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61(總第1197期)

江瀾:《禪學與宋元文人畫》出版 | 202001-61(總第1197期)

內容簡介

釐清禪學與宋元文人畫之間的關係,是解決宋元繪畫轉型問題的一把關鍵鑰匙,因為由宋至元中國繪畫最大的變化,就是文人畫作為主流登上了歷史的舞臺。而文人畫的形成,其背後最主要的思想動力來自於禪學。這在於,禪學的心性論、頓悟思想以及如實觀照的修行觀,使文人畫獲得了超拔的精神氣質和獨特的審美品格,它表現為用平常的造型和書寫性的筆墨,去表達一種“平淡”的慾望和“天真”的心靈之道,而這正是禪學之無住思想的自然流露。所以,唯有正確把握兩者的關係,才能正確探究繪畫風格轉型的內在原因,並深刻理解元代文人畫“平淡天真”的美學精髓。鑑於繪畫、文人、禪學各自不同的本性,本書藉助相關歷史文獻資料,依據事情自身本性的展開過程,來討論三者的歷史性關聯,而捨棄了學界以西釋中、或以禪宗公案視角切入文人畫的常見分析套路。這使得本書的研究,一方面更加切中文人繪畫自身的本性;另一方面對於中國美術史的研究來說,也具有了方法論意義上的開創性。

江瀾,女,武漢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先後於湖北美術學院國畫係獲文學學士、碩士學位,於武漢大學哲學學院美學專業,獲哲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道禪思想及中國繪畫美學。在《湖北社會科學》、《學院美術》等重要雜誌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曾赴土耳其安塔利亞參加AKDENIZ 大學舉辦的亞洲美學國際

會議,宣讀論文《郎世寧與中國繪畫》。2015年8月參加臺灣大學哲學系舉辦的“東方哲學研究新視野研習營”的交流活動。同時,從事繪畫教學和實踐,作品《流逝》入選第十屆湖北省美術作品展覽,《遠古暢想》、《洪荒》參加全國高等美術院校中國畫名師展。主持和參與多項省部級課題。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204918

版次:1

商品編碼:12620954

品牌:人民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9-05-01

頁數:254

正文語種:中文

目錄

導論 1

第一章 禪學與文人畫的歷史淵源 6

第一節 禪宗思想的歷史概述 6

一、禪的中國化歷史 6

二、禪宗的歷史 9

第二節 佛教與早期士夫畫的歷史淵源 12

一、早期中國佛教繪畫的興起 12

二、士夫畫與佛教繪畫的交互影響 14

第三節 禪學與文人畫的關聯 17

一、文人畫辨義 18

二、禪學的獨特性 21

三、文人畫與禪學的聯接點 23

第二章 文人畫的產生 29

第一節 早期士夫對繪畫的規定 30

一、作為技術的繪畫 30

二、作為藝術的繪畫 37

三、早期的主流繪畫思想 42

第二節 文人與道 47

一、文人概念的流變史 47

二、文與道 49

第三節 道與繪畫 50

一、儒家之道與繪畫 51

二、道家之道與繪畫 56

三、由器進道 63

第四節 文人畫特質的彰顯 66

一、將畫品人品化 66

二、將繪畫詩意化 70

三、將繪畫書法化 71

第三章 “即心即佛”與文人畫思想的成熟 75

第一節 即心即佛 75

一、佛作為覺悟 76

二、心作為人心 79

三、心的迷誤 81

四、定慧不二 84

第二節 文人畫重意觀的形成 86

一、作為非自心表達的“意” 86

二、作為自心表達的“意” 89

三、金元文人畫之意的歷史傳承 94

第三節 文人畫重意思想的成熟 97

一、山水畫成為主題 97

二、“援書入畫”筆墨觀的實現 102

三、詩書畫的結合 105

第四章 頓悟與文人畫“簡”之品格的形成 109

第一節 當下的頓悟 109

一、慧能的頓悟觀 109

二、當下的時空性 111

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113

第二節 繪畫“簡”審美品格的形成 115

一、樸素的色調 116

二、筆墨的簡 123

三、構圖的簡 128

第三節 文人畫之“簡”的獨特性 133

一、強調用筆 133

二、反對減筆 135

三、崇尚簡淡的古意 138

第五章 如如之境與文人畫“平淡天真”之境的展開 143

第一節 如如之境 143

一、“無”的智慧之途 143

二、如如之境的展開 145

第二節 “平淡天真”的內涵和圖式演變 147

一、“平淡天真”的思想內涵 148

二、“平淡天真”圖式的演變 151

第三節 “平淡天真”典型作品分析 156

一、趙孟頫雅正的平淡天真 156

二、黃公望生機的平淡天真 159

三、倪瓚孤寂荒寒的平淡天真 162

四、逸品作為評價標準的確立 167

結語 170

參考文獻 175

後 記 184

宋史研究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