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日记」大武汉,终会归来

「抗疫日记」大武汉,终会归来

山医大一院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感染病科副主任医师杨慧

「抗疫日记」大武汉,终会归来

第一次到武汉,还是15年前,因为有合作课题,怀揣两瓶实验细胞的我来到一所位于武汉光谷高新开发区的基因所。如果说之前对武汉的印象还是来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部电视剧《汉正街》中“几代人踏着麻石路,飘逝去人间的春暖秋凉……”,那么之后的初来乍到,除了武汉人的热情与友善让我倍感温暖之外,大武汉留给我的印象让我至今难忘。

「抗疫日记」大武汉,终会归来

那是繁华的武汉:在明清时便是四大名镇,有“楚中第一繁盛,九省通衢”之美誉;百年前的武汉则是能和上海并列的,被称作“东方芝加哥”;而20世纪的武汉更是出现了中国光谷、科技孵化、武汉制造等各种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新引擎,让武汉超速快跑。

那是文化的武汉:正如我们熟知的黄鹤楼,李白、白居易、王维、崔颢……无数文人墨客在此挥毫写诗,留下了难以计数的千古名篇。“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难怪武汉人都引以为豪自己是“江城人”。

那更是人间烟火的武汉:穿梭在户部巷,在江汉路老街巷中看武汉人的生活百态,吃热干面、烤鸭肠、炒螺肉、臭豆腐……到黎黄陂路看那泛黄的租界房子,都是这个人间里的那份值得。武昌首义、汉阳造、长江大桥、武大樱花这些词汇以及汉口江滩边上的沧桑,都在无声诉说着现在的繁华和厚重的过往……

15年后的今天,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座历经沧海桑田、风云变幻,进入日新月异、蝶变腾飞的城市笼罩在阴霾当中。2020年2月15日,武汉封城第24天,凌晨1:30,我接到紧急集结指令时,既不安又兴奋,不安于我心目中那座充满活力与坚强的大武汉到底怎样;兴奋于我作为一名医生,也能像战士一样去保卫武汉、保卫国家!

「抗疫日记」大武汉,终会归来

中午12:30,我随山西省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启程,不曾想是以这样的方式再次亲临武汉。当飞机降落在天河机场,当走出舱门,当随车前往光谷方舱医院驻地,沿途中,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这座似曾相识的城市变得异常陌生,清冷空寂的街巷、寥寥的行人、飘零的雪花、凝重的空气……大武汉,冷静的让人心痛!

口罩虽然能掩饰住泪流满面,但无法掩饰我内心的坚定信念,我只想说:“亲爱的武汉,别怕,我们来了!”即使街巷没有了热闹喧嚣、道路不再是车水马龙,但都没有关系,你并不孤单,数万名医务人员带着家国责任、带着血脉亲情来了!就像《我相信》这首歌中唱到的“我相信我们同饮一江水,我相信我们同流一片情;我相信手挽手风雨同舟,我相信肩并肩众志成城”。今后的日日夜夜,我们都将一起面对疫情,同心协力、生死与共、不离不弃!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战斗,找回我们熟悉的那个大武汉!

「抗疫日记」大武汉,终会归来

此时,我似乎已经看到,光谷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樱花季还是那么拥挤,华师露天影院相拥的情侣,户部巷里再来一碗飘香的热干面……

往日那可爱的、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武汉,终会归来!(责编 白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