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根可達15公尺,厚積才能薄發,“苜蓿種植”帶給我們的成功思考

苜蓿是一種古老的飼料作物,有著“牧草之王”的美稱,為北方人所愛。


2000餘年前,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了神秘的苜蓿,從此在中國紮根繁衍。


苜蓿,它生命力頑強,不怕嚴寒霜凍;它生生不息,“百刈不饒”,一茬又一茬;它明豔動人,常年被蜜蜂追逐;它營養可口,是盤中美味。

主根可達15公尺,厚積才能薄發,“苜蓿種植”帶給我們的成功思考

明豔動人的苜蓿王

人們往往只看到了苜蓿是驕傲、高貴而美麗的“牧草之王”,卻未曾看到苜蓿成功背後所隱藏的哲理。


苜蓿的成功源於它的不甘現狀,敢於捨去安逸;源於它的腳踏實地,“先下後上”;源於它的百折不饒,奮勇拼搏;源於它的審時度勢,敬畏規則。


任何植物,任何動物,任何人在人世間生存,都需要把握這些生存之道,才能成功。


動植物是理性的,他們本能的遵守這些法則,而人類是早已跳出了理性的範疇,更多的是以感性為主,往往會背離這些原則。


今天,我們就跟“苜蓿王”,一起來學習

生存之道、成功之路


一、“破除硬實”,豐富自我


種過苜蓿的人都知道,苜蓿的部分種子具有“硬實性”,也俗稱這些硬種子為“鐵豆子”。


自然界賦予種子硬實特性的本意是為了保護種子,傳播種子。它能夠讓種子長期的保持活力,直到種皮的通透性受環境影響而改變後再發芽。 同一批種子可能會因為環境差異和種皮差異在不同的時間發芽,以此增加種族繁衍的概率。


主根可達15公尺,厚積才能薄發,“苜蓿種植”帶給我們的成功思考

長的像腎苜蓿種子,它具有硬實性


但也正是這種保護,讓苜蓿種子常常與陽光、雨水失之交臂,最終化作了泥土。好在人類的出現幫助了它們,毀掉了它們的小窩,破除了它們的障礙,讓它們都能茁壯成長。


而反觀我們自己,我們是否是常常安於現狀,等待著“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從苜蓿的“硬實性”,我們應當學到三點:


——卸去保護,破除障礙


俗話說:“沒有傘的人跑的更快。” 安逸、舒適是沉默的殺手,無形中消磨人的鬥志;是成功路上最大的障礙。


古有扶不起的阿斗,樂不思蜀,亡了蜀國;今有沉迷遊戲的網癮少年,坐吃山空,忘了青春。無論是劉嬋還是當代青年都是被富足安逸的物質生活迷亂了眼,忘記了江山和糧食是從何而來。蜀國必滅,網癮青年也必悔。


主根可達15公尺,厚積才能薄發,“苜蓿種植”帶給我們的成功思考

樂不思蜀的劉嬋成功滅了蜀國


誰也不知安逸舒適的生活還能持續多久,誰也不知明天會發生什麼。我們唯有居安思危,不斷輸入,不斷變強,才有能力去迎接未來的挑戰,應對危機。而我們需要做第一件事情就是破除自己“安全舒適的思想”,在本來安全或者不安全的環境中,尋求更強的自己,更好的明天!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是一個道理,不進步就意味著退步。


華為艱苦奮鬥,終於創造出了5G技術,對我國乃至全世界都做出了卓越貢獻。但如今還是被三星給超越了,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嗎?並不是,只是因為尚未取得突破,取得進步,被人搶先一步。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同樣如此,即便我們很努力也可能會被別人給超越,更何況不努力。


主根可達15公尺,厚積才能薄發,“苜蓿種植”帶給我們的成功思考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就是財富,我們要不斷輸入,擴充自己的內涵,才能同時代共進步,越來越成功;否則就只能像“鐵犁牛耕”一樣逐漸被淘汰。


——學會借力,打破困境


白蛇化形,向天雷借力;苜蓿破殼,向人類借力。我們工作和生活中也要學會借力。那麼如何借力呢?


主根可達15公尺,厚積才能薄發,“苜蓿種植”帶給我們的成功思考

學會借周圍人的力


首先,別人要願意借給我們。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我們需要先發掘自己的“”和特長,讓自己有“力”可借給他人;同時我們也當處好人際關係,與人和善。如此,我們便成為了他人願意投資的對象。


其次,要發掘周圍能借的“力”。我們就需要注意觀察周圍同事、朋友的特長,以及他們的社交圈。


其三,要敢於開口。如果不說,別人永遠不知道你的需求。而且,主動借力是一種示弱,能夠讓我們更容易的走入別人的心中,拉近自己和朋友的關係,何樂何不為呢?


二、“先下後上”,厚積薄發


前段時間,木木做了一個“等離子體”處理苜蓿種子的實驗。發現苜蓿種子在發芽後的一週內,它的根系就長到了近10cm,而它的芽還不到2cm。看來苜蓿將種子裡大部分的養分都給了根,是一個“先根後芽”、“先下後上”的“實幹家”,也難怪它能夠在乾旱、鹽鹼、瘠薄的土地上生長。


苜蓿是一種深根型的作物,生長2個月時,籽苗的根就可深入土壤90公分,5個月時可達180公分(6尺);特別是當苜蓿植株達到20年時,主根能深入地下15米。


主根可達15公尺,厚積才能薄發,“苜蓿種植”帶給我們的成功思考

苜蓿是典型的深根作物


可見苜蓿的高蛋白、高產、極強的適應性不是撿來的,而是通過扎深根,厚積薄發而來的。就如同成功一樣,需要厚積薄發,需要深入積累,需要千錘百煉。


從苜蓿的“先下後上”中,我們也應當學到兩點:


——夯實基礎,逆天而行


人生就好像就好比修房子,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基礎,基礎紮實程度就決定了我們未來的高度

莊周曾在逍遙遊中寫道:


“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主根可達15公尺,厚積才能薄發,“苜蓿種植”帶給我們的成功思考

大風託大翼


這句話表達含義是水深方能載大舟,風大才能負巨翼。在未來,我們如果想要“展巨翼、負大舟”,取得大成就,就必須要“

積小流、聚弱風”來紮實我們的基礎,提高我們的上限


——願做冰山,不做浮萍


苜蓿就如同冰山一樣,露一藏九,根基深厚,卻仍謙遜有禮。做人也應該做一個冰山般厚重、謙遜、具有豐富內涵的人;而不是如浮萍一樣,毫無底蘊,卻要去班門弄斧。我們要做冰山,而不做浮萍,因為謙虛使我們內斂,可以豐富我們的內涵,提升我們魅力,讓我們獲得更多的朋友。謙虛已然是成功路上一個必要的品質。


主根可達15公尺,厚積才能薄發,“苜蓿種植”帶給我們的成功思考

冰山內斂,謙遜,露一藏九


——厚積薄發,生命持久


厚積薄發,才能經久不衰。燈泡中的耐用鎢絲是愛迪生通過幾千次的實驗才找到的,如果沒有愛迪生的厚積薄發,就沒有今天耐用的燈泡。書法大家王羲之從小喜歡在水潭邊練字,時間一長,竟然將整池水都染黑了。王羲之作品傳承千年也是因為厚積薄發和堅持不懈。


主根可達15公尺,厚積才能薄發,“苜蓿種植”帶給我們的成功思考

是愛迪生的厚積薄發造就了耐用的燈泡


對於學習而言,只有紮實基礎、勤學苦練才能讓你每次取得好成績;對於工作而言,只有持續輸入,你才能持續創新輸出,成為老闆眼裡那個不可替代的人;對於企業而言,只有著重質量、服務,深挖特色,才能讓你的產品打出好口碑。一時的小聰明,只能是曇花一現;只有厚積薄發,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三、“百刈不饒”,連綿不絕


古代先賢范蠡,曾三次為民散盡家財,且每次都能東山再起。不得不說苜蓿和范蠡還是很像的。范蠡與苜蓿都有三散家財(苜蓿每年刈割3-5次)的經歷,且每次都能東山再起,而且正是三散家財讓他們的總資產遠勝從前。


這一切都當歸功於范蠡、苜蓿百折不饒的品質和即時清零帶來的推動作用。走向成功不僅需要要百折不撓,更需要及時清零,用“零”的心態去看待問題。


——不屈不撓,愈戰愈勇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遇到諸多坎坷。有的人跌倒了,就換一條路,結果又失敗了;但是苜蓿般的這一類人不一樣,他們跌倒了之後,立馬站了起來,重整旗鼓,愈戰愈勇,最終名利雙收。


主根可達15公尺,厚積才能薄發,“苜蓿種植”帶給我們的成功思考

再堅持一下,就快成功了


很多事情大部分人都能做,但是做成了往往很少,那是因為大部分人都堅持不下去。自媒體寫作這件事情就是如此。大部分人都具有寫作能力,可是真正堅持下去的人沒有幾個,成功者自然是寥寥無幾。無論選擇任何道路、做任何事情,困難、挫折都是在所難免的。逃避無法解決問題,放棄更是弱者的表現,唯有像苜蓿一樣,不屈不饒,才能實現更高的價值。


——不驕不縱,及時清零


及時清零對於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十分重要。因為常常有人自滿於當下的成就,就止步不前;為了欣賞一片美麗綠葉,就錯了整片森林;為了炫耀,就忘記了自己來時的本心。


我們需要有著及時清零的思想,讓自己時刻保持昂揚的鬥志。我們要明白過去的事情是用來回憶的,而不是用來享受和吹噓的;當下的事情和未來的結果,才是我們應該真正關心的。


主根可達15公尺,厚積才能薄發,“苜蓿種植”帶給我們的成功思考

及時清零,保持謙遜昂揚的鬥志


四、“敬畏冬天”,能屈能伸


苜蓿不僅有百折不饒的品質,更有“能屈能伸”的好漢氣度。苜蓿面對刈割,不畏艱難險阻,愈戰愈勇;苜蓿面對冬天,又飽含敬畏之心,願褪去華麗的外觀,只留下明年的火種,待到春季,再茁壯成長。


——無視規則,頭破血流


無規矩不成方圓,我們要對規矩長存敬畏之心。如果無視學校、公司的規矩,那隻能被開除;如果無視交通規則;那註定不會有好結果;如果無視法律;那必定下半生只能在小黑屋裡面過。


學會遵守規則,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既能體現品德;又能護自己周全。


主根可達15公尺,厚積才能薄發,“苜蓿種植”帶給我們的成功思考

規則是每個人都應當遵守的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就是因為有人無視規矩,無視法律,去獵殺野生動物,才將病毒帶入人群之中,危害天下。


學會服務家庭的規則,能讓家庭幸福美滿;學會遵守企業的規則,能讓事業步步高昇;學會堅守國家的規則,能讓國泰民安。


——抓住機會,茁壯成長


苜蓿不僅懂得在冬日蟄伏,還明白春季是一個大展宏圖的好機會。當我們戒掉了焦躁,魯莽,學會了在深淵中等待機會,並能“一覓即中”時,成功自會向我們招手。機會總是垂憐那些隱忍的,早做準備的人;越王勾踐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五、學會感恩,懂得回報


古語有言: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是養育之恩。


苜蓿草就深知此事,它在從土地汲取營養的同時,就在不斷為母親固氮補充氮元素。


在狂風驟雨襲來時,苜蓿為母親遮風擋雨;並用手緊緊的抓住母親;在烈日炎炎時,苜蓿用它的身軀為母親遮陽,減少母親的水分流失;再在冷的冬天來臨時,苜蓿褪去外衣,給母親披上禦寒。


主根可達15公尺,厚積才能薄發,“苜蓿種植”帶給我們的成功思考

長存感恩之心,方能自信應對未來


學會感恩,能讓我們內心更強大,更光明。感恩產生的道義力量會讓我們充滿自信,高歌著去迎接前方的挑戰,無所畏懼。無論是修生養性,還是建功立業,都應先修心修德。感恩之心會成為成功路上制勝的法寶。


苜蓿的“王冠”不僅僅是天賜神力,更是正確的價值導向和世界觀所造就的。種植苜蓿不應當僅僅種在地裡,更應當種在心裡;讓“破除硬實”,豐富自我、“先下後上”,牢固根基、“百刈不饒”,連綿不絕、“敬畏冬天”,能屈能伸、學會感恩,懂得回報的方法論在我們心中紮根並茁壯生長,指導我們戰勝一切困難,走在成功的金光大道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