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古鎮,秦嶺歷史文化濃縮成的精華

這裡是陝西商洛秦嶺山區的鳳凰古鎮,離湖南湘西的鳳凰古城還有一千多公里的距離,依著鳳凰古鎮的地理風貌、人文景觀、獨特氣質也完全沒有必要傍鳳凰古城的大款,因為地處終南山腹地,距離人們相對熟悉的關中平原,距離省城西安僅僅一百公里,就能呈現出完全顛覆傳統印象的地方,本身就充滿了傳奇色彩。


鳳凰古鎮,秦嶺歷史文化濃縮成的精華


是橫亙華夏中部的秦嶺賦予了陝西、甘肅南部迥異於大西北的神奇風物,讓人不得不佩服造物主的精心安排。柞水鳳凰古鎮自唐代始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古鎮坐落於秦嶺柞水縣東南部的社川河畔,轄區山嶺蒼茫,林木蔥翠,流泉清澈,氣候宜人,這裡文化源遠流長,旅遊資源豐富,獨特的四合院民居建築基本沿襲徽派建築風格,讓遊客在陝西就能感受到南國的玲瓏秀美和濃郁風情。

這個地處秦嶺山區的鳳凰古鎮為什麼叫鳳凰鎮呢,也許這是許多遊客共同的問題,那是因為古鎮的建築格局是按照一隻飛騰的鳳凰建造的,足以證明規劃設計的重要性,每當夜晚燈火燃起的時候,如果站在古鎮東面的山上俯瞰,網狀鋪陳開來的街道就猶如一隻展翅騰飛的火鳳凰。如此建於唐代的鳳凰古鎮與建於明代的鳳凰古城相比也就自然分明瞭,比歷史鳳凰古鎮悠久,比知名度鳳凰古城更高。


鳳凰古鎮,秦嶺歷史文化濃縮成的精華


鳳凰古鎮彎彎曲曲的老街道和兩側臨街分佈的明清老房是這裡的最大特點。在這條東西一千多米長的老街上至今仍完好保留著60多座明清時期的民居。老街依舊延續著前店後廠的格局,臨街全是商鋪,商鋪後面是住宅和作坊。商鋪鋪面寬不盈丈,宅院深深卻高達三四十米,據說鋪面的間數和房屋的縱深度都代表了當時主人的富裕程度,由此可以看出當年鳳凰古鎮工商業的發達程度。

明明亮亮的陽光讓鳳凰古鎮呈現一種通透的美,通透之中又滿是樸拙和純粹,不緊不慢的生活讓臨街店鋪和老闆都流露出都市難以感受得到的真實和悠閒。一個外來遊客的好奇拍攝絲毫不能影響他們的心境,那份淡然令人佩服。一位麻花店鋪大媽的話實在令人拍案叫絕:看一眼一塊錢!看兩眼兩塊錢!在筆者等待看三眼會不會是三塊錢的時候,她卻悠悠的冒出一句:看三眼不要錢!


鳳凰古鎮,秦嶺歷史文化濃縮成的精華


古老的街市上,來自秦嶺山區的土特產異常豐富,蘑菇、木耳、蕨菜、豆豉、臘肉、核桃、香菇、柞水豆乾,在這裡不能不提到最有影響力的柞水木耳,柞水木耳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野生和人工種植的木耳產業規模頗大,當地出產的一種黃絲菌因為難以人工培育而價格不菲。古鎮街市上還有成串的草鞋售賣,竹木草編也不錯,還有富有地方特色的苞谷酒,甘蔗酒、米酒,也能吸引遊客的目光。

鳳凰古鎮的特色美食著實不少,讓人感到目不暇接,既有西北大地的多樣性,還有川陝秦嶺的豐富性,臊子面、油潑面、漿水面,還有洋芋餈粑、麻辣小面,蕎麵麻花,苦蕎片,米粉,古鎮上幾家麻花店的生意都很火爆,金黃色的大麻花賣相極好,許多遊客都會買上一些或品嚐或帶走,來自秦嶺山區土豬肉製作的臘肉也是鳳凰古鎮街頭一道美麗的風景,據說用這些臘肉烹製的菜餚十分鮮美。


鳳凰古鎮,秦嶺歷史文化濃縮成的精華


古鎮的丁字路口,甚至還有兩家打鐵鋪在頑強的顯示著存在的價值,許多的鐵器工具,農具,用具依然能夠吸引城裡人的目光,不懂耕種的人們還是喜歡拿起陌生的鐵器比劃幾下,遠離並不意味著忘記。古老的鳳凰古鎮,正是這些傳延的鄉村集鎮符號在發揮著記住鄉愁留住歲月的作用。在歷史上鳳凰古鎮因為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作用,逐漸成為秦嶺以南、連接長江水系和黃河水系的重要商貿集鎮。

但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後來水運也越發的萎縮以及公路交通的改善,鳳凰鎮逐漸失去了昔日的作用。曾經繁榮一時的鳳凰古鎮慢慢的走向衰落,大量流失的青壯年群體和少年兒童讓鳳凰古鎮陷入窘境,曾經的小上海也失去了往日的風采,只剩下那些記錄著歲月痕跡的老街、老屋在訴說著故去的輝煌,老人們說僅靠外地遊客是拯救不了鳳凰古鎮的,而他們卻又提不出能夠振興古鎮的方略,大氣候都是這樣,漸漸老去的鳳凰古鎮還能不能找回昔日的榮光,這就是一個大問題了,因為全國還有許多這樣亟待改變現狀的古鎮在等待輸血,在等待鳳凰涅槃。


鳳凰古鎮,秦嶺歷史文化濃縮成的精華


鳳凰古鎮,秦嶺歷史文化濃縮成的精華


鳳凰古鎮,秦嶺歷史文化濃縮成的精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