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一中網課

受新冠狀病毒的影響,學校的開學工作延遲。寶一中劉校長第一時間在公眾號上發文,鼓勵師生直面疫情,逆境中學會成長。學校及時開展了線上教育,佈置及時,工作紮實。初二的老師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用希沃白板,有的用騰訊課堂,有的用微信語音,百花齊放,異彩紛呈。經過兩週來的網上授課,我被一中的優秀師生深深感動,我為他們良好的風貌、頑強拼搏的精神點贊!

初二九班班主任楊老師,學生親切叫她:婷姐。楊老師是名牌大學的研究生,學歷高,水平高。她對學生有耐心,教育有智慧,是孩子們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楊老師上網課要求嚴格,每天要求課代表及時準確記錄遲到學生名單,不交作業名單。對於這些同學,楊老師苦口婆心做思想工作,及時聯繫家長,反饋上課情況,商量解決的辦法,可謂用心良苦。楊老師上課備課紮實,實用性強,給學生們講解口語交際知識、對聯知識、漫畫知識,尤其是開展了名著閱讀專題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傅雷家書》,瞭解時代背景,分析情節及人物形象,研究作品主題,探究當下學習的意義等等。楊老師不是枯燥地解讀,而是告訴學生正確的讀書方法,然後一步步引導學生自讀自研自修,關鍵處做高屋建瓴地點播,學生們積極性高,在探究和討論中收穫了知識,獲得成長。楊老師是這樣教書的,也是這樣育人的。

九班的班會課上楊老師動情地說:孩子們,疫情之下,什麼樣的人是英雄?被稱作英雄的人,哪一個不是人生父母養?哪一個不是兒子、女兒、父親、母親、哥哥、姐姐?他們也是血肉之軀,他們是平凡的人,正是這些平凡的人創造了不平凡!孩子們,疫情之下,作為學生,我們應該怎樣做?認真學習、刻苦鑽研還是掛網打遊戲、自欺欺人?孩子們,我們安全,是千千萬萬個奮戰在一線的白衣戰士、科研人員、社區工作者保護的!我們應該怎樣做?

孩子們給出了最好的回答: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我們身前有無數英勇的戰士在幫助我們戰勝病毒。他們為了我們的健康奉獻了那麼多,我們又怎能放任自己,不努力前進呢?雖然不能在學校上課,雖然不能見到同學們,但我們還是不能鬆懈。努力,不是為了考試,不是為了應付老師,而是為了我們自己。這幾天在家裡待著特別無聊,但我並不想一直癱下去。雖然遊手好閒的生活好像很不錯,但一想到我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遠,我就感到良心不安。因為疫情的緣故,沒法出門,我決定用這些時間幹一些有意義的事。

這次疫情我們可以得到:人類不是主宰,不能驕傲自大。因為大自然會“回饋”人類。學習也是如此,自己本來就很一般,就更不能驕傲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我看到了為患者挽救生命的白衣天使,為維護社會秩序穩定的警察叔叔,為排查疫情而盡心盡力的社區志願者……他們無不讓我感動。但同時,這場疫情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需要時時刻刻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在疫情隔離期間,我們為抗擊疫情做出的最好貢獻就是,待在家中不亂跑,不給疫情傳播的機會;規劃好自己的生活,認真學習。

這次班會給我帶來的感受: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在這段特殊時期,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安分守己,老老實實呆在家裡配合國家的工作。在我們這個應該學習的年齡,更不應該虛度光陰、浪費時間!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延長的假期,通過閱讀、寫作以及各種課外活動豐富自己的學識;也可以通過學習各種樂器、繪畫臨摹、練習唱歌等渠道來充實自己的生活;更要勤洗手,保持衛生,提高自己的免疫力,鍛鍊身體,強健體魄……堅持就是勝利,我們終能度過難關!

在這個疫情肆虐的非常時期,我們能做的只有儘可能為自己積累財富,儘可能利用好一分一秒,去做真正對自己、對國家有意義的事!自律是成功的本錢。網課教育失去了老師和同學們的督促,拼的完全是自我的自控力。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當我意念動搖、無所事事時,我會反省:我們的安逸生活是千百萬醫生和護士冒著生命危險換來的,我們難道只能浪費嗎?我們不應該為自己、為他們的勞動成果做點什麼嗎?加油吧,堅持自律,做有意義的事!

鍾南山教授20多歲名牌大學畢業,40多歲赴英國進修學習,60多歲帶領醫護工作者抗擊非典,如今80多歲的他依然掛帥親征,奔赴武漢,與“新型冠狀病毒”戰鬥,著實令人佩服。我也要立志做一個像鍾教授那樣有知識、有擔當的人,今日事今日畢,今天的作業一定要今天完成,學好科學知識,不僅對個人有利,更對我們的國家有利。時光匆匆不等人,現在對自己的放縱與懈怠,將是明天的絆腳石!同學們加油!中國加油!看著孩子們鏗鏘有力的回答,我看到了幼苗們在陽光的照耀下,茁壯成長。疫情,我們不怕!

數學老師陳老師被孩子們親切稱呼為:陳爺,真爺。孩子們多麼喜歡和尊重陳老師啊。從上網課一開始,陳老師就一直使用微信和學生交流。幾個班188名學生 ,陳老師沒有講新課,嚴格按照教育局的文件要求來,複習舊知識處理寒假作業難題。陳老師事先在群裡徵求學生意見,詢問學生哪些題目不會做,在寒假作業哪一頁,到了上課時間,陳老師就一道一道耐心細緻地題目講解,一邊發語音,一邊發圖片,還不時詢問學生們聽懂了沒有,是不是還有更好的做題方法。一個半小時下來就幾百條語音留言,陳老師就這樣一條語音一條語音講解,從不間斷。

陳老師上課很辛苦,然而更辛苦的是改作業,學生們不停地在群裡發作業,陳老師要一張一張圖片地仔細看,看到對的,老師就肯定鼓勵,看到錯的,老師就指出其錯誤,給出正確的思路或解法,直到學生明白為止。陳老師還鼓勵數學尖子生給同學們講題,給學生鍛鍊的機會。這樣的工作從早持續到晚,很多時候,晚上十二點多了,凌晨一點多了,還有學生髮作業,陳老師都一一回復,沒有怨言,更沒有懈怠,彷佛24小時都在線,隨時準備回答學生的問題,其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令人佩服!

英語老師張老師,四十歲左右,臉上時常帶著微笑。她課備得紮實,知識面拓得很寬,聽孩子說,他們的英語課幾乎和新概念英語同步,所以,學生根本不用再外面補習英語,只要你按照老師的要求來,那英語成績就槓槓的。他們班的英語成績總是在年級名列前茅。張老師講課語速較快,知識點較多,客容量大,要求學生快速做筆記,並整理後發到群裡,老師逐一檢查。課下要記憶單詞,家長簽字監督。網絡好時,張老師就用希沃白板上課,網絡不佳時,張老師就把課件發到群裡,用語音一道一道講解。張老師還給學生們看勵志演講視頻---堅持到底,永不放棄!學生被點燃,大受鼓舞。我為張老師淵博的學識、敬業的態度所折服,張老師真棒!

最有趣的是物理課,實在想象不到非常抽象難懂的課被仲老師上得趣味橫生,引人入勝。在一節煮一顆”物理蛋”的課上,仲老師用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解釋抽象的物理知識,十分有趣。老師問同學們:怎樣煮雞蛋,用涼水還是用熱水;雞蛋煮好了,怎樣快速去皮;為什麼要放入涼水中;雞蛋中的蛋清還是蛋黃有營養;你認為哪種蛋的營養最高;為什麼餃子皮能黏的一起;為什麼餃子下到鍋裡就沉下去,而煮熟了就浮上來了;怎樣做餃子最有營養等等。學生積極性很高,搶著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在你追我趕的氣氛中,學生很快就明白了浮力、摩擦力、熱脹冷縮、沸點等物理概念,好有意思呀!

仲老師講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時,讓同學們思考中國人是怎樣發現火藥的,而諾貝爾是怎樣發現火藥的。他告訴學生:西方人是研究了火藥的化學結構,從而研製出了火藥;而我們卻是一些術士給皇帝煉製仙丹時偶然發現的。我們的火藥主要用來燃放煙花,娛樂的成分多;西方人卻用它裝備了先進的武器,用來進攻落後的清政府。同學們:我們一定要知道自己的長處,尤其是要知道自己的短處,這樣才能進步,一個人是這樣,一個國家更應該這樣!仲老師語重心長地說。我相信,這節課,孩子們肯定牢牢記住了仲老師的話。

網課在繼續,優秀的一中師生一如既往地努力奮鬥,勝利屬於你們----無悔的追夢人!疫情快要過去了,中國必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