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父母愛情》和《金婚》,淺析國人對“大團圓”結局的偏愛

《父母愛情》和《金婚》是題材相同的兩部電視劇。分別講述了兩對夫妻,從相識相愛到相伴一生的故事。兩部劇年代跨度都很大,男女主從青年、中年到老年。

而題材相同、故事相似,點擊率卻天差地別。《父母愛情》至今還擁有一批粘合度非常高的觀眾,逢播必看。而《金婚》卻讓人沒有再看的慾望,何以至此?

對比《父母愛情》和《金婚》,淺析國人對“大團圓”結局的偏愛

01 《父母愛情》中的核心關係——夫妻,給人溫暖和希望。而《金婚》讓女人望而生畏。

姜德福是個海軍團長,大字不識、半文盲。而安傑則是出身中產階級的小姐,家庭物質條件優越,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按大眾的普遍認知來看,這兩個人分屬於兩個不同世界,無論如何不應該是一對。但生活中總是不缺少特例,而藝術源於生活。編劇讓這兩個人相遇了,如此不登對的兩個人在各自的心裡暗示下,結合了。

姜德福看上安傑,始於她的美貌。而安傑是在家人看上了姜德福的身份地位後,從被動到主動地接受這個男人的。

有矛盾才會有碰撞,有碰撞就會有火花!兩個來自不同家庭,不同知識背景下的年輕人相愛了。這樣的愛情在那個特殊年代看起來是那麼不合邏輯,這也正是戲劇需要的衝突。越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以後,才會抓人眼球。

姜德福對安傑一生寵愛,一世呵護。即便這個女人看起來那麼任性、乖張。害羞了說“討厭”,生氣了還說“討厭”。不論她出什麼招,姜德福都能破解。“兵不厭詐”、“苦情戲”、“走為上計”,姜德福都爐火純青。

這正是女人們需要的被寵成公主的小情結。

安傑的家庭出身不好,姐夫和姐姐曾經栽過跟頭,連哥哥都避嫌不見,可姜德福願意出手相助,這對於安傑來說不光暖心,還很榮耀。安傑家的小孩子都得到過姜德福的扶持,有了稱心工作,這是一個男人最有“愛”的表達。

反觀《金婚》,觀眾就失望多了。

佟志是機床廠的工人,文麗是小學老師,兩個人都是知識分子,如此相配。以至於在戀愛初期,他們受到了周圍人的一致祝福。而他們兩個人對於彼此的外在和內在條件也同樣無比滿意。兩個人戀愛時期愛意滿滿,新婚時期也甜蜜無比。佟志還為此得了一個綽號“佟六次”,雖說聽起來有些不忍入耳,但這也側面證明了他們最初的情感厚度。

後來燕妮出生了,沒有做好角色轉換的佟志,迫切想逃離這種柴米油鹽、尿布滿天的日子。他去了三線支援,從此把孩子和家裡瑣事都扔給了文麗。婚前的文麗是一個多麼驕傲的女人啊!她也是家裡的么妹,被父母姐姐寵著長大的,可到了圍城裡就從公主變成了嬤嬤,丈夫甩手走人,讓她心生怨氣。有了怨氣的女人怎麼會美呢?

恰逢李天嬌出現,佟志的心被劃開了!雖然滴滴滲️血,但他從中獲取了似曾相識的快感。一箇中年男人和未婚女子情投意合、彼此看重,佟志婚內精神出軌了!從此李天嬌住進了佟志心裡,像一朵紅玫瑰!她也揉進了文麗的眼睛裡,像一顆硃砂。圍城裡擠進了第三個人,這段三角關係,佔據了《金婚》後半段的所有劇情。從佟志對李天嬌起心動念,到牽腸掛肚,再到老來惦念。文麗沒日沒夜都活在被否定的魔圈裡,不得安生。

觀眾似乎與文麗產生了情感共鳴,他們與文麗一道痛恨這個給了愛情卻守不住承諾的壞男人。可這樣的男人就藏匿於我們現實生活中啊!

《父母愛情》給人安全感,帶著觀眾憧憬光明。而《金婚》卻把安全感徹底抽離,反手一掌,將觀眾推向了生活的黑洞。

對比《父母愛情》和《金婚》,淺析國人對“大團圓”結局的偏愛

02 《父母愛情》中的姑嫂關係讓人暖心,而《金婚》裡的婆媳關係讓人堵心。

除了佟志出軌,更讓文麗堵心的就是婆媳關係。這個來自四川的婆婆,護著兒子,寵著南方,對兒媳婦處處挑刺。看不到丈夫,卻要每天與婆婆、孩子攪和在一起的女人,能有多幸福?觀眾看著面色一日憔悴更勝一日的文麗,心中憐惜,更恨佟志了。

而《父母愛情》裡,雖然江德華飛揚跋扈,粗野無禮。卻一點點被改造著,直到進島以後,她與嫂子安傑徹底成為了姐妹親人,一出出家庭暖心劇就開始上演了。她們彼此改造,彼此改變。德華變得愛衛生了,說話總有安傑的影子。安傑變得接地氣了,還能在屋頂上當著別人的面放屁。當安傑放下了大小姐的架子,試著與德華打成一片時,江德華也再不是那個愛嚼舌頭的農村婦女了。觀眾能看到暖意和情誼。

兩部劇,兩種主演情感,愛情和無血緣親情。一個給人向上的牽引力,一個拼命向下拽。觀眾會喜歡誰呢?不言自明。

對比《父母愛情》和《金婚》,淺析國人對“大團圓”結局的偏愛

03 中國人對於大團圓結局有著骨子裡的偏愛。

兩部劇都是經典,但傳播程度不同,無疑《父母愛情》更勝一籌。如果從深層次來討論,我想原因是中國人骨子裡與生俱來的對於“大團圓”的偏愛。

中國人對於“大團圓”結局的偏愛,古已有之。中國古代很多文學作品都是大團圓結局,或者說人為地構建大團圓結局。

為什麼中國人會偏愛“大團圓”結局呢?

第一、尚圓理論的影響。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耕文明,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長期佔據主導地位。在科技和生產力還不甚發達的時代,靠天吃飯是先民存活的唯一法則。“天”在老百姓眼中是圓的,這是我們對於圓的最初認知。這也影響了我們對於生活和生命的理解。高僧去世我們稱之為“圓寂”,從生到死被看做一個圓滿的過程。太陽東昇西落遵循的也是圓形曲線,月滿為盈,而盈就是圓的另指。做人圓滑,做事圓滿。吃飯時一家人圍坐在圓形桌旁,同樣也被看做圓滿、團圓的象徵。對於“圓”,中國人有著特殊的感情和期待。同樣,我們在欣賞文學、藝術作品時也希望它自始而終是個“圓”的結局。哪怕開頭有些差強人意的坎坷曲折,但結局要“圓滿”,這是符合我們的情感趨向的。

第二、儒家傳統思想的推波助瀾。

儒家思想從春秋時期萌芽,到戰國時期雜糅百家思想精華而發展,至漢朝時取得了“天下一統”的地位,到了宋代更幻化成“理學”形態,成為官方哲學。這幾千年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不或多或少地受到儒學的浸潤。

儒家強調“中和”之術,萬事萬物都存在矛盾對立,而兩方中不多不少,在量上要“中和”,“過”和“不及”都非完美,只有中和才是主旨。文學、藝術中都充斥著矛盾衝突,或美與醜,或善與惡,或殘缺與圓滿。無論是創作者還是受眾,都希望作品中的矛盾因素可以達到“中和”,如果有惡,就要用善去填補。如果有醜就要用美去佐助。所以很多文學作品或戲劇,即便前期充滿了顛沛流離、家破人亡,結局也一定會用“團圓”去收尾,這是一道“引人入勝”的希望之光。

第三、封建制度的壓制。

在封建社會,傳統的君主專制下,對於文學藝術作品的管控都非常嚴格。統治者需要用“團圓”去粉飾太平,給百姓生的希望,活的勇氣。太過現實主義的作品是不被提倡的,而我們都知道現實社會的確存在著人力不可逆的黑暗角落。如果作品中對於這些角落的揭露與批判過多過深,往往會給作者或作品帶來殺機。所以很多悲劇作品,比如《竇娥冤》、《梁祝》都會用一種人造的“圓滿”來收尾。《竇娥冤》中的竇娥雖然受盡冤屈命喪黃泉,卻氣候託夢,借鬼神之說懲惡揚善、報仇雪恨。而《梁祝》中梁山伯和祝英臺雖然生不能同衾,但死後卻得以同穴而眠,又化蝶雙飛。這都是作者構建的“團圓”結局,而讀者、觀眾在作者的引導下,久而久之對於“團圓”結局形成了慣性接受心理。

第四、文藝作品的心理補償功能。

文字作品作為精神食糧,是老百姓物質生活的補充。對於人的精神層面影響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無論生活在古代還是現代,每個人都不同程度地承受著壓力,或來自於家庭,或來自於事業。生活的重擔已經讓人心力憔悴,每個人都希望借住精神食糧獲得解脫。哪怕這解脫只是一個假設的“團圓”結局,已經足夠安慰靈魂。這就是文字作品的心理補償功能。

對比《父母愛情》和《金婚》,淺析國人對“大團圓”結局的偏愛

結語: 中國人對於“大團圓”結局的偏愛,有增無減。這是否值得我們深思?憧憬固然美妙,但割裂現實的“團圓”是否無異於掩耳盜鈴?接受真實、接受不完美,才能懂得反思,而反思是進步的先決條件。直面缺憾、直面慘淡,才能締造真正的圓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