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高達769萬的澳大利亞,殖民300年後,為何仍地廣人稀?

戳右邊點關注,茶餘飯後,帶您足不出戶觀世界!

坐落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了一整塊陸地的國家,它的面積達到了769萬平方千米,位居全球國土面積第6位,是一個名副其實幅員遼闊遼闊的國家。可是,在國土面積廣闊的同時,澳大利亞的總人口數才有2544萬,這一數據幾乎與我國上海市的常住人口數量相當,如此一來,該國平均人口密度僅為3.2人每平方千米。

而中國的人口密度,為144.3人/平方公里,是澳大利亞的幾十倍,哪怕中國人口密度最低的省份,位於雪域高原的西藏 ,人口密度也有2.8人每平方公里,與澳大利亞相差不遠,但是很顯然,澳大利亞的環境遠比青藏高原優異。那麼,為何澳大利亞在這300多年的時間裡,一直處於國土巨大、人煙稀少的問題呢?

面積高達769萬的澳大利亞,殖民300年後,為何仍地廣人稀?

澳大利亞地廣人稀的問題,首先要從歷史角度進行分析。坐落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是世界各洲中最晚發現的一塊大陸;在18世紀的歐洲殖民者沒有到達這塊陸地之前,整個澳大利亞被森林、草原和荒漠覆蓋,居住在這片陸地上的土著居民僅有25~30萬左右,他們散居在澳大利亞大陸各個部分,形成了大小不一的500多個部落。這些土著部落仍然堅持著原始社會的生活,大多仍以狩獵和採集為生。

面積高達769萬的澳大利亞,殖民300年後,為何仍地廣人稀?

18世紀末,英國殖民者率先向澳洲移民,這些移民者憑藉著先進的勞動生產工具和洋槍洋炮,佔據了澳洲沿海一帶最肥沃的土地。生活在澳洲的土著居民,他們從前可以自由遷徙、覓食、打獵的草原,都被這些殖民者所佔領。土著只能被迫被驅趕至澳洲大陸內部荒無人煙的炎熱森林生活;

不僅如此,這些外來的殖民統治者還採取了他們一貫的野蠻恐怖的手段,迫害甚至公然屠殺土著居民,導致澳洲大陸原有人口大量減少。那些僥倖活下來的人,只能繼續忍受殖民者的奴役和剝削。就是因為歐洲的原著居民基礎數量很少,再加上這些殖民者的屠殺,讓本來為數不多的澳洲人口更加稀少。

面積高達769萬的澳大利亞,殖民300年後,為何仍地廣人稀?

其次,澳大利亞的人口少,還與這個國家的自然環境有著密切關係。澳大利亞有2/3以上的面積屬於乾旱和半乾旱地區,這都是一些不適合人類生存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帶,原來的土著居民以及後來的殖民者,只能夠在澳洲大陸有著充足水源,充沛水量和肥沃土地的邊緣地區定居。至今為止,澳大利亞全國絕大部分城市都分佈在沿海一帶,正是由於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並不多,所以,在近300年的時間裡澳洲人口並沒有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過程。

面積高達769萬的澳大利亞,殖民300年後,為何仍地廣人稀?

最後,由於澳大利亞的總人口數主要依靠移民進行激增,但是,由於當時澳大利亞殖民當局採取過帶有種族主義的"白澳政策",以及20世紀發生過的兩次世界大戰,都讓澳大利亞的移民多次處於停頓狀態。沒有了大規模的國際移民,僅依靠所剩無幾的澳洲土著,以及為數不多的外來殖民者,澳大利亞的人口實在難以實現爆炸性的增加。所以在這漫長300多年的歲月裡,澳大利亞仍然保持著地廣人稀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