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的評定對教育教學質量有何影響?

用戶100586451911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教師職稱的評定一直是一個詬病的話題,也是對教師來說一道很難過的坎,再整個教師職業生涯中都會有些影響。

第一職稱在評定製度存在不平衡的情況

教師在評審制度上一直有著很大爭議,評審難已經成了一種常態。每次在評審時都充滿了競爭循環,名額少,難度高,以我在高校的評審講師為例,當時44人評審講師,只給了15個名額,好多人都是往復的循環,而且每次只公示結果排名,並沒有統一的判定打分標準,所以很多老師都心灰意冷,心態上有些麻木了,真可謂路漫漫。

第二教師的著力點發生傾斜

很多教師為了評職稱,把心思都放審到弄科研、搞科研,因為職稱在學校就是薪資的代名詞,只有職稱上了,待遇才會好,所以教師在課程上就投入的經歷越來越少,按部就班的就只講那麼一兩門課程,在教學上也不太注重經歷更新,創新,在某種程度上對於教學質量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在能力上就變得很少有突破。

第三 考核指標不清晰

教師首要任務應是以教學為主,但是在其整個教育過程中,教學的評分制也逐漸趨於淡化,整個評審對於教師教學質量的考核也越來越弱化,所以更多的教師就會對科研適當的傾斜,而且在評審結果中一會以教學質量評審不達標為緣由,一會又以科研水平不夠而被pass,考核中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所以對於教師在晉升過程中就是一個很矛盾的事實,有的老師就傾向於科研,有的老師還是停留在教學,很難找好一個都能接受的定位,所以對於老師也是不利的。

綜上,職稱的評審對於一個老師的教學質量和水平影響還是較大的,應該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鼓勵教師的提高和晉升的熱情,這樣才有利於教師的發展。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爬梯上的BIMer


職稱評定,是教育行業一年一度的一臺大戲。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啊,年復一年,日日夜夜,心掛職稱。為了職稱,有哭鬧的,弄虛作假的,相互構陷的,跑關係走後門的,拍馬屁爭功的,力爭當領導的,發禮物發紅包拉票的,深夜敲校長門的……體面的教師背後,充斥著太多的骯髒。當這些構心鬥角,營營苟苟充斥著教育的空間後,我們的教育還有什麼神聖可言!?而晉職到高級後,再無可爭時,大部分教師就覺得工資已經拿到頂了,已經功成名就,也就再無奮鬥的動力了,該歇歇了。於是腰痛腿痛渾身疼,三高四高各種高,到處喊苦喊累。你不給他減工作量?班級帶差了,成績考砸了你能奈他何?於是課程減半,工作量減半,直至退出教學一線,混進處室,亦或長期病假,偶露一面。

近年來,教師高級職稱編制又遭遇銳減,甚至規定退休兩個高級教師才給一個指標,而同時又鼓勵高級教師自願延遲退休(這個決定真搞笑),一經簽定就是五年。而延遲退休的教師哪個願在或真的在教學一線?以至於許多學校高級教師晉職指標年年輪空,偶有一個,面對越積越大的晉職隊伍,唱出了多少的悲苦辛酸。大部分的一線一級教師面對晉職無望的局面,已紛紛產生了放棄的心理,工作生活如厭世的老僧,怨氣暗藏,得過且過,何談工作的激情?

當一種職稱制度已不能振興一個行業,不能激勵員工,並且會產生阻滯作用時,改革也就勢在必行。

關鍵是,我們是在它完全爛掉之後改,還是爛掉之前改呢?


日頭地裡看螞蟻


中小學教師職稱工資掛鉤機制,基層一線教師意見很大,其主要原因: 1、評職稱人為的因素太多,不是公平公正的。能評上職稱的大多是教育系統內外話語權大的人群。有的老師為了能評上職稱,不得不向掌握評審權利的人員請客送禮,找人託關係。如今職稱評定已喪失了其作用。 2、職稱極大地挫傷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由於職稱與工資掛鉤,低職稱的教師與高職稱的教師幹同樣的工作,教育教學質量並不比高職稱的差,報酬卻低得多。影響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3、教師職稱與待遇掛鉤,沒有起到激勵的作用。已經評上高級職稱的老師,他們工作積極性也沒有未評上時那麼高了,因為職稱也到頂了,幹好幹壞一個樣;有的評上高級職稱的老師,就不在一線上課了,按職稱拿工資,一分錢也不會少。 這些問題主要是中小學教師職稱與待遇掛鉤造成的。 (政府有關部門可以到基層調查瞭解這方面情況)


千里碧荷


我是數學李老師,來說說我的看法。

看到評論裡都是在說負面影響,我想我來從正負兩方面來說一說我的觀點吧。

積極影響

職稱評定當然會有積極的影響。

對於教師隊伍而言,職稱評定可以認為是一個篩選的過程,通過對教師的評定,可以看出教師隊伍的分組。

特別是對於一個積極向上的教師,通過教師評定的條件,可以更直接的發現自己的不足,並盡力去彌補,通過教師評定去促進自己的發展與進步。可能有些教師會覺得學校總是看中個別的幾個教師,機會總是他們的。這當中涉及的是是一個馬太效應,越是優秀的人越是能有更多的機會。所以想要更優秀,想要去的更高的職稱來證明自己,那就去夯實自己的業務能力吧,強過抱怨不滿。

一個制度的存在沒有絕對的不好,也沒有絕對的好,理性的辯證的去看待它,我覺得才是正確的思考方式。

負面影響

就想其他答友說的,這一制度也存在它的負面影響。確實個別教育者為了評定而去做一些錯誤的事,而這種制度在某種程度上也制約了教師的發展。沒有評定成功並不意味著這位教師就沒有這樣的能力。

但話又說回來,因為這一制度的負面影響而不去努力,因為多好影響而不去實踐,這樣做影響的可能不止是自己,還有他人。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數學李老師


現在的教育確實有點亂,但亂源與教師評職稱無關。

教育的亂,亂在辦什麼樣的教育。我只說兩點:一是教育要不要考試。公立的小學初中是禁止考試特別是禁止考試給學生和老師排名的,強調學生的減負壓縮學生在校時間,然而家長卻不得不花錢買″課後服務″。學生走向高校走向社會卻是規格高大上的考試,分數買人生一點也不為過。所以,家長拚命的將孩子送私立學校,社會財富的60%以上用於教育。可是老師仍然很窮,更吸引不了優秀人才從事教育。而小學初中教育更趨於機關化,只要照著書本念課文,上課唯一的評價就是學生不出事。所以有人提出按課時數定待遇時找個適當的反對理由都難。

其二是評價小學初中教師不要看學生,因為學生成長是一個綜合性太強的東西。那麼評職稱看什麼,看本職工作以外的東西。所以各種評先,偽課題偽論文之類的,教育就遠不是教育該有的一切了。

所以,網上討論中小學教育該去掉普通高中一類,不要用發生在小學初中中的怪象遷移到他們。


楚天959


評定職稱是幾家歡樂幾家愁,評上職稱皆大歡喜,評不上職稱怨聲載道。聽圈內朋友說,各地基本這種狀況。職稱與工資掛鉤,涉及到個人收入,誰不重視呀。評定職稱,各地有不同標準,有時就出現了誰有話語權,政策就側重誰的個別現象。於是就有一部分有話語權的人近水樓臺,造成一部分一線教師心理不平衡,影響工作積極性。這種情況短時間內還會出現,隨著國家在不斷完善職稱評定辦法出臺,矛盾會逐漸解決,朋友們相信國家會有能力有辦法解決的。


中學教育微課堂


在大學,職稱的評定對課時有要求,同時,教學比武成績、學生對授課老師的評價以及一些老教師聽課評價等因素都很重要,這對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有促進作用,對教學質量提高自然也有好處。




非文老唐


評職稱是為了給教師工作的認可,可是有些地區評職稱沒有按著公'平公正的原則。這樣就影響了教育的發展,希望有關部門採敢有效惜施,制定合理方法。


老師265


不教書只會奉迎拍馬的校長拿公款搞關係,假業績假證書,高職稱不教書。爭榮譽搶利益,52歲就退了,他們才和公務員一樣有一次性獎勵績效,職稱工資和績效工資嚴重挫傷了老師們的積極性,害死了中國教育。我校一位老師家屬被強姦,很痛苦,兩級領導破格將他職稱升為高級,中國職稱搞笑嗎


Houai306


咱也就是一個普通的教師,對職稱的評定在科技學術等領域的作用也無從談起,但在中小學義務教育的學校裡面,大多數教師對職稱的評定存在詬病。因為積稱和工資、福利掛鉤,甚至教師的取暖費也按積稱發放,造成了教師工資差距過大,使教師同工不能同酬,極大地影響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使教師和領導、教師之間矛盾重重,給學校教育留下不安寧隱患,嚴重影響了義務教育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