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都是誰?其代表作品都有哪些?

古代詩詞風雲榜


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蘇軾、蘇洵、蘇轍 (蘇軾,蘇洵,蘇轍父子三人稱為三蘇)、歐陽修、王安石、曾鞏(曾經拜過歐陽修為師)。

唐朝

 韓愈——尊儒反佛為題材的代表作有《原道》《論佛骨表》《原性》《師說》等,嘲諷社會現狀為題材的雜文有《雜說》《獲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驢》《永某氏之鼠》《臨江之麋》,哲學論著有《非國語》《貞符》《時令論》《斷刑論》《天說》《天對》《永州八記》。其中包括《小石潭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等。

宋朝

  歐陽修——《醉翁亭記》,《鳴蟬賦》《秋聲賦》《與高司諫(jiàn)書》《朋黨論》《伶官傳序》《賣油翁》   

蘇洵——《六國論》《衡論》《辨姦論》《管仲論》《權書》等。   

蘇軾——《水調歌頭》,《浣溪沙》,《江城子》《蝶戀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平王論》《留侯論》《石鐘山記》等。   

蘇轍——《欒(luán)城集》84卷,《欒城應詔集》12卷。   

曾鞏——《上歐陽舍人書》《上蔡學士書》《贈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傷仲永》《答司馬諫議書》





商洛218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及三蘇(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散文家的合稱。

其中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歐陽修、三蘇等四人是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鞏是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們先後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詩文發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

韓愈的主要作品有《雜說》四篇、《韓昌黎集》、《原道》、《原性》、《答李翊書》、《師說》、《送李願歸盤谷序》、《送孟東野序》、《此日足可惜贈張籍》、《山石》、《張中丞傳後敘》、《毛穎傳》、《送窮文》、《進學解》、《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赴江陵途中寄贈……翰林三學士》等。

柳宗元一生留有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理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託,有《河東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漁翁》等。他和韓愈並稱“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



歐陽修著有《朋黨論》、《新五代史·伶官傳序》、《與高司諫書》、《醉翁亭記》、《豐樂亭記》、《瀧岡阡表》等。都是歷代傳誦的佳作。 歐陽修還開了宋代筆記文創作的先聲,他的筆記文有《歸田錄》、《筆說》、《試筆》等。


蘇軾的代表作有《赤壁賦》、《石鐘山記》、《飲湖上初晴後雨》、《念奴嬌·赤壁懷古》。



他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並稱三蘇。

蘇洵代表作有《雲興于山》《有驥在野》《有觸者犢》《朝日載升》《我客至止》、《歐陽永叔白兔》《憶山送人》《顏書》《答二任》《送吳待制中復知潭州二首》等。



蘇轍著有《欒城集》,包括《後集》、《三集》,共84卷,有《四部叢刊》影明活字本。又,《欒城應詔集》12卷,有《四部叢刊》影宋鈔本。


王安石王安石一生作品無數,不僅有詩歌,還有散文集,詞作品等,留存至今的作品有一千五百多篇。代表作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臨川先生歌曲》、《上仁皇帝言事書》、《本朝百年無事札子》、《答司馬諫議書》、《鯀說》、《讀孟嘗君傳》、《書刺客傳後》、《傷仲永》、《感事》、《兼併》、《省兵》、《收鹽》、《河北民》、《元日》、《歌元豐》、《泊船瓜洲》、《江上》《梅花》、《書湖陰先生壁》、《明妃曲》、《桃源行》。


曾鞏代表作有《詠柳·亂條猶未變初黃》、《城南·雨過橫塘水滿堤》、《墨池記·臨川之城東》、《贈黎安二生序·趙郡蘇軾》《寄歐陽舍人書·鞏頓首再拜》《賞南枝·暮冬天地閉》等。


謙澍剪映


韓愈:《初春小雨》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近卻無。

枊宗元:《行路難》

南山棟樑益稀少,愛材養育誰複議,

歐陽修:《生查子》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王安石:《登飛來峰》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蘇洵:《六國論》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蘇轍:《武昌九曲亭記》

子瞻遷於齊安,廬於江上。

曾鞏:《墨池記》

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



三容7


唐宋八大家,又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國唐代柳宗元、韓愈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散文家的合稱。其中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歐陽修、三蘇等四人是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鞏是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

柳宗元,代表作有,論說文《天說》,……,寓言《三戒》……,傳記《捕蛇者說》……,山水遊記《小石潭記》……,還有詩詞騷賦,作品集《河東先生集》!

韓愈,代表作《師說》,《進學解》……,還有《山石》

歐陽修,代表作《醉翁亭記》,《秋聲賦》……

蘇洵,代表作《六國論》

蘇軾,代表作《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轍,代表作《歷代論》,《上樞密韓太尉書》,《武昌九曲亭記》……

王安石,代表作《讀孟嘗君傳》,《桂枝香•金陵懷古》……

曾鞏,代表作《局事帖》,《醒心亭記》,《遊山記》,《道山亭記》,《墨池記》,《唐論》,《隆平集》,《越州趙公救災記》,《西樓》,《詠柳》,《曾鞏集》……










李世民


唐宋八大家,是對唐代柳宗元、韓愈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散文家的合稱。

1.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祖籍河東(現山西運城永濟一帶)。世稱“柳河東”、“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

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我們比較熟悉的有《捕蛇者說》、《江雪》、《永州八記》等。

2.韓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是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

韓愈的作品非常多,現存詩文700餘篇,其中散文近400篇。我們比較熟悉的有《馬說》、《師說》、《進學解》、《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誌銘》等。

3.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籍貫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主要作品有《醉翁亭記》、《豐樂亭記》、《秋聲賦》、《祭石曼卿文》、《賣油翁》等。

4.蘇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號老泉,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家,與其子蘇軾、蘇轍並以文學著稱於世,世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蘇洵的散文比較厲害,主要作品有《顏書四十韻》、《六國論》、《管仲論》、《辨姦論》等。

5.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東坡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他的作品非常多,其詩文就有110卷,我們熟悉的有《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赤壁賦》、《後赤壁賦》、《春宵》、《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減字木蘭花·空床響琢》、《題西林壁》等等等等。

6.蘇轍(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 ),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宰相,蘇軾的弟弟。著有《詩集傳》、《春秋集解》、《論語拾遺》、《道德經解》等。

7.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 。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王安石的存世作品有《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臨川先生歌曲》《臨川先生文集》等。

8.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後居臨川,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曾鞏存世的作品有《曾鞏集》《元豐類稿》 《隆平集》等。

“唐宋八大家”中,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歐陽修、三蘇等四人是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鞏是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韓愈和柳宗元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們先後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詩文發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


小龍蝦沒文化


國學旁通和野渡267等人的提問都是同一題目,一併作答:

自明人標舉唐宋八大家後,治古文者皆以八家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鈔》。他們各有哪些代表作,在《古文觀止》也較有重點的選入了八大家的作品。韓愈,唐朝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代表作有,《師說》,《進學解》,《爭臣論》等。



柳宗元,唐文學家,思想家,代表作有《捕蛇者說》,《三戒》,《封建論》等。

歐陽修,北宋文學家,史學家,代表作有《秋聲賦》,《醉翁亭記》,《豐樂亭記》等。

蘇洵,北宋文學家,代表作有《管仲論》,《辨姦論》,《心術》等。

蘇軾,北宋文學家,書法家,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代表作有《前赤壁賦》,《石鐘山記》。

蘇轍,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蘇洵,兄蘇軾合稱“三蘇”,代表作有《上樞密韓太尉書》《黃州快哉亭記》。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代表作有;《讀孟嘗君傳》,《遊褒禪山記》。

曾鞏,北宋文學家。其代表作有《寄歐陽舍人書》,《贈黎安二生序》。
唐宋八大家是以上八位散文家的合稱,唐宋八大家也隨之流行。


等事長


唐宋八大家,又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國唐代柳宗元、韓愈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散文家的合稱。其中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歐陽修、三蘇(蘇軾、蘇轍、蘇洵)等六人是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鞏是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代表作有《進學解》《雜說》《獲麟解》《師說》等。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學家,世稱“柳河東”,與韓愈並稱為“韓柳”。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詩文,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均寫於被貶之後。典範之作要數《永州八記》。代表作:《黔之驢》、《永某氏之鼠》、《臨江之麋》、《小石潭記》等。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天聖進士,仁宗時期翰林學士。蘇軾兄弟、曾鞏、王安石皆出自歐陽修門下。歐陽修主持進士考試時,錄取了蘇軾、蘇轍、曾鞏等人,對北宋文風的轉變有巨大影響。代表作:《醉翁亭記》、《賣油翁》、《鳴蟬賦》、《秋聲賦》、《伶官傳序》等。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豪放派詞人。蘇軾在詩、詞、散文、書、畫方面均有很高造詣。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自請外任,而後仕途幾經浮沉。宋高宗即位後,追贈蘇軾為太師,追諡號“文忠”。代表作:《水調歌頭》、《浣溪沙》、《蝶戀花》、《赤壁賦》、《石鐘山記》等。

蘇洵,字明允,號老泉,大文豪蘇軾的父親。蘇洵少時不愛讀書,及至二十七,醒悟發憤,開悟雖晚,但用功甚勤,學經通史,十幾年苦讀。後因被歐陽修賞識而文名大盛。蘇軾曾回憶幼年隨父讀書的情景,認為自己深受父親影響。代表作:《六國論》、《管仲論》、《辨姦論》、《衡論》、《權書》等。

蘇轍,字子由,嘉祐二年與兄蘇軾同登進士科。因反對王安石變法,仕途起伏不定。直至崇寧三年,定居潁川,過起田園隱居生活,終日讀書、著述、參禪。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代表作:《欒城集》、《龍川略志》、《詩集傳》、《論語拾遺》等。

王安石,字介甫,北宋傑出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出生在官吏家庭,自小受到良好教育,進士出身,打小隨父遍歷各地,見多識廣,深諳民情,出仕後推行新法,被列寧評價為“十一世紀中國最偉大的改革家”。代表作:《傷仲永》、《遊褒禪山記》、《答司馬諫議書》等。

曾鞏,字子固。曾致堯之孫,曾易佔之子,嘉祐二年進士,北宋散文家。曾鞏生在書香世家,祖父當過戶部郎中,父親是太常博士。史料記載曾鞏“十二歲能文,語已驚人,不類童子”。與王安石、歐陽修均為熟識。代表作:《王平甫文集序》、《寄歐陽舍人書》、《贈黎安二生序》、《上蔡學士書》等。


高尚其事


唐宋,個人認為是中國文化發展最為鼎盛的時代。湧現出無數的才子文人。詩詞歌畫賦,無一不讓人拍案稱絕。但是其中又有八個人,各領時代風騷。雖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是他們的文學成就當屬最高,他們的作品流傳最廣。

之所以稱他們為唐宋八大家,其實還有一個典故:明初,主簿朱右將唐宋八個作家的作品彙編至《八先生文集》,後明朝中期,散文家、藏書家茅坤將這八人的作品又編到書中,並取名:《八大家文鈔》。從此,唐宋八大家因此得名。

他們分別為: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

他們的作品在後世膾炙人口,文章中精彩金句隨處可見,俯身可拾。下面我們就拜讀一下這八位先輩的作品吧。

一、韓愈:字退之,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現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因祖籍河北昌黎,,所以被世人稱之為“韓昌黎”。

《師說》片段: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二、柳宗元:柳宗元,字子厚,漢族,現今山西運城永濟一帶人, 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後人稱他為“柳河東”、 “河東先生”,因最後官居柳州刺史,也稱“柳柳州”。

《江雪》賞析: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三、蘇洵:蘇洵,字明允,自號老泉,漢族,現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學家。

《我客至止》賞析:
我客至止,我迎於門。來升我堂,來飲我尊。羞鱉不時,詈我不勤。求我何多,請辭不能。客謂主人:唯子我然。求子之多,責子之深,期子於賢。

四、蘇軾。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後人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現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五、蘇轍。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現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學家。

《黃州快哉亭記》片段: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漢沔,其勢益張。至於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餘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六、歐陽修。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中, 漢族。現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

《醉翁亭記》片段: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七、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漢族,現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梅花》賞析: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八、曾鞏。曾鞏,字子固,漢族,現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後居臨川,北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

《詠柳》賞析: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八大家介紹完了,但是八大家留下的文章精句,讓後輩永世膜拜傳頌。他們活得精彩、寫得精彩、書得精彩。他們的人生,才是精彩絕倫的一生......

該文僅表達個人觀點。錯誤之處,還請各位友友批評指正,不勝感謝!更多精彩請關注“恆實說”


恆實說


韓愈(唐)

二十五歲中進士,先後任職監察御史、陽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袁州刺史和國子祭酒等職。

韓愈終其一生,提倡恢復古文運動,自認孔孟傳人,主張“文以載道”,被譽為“文起八代之衰”。

代表作有《原道》《原性》《原毀》《進學篇》《祭鱷魚文》《諫迎佛骨表》《送窮文》《師說》等。

柳宗元(唐)

柳宗元與韓愈、劉禹錫是“鐵三角”。一生多次被貶,先後任職御史、陽山令、永州司馬、柳州刺史等。

代表作有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捕蛇者說》《天說》等。

歐陽修(宋)

歐陽修習慣每寫好一篇文章,便將其貼在牆上,反覆朗讀,多次修改,直到改不動為止。且王安石、蘇軾、蘇轍和曾鞏都得到歐陽修的提攜。

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稱讚歐陽修,“如公器質之深厚,智知之高遠,而輔學術之精微,故充於文章,見於議論,豪健俊偉,怪巧瑰琦。其積於其中,浩如江河之停蓄;其發於外者,爛如日月之光輝。”

代表作有《醉翁亭記》《朋黨論》《記舊本韓文後》等。

王安石(宋)

歐陽修讚揚王安石的古文可以媲美韓愈。王安石政論文章尤其精彩。

代表作《本朝百年無事扎》闡述神宗朝內外形式,力主神宗要實行改革。《答司馬諫議書》就司馬光所反對的“侵官”“生事”“徵利”“拒諫”的回覆。

曾鞏(宋)

仁宗慶曆元年進士。歐陽修評論其,“過吾門者百千人,獨於得生為喜。”

曾鞏文風似柳宗元,有陰柔之美。作品有《元豐類稿》《戰國策目錄序》等。代表作《戰國策目錄畜序》,理論精準,說理清晰。

蘇軾(宋)

仁宗嘉佑元年進士,文學全才,散文、古文、詩詞書畫和書法皆通,是歐陽修去古文運動的繼承者,主張“文與道俱”。

代表作有《赤壁賦》《後赤壁賦》《放鶴亭記》《上神宗皇帝書》等。後世稱蘇軾文為“蘇海”,文平坦無奇,卻又無所不有。

蘇洵(宋)

蘇軾父親。蘇洵文章以變論文最好,文章風格古雅雄健,如《六國論》。

其餘作品還有《朝日載升》《我客至止》《顏書四十韻》等。

蘇轍(宋)

蘇軾弟弟。蘇轍自幼深受父兄薰陶,文風淡泊文靜,擅長寫景寫物,就成就而言較蘇軾稍遜風騷。

代表作有《新論》《墨竹賦》《南齋竹》《秋稼》等。



環宇同城


唐宋八大家,又稱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國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稱。

其中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歐陽修、三蘇等四人是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鞏是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們先後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詩文發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

韓愈——文起八代之衰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思想家,祖籍昌黎(今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明人推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進學解》

學業的精進來源於勤奮,而荒廢於遊蕩玩樂;做事的成就出于思考,而敗壞於因循隨便。

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內不愧心。

——《與孟尚書》

上對得起蒼生,下對得起黎民,內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師說》

有志不在年高,知識不分貴賤,誰掌握了真正的學問,誰就應該受到尊重,大家就應該向他學習。

與其有譽於前,孰若無毀於其後;與期有樂於身,孰若無憂於其心。

——《送李願歸盤谷序》

與其當面和得勢時受到稱譽,還不如背後和失勢時不遭到毀謗;與其身體上享受快樂,還不如心裡無憂無慮。

柳宗元——文者以明道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學家、思想家,祖籍河東(今山西運城),世稱柳河東。

擇天下之士,使稱其職;居天下之人,使安其業。

——《梓人傳》

挑選天下有才能的士人為官,並且使他們能夠適合他們的崗位;使天下人都能夠安居,並且讓他們能夠對自己的生活工作感到安定。

寧為有聞而死,不為無聞而生。

——《上揚州李吉甫相公所著文啟》

寧聞名天下而死,也不默默一生而活。

清泠之狀與目謀,瀯瀯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

——《鈷姆潭西小丘記》

清澈明淨的天色與眼睛默契融合,清脆悅耳的翶與耳朵默契融合,悠閒空靈的境界與神思默契融合,深邃幽靜的氣氛與心靈默契融合。

寧正為心,疾惡不懼。

——《先侍御史府群神道表》

為人應保持正直的本性,堅貞的節操,嫉惡如仇,無所畏懼。

歐陽修——一代文宗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學家、史學家。諡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

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

——《朋黨論》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君子與君子以志同道合為前提而成為朋友,小人與小人則因私利相同成為朋友。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亭記》

醉翁的心意不要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遊賞山水的樂趣,有感於心而寄託在酒上罷了。

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伶官傳序》

人做事常常因為不注意細節而失敗,聰明勇敢的人大多被他所溺愛的人或事物逼到困境。

君子之修身也,內正其心,外正其容。

——《左氏辨》

君子要修身養性,道德要修養內在的品德,同時要注意外在的儀表。內外同樣重要。

蘇洵——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

蘇洵(1009-1066),字明允,號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文學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世稱“老蘇”。

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心術》

要當將領,先要磨鍊心志,泰山在眼前崩塌但是臉色不變,麋鹿突然出現在身邊但眼睛不眨。遇事鎮定自若,不受外界影響。然後才可以頭腦清晰,分析利弊,對抗敵人。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百人譽之不加密,百人毀之不加疏。

——《遠慮》

把知道的都告訴對方,對對方極度坦誠。很多人讚譽他,也不會因引而跟他更加親密,很多人詆譭他,也不會因此而疏遠他。

夫功之成,非成於成之日,蓋必有所由起;禍之作,不作於作之日,亦必所由兆。

——《管仲論》

功業的完成,不在完成的成功之日,而是一定有他成功的緣由;災禍的發生,也不是發生在發生之日,而是一定有它發生的徵兆。

用心於正,一振而群納舉;用心於詐,百補而千穴敗。

——《用間》

“得道都多助,失道者寡助”,廉潔公正,取信於民,自然能得到人民的支持;腐敗無能,失信於民,縱然小惠小利也無濟於事。

蘇軾——一衰煙雨任平生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扶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留侯論》

天下間真正有大勇的人,事件突發而不驚慌,無故見辱而不慍怒,因為其抱負甚大,志向甚遠,不因眼前一葉遮蔽而放棄無邊風光。

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前赤壁賦》

從事物變化的一面看,那麼天地間的萬事萬物沒有一眨眼的工夫不在變化;從事物不變的一面看,那麼客觀事物與我們人類都是無窮無盡,永遠長存的。

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

胸有成竹,方始作事。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晁錯論》

古往今來,能成就大事的人,他們不僅具有超群出眾的才能,還有百折不撓、堅定信念的意志。

蘇轍——汪洋澹泊,一唱三嘆

蘇轍(1039-1112),字子由,晚號潁濱遺老,又號欒城。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蘇軾之弟,世稱“小蘇”。

以言責人甚易,以義持己實難。

——《劉摯右丞》

用語言去要求別人很容易,而用公道來要求自己實在是困難。嚴於責人而疏於責己,這是常人易犯的毛病。

遇繁而若一,履險而若夷。

——《觀會通以行典禮論》

遇到繁多的事情,好像只是處理一件事;處於危險的境地,好像是走在平地上。遇亂履險,要心神鎮定,不為事情的繁多而慌張,不為處境的艱難所嚇倒。

無以待之,則十百而亂;有以待之,則千萬若一。

——《類篇敘》

對待事情,關鍵在於胸中有無處理的方法。沒有方法,即使事情很少,也會手腳忙亂,辦得一塌糊塗;有了方法,縱然事情很多,也能鎮定自若,辦得有條不紊。

戒心之易忘,而驕心之易生。

——《陸贄》

警惕之心容易遺忘,驕傲之心容易滋長。這是人之常情,難免有之,但也正因為這樣,才需要特別注意,戒驕戒躁。

曾鞏——曾文窮盡事理,其氣味爾雅深厚

曾鞏(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豐(今江西南風)人,世稱“南豐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跡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共相懸而不可以實指,有實大於名,有名侈於實。猶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惡能辨之不惑、議之不徇?不惑不徇,則公且是矣。

——《寄歐陽舍人書》

人的品行各異,不與外貌相干,不和名聲牽連。只有內心修德的人,才能不被迷惑,不徇私枉法,真正做到秉公符實。

詘己從諫,仁心愛人,可謂有天下之志。

——《唐論》

放低姿態,聽從勸諫,愛惜百姓,這就是心懷天下的志向。

天下之事,其可憂者甚眾,而當世之患,莫大於人不能言與不肯言,而甚者或不敢言也。

——《與孫司封書》

天下的事情,令人擔憂的事很多。但最令人擔憂的事,莫過於人們不能說話和不肯說話,有的甚至不敢說話更大的了。

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後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哉?則學固豈可以少哉。

——《墨池記》

王羲之憑藉自己勤奮練習,晚年書法方得大成。後世比不上王羲之的,不是天賦不及他,而是下是工夫不如王羲之罷了。

王安石——筆力簡而健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撫州臨川(今江西東鄉)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

因循苟且逸豫而無為,可以僥倖一時,而不可以曠日持久。

——《上時政疏》

因循守舊,苟且偷安,可以僥倖一時,不能維持一世。王安石力主變法,反對守舊,力主大有作為,反對苟且偷安。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遊褒禪山記》

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沒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

臨行而思,臨言而擇。

——《仁智》

經過思考再行事,就會降低盲目性,減少失誤;經過選擇再說話,就會去掉隨意和輕率,避免失言。

壞崖破巖之水,原自涓涓;乾雲蔽日之水,起於青蔥。

——《風俗》

損壞懸崖石壁的水,來自那涓涓細流。遮雲蔽日的樹木,都是從青蔥幼苗長起來的。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防微杜漸的道理不言而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