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考生,切莫思考這個問題:2020屆高考難度會大嗎?

有人在網上提問:

2020屆高考難度會大嗎?

劍客老師認為,即使是在考生走進考場,考完2020年高考全部科目後,這個問題的答案仍然不夠準確,因為摻雜了考生太多的主觀感受。

只有等高考成績全部出來了,各省市區的控制線劃出來了,大家與往年一對照,才會知道到底是加大難度、減小難度或是與以往持平。

而更精確的判斷仍需要專業的研究人員去綜合大數據分析才能得出,一般人仍然只是憑感覺。

在這之前,所有的分析都是主觀猜測,基於各自的經驗或者道聽途說的一些消息。


高三考生,切莫思考這個問題:2020屆高考難度會大嗎?

比如說,網上持難度不會變大,至多持平甚至下降的聲音較多。

他們的依據是:

1,命題組仍是同一幫專家組成,因為5年一輪,尚未到期,今年只是第4年。2017年初次命題,難度很大,因為把握不好分寸,之後就開始降低難度,到2019年已經很平穩了。

2,受疫情影響,高三學生開學延遲,複習效果打了折扣。按理來說,應該會酌情降低難度。

3,許多省份開始新高考3+3模式,初次檢驗高考改革成果,不大可能當頭一棒。

高三考生,切莫思考這個問題:2020屆高考難度會大嗎?

這樣的分析結果當然是兩種情況:

一種是與實際情況比較接近,2020年高考難度確實與上年持平或降低,持這種觀點的分析者就覺得自己特別前瞻,不免沾沾自喜!

另一種結果卻是正好截然相反,高考難度卻偏偏大於上一年。分析者自然也會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來自圓其說。

說白了,人們總會更傾向於認為自己是對的,併為之不斷搜索有利的證據。至於反面的證據,則一條也不肯採用。

比如說,舉個反例特別容易。“非典”那一年,高考時間提前一個月,很多人認為高考難度會降低,結果怎麼樣?大出人們的意料,難度大得很!許多考生心存僥倖,沒有認真備考,結果吃了大虧!

高三考生,切莫思考這個問題:2020屆高考難度會大嗎?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們把時間浪費在思考一個沒有價值的問題上了!

日本人安宅和人在麥肯錫公司幹過決策諮詢,離職後寫了一本書叫《麥肯錫教我的思考武器》,書中講到,遇到問題時,先慢一點動手!因為有一件事比急著動手更重要——先判斷:“這個問題重要嗎?”

高三考生,切莫思考這個問題:2020屆高考難度會大嗎?

安宅和人提出,

一個有價值的問題要符合兩個維度,第一是議題度:也就是當前情況下,問題值得解答的必要性有多高:第二是解答質:在某議題度下,目前可以解答到什麼程度。

說實話,2020屆高考難度大不大?這個問題的議題度並不高,沒有什麼值得解答的必要。

因為,對考生來說,把注意力放在揣測高考難度上,實在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擔心難度大,考生會更緊張,引起心理不適,備考狀態好不起來;而考生輕信難度會降低,勢必掉以輕心,心理上一鬆懈,行動上就會鬆勁,複習就會浮於表面,不往深裡走。

而且,這個問題的解答質也不高。之前分析過,所有的解答都是基於經驗和主觀想法,得出來的結論作不得數!絕不可輕信。

高三考生,切莫思考這個問題:2020屆高考難度會大嗎?

所以,劍客老師認為,複習迎考階段,實在是應該輕裝上陣的!與其牽掛那神秘莫測的高考難度,使一顆心受到牽累,倒不如根本不去理它,把精力集中在還有多少計劃需要抓緊完成,還有哪些短板需要立刻提升,哪些專項需要馬上精練。

當務之急,高三學子們多背一個單詞、多歸納一道題的解法、多分析一篇作文範文、多看一遍錯題集,都比惦記著勞什子的高考難度要好得多!做前面講的這些事,實打實增加漲分的可能性,而思考後面這個問題,則只能給考生添包袱!

高三考生,切莫思考這個問題:2020屆高考難度會大嗎?

一件事能產生多少有意義的輸出,也就是能給自己帶來多少富有價值的改變,那才是值得思考的!

把時間都浪費在擔心高考難度上,能幫自己在高考中帶來任何有價值的成果嗎?

忘了它,安心備考才是第一!

高三考生,切莫思考這個問題:2020屆高考難度會大嗎?

安宅和人的這本書,值得一看!因為我們的生活中有太多隻講苦勞不講功勞的時候,我們的思考也有太多時候陷於迷茫和沒有結果當中。

“煩惱”是以“找不出答案”為前提“假裝思考”。 “思考”是以“能夠找出答案”為前提,有建設性的真正思考。 一旦發現自己正在煩惱,就馬上停下、立刻休息,並且培養能夠覺察自己正在煩惱的能力。

上面這段話,就是摘自書中的原文,怎麼樣,是不是讓你悚然一驚?想到自己原來有很多時候是在假裝思考。那麼,是時候買一本關於思考的書來提高自己思考的精度和效能了!

下面這本《深度思考:不斷逼近問題的本質》就是這樣一本值得反覆閱讀的好書,心動就趕快行動吧。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劍客談教育

“喜歡這篇文章,你的點贊、轉發和留言,就是對我最大的鼓舞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