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班主任!警方發現嫌疑犯3人聯合上演“大戲”騙錢財

央視網消息:受疫情影響,今年各地學校延遲開學,家長QQ群、微信群成了老師與學生家長溝通的平臺。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瞄上了家長群,他們費盡心思混進群裡,時而冒充某某學生的家長、時而冒充班主任,不同角色之間切換自如,他們來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收錢。

真假班主任!警方发现嫌疑犯3人联合上演“大戏”骗钱财

2月15日,在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某中學初三的班級微信群裡,一個標註為班主任黃老師的微信號發佈了一則收費通知,要求家長儘快繳納新學期的資料費750元。

一看是班主任發佈的通知,很多家長第一時間向對方提供的收款碼轉賬。就在此時,另一個與班主任黃老師頭像和名字相同的微信號也發了一條信息,要求家長立即停止轉賬。一會要求轉賬,一會卻又禁止轉賬,相同的頭像、相同的名字,到底誰是真正的班主任黃老師呢?

此時,襄陽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接到了這所學校的報案。通過警方核實,後來在群裡要求家長停止轉賬的那個黃老師才是真正的班主任。

民警通過犯罪嫌疑人留下的二維碼信息著手進行調查,梳理查證了20多個銀行賬戶及三方支付的資金流、信息流,最終鎖定了3名來自廣西的犯罪嫌疑人。

2月20日,在廣西公安機關的積極協作下,犯罪嫌疑人寧某、張某、彭某到案,現場查獲多部作案使用的手機、現金等物品。

除了冒充班主任,為了能讓家長們相信,另外兩名犯罪嫌疑人冒充學生家長。不管這個假班主任發佈什麼信息,這兩名假家長都會積極迎合,從而達到詐騙的目的。

此類案件並非個例。這是2月29日,發生在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的案件,一家幼兒園的家長群被犯罪嫌疑人盯上了。

據幼兒園老師曹女士回憶,2月中旬,一名男子自稱是她班級裡一位學生的家長,申請加入了她們幼兒園的家長QQ群,在報出了孩子的個人信息資料後,這名男子順利取得了老師的信任併入了群。

在潛伏几天之後,這名男子將自己的QQ頭像和暱稱改成了幼兒園生活老師的頭像,並模仿老師的口氣在群裡發佈了收取3800元學費的信息,並同時在群裡發佈了一個收款二維碼。而這個信息在群內發佈僅僅兩分鐘的時間,就有多名家長進行了確認回覆。

幼兒園老師將騙子踢出QQ群並報了警,同時,儘快電話聯繫每一位家長,告知他們不要上當。而由於幼兒園的迅速處置,騙子這次沒有騙到一分錢。

針對此類詐騙案件多發的情況,2020年2月17日,教育部全國治理教育亂收費聯席會議辦公室發佈關於謹防有人利用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名義進行網上收費詐騙的預警。建議廣大中小學生和家長,在積極做好疫情防控、有序開展線上學習的同時,對藉此名義收取相關費用的行為,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強防範意識,以免上當受騙,遭受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一旦發現可疑情況,應及時向學校和老師反映,並保存好相關證據、及時報警。

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開發誰負責、誰選用誰負責”的原則,認真落實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的網絡安全主體責任,建立健全教育移動應用管理責任體系,切實維護廣大師生和家長的切身利益。對學校和班級建立的微信群、QQ群等,要嚴格落實群主管理責任,嚴格核實所有成員身份,嚴格落實實名制度,嚴格入群批准驗證,杜絕陌生人隨意入群現象,對身份存疑的儘快清除出群。對確有需要通過網上支付的合規收費事項,建議學生和家長要與學校和老師進行確認,不可盲目進行網上支付。

對此,警方也提示,凡是入群人員,都要做到四點:

一看:看申請人員真實身份。

二開:開啟入群驗證信息。

三查:查可疑賬號發佈內容。

四核:核實繳費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