籍的整理和學術研究著作為主,兼及普及傳統文化的讀物。

綜合以上2點看,中華書局辦社歷史更長,更有底蘊些。

再說說兩個出版社出的書。

1958年改組為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同年,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立,中華書局被指定為該小組的辦事機構,成為整理出版中國古代和近代文學、歷史、哲學、語言文字圖書及相關的學術著作、通俗讀物的專業出版社,承擔著國家級古籍整理的基本項目。曾出版《中華大字典》、《四部備要》、《圖書集成》、《中華百科叢書》

上海古籍出版社主要出版物:古籍、學術研究著作,代表作:《續修四庫全書》

中華書局的書印的稍微多一些,適合更多的讀者層次,有啟蒙入門的也有專研的;上海古籍的風格偏專精向一些,比較適合專研。

古籍方面,兩者採用的版本其實大致一樣。

上海古籍在封面設計上更顯得古樸質感。

總的來說,毫無爭議兩個出版社出品都屬上乘。中華書局的書綜合性更強,適用範圍更廣。上海古籍的書偏專精一些。

很難選擇,都很好,實在要選的話,個人來說更喜歡中華書局一些。





思哲國學


作為古典文學研究者,這兩個出版社的書都是經常用到的。但總體來說,本人更偏愛中華書局。

一、

我們先來看看兩個出版社的歷史發展狀況。

中華書局:

中華書局是整理出版中國古籍的,也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出版社之一,總公司地址在北京。中華書局集編輯、印刷、出版、發行於一體,於1912年1月1日籌資創辦。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建成立於1956年11月,其前身為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年6月改組為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78年1月改名為上海古籍出版社。

該社以出版古典文學、歷史、哲學、語言、科學技術、醫學、軍事、工具書、畫冊、大專教材等古籍的整理和學術研究著作為主,兼及普及傳統文化的讀物。

可以看到,上海古籍出版社原本是中華書局在上海的編輯所,後來從中華書局分出來獨立成社。中華書局辦社歷史更長,因此也更有底蘊。

二、

再說說兩個出版社出的書。

許多浩大的圖書出版工程是由中華書局承接的。

比如我們熟知的“二十四史”點校本,是當時毛澤東主席指示,周恩來總理親自部署,由中華書局百餘名資深文史專家合力完成的圖書工程,幾乎是我國古籍整理的里程碑。

因為我研究古典文學,平時用到的很多書,比如《詩經》《楚辭》《文選》的整理本也都是由中華書局出版的。大學老師們出書,也會盡量找中華書局來出。(做實習編輯時曾與中華書局接觸過,做書質量真的高。)

當然,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書也有我很喜歡的,比如“中國古典文學叢書”,囊括了從秦漢到明清著名文人的集子,裝幀特別有古韻,我買了好多。如果想讀古代某個作家的文集,可以選擇這個系列。

想起去年還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獎(中獎絕緣體高興壞了),社裡送了我《張岱詩文集》,特別喜歡。

三、

總體來說,兩個出版社出的書質量都屬上乘。中華書局的書綜合性更強,經、史、子、集都有涉及。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書範圍相對窄一些。


小俠記


  logo icon arrow-down close comment conversations like prompt vote wechat verified best_answerer verified_and_best_answerer live_emoji star question article live ebook touch to download remove edit answer reward tagline show rewarders list arrow right

史記我買過三個本子,第一本是個雜牌子的,刪了十表,印刷還可以。關鍵是便宜。第二本買的是中華小綠本,簡體白文加下劃線的,也刪了十表。買第三本的時候,也犯難了,覺得必須遏制住買書的慾望,買一本就停手,在上古和中華間徘徊良久,最終卻賣了瀧川資言的《史記會注考證》,200多的淘寶貨。出版社也是雜牌子,好在它是影音的。

自然是中華書局

根據我的經驗,這類書首選中華書局,它還是比較靠譜的;上海古籍經常坑爹。

我自己也不懂自己

正好有這套書,我勉強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不是愛好者,但是在自己喜歡的一些古籍上還是花了一點點錢的,很多書目都有2-3個版本,有一定的比較基礎。上古的《史記》三家注4冊版,是簡體橫排的,中華《史記》三家注10冊版是繁體橫排的,必須選繁體字(橫排豎排倒無所謂)。讀古代經典,必須使用繁體字,這是基本原則,用簡體字有時候會非常難以理解,因為很多時候簡體字把一大堆不同含義的繁體字都簡化為同一個簡體字,使用簡體字使文章失色不少,有些還有簡化錯誤。我開始買的很多古書基本都簡體的,比如左傳、論語、莊子、史記、資治通鑑等等,後來全部重新買繁體版本。繁體版的《論語》(楊伯峻譯註,繁體橫排,中華書局),《史記》(三家注,精裝十冊,繁體豎排,中華書局),《資治通鑑》(胡三省音注,精裝二十冊,繁體豎排,中華書局)給人的印象非常深刻,比簡體版要厚重得多,也權威得多。

控制自己少玩知乎。考古碩士;愛好古文字、書法。

必然是:繁體豎排三家注,中華書局點校本。

月下迷紅葉 花飛紫煙橋

明顯是中華書局,史記新修版就是中華書局出版的,這是當年史記研究比較轟動的一件大事。


偶然回眸


都喜歡,但有選擇。中華書局的書我已選擇了《讀懂孩子的心》等,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書我選擇了《山海經》等。




覃南朝


這個咋回答呢。看書不是看某個出版社吧?

首先,書,有很多種,比如小說,菜譜,工具書等等,我們喜歡看書是書的內容,而不是某個出版社的書,這樣的話可能就會產生某種傾向,看書就會走進死衚衕。

其次,你可能是覺得這兩個出版社的人選擇出書的種類或是書的某方面,亦或是出版社某個人對你很吸引,很符合你對讀書的要求罷了,我建議你多看書,眼光放長遠點,這樣世界才會看起來精彩。


中國真話人


上海古籍 是中華書局在上海的一個編輯部。

所以關於古籍方面,兩者採用的版本其實大致一樣。另外,中華書局的書印的稍微多一些,適合更多的讀者層次即適合男女老幼,有啟蒙入門的有專研的;上海古籍的讀者層次設定可能會高一點吧,比較適合專研。

關於其他類的書,在封面設計及選材方面,我個人更喜歡上海古籍。

可能是個人喜好吧,覺得同樣的書,上海古籍封面設計上更樸素一些。

以上個人觀點。謝謝


haoshise


中華書局的是比較全,針對的年齡段較廣,受眾人群較多!上海古籍出版社,可能出於剛開始階段和發展期,出版書籍種類,還比較少,名氣和影響不如中華書局!


記憶如火


我歡喜古籍出版社,他歡喜我嗎?有誰願和我聯繫?不但要有權,而且不迷信,只唯實,膽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