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蘇聯軍銜簡介(1935-1943)

蘇聯十月革命勝利後,紅軍取消了軍銜,用高級、中級、初級指揮員和紅軍戰士來區分級別,直到1935年才開始恢復軍銜,這時候的軍銜在上校以上的將軍級別分別用一級、二級集團軍級、軍級、師級、旅級表述,而不是上將、中將、少將,直到1940年5月。

二戰蘇聯軍銜簡介(1935-1943)

二戰蘇聯軍銜簡介(1935-1943)

蘇軍中政委採用單獨的軍銜。
二戰蘇聯軍銜簡介(1935-1943)二戰蘇聯軍銜簡介(1935-1943)

1940年設立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少尉在1937年增設。

二戰蘇聯軍銜簡介(1935-1943)

二戰蘇聯軍銜簡介(1935-1943)

蘇軍兵種顏色及圖案

二戰蘇聯軍銜簡介(1935-1943)

1939年9月增設中校軍銜,原上校領章變為四個長方形,中校三個長方形,少校還是兩個長方形,大尉一個。上尉至少尉仍為正方形。

二戰蘇聯軍銜簡介(1935-1943)

修改後的上校軍銜二戰蘇聯軍銜簡介(1935-1943)

修改後的中校軍銜

1943年1月起,蘇軍改用肩章標註軍銜。

二戰蘇聯軍銜簡介(1935-1943)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