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40年代繁華一時的十里洋場 騎車的大哥停在路邊看洋妞


1843年上海開埠後不久,英國便在外灘,黃浦江沿岸劃出了一塊英租界。

6年以後,法國人又劃出了法租界。美國人則跟隨其後佔據了虹口。

英法美這個列強最初佔據的土地約為3843畝,後來不斷擴張到了4.9萬畝,同時還有面積接近兩倍的越界租界。至此,上海的租界長度便大致為十華里,“十里洋場”便由此而來。

“十里洋場”的出現使得西方打破了原本中國封閉的大門,在華洋之辯中走上了繁華的發展道路。

在上海的“十里洋場”有著中國其他商業城市都比不上的不夜街市,讓許多人流連其間不願離去。

在“十里洋場”裡的華商買辦他們服從於帝國主義的在華特權,遵守租界殖民體制的同時,因為保住了自己繼續剝削的權利,所以也就對租界當局沒有什麼別的要求,更何況還能享受“十里洋場”裡的醉生夢死,聲色犬馬。

上海的“十里洋場”除了是冒險家的樂園,也確確實實代表了中國走向現代文明的開端。

這裡是最早使用煤氣燈和電燈的地方,這裡有著中國最早的有軌電車,有著最早的自動扶梯。也就是從“十里洋場”開始,中國人知道了什麼是霓虹燈,擁有了遊樂場,更為當時的摩天大樓歎為觀止。

在當時上海的“十里洋場”上不但有永安、先施、新新、大新這樣的四大百貨以外,還擁有著五芳齋、吳良材、老介福這樣的老字號。

在十里洋場上不但能夠買到倫敦、巴黎貴婦們使用的香水、髮夾甚至內衣,全國各地叫得上號的土特產也一樣不少。

在酷熱難耐的夏日裡,想必走在大街上的你,肯定會想著推開商場的門去涼快一會。這樣的場景早在1926年新新百貨商場便已經實現,它也是中國第一家裝冷氣的商場。可以想象當時烈日之下走進商場的那種涼爽,比之現在可能更來得感受良多。

上海灘舊時的“十里洋場”崇尚的就是金錢至上的商業文化,當然在富人花天酒地享受著有錢肆意妄為的同時,這裡也不排斥平民百姓壓壓馬路的“白相”。走在大馬路上感受一下霓虹燈下的繁華,東方巴黎的流光剪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