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在袁崇煥帶領下取得寧遠大捷,又為何被後人屢屢質疑?

夏目歷史君


崇禎上來就是天天換宰相玩,換了50個,平均3月一個。殺總督7人,巡撫11人,派兵部職方司郎中馬紹愉秘密跟滿族人義和,大臣陳新甲洩露議和被處死,李自成打進京城,才想起來分送太子跟3個兒子去成國公朱純辰等人家避難。殺掉6歲昭仁公主,砍了15歲長平胳膊,然後砍死數位嬪妃。催懿安張皇后自盡,逼周皇后自盡後,騎馬跑到東華門被阻,又跑到齊化門,沒跑了,最後歪脖樹吊死,左腳光腳,(跑丟一隻鞋)右腳穿紅鞋,天災哪朝哪代都有,好好的國家,弄的民不聊生,折騰到讓災民打進皇宮,滅了的朝代真不多。明亡不是因為崇禎殺了多少人,殺掉袁崇煥,而且不應該上來就殺魏忠賢。宋高宗殺掉岳飛延續朝代167年,戰略崇禎定,戰術還是交給魏忠賢。政令能到地方。三月一個,下面官員剛找首輔談話,結果就發現首輔好像又換了,明末大趨勢可以說因為小冰川期,二三百年不遇的寒冬,北方遊牧民族牛羊都凍死,空前團結一定南下,經濟上來說美洲銀礦跟日本銀礦發現,世界大量白銀衝擊銀本位,銀價大量貶值。日本難得的德川和平時期,日本銀礦白銀大量走私進來換取米麵油絲綢。國內銀的購買力瘋狂下降,民不聊生,假設明末清不出兵,就是李自成的大順國,有沒有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西藏,內蒙?1840年才出現中國這個概念,如果清不入關,二戰長城以北可能多了一個韓國,或者說另外一個尚武的日本?…歡迎大家回覆我!




客觀的看歷史


老袁蹲在水晶後面開大守住了敵人一波進攻,迫使敵人推下高地清野,雖然對扭轉局勢沒有鳥用,但苟下一波希望就在,劣勢局沒團滅就是大捷


aluminiums


袁實非大將之才,固守一城拚死慘勝。而帝無識人之明,以重任託之,袁亦殊乏自知,終有慘死之果。


輕舟已過123重山


寧遠大捷可以說是明朝戰爭中最具爭議的一場戰役。


一般而言,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看到的大捷都是斬敵數萬,死傷無算這些字眼,可是我們去看關於寧遠大捷的戰爭記錄,心裡面難免會質疑一句:


這特麼是什麼大捷?


《明實錄 》記載:


“兵部覆遼東經略高第,題寧遠捷功,奴夷首級二百六十九顆,活夷一名,降夷十七名”。


《清太祖武皇帝實錄》中則稱:


“二日攻城共折遊擊二員,備禦二員,兵五百”。


無論是哪一種史料記載,寧遠大捷在很多的眼中都算不上真正的大捷,甚至就是在吹牛逼。


天啟六年正月,努爾哈赤統軍號稱十一萬(可能是虛數,實際兵力並沒有這麼多)進攻寧遠城。


我們可以看一下,在努爾哈赤進攻寧遠城之前,遼東的局勢是怎麼樣的?

自從薩爾滸之戰後,明軍在遼東的所有據點已經蕩然無存。

  • 開原---鐵嶺一線

  • 撫順---清河一線

  • 瀋陽---遼陽一線

  • 廣寧一據點

他們只能將軍隊的防禦重心放在了一條狹窄的遼西走廊上,並且在這條遼西走廊上面佈置重兵把守,防止努爾哈赤帶領後軍軍隊衝殺到山海關關城下。


努爾哈赤屢屢在遼東據點取得大捷,軍事實力進一步增強,進攻的步伐愈加的急促。而寧遠到山海關一線是極為重要的防禦據點,努爾哈赤想要從這裡輕而易舉的通過,恐怕後金的鐵騎再怎麼兇猛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聞知努爾哈赤挺兵進攻的時候,作為經略的高第下令將寧遠外圍防線內撤,袁崇煥執意駐守於寧遠城,同時連夜加固城牆,修築炮臺,將十一門紅夷大炮抬到了寧遠城上,抵擋後金的軍隊。


努爾哈赤挺兵抵達寧遠城下的時候,為了試探在山海關的明軍是否會出兵援救,遂下令讓軍隊直接越過寧遠城,將大營安置在了寧遠城西南方向五里的地方。


可是,山海關中的明軍最終還是無動於衷。


如此一來,駐守在山海關和寧遠城中間的努爾哈赤不僅僅可以下令全力攻城,還能夠時刻防止山海關中的明軍救援寧遠城。


努爾哈赤此舉,也讓袁崇煥駐守的寧遠城徹底成為了一座孤城。


努爾哈赤在準備好一切之後,遂下令阿敏帶領三萬大軍攻打寧遠城,三萬大軍受挫。攻城受阻的阿敏遂下令將大軍分為三路,從不同的方向進攻寧遠城,可城上炮火密集,終究還是沒能順利攻下寧遠城。


阿敏三萬大軍敗北之後,努爾哈赤又下令讓皇太極統領三萬大軍攻打寧遠城,仍舊無法攻下寧遠城。


攻城兩天,後金軍隊一無所獲,。


在第三天的時候,努爾哈赤下令讓蒙古將領武納格統兵攻打覺華島,覺華島是明王朝遼西走廊上極為重要的軍資儲運站,這裡藏有大量的軍糧和物資。


可是,這裡的兵力守備薄弱,僅有七千多人。寧遠之戰前夕,袁崇煥曾經下令讓覺華島河口鑿開,防止後金的鐵騎輕易渡河偷襲,沒想到天氣嚴寒,剛剛鑿開的河口,僅僅在努爾哈赤下令攻打寧遠城的時候就已經恢復了原貌,後金軍隊得以順利挺兵抵達覺華島。


覺華島一戰,島上七千多守軍被重創,戰死島上,所有糧草器械被大火付之一炬。


努爾哈赤這才憤然離去,放棄了對寧遠城的攻打。


按道理而言,這場所謂的寧遠大捷打得實在是太過憋屈,後金軍隊僅僅被重創了五百多人,這算是哪門子的大捷?


可是,寧遠之所以被稱為大捷,它的意義不在於人數的多少,而在於這場戰爭是明軍和後金軍隊在從戰略防守變成了戰略對峙的一個關鍵時刻。


1619年,薩爾滸大戰。


1626年,寧遠大捷。


七年的時間,如此漫長的歲月中明王朝在遼東一退再退,幾乎已經到了一種退無可退的境地,整個明軍的防禦據點被後金大軍強勢壓制到了遼西走廊那一條狹長的地帶。


七年未曾有過軍隊能夠抗衡後金鐵騎,七年未曾有軍隊能夠擊退後金軍隊,這是何等的屈辱?


這種時候打勝一場戰役,叫大捷怎麼了?


吃你家大米了?喝你家湯了?


歷史總探長


寧遠“大捷”,一直以來被視為明朝對後金取得的第一次正面作戰勝利,被明熹宗稱為:此七八年來所絕無,深足為封疆吐氣!



從軍事層面講,自薩爾滸慘敗後,努爾哈赤率領他的八旗兵在遼東予取予求,除了熊廷弼的幾次治安仗小勝,及毛文龍背後偷襲外,明軍在遼東真的是一敗塗地,絲毫沒有可以拿的出手的戰績。從士氣上說,寧遠之戰前不久,關寧鐵騎還剛剛遭遇柳河之敗,一仗就陣亡了一個從二品的副總兵外加一個正三品的參將,士兵損失上千,最重要的是,事後兵部核查這幾年孫承宗練兵成果,號稱十萬八千的關寧軍,最後竟只有五萬七千,一半人吃空餉,這實在狠狠打了東林黨的臉,也極大挫傷了明軍面對後金兵的勇氣,“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浮誇言論又開始沸沸揚揚。



於是,在此情此景下,袁崇煥的一萬孤軍,能夠在努爾哈赤親率八旗主力的猛攻下,堅守成功,擊退來勢洶洶的女真人,就顯得難能可貴。而袁崇煥取得的勝利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頹喪的明軍士氣,前兵部尚書王在晉稱讚他說:“柳河敗績,士卒西奔,崇煥狂呼邀截,使各還信地。關外城堡,幸而得存。”現兵部尚書王永光則說:“柳河之陷,無處不逃,獨袁崇煥一軍屹然不動。”由此可見,寧遠之戰,其戰略心理價值遠勝於戰役本身,這是朝廷公認的。



而之所以引起質疑,最大的問題是大家避而不談的:覺華島慘案。後金兵攻城三日不克,被紅夷大炮轟死了六七百人,便把怨氣轉向了鄰近的覺華島。島上駐紮著七千多明軍水兵,還有七千多商民,共計一萬五千人,由於缺少陸戰裝備,也沒有堡壘掩護,全島遭到殘忍屠戮,無一倖免。另外,島上還有八多萬石糧食,全部落入後金之手,兩千多艘各種船隻被焚燬殆盡。兩相對比,顯然寧遠“大捷”是不能抵消覺華島的慘案的。

最關鍵的是,覺華島慘案原本可以避免。在戰略設計上,覺華島是由水路為寧遠輸送物資的重要樞紐,可以視為犄角,孫承宗督師三年都是這樣的,相安無事度過。然而直到此次努爾哈赤殺來,大家才意外地發現,覺華島周邊海面會與陸地連為一體,這個致命的疏漏從來沒有被人發覺,或者被重視,這就在慘案的發生埋下了地雷。當八旗兵快打到寧遠,袁崇煥才匆匆忙忙組織人敲開冰面,但僅過一夜,寒冬又重新將其凍上了,一切頑抗都成了徒勞無功。

從筆者的角度,寧遠“大捷”勝在戰略心理上,它宣告後金也不是攻無不克的,而細細衡量戰損比,則毫無意外此戰明朝損失更大,而且是不必要的損失,這也就成了後人屢屢質疑的原因。


春秋正義


《清史稿·卷一· 本紀一》二月壬午,上還瀋陽,語諸貝勒曰:“朕用兵以來,未有抗顏行者。袁崇煥何人,乃能爾耶!”

這是努爾哈赤所語,亦是寧遠之戰的最大成果。明史由清人張廷玉所著,故亦用此說。

《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袁崇煥傳》我大清舉兵,所向無不摧破,諸將罔敢議戰守。議戰守,自崇煥始。

寧遠是袁崇煥的御遼戰略核心,早己提前加固加高城牆。

《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袁崇煥傳》閻鳴泰主覺華,崇煥主寧遠,在晉及張應吾、邢慎言持不可,承宗竟主崇煥議。

《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袁崇煥傳》三年九月,承宗決守寧遠。僉事萬有孚、劉詔力阻,不聽,命滿桂偕崇煥往。初,承宗令祖大壽築寧遠城,大壽度中朝不能遠守,築僅十一,且疏薄不中程。崇煥乃定規制: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廣三丈,上二丈四尺。大壽與參將高見、賀謙分督之,明年迄工,遂為關外重鎮。

至清兵攻寧遠,其城新築兩年。

 《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袁崇煥傳》 我大清知經略易與,六年正月舉大軍西渡遼河,二十三日抵寧遠。

三軍用命,官員齊上,通判啟倧亦戰死!

《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袁崇煥傳》明日,大軍進攻,載楯穴城,矢石不能退。崇煥令閩卒羅立,發西洋巨炮,傷城外軍。明日,再攻,覆被卻,圍遂解,而啟倧亦以然炮死。

清兵攻城不下,立刻轉攻覺華。

《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袁崇煥傳》我大清初解圍,分兵數萬略覺華島,殺參將金冠等及軍民數萬。崇煥方完城,力竭不能救也。

穢史《清史稿》為之曲筆,只敘奪舟二千?不殺人只奪舟?可堪一笑。

《清史稿·卷一· 本紀一》遣武訥格將蒙古兵攻覺華島,奪舟二千,盡焚其軍儲,班師。

清兵此時還是八旗建制,一旗七千五百人,總機動兵力不過六萬,無法承受攻城之傷亡,故屠覺華洩憤而歸。

《清史稿·卷一· 本紀一》寧前道袁崇煥偕總兵滿桂、副將祖大壽嬰城固守。天寒土凍,鑿城不隳,城上放西洋炮,頗傷士卒,乃罷攻。

袁及眾將因功受賞,但又轉生不和。

《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袁崇煥傳》經略第、總兵麒並擁兵關上,不救,中外謂寧遠必不守。及崇煥以書聞,舉朝大喜,立擢崇煥右僉都御史,璽書獎勵,桂等進秩有差。《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袁崇煥傳》崇煥既解圍,志漸驕,與桂不協,請移之他鎮,乃召桂還。崇煥以之臣奏留桂,又與不協。中朝慮僨事,命之臣專督關內,以關外屬崇煥畫關守。

寧遠守城不易,清兵第一次吃了大虧,是一場勝仗。但與覺華島之戰俱為此次戰役一部分,算上覺華還是敗了,損失極慘烈。這一仗相似於臺兒莊戰役,亦打破清兵不可戰勝之神話,對士氣有所提振。

故寧遠之戰,重於士氣,利於宣傳,且守住寧遠獲得局部勝利,但觀全局亦難算大勝。

袁崇煥久歷寧前道,有捨身衛國之心,然總體戰略以屯田開彊為主,似有不妥,野戰如不能勝,徒耗國力資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