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農村古廟發現最吸睛的裝飾性斗拱,花樣繁複精巧豔麗

胡哥專注發現古村落之美。敬請關注、轉發支持。

山西省長治市的原長治縣(今上黨區)自古以來比較富庶,因為這裡有豐富的煤鐵資源,所以在明清時期富裕得在全國出名。

大家熟悉的蔭城古鎮就位於太原到洛陽的古官道旁,以蔭城鎮為中心,四周輻射的衛星村鎮也都比較富裕。

歷經滄桑歲月留存的古村古鎮在上黨區還保留不少,各村有各村的的精彩。胡哥以前寫過不少,感興趣的可以往前翻看。

在上黨區的南界邊邊上,有一個南宋鄉,下轄的趙村就是其中一個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古村。

趙村在歷史上是戰國時期秦趙長平之戰的前沿,它的村名就與長平之戰有關,據傳是趙國戍卒留居在此而得名。

山西農村古廟發現最吸睛的裝飾性斗拱,花樣繁複精巧豔麗

趙村內古商道

趙村是太洛古官道上的重要節點,距離著名的蔭城古鎮只有7公里。你想啊,有煤有鐵,還靠著官道,也就是商道,再不發家致富就真無話可說了。

所以,在古代明清時期,趙村的手工業非常發達,除了依靠蔭城古鎮發展煤鐵採掘加工貿易外,釀酒、釀醋、編織等作坊遍佈,村民富庶得很,現存眾多明清時期修造的古民居四合樓院就是明證。

據網上的資料說,如今在北京城,買一座標準四合院大概需要一個多億人民幣。就這,還是普通的一層平房四合院。你來趙村看看,幾乎家家都是二層樓的四合樓院,氣派得很。

山西農村古廟發現最吸睛的裝飾性斗拱,花樣繁複精巧豔麗

趙村古民居

關於趙村古民居的特色和精美之處,本篇不再細說,感興趣的可以翻翻胡哥前期寫趙村的文章,寫得夠詳細,從民居的特點到裝飾手段的奢華全都寫了。

本篇文章重點給大家介紹趙村的兩座廟兩個戲臺。兩個廟都不簡單,一個是市保文物單位,一個是省保文物單位。

一、古道滄桑,小廟俏麗

趙村的古樸不僅僅體現在那些百年以上的古民居上,村裡還有幾條古商道的遺存,都在南街古街一帶,那裡尚有一段巨大的砂石條鋪砌的道路,表面磨蝕得坑窪不平。它們見證了歲月的滄桑,也見證了趙村作為太洛古官道節點的繁華。

歷史上,趙村有一觀、三閣、八廟、一庵等宗教場所,現今還遺存有一座觀音廟,市保文物單位,一座玉皇廟,省保文物單位。


山西農村古廟發現最吸睛的裝飾性斗拱,花樣繁複精巧豔麗

市保文物觀音殿

觀音殿現存只有一座大殿,坐落在方形砂石臺階上,俏麗端莊。歇山頂,九條屋脊四面伸展,四個屋角飛簷翹起,頗具靈動之感。

這是一座方亭式建築,坐南朝北,十四根砂石柱撐起整個殿頂,灰脊筒瓦覆蓋殿頂。簷下是彩繪斗拱,像幾朵豔麗的花朵開在屋簷下。

這座觀音殿創建年代不詳,金代皇統五年重修,明嘉靖二十四年再次修繕,現存樑架結構為金代遺構。

殿前東側是市級文保石碑,店內空蕩蕩的,南側是半人高的高臺,原來是供奉神像的,東西兩側是鏤空花牆。

緊挨著觀音殿斜對面東北角就是規模龐大的玉皇廟。玉皇廟暫且不提,先看東南角的一座高大的戲臺。


山西農村古廟發現最吸睛的裝飾性斗拱,花樣繁複精巧豔麗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大舞臺

這戲臺一看就是建國後的建築,半人高的石臺階,前面兩個立柱,下面是青石柱礎。

兩隻柱礎是四方須彌座型,四面凸雕麒麟,各個神態不同,精細傳神,顯示出了非凡的雕工。

舞臺頂上有水泥堆塑出的大標語“百花齊放為大建設服務推陳出新”,正中豎著題“人民大舞臺”字樣。

整個舞臺已廢棄不用多年,舞臺上長滿了雜草,有一股荒涼的氣氛。很難想象人民公社化時期這裡曾經熱鬧非凡。如今它已成為了歷史的見證,靜靜地矗立在這裡。

二、古廟威嚴,器宇軒昂

同樣是滿身滄桑,大戲臺對面的玉皇廟則更古樸、更滄桑,但也更精美、更威嚴。

因為這一座廟,曾經是趙村和周邊南宋村、北宋村、十八掌村等多個村共同管護和出資維修的大廟。是古代潞州城南規模較大的一座廟。

山西農村古廟發現最吸睛的裝飾性斗拱,花樣繁複精巧豔麗

玉皇廟山門和戲樓、妝樓

玉皇廟創建年代不詳,現存大殿為金代遺構,明清多次重修過。現在是山西省保文物單位。

玉皇廟和觀音廟都位於趙村南街古街一帶,且兩者還是鄰居。玉皇廟的外觀和它的歷史地位一樣,遠看巍峨高大,氣勢十足。

山門就給人以極大的震撼——左右各三間妝樓加三間戲樓,一共九開間,全部兩層樓,坐落在一米高的砂石基礎上。

山門戲樓高出兩側妝樓,戲樓二樓除了立柱,前後貫通,妝樓二層全部隔扇窗。正面山門設三段石階,邊緣都已圓潤。整座山門看起來簡樸又高大雄渾。

山西農村古廟發現最吸睛的裝飾性斗拱,花樣繁複精巧豔麗

玉皇廟山門戲樓和妝樓

從山門那巨大的砂石基礎上,就看直觀感受到歲月的滄桑。條石基礎被磨蝕得坑坑窪窪,邊角圓潤,原先緊實嚴密的縫隙已張開大口,像個豁牙嘴的老人。

玉皇廟只有一進,從山門進去就是較大的一個院子。比較特殊的是有方形月臺。月臺前的石階兩旁有花壇,開滿了豔麗的大麗花,生機勃勃,與肅穆莊嚴的廟宇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山西農村古廟發現最吸睛的裝飾性斗拱,花樣繁複精巧豔麗

玉皇廟內俯瞰

五間大殿坐落在臺基上,月臺緊靠臺基,兩側各有單獨的臺階可上。大殿旁邊是退後且低矮的三小間耳殿,等級秩序一目瞭然。大殿東西各有配殿三間,也是二層,分別是牛王殿和奶奶殿。

三、結構特殊,裝飾奢華

趙村玉皇廟最令人震撼的是它正殿的特殊結構和裝飾。玉皇廟只有一進,進院就能看到高大的五間正殿,和殿前面積巨大的月臺。最吸睛的就是迎面的混搭影壁牆和屋簷下精美異常的斗拱裝飾了。

先看混搭影壁牆。本該是大殿正門的地方被堵死,建起了一堵八字影壁牆。影壁壁心畫面是迎客松,頂部是五角星形門額,兩側斜出護牆,加上黃綠色裝飾條,看上去有一種時空倒錯之感。

山西農村古廟發現最吸睛的裝飾性斗拱,花樣繁複精巧豔麗

玉皇廟正殿的新式影壁

據看廟師傅講,當時五開間的門扇都是木格扇,後來在人民公社化時期被拆改建為現如今的樣式。

這種在神廟大殿作混搭裝置的創意很能體現農民的建築實用觀。跨越數百年的修改,如今和諧地立在最顯眼的地方。上次重修也沒有改動,依然完整地保留了下來,也留住了一個時代的印記。

再來看最吸睛、最精彩、也最具魅力的裝飾性斗拱。


山西農村古廟發現最吸睛的裝飾性斗拱,花樣繁複精巧豔麗

正殿屋簷下的斗拱裝飾

在山西長治的各類各級別的寺廟庵觀中,斗拱的使用非常普遍,民間匠人也常對它做一些裝飾處理,比如雕刻成龍頭、象鼻等形狀,再施以彩繪。

但是趙村玉皇廟正殿簷下的斗拱則非常複雜,裝飾華麗,極富創意,在長治市範圍內也很少見,極具研究價值。

遠看屋簷下有十一朵排列整齊的花,近看則是裝飾精美的木雕藝術品。

大體有兩種花型,一種是柱頭的斗拱三層十字交叉,下面是兩個象鼻形的昂,上面是閉嘴龍頭,側面則採用卷殺工藝,處理成彎曲的雲紋或者花葉紋;

山西農村古廟發現最吸睛的裝飾性斗拱,花樣繁複精巧豔麗

像一朵朵花一樣的斗拱

另一種兩柱之間的斗拱(補間鋪作),帶有三層斜拱,上面是含珠龍頭,沒有昂,而是盤曲的龍身,龍鱗畢現,側拱為龍爪和雲紋、花葉紋並存。雕刻處理手法繁複多變,令人歎為觀止。

不僅如此,斗拱上還遍施彩繪,用金、青等色彩勾勒描繪,筆法嫻熟,色彩雖然歷經風雨有些斑駁,但那種眼花繚亂的視覺衝擊感,依然非常強烈。

這些裝飾帶著明顯的熱烈誇張的意味,很能體現當時人們的審美趨向。

正殿內高大空曠,金代的樑架結構保存完好,粗大的樑柱用料考究,結構簡潔有效,是古建專家研究宋金時代建築構造的難得實物。

山西農村古廟發現最吸睛的裝飾性斗拱,花樣繁複精巧豔麗

玉皇殿內的樑架和舊時標語

殿內北牆原本塑像的地方上空還有佛閣,依然保留著上世紀六七十時代的的標語口號。

多個朝代,數百年的改動和添加,都在這裡相融成一種混搭的新建築空間,在不同時代發揮著不同的功用。

玉皇廟曾經是趙村的中心,還曾是周邊幾個村共同管護的一座公共建築。玉皇廟門前是古官道,東邊還有一個磚砌的高大拱券門,據說就是通過趙村的一個關卡。


山西農村古廟發現最吸睛的裝飾性斗拱,花樣繁複精巧豔麗

生機勃勃的大麗花

在玉皇廟和觀音廟能感受到公共建築的宏大和氣勢,漫步村中,從一棟棟高牆深院的古民居中,則能感受到古代富裕村莊村民的精氣神。

從每一處看到的裝飾細節之美,體味趙村古人們精神生活的一個側面。也許富足之後的生活就是這樣,從物質享受轉向美的追求,而當時的工匠們也有足夠的創意和豐富的藝術想象,為後人們留下了另一種打動人心的寶貴財富。這也成為了趙村這個古村的魅力所在。

後記:在走訪的時候,負責看管廟宇的師傅非常盡責,儘管有村幹部帶領,依然拿著手機,將我們一行人的面貌行為都錄了下來。

我們問這是幹什麼,他說,這是文保單位,他要將每一個到訪的人錄下來,以防萬一。

聽到這裡,胡哥想起以前的文章經常有人留言說,你寫的古村太細了,怕給壞人提供線索。你看,這裡的防控如此嚴密,哪有壞人敢來?

所以,安心跟著胡哥看古村吧,每一個古村都有魅力。

請關注 ,看過多古村故事。
(本賬號系網易號家鄉特色內容簽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