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是從古至今一直都不能實戰,還是因為到了近代,練武人吃不了苦,才不能實戰?

愛的明信片112856856


1.我的觀點

很遺憾地說,我們現在看到的傳武,從一開始就不能實戰。

注意定語,我說的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傳武,而不是唐朝以前的傳武。

中國武術的歷史,以明朝為分界線,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宋朝及以前的武術,明朝及以後的武術。

宋以前的武術,應該是可以實戰的;但明以後的不可以。

但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傳統武術,例如太極拳、詠春拳,都是明朝以後的武術。

2.非實戰武術的歷史追溯

中國武術的歷史非常悠久,從有記載開始,迄今大約有3000年了。在發展過程中,也不是一直朝實戰的方向發展,而是衍生了若干分支,例如其中有一種是表演性武術,或者叫武術表演。

這種武術表演和舞蹈不一樣,舞蹈主要是突出優美,而武術表演在優美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陽剛的力量元素。這種表演在我國春晚也出現過很多次,的確很好看,我也非常喜歡。

(河南少林塔溝武校師生在春晚表演的大型武術節目《少林魂》)

這種表演性武術究竟能追溯到什麼時候,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至少可以追溯到唐朝。一個硬的證據,就是杜甫為此寫的一首詩,《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耀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與餘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動昏王室。梨園弟子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蕭瑟。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可見,至少在唐朝,表演性武術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了。

評論區有人說還可以追溯到更早,“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典故證明,秦末就有表演性武術了。關於這點,我感覺似乎有道理,但不能拿出來作為證據。因為項莊舞劍可能只是臨時性舞一下,而不是專門為了表演性武術做了職業性的長期訓練。

表演性武術如果要成為一支武術分支,至少要有人以此為職業(哪怕只是兼職),或者將這種表演性武術發展成一門專業的學問,有其獨特的訓練系統,其他人即使想學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學會的。

武術除了可以朝表演的方向演進,還可以朝很多其他方向演進,例如養生、哲學、仿生,等等。這些演進最後就發展成現在看到的傳武。

3.實戰武術的衰落和套路武術的興起

武術原本是為了殺人而生的,所以,它肯定是可以實戰的。但是,武術的殺人功能在火器誕生後,就逐漸被人們拋棄了。因為再強大的武術,無論是拳術還是掌法,或者劍法刀法,在火槍面前都是不堪一擊的。既然有“性價比”更高的殺人方法,為什麼還要去學武術?

所以,從明朝開始,由於火器的崛起,實戰性武術就如秋後的螞蚱,慢慢消亡了。

武術家們發愁了,沒有學徒,他們就沒有飯吃,更不要說過上富裕的日子。於是他們開始琢磨,思考創新。

中國是一個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家,中醫、養生、舞蹈、哲學等等,甚至周易,都在薰陶著中國每一個草民,也包括武術家。

武術家們為了賺錢,就把很多文化藝術融入到武術中去,開發出新的分支。於是誕生了全新套路武術,也就是現在看得到的中國傳武,例如太極拳、八卦掌、詠春拳、猴拳、白鶴拳、鷹爪……真的是百花齊放。

然而,你要是去查這些中國傳武的歷史,就會發現,它們幾乎全部都是明清兩朝起源的。

太極拳一說起源於陳王廷(1600-1680),陳王廷是明朝人,生於明萬曆二十八年;另一說起源於武當張三丰(1247-?),也是元朝、明朝人。八卦掌起源於董海川(1797-1882),清朝末年人。詠春拳起源也有很多說法,例如五枚師太或者嚴詠春(1735-1795),但不管是哪一個,都是清朝乾隆年前後。醉拳據說起源於蘇燦,清末人。白鶴拳起源於明末。

難道你不覺得奇怪麼?

中國武術有3000年的歷史,為什麼你看到的武術,基本都是明清兩朝起源的?

難道中國傳武是從明朝發源的?

當然不是。

你看完我前面的分析,就不會覺得奇怪了。這也是我不斷強調“現在看到的傳武”的原因,因為更古老的傳武,我們已經看不到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將中國傳武分為宋前和明後兩個階段的原因)。

這些套路武術從誕生的那一天開始,就不是以實戰為唯一目標的,而是融合了優美、養生、花哨、文化等等很多元素。

其中太極拳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其養生功能真的是一絕。

(太極拳優美又能養生,很受大眾歡迎)

當然,你要說練傳武的人完全不能打,那是肯定不對的。面對沒練過格鬥術的體重相同的人,練過傳武的人勝出的可能性非常大。

我說傳武不能實戰,是相對而言的,相對於現代綜合格鬥而言的。畢竟明以後的“新傳武”——套路武術——從一開始,就不是以實戰為唯一目的的。

4.為什麼中國武術派別如此之多?

不瞭解的人就會給出一個解釋:中國武術博大精深,所以派別林立。

這是外行人在不瞭解內幕的情況下,很容易就能做出的解釋。然而不是符合事實的解釋。

對於那些創造拳種的武術家而言,既然左右是不能實戰,那最重要的是能吸引眼球了,吸引了眼球才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所以,有的武術家就結合太極陰陽養生術,創造了太極拳。絕大部分人練太極拳,圖的當然不是悟透陰陽,或者格鬥能力,而是為了養生續命。

你創造了太極拳,獲得了豐厚的利益回報。我怎麼辦?那我就創造一個八卦掌了,也可以招到很多學生。

太極八卦都被你們佔了,我怎麼辦?好吧,那我就創造一個醉拳,跟你們不一樣,又可以賺錢了。

當然,最容易創造拳種的,還是仿生,動物那麼多,找一個來模仿一下,結合一些套路,一套拳法就出來了,於是猴拳、蛇拳、鷹爪、狗拳……差不多除了蚯蚓之外,都已經被註冊了商標。

我老家也是有練傳武傳統的地方,而且大家練習的拳種又跟前面的不一樣,也沒什麼特別的名字,就是一號拳、二號拳……我小時候就練過一段時間,主要練的是二號拳,因為聽老人說二號拳是那些拳種中實戰能力最強的(其實練習的時候我就沒感覺這套拳法如何個能實戰,感覺花裡胡哨,沒毛用)。

這就是中國拳種為什麼如此龐雜的內幕。

5.為什麼這種花架子武術能一直流傳下來,並且還有那麼多人一直在練習?

中國武術雖然不能實戰,但並不是沒有用。尤其是太極拳,絕對是修身養性,延長壽命的法寶。

而其他武術能流傳下來,跟中國人的人性或者文化有很大關係。

中國漢族是有“盲從”特性的民族,具體原因,以後有機會一定會寫文章解讀,這個問題至少可以寫3000字的文章。

這個“從”,第一表現為從長輩,第二表現為從眾。

從長輩的原因,是中國幾千年來一直是長輩或者上級主導的社會,闡述起來略有些複雜。

我老家一直在流傳一個村裡已故前輩武術家的故事,據說他曾在峨眉山學藝,學成之後,在全省都是少有對手的。其中一個據說是得到那位前輩“真傳”的兄長給我描述,那位前輩在地上放兩碗水,然後輕輕一躍,就躺在兩碗水上,頭枕一碗,腳枕一碗,身不著地,水也不潑。

這是我親耳所聞,但我現在確認這是一個騙辭,因為這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且那位得到其“真傳”的兄長,也沒發現他打架多厲害。可見,傳言有很多虛假成分,然而大家並不會去甄別,而是選擇相信,並且繼續往後面傳。

從眾這一點,很多人估計已經有感受了。中國股票有很長時間裡,上躥下跳,就是因為中國人的從眾心理,一旦發現有人賣就一起賣,一旦發現大家好像都在買就一起買。所以有人笑談說,中國沒有牛市,也沒有熊市,只有猴市——一會上去了,一會下來了。

當然,股票市場現在已經慢慢成熟了,但這個例子可以讓我們明白,中國人的確有從眾的心理。

所以,大家都在練的話,我也跟著練。

這也是為什麼上世紀80-90年代氣功大師群魔亂舞的原因。只要製造一個假象,就會有大量的學徒蜂擁而至,跟著交費練習。只要把自己的光環包裝得足夠亮,大眾根本不敢去質疑你。

(上世紀80年代幾乎全民練氣功,各種奇葩姿勢,都是在“練功”)

上世紀80年代,全民練氣功的風潮,那可比練傳武要瘋狂一百倍!差不多跟現在廣場舞一樣流行。後來事實證明,那些氣功大事都是騙子。要不是政府強力干涉,有幾個百姓去質疑?有幾個百姓敢質疑?

中國人的盲從特性,導致在中國行騙太容易了。中醫“大師”張悟本是不是騙子?然而當初排隊看病的,要排到一個月之後。他的“著作”《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平均每500箇中國人裡,就有1個人買過。氣功大師簡直數不勝數,海燈法師聲稱他是少林汝峰的弟子,然而他這個年代少林根本沒有汝字輩,這種毫無技術含量的低級騙術都有百萬千萬的人深信不疑。

因為中國不是一個有考證、質疑、思辨傳統的國家,中國百姓更願意追隨“大師”,哪怕是一個騙子大師。

很多武術家,也就是利用盲從這一點來行騙。

例如那個什麼武當三豐派第X代傳人陳XX(這個人的行騙還在進行中,為避免無謂的官司,這裡不寫真名),我多年前親眼看到他在自己的個人網站公開表態(大約2005年左右,那時候個人網站很流行),他不認為世界上有輕功,頂多是肌肉彈跳力強一點。然而,當他發現教授輕功可以賺錢的時候,就立馬改變的說法,表示他會輕功,並且拍攝了很多視頻,上躥下跳,好像真的飛簷走壁一樣,其實就是跑酷和中國武術的結合。

可是,居然還有大量的學徒,慕名而來,陳××賺得缽滿盤滿。

其實,從大數據來看,中國人也不是完全盲從的。因為看得出來,現在什麼崆峒派等等各種傳武,已經後繼無人了,而太極拳滿大街都在練。可見,經過時間的淘洗,老百姓還是識貨的,他們知道什麼是有用的,太極拳就是有用的。

而那些追求格鬥實戰的,都去練散打、綜合格鬥等其他格鬥術了。

6.針對部分網絡言論的商榷

有的人說,不是中國傳統武術不行,而是現在的練習者沒有朝實戰的方向去練。

他們拿出幾個依據(也有的其實不是依據,而是瞎猜),後面我會一個一個地駁斥。

(1)新中國之後的武術都是閹割版的。

他們搬出李連杰的話,“自從新中國成立後,武術就是一個體育項目,是鍛鍊身體的,是表演用的,它不再是古代的殺人技了。”所以,現代看到的傳統武術都是改編過“閹割”版,把其中實戰功能摘除了,所以不能實戰。

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就已經有很多武術拳譜了,這些拳譜不會因為國家政權的改變而自己少掉幾個字。所以,如果傳武能實戰,就算國家不允許,也會有人能練出來,然而,你見到哪個傳武習練者練出來了?

而且,就算中國不允許訓練實戰武術,那中國武術既然如此“博大精深”,難道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外國人練出來?然而,一百年來,你可曾找到哪怕1例外國人練中國傳武的實戰案例?

(2)練習實戰武術很累很苦,現代人吃不了那個苦。

老實說,持這個說法的人,真的是思考問題太淺了。泰國的泰拳、歐美的拳擊,都是實戰型武術,有那麼多人都練出來了,中國傳武卻一個都沒有,難道是中國14億人裡,沒有一個人比得上播求或者泰森的吃苦?

如果中國人都那麼不能吃苦,又如何解釋奧運會里那麼多金牌?

(3)中國歷史上的武術是要用來殺人的, 所以武術是必然可以實戰的。

這個說法我是認可的,但是,我只認可宋朝以前的武術可以實戰。明朝以後,武術的殺人能力因為遠不如火器。為了殺人,是不會去練武術的,應該是去練槍法的。

不過,中國宋朝以前的武術,基本沒有什麼套路,現代看到的套路都是明朝以後誕生的。宋朝以前的武術,屬於能實戰但不好看的形態。

(4)明末清初很多武術家都能實戰。例如孫祿堂、杜心五、霍元甲,等等。

老實說,駁斥這一點,是要冒風險的,因為中國不是一個有思辨及質疑傳統的國家,甚至容不下別人去質疑和思辨。很多人很多事,他們雖然也知道無法辯論辯過你,但他們卻不允許你去質疑。你要是質疑,他們就會急火沖天,說你數典忘祖之類的,進行人身攻擊了。我不喜歡被人身攻擊,所以有些話說出來總是要糾結一下。

拿孫祿堂為例,有很多記載說孫祿堂的武功如何如何,然而,沒有任何一本正史對此有記載,都是相傳,據說。這種沒有可考證依據的說法,按照科學的邏輯是不可以做為證據的。

再拿霍元甲為例。霍元甲是真的有記載,他最大的戰績,就是曾經嚇退了西洋大力士奧皮音。然而,這個奧皮音是誰?他實戰能力如何?我查了很多武術方面的典籍,可惜都查不到此人。如果要證明霍元甲的實戰能力,應該是霍元甲能在擂臺上打敗類似於泰森這樣的被世界公認的格鬥高手,然後才能證明霍元甲的實戰能力。奧皮音不足以證明。

否則,什麼阿狗阿貓都可以做為證明的話,前段時間炒作的“俄國高手舉'拳打武當腳踢少林'牌匾上臺,被中國19歲小夥30秒KO”(其實就是一出為了吸引眼球而導的鬧劇),是不是可以證明這個騙子小夥跟霍元甲一樣厲害呢?

不要說史料記載太少,就算是有視頻為證,也有可能是演的。人家騙子馬保國還能拿出擊敗歐洲MMA冠軍的視頻呢。

(馬保國自稱擊敗歐洲MMA冠軍的視頻,事後MMA冠軍發聲說是應馬保國要求擺拍的)

(5)現在再練習實戰傳武沒有意義,練出來也沒實際價值,而且一不小心打死人怎麼辦?所以沒有人練。

持這個說法的,似乎跟雷雷的“術高莫用”是一個調調。

(6)現在的擂臺不適合傳武所需要的“無規則”發揮。

我想知道無規則發揮究竟是什麼?現在很多針對武術的打假,都已經不限制對方了,可以不戴拳套,可以按自己的需要發揮,唯一的限制就是不可以插眼撩陰,如果你認為這個規則限制了傳武的發揮,莫非你認為中國傳武博大精深,其精髓就是插眼撩陰?可笑至極。

要說沒有規則的對抗,MMA已經是把規則減少到最少了。然而,有人可見過中國傳武拿到第一的?不要說第一,可見過傳武習練者敢於登臺的?

世界上那麼多武術流派,包括巴西柔術,日本空手道,泰國泰拳等等,都可以登臺對抗,只有中國傳武沒有登臺。

連登臺都不敢,還能說傳武能實戰?

好吧,再退一萬步說,不準撩陰插眼也是規則,限制了中國傳武的“精髓”,那有幾百年歷史並且目前依然存在的黑市拳呢?這個可是可以當場打死人的,真正沒有規則的實戰對抗。幾百年來,可有中國傳武習練者稱霸的記錄?

黑市拳稱霸的中國人,我知道有一個唐龍。他父親是練傳武的,他肯定是先練習傳武的。但後來唐龍跟李小龍差不多,跳出傳武之外,自己練習一套屬於自己的格鬥技巧,以至於“父親對他的練習內容非常吃驚,因為他的格鬥純粹是要把人置於死地”,可見,唐龍並不是靠傳武稱霸黑市拳的。同時也可以發現,傳武不是為了“把人置於死地”。

(7)散打就是去掉表演成份的傳統武術,散打能實戰,所以傳武能實戰。

嚴重錯誤。散打肯定是脫胎於傳武,但並不是傳武。愛因斯坦脫胎於他父母,所以愛因斯坦擁有多少智慧,他父母就必然有更高的智慧?

截拳道也是從傳武裡脫胎出來的,截拳道肯定是可以實戰的格鬥術。但李小龍之所以要創立截拳道,就是因為他發現中國傳武是花架子,沒有實戰能力,所以才放棄傳武,要創立一個全新的中國武術(他稱為中國功夫)。

(8)傳武的師傅老是留一手,導致現在傳武沒落。

這個說法是評論區一個網友提出的,還舉出木匠師傅留一手的旁證。實話實說,這個言論真的很幼稚。

首先,武術並沒有什麼不傳之秘,根本不存在什麼招式是可以留一手的,你如果練空手道或者泰拳就會發現,其實招式很少很簡單,更多的是熟練度訓練、靈活性訓練、力量訓練、抗擊打訓練……所以,持這個說法的童鞋,可能是武俠小說看多了。

其次,我們假設有不傳之秘吧,那一代代留一手,應該武術是越來越簡單嘛。為什麼武術體系越來越“博大”?如果木匠師傅也是一代代留一手,為什麼現代木工技術遠遠比古代更精湛?

這就是純粹的噴了。

你可以拿出證據來反駁,我歡迎反駁。但這種純噴,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評論區裡卻見到好幾個這樣的純噴,純人身攻擊,當然,我也不會跟他們客氣。

這裡要強調一點,任何事情,都是可以質疑的,包括真理,包括偉人。只不過真理是經得起質疑的,經得起質疑的才能叫真理。

而有些人,自己沒有思辨能力,沒有追求真理的理念,也不允許別人去思考。如果這樣的人多了,中國就真的沒救了。

我不是崇尚任何東西,我只是追求真理——真理需要辯論,越辯越明。

如果對中國社會或者中國國民進行批判就是崇洋媚外,那魯迅就不僅僅是崇洋媚外了,那簡直是十足的漢奸了。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我愛這個國家,我才會批判其中不科學的地方。只是為了對中國文明的發展產生一點屬於自己的推動力。


陽光下的青草


  現在的輿論對傳統武術的負面報道很多,加上對MMA和泰拳等世界範圍內比較流行的徒手格鬥術過度的追捧,而真正對武術有系統瞭解的愛好者又太少,多數武迷對傳武的認識還停留在武俠小說和影視劇中,認為傳武就應該象這些作品裡所描述的那般神乎其神,“太極打得要像李連杰演的張三丰,一掌出手能打蹋半座珠穆朗瑪峰”…現在突然發現不是這麼回事,落差巨大失望之餘,於是傳武在大眾的眼中就成了不堪一擊的花架子。

傳武是否真的如此不堪?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各種功法,難道都是用來忽悠人的?那麼問題就來了,身處冷兵器時代的古人不去苦練搏殺保命的功夫,而成天研究些花架子做甚麼?至少在邏輯上講不通!所以先別急著全盤否定,放下鍵盤走出書房,去體會和觀摩各種武技,仔細找找看,說不定還有不少好東西值得借鑑———比如中國式摔跤,個人感覺在實戰方面,至少不弱於蒙古跤,甚至於比國際上流行的古典式和自由式摔跤等跤種更貼近於實戰,然而我們卻將它束之高閣!

中國式摔跤和蒙古摔跤,一樣是隻要讓對手的膝蓋以上任何部位觸地,就算得分。但蒙古摔跤只能用手抓、抱對手上半身,也可以用絆腿,但不準手觸對手腰部以下部位,因此抱腿摔、抱腰摔都不能用;而中國式摔跤更加全面一些,可以使用包括抱腿在內的任何技巧 。

還有一些拳法也頗具特點,如:廣西的壯拳,壯拳原始、兇狠、強悍、血腥、講求本能,每一招式都是出於戰場上格鬥廝殺的需要,以重創致殘、致死對手為原則,以殺戮為目的。不僅有拳打、腳踢、肘擊、膝擊、肩挑、頭撞、反關節等動作,還有挖眼、扯骨碎骨、插陰等拳技,甚至有通常武術及搏擊術中所沒有的撕咬招式。

  上面所說的壯拳或中國跤,只不過是傳武裡的冰山一角,還有許許多多的傳武技法值得借鑑!比如空手道中有名的“三日月蹴”就和傳武中戳腿的功法極其之相似 ,這兩種腿法都是用腳趾或前腳掌進行攻擊,造成的傷害更集中於點,就像使用利器去戳擊對方!“美麗死神”就倒在日菜太的“三日月蹴”的腿法之下;戳腳這項傳統武術簡單卻又狠辣,出招就是為了傷人。它發源自北方的一種基於腿法的攻擊性極強的武術,始於戰火頻仍的宋代,這項腳法被創造並流傳了下來,因為太過陰狠,也是在如今的擂臺上禁止使用的招式。話不多說,我們直接上圖來看一下戳腳的威力,各位武友來看看它究竟能否在實戰中有所用處。

上面一張動圖中,這位光腳的武者,前腳掌發力,輕巧地一個戳擊,擊破八磚。力道之強令人瞠目結舌,這其中運用的巧勁兒爆發出來的殺傷力想必沒有哪個搏擊選手願意嘗試一下。這一招的特點是動作幅度小,對手難以預判,若是在擂臺上捱上這麼一腳,很可能小腿骨立馬就折了。類似的腿法,日本人把它運用到空手道中,我們卻把它貶得一無是處,幾近失傳的地步。

傳武中還有各種的擒拿技法等等,無法逐一例舉……但平心而論,在和平時代,類似於壯拳這樣過於追求兇殘和實戰為特色的傳武拳種是很難生存的。首先是不宜推廣普及,其次是我國武術的發展走向,恰恰是傾向於表演性質的,即便是MMA綜合格鬥和拳擊,也不可能是如此的放開,也有著諸多的限制,以保護運動員的安全為首位,這也是實戰類傳武無法普及的窘況,最後都轉變為功利色彩很濃的套路表演!套路比賽的成績是國家所認可的,運動員也不是世外隱士,也需要生活需要養家餬口。沒人認可的實戰類傳武,練了也是白搭。在熱兵器年代,有幾人會吃盡苦頭去練習那些既不能在賽場上證明自身價值也無法維持生計的實戰傳武?


而近年來倍受武迷追捧的MMA綜合格鬥,拳腿摔並用,拳迷們一談到徒手格鬥就是MMA如何如何…好象練好MMA就已然無敵了,然而MMA就等同於實戰了嗎?答案是:NO! MMA同樣也有很糟心的限制,這裡列幾個MMA的禁擊規定:

1.頭撞(現在規則是允許頭撞);2.插眼 ;3.咬;4.抓頭髮

5.摳嘴;6.擊襠

7.用指頭摳挖對手的七竅傷口

8.小關節關節技(撅手指頭、腳趾頭)

9.擊打後脊柱或後腦

10.用肘尖向下擊打 

11.擊打喉嚨,包括扭抓氣管;12.踢擊躺在地上的對手;13.膝擊躺在地上的對手;14.踩躺在地上的對手……等等

  之所以列這許多規定,主要想說明的是MMA也並非就等同於實戰,比如“不能踢擊倒在地上的對手”,如果在實戰中,對手躺在地上,另一方必然會運用“足球踢"等動作將丫的腦袋當球踢,或者一頓狂踩,躺地者基本沒有再起來的機會。而MMA不允許,所以場面就很搞笑了,逼得優勢一方必須放下身段也趴到地上進行攻擊,雙方摟摟抱抱和演床戲似的進入地面技的較量,這在實戰中不是脫褲子放P,自找麻煩麼?!所以,精通地面技的MMA高手根本不適合街鬥,和對手一對一同歸於盡的概率最大,哪怕對手只是一群小混混。

MMA比賽中地面技大行其道,讓人有種錯覺,認為巴西柔術最實戰,其實在實戰中根本不是這樣!譬如:你潛身抱摔,老子直接摳眼或從上而下肘擊你後腦不行麼?立刻就能結束戰鬥,現在因為規則的限制,不允許擊打後腦,搞得雙方拳手必須纏抱到一處……還有不能插眼這項,要知道破解裸絞的最好辦法就是插眼,禁止後一旦被裸絞近乎於無解!上回李景亮破馬修斯的斷頭臺就輕微地摳了下對手的眼,打了個規則的擦邊球,立刻就輕鬆解鎖了。MMA還有很多槽點,就不一一吐槽了,綜述MMA雖然也是不少限制,相對於拳擊已經開放了許多,也更貼近於實戰!但畢竟也非實戰,不客氣地說也相去甚遠!客觀地講,MMA並不是最實戰的功夫,但卻是最適合現代擂臺的競技項目,既有比較開放的規則,又有激烈的攻防,同時又不至於讓運動員受到太大的傷害,但它真的只是一項運動,並非決生死的格鬥術,八角籠也不是角鬥場。

  如果對武術有了解的愛好者,應該知道在真實的生死格鬥中,人體中最脆弱的部位必然是雙方攻擊的首選,而“眼睛”“檔部”“後腦”這些部位恰好就是人體中最脆弱的阿喀琉斯之踵,而且不象其它的部位,可以通過練習強化抗擊打能力,它們沒辦法加強,更要命的是這些部位一旦受到攻擊將直接喪失戰鬥力。所以中國武術裡有專門練習指功、踢檔功和戳腿等專踢對方小腿骨的功法。你讓他們上擂臺比試?但這些技法全是現代主流格鬥裡禁擊的動作!除非是打完全無規則限制的黑市拳。

說到這裡,本人想談談以色列的“馬伽術”,馬伽術以殘忍出名,講究一招斃命,往死裡整那種。據武術界比較公認的看法,馬伽術吸收了拳擊、合氣道、柔道、摔跤、柔道等武術的精華,砍掉了華而不實的部分,提取了最致命、最有效的部分,從而成就了馬伽術。在某些習武之人看來,馬伽術是非常“不男人”,甚至非常“不要臉”的一種格鬥術。它總是攻擊人的最薄弱地方,插眼、踢襠、擊打喉嚨,無所不用其極。所以馬伽術是禁止運用在各種武術比賽中的,這和前面所說的一些實戰傳武何其的相似!

然而馬伽術卻是異常實戰的一種格鬥術,它誕生於以色列民族危亡之際,使用於你死我活戰爭中的一種格鬥術。它的重點就是打死打殘敵人,讓自己生存。所以真正實戰的武者並不會像一群武盲似的,因為馬伽術不能上擂臺比賽就盲目的排斥它,而是將它做為國防軍和特種部隊的必修格鬥術。

當然,講了這麼多,本人並不是想為中國傳統武術開脫什麼,現在傳武的技法確實是日漸式微,多少年了沒人重視,練習者更是寥寥,不末落才奇怪,這裡想說的是在古代,冷兵器時代,戰場上或江湖中以命相博的武術高手之中,必定會有牛人將這些奪命的功法練得爐火純青,“問世間,是否此山最高?或者另有高處比天高!”,武無第二,沒有哪個武者敢誇口自己天下無敵,也沒有哪種武技是完美無缺的,只有集眾家之長方為真正的實戰高手。故而本人還是相信,山外有山,堂堂華夏藏龍臥虎,而那些噴傳武毫無實戰的基本都是一幫偽拳迷,因為他們根本不懂得各種武技的利弊所在。


更多精彩的獨家秘笈,敬請關注雲漢原創聊武術!哈哈哈…


雲漢


現在的人有幾個能吃苦練傳武的,我記得我的師弟蛙跳是從山下跳到山頂那山有上千米高,手腳綁住的那是山路並且彎彎曲曲的一不小心摔倒會一直摔到有轉彎的地方才能停住,試問現在有幾人能吃這份苦,練拳是用紙釘在樹上赤手打在紙上那手上都是鮮血淋漓都不會停手,日復一日的打,直到手打在樹上沒事才是拳的小成,試問現在的有幾個能吃這份苦,記住不是傳武不行是那些練傳武只練花架子的不行,在說下盤功夫如果是那些借傳武名頭的假大行見到直接會被嚇的流褲子。說實話一個直正的練傳武人員是不會去搞商演的。


追風者146561299


我是河南人,舉一些河南省的以前的老例子說明練武的辛苦。河南省古代到近代都是個愛造反的窩子,春秋戰國時代武漢是最猖狂的時代,肩頭抗一把劍四處閒逛,不能看見那有閒事,劈頭就砍,結黨結社,到處是私人武裝,將軍有幾百人家丁正常的,孟嘗君三千食客就是那個時代的現象,漢代對社會社團打擊很嚴重,唐少林寺武僧救唐王,練武之風又盛了,遼金宋後倒沒有限制習武,滿清入關到了乾隆皇帝後開始禁止民間習武,河南人到八十年代武術賣藝團還很多,但滿清後直接禁止和刀劍有關的技術表演,只能表演拳頭,太極包括少林都可以在拳頭中看到左手代盾,右手持刀的架勢,基本都是拉屎架勢,是軍人的標準格鬥。再說八十年代人多沒有事幹,練武的多,這期間達到頂了。河南省少林和世界接軌,搞出了散打,可以解釋成的士高,自由組合的沒有固定招。把所有的面臨的攻擊,先學一邊,再根據情況出招。我也練過,少林散打,截拳道,拳擊,帶摔一些現代的東西,一天二百個伏窩掌,做不到數,不睡覺。我一口氣可以做75個,我個哥們一口氣可以做150.

北京38

軍的,南陽淅川縣的,只要堅持很正常。十公里滿跑,啥都練,後來結婚了,不願練武了,忙碌碌的,練武最枯燥無味,比如基本功,一天到晚就是出拳,要麼就是踢腿,壓腿,馬步,光散打晃頭躲避都搞的頭暈,少林排打功用木板排打,練捱打的功夫,掛上沙袋跑步,踢腿出拳。出拳一千次,真的很辛苦。


郭廣偉會


武術比賽與以命相搏有本質區別,此如:日本摔跤宗師力山在酒吧跟人打架,被小混混一刀捅死。曾經擊敗拳王阿里的前世界拳王伯比克,和侄子吵架被拿刀砍死了。和拳王泰森大戰過三次的歐洲拳王布魯諾,曾經被一個醉漢暴打一頓,一個眼被打的失明三天!

中國傳統武術練的是一招斃命,利用武器消滅敵人,因此,武林高手身體反應靈敏,打擊人的要害部位,且善用暗器。而拳擊之類 是身體對抗。比的是力量和肌肉,不得攻擊人體要害。

不是中國傳統武術不能打,是現在練武的目的不是為了打,而是娛樂和強身健體,能致人傷亡的招數沒有了。這樣的娛樂高手碰到以比體力和打擊為目的訓練的對手,不敗才怪。

中國武術傳承了幾千年,如果不能打人,那些以打敗對手為目的的大內高手,保鏢們就必有必要去練武了。

實際上,中國的傳統武術和現在的拳擊比賽有本質區別。中國傳統武術之所以稱之為功夫,一是練習人的靈活性,不是與人較力,二是擊打人的要害部位,講究“穩準狠”,這都要通過長期的訓練,一個高大威猛身強力壯的大漢,可能在一個瘦小的人跟前不堪一擊。比如人的一些重要穴位和軟弱部位是不堪一擊的(為防有人效仿試驗,給他人造成傷害,不舉例了),在與人交手過程中,一招斃敵。

現在的西方搏擊是體力對抗,通過鍛鍊,增強人的抗擊打能力和擊打力量。

因此,按照西方拳擊比賽規則,先天身高體力缺陷使練習中國武術的處於不利地位,真正的武林高手發揮不出武術的優勢,比賽肯定會失敗,因此他們不會出面。而所謂的武術門派大師根本就沒有武術功底,只是以招生掙錢為主,更有少數人認為別人叫自己大師拍兩個假視頻騙騙人,自己就真成武林高手了,認為業餘拳擊手也是騙人的,因此十幾秒讓人幹趴下就很正常了。


南極冰火


中國武術,以前叫國術,又叫殺人術。都是從無數的實戰經驗中總結出來的。為什麼現在不行了呢?有很多的原因限制了傳統武術的發展,在過去有一句老話叫“窮文富武”什麼意思。他是說讀書沒錢沒關係,只要考功名就能翻身。而習武就不一樣了,你得先有錢,一個是拜師得花錢,再一個,平常吃的也好要不然沒兩天身體就垮了,所以必須得有錢。這是以前,現在我對“富武”的理解就是時間。在我十幾歲時認識一個大爺,他是練八卦掌的,他練了一輩子。我問他為什麼不收徒,他說現在的孩子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練。他小時候練基本功就練了十年,然後才收你入門教你功夫。這十年是天天練,一練就一天。現在的孩子誰有這麼多的時間?沒有。

後來大爺就把這身功夫帶走了,像他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所以才導致現在國術的落寞他不是不想教而是沒人能花這長時間去學,我也是一樣。


陽光男孩vvv


大家都發言我也來說說看法,我小時候學過心意拳,現在跟一個螳螂拳師傅學螳螂拳,在80年代以前,傳統武術實戰力很強,那時的師傅要求也非常嚴格初學者開始先站馬步壓腿等基本功最少也要一年半載,學套路五個動作一教這五個動作一練就是一個月,啥時打標準了在教下面動作,那時早上4.30分就要起來去練,晚上吃晚飯接著去練。吃不了苦的教練就不練了。那時拜師不收費,誰家有困難師傅還能相幫一把。現在好了師傅自己學藝就不精沒別的也拿過比賽獎狀獎牌就開始收徒教武術,加上80後開始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都是寶,孩子更吃不下苦了,我們以前教不好師傅真打現在不打不敢打,師傅一身學藝不精實戰能力不高,有的動作怎麼用到實戰中他也不熟練光會說怎樣怎樣,自己上去就不行了,所以傳武實戰能力下降也就也走也遠,要上班了今天就說到這裡


毅佳汽配


我奶奶練習雙勾出身,解放前本村與鄰村因爭水源而大打出手,我奶奶一大早到兩村之間的水井挑水,對方十多個年輕人出來阻攔挑事,有的手持木棍,有的持刀,結果我奶奶僅靠挑水的一對鐵勾全部把十多個年輕人放倒,但手下留情,不傷其性命,奶奶一戰成名,兩村從此擺戰,直到現在上年紀的老人還對此事津津樂道。


雷人雷事1


中華民族是武術世家,八十一般武器樣樣精通,在古代威震八方。

眾所周知,中華不僅英勇善戰,而且還多謀善斷。兵家大聖孫子及"孫子兵法"被世人共奉兵家聖經,而孫子還有老祖宗呢,穩坐釣魚臺願者上鉤的姜太公,高足如雲的鬼谷子等。馬上開弓、馬下舞刀非我中華莫屬。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英雄商王妃婦好,從墓中發現一對兵器,左8點5公斤,右9公斤重。商紂王更是武藝超群,萬夫莫當。項羽力能扛鼎,破釜沉舟一旅之師橫掃千軍萬馬,勢不可擋。關羽青龍刀81點5斤重,更有呂布轅門射箭、獨戰劉關張。中華英雄武術威名傳世界。

近代冷兵器打入冷宮,現在武術表演色彩濃厚,與實戰越走越遠,甚至騎兵也是老古董了。

當年"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可見岳飛神槍曾打得金兵虎狼之師聞風而逃。

就是紅軍和抗戰,許世友大刀敢死隊十戰七勝,大砍刀舞如勁風。

當代一代拳王阿里,曾評價中肯,與李小龍做生死搏,難佔上風。

拍武打戲,成龍及成家班實況表演令好萊塢五體投地。

一志願軍戰士,孤身一人守山頭,連續打退美軍十幾次瘋狂進攻,完成堅守任務,只因有良好武當功底,連續一天一夜奮勇搏殺。

今天武術無實戰氛圍,藝術性強,實戰差,在擂臺上不一定能摘金奪銀。但並不等於說武術退化了,不堪重用了。

其實不然,中華武術藏龍伏虎。如果放開生死搏,中華武術集智、勇、虛、實、陰、陽、攻、防、擊、點等幾百種轉換功能,瞬間百變的神法,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

高手在民間,深藏不露,史上有關羽殺惡霸、魯達斬色鬼,皆伸張義氣。但更多高手一入武術之門,為師都再三關照武林之家,德忍為上,一般都隱忍不發。筆者曾聞一長者道:其子學富五車,非等閒之輩,但在英法外域,謹遵師道:罵不還口,打不還手。非軟弱可欺,實不能有汙武道。因此英雄每每無聲無息,只有報國之時才能見廬山真面目。

如此而知李世民十八歲都能打遍天下無敵手,更有十八羅漢英勇相助,後來不得天下也難。

中華武術,品種齊全,當今持兵器不能上擂臺,光靠蠻力,和單一規則,或許拳王逞一時之雄。而中華武術,集器、力並舉,放開打,真搏殺,方顯英雄本色。

中華武術,暗藏殺機,威力不可佔量,神州武術之國,潛力之雄偉,非洋人而語。


夏雨風


我爸也是練傳武的,在我們那也有點名,跟很多人打過,我奶奶賠稻穀和錢都不知道賠了多少,後來也做泥瓦工,種田,我想學,他也就教了一些步法,他說人家打你跑的掉就可以了,別的你吃不了苦,現在的社會學了沒用,有事找警察[捂臉][捂臉][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