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防長正在“講話中”,俄將軍咧嘴微笑,“哥們,你真逗!”

這段時間,俄羅斯參謀長格拉西莫夫的咧嘴微笑引起世界關注,在這位將軍的微笑中流露出俄羅斯民族的自信,同時也對土耳其國防部長造成不可估量的心理陰影面積。


格拉西莫夫的咧嘴微笑出現於俄羅斯與土耳其的談判桌上,土俄談判的重點就在於敘利亞伊德利卜地區的佔有權,土耳其國防部長神情嚴肅,面露殺氣的威脅談判桌對面的俄羅斯將軍們:


土防長正在“講話中”,俄將軍咧嘴微笑,“哥們,你真逗!”

俄羅斯必須撤出伊德利卜地區,否則土耳其將對敘利亞政府軍發動進攻的同時,“誤傷”俄羅斯軍人。


面對土防長的赤裸裸威脅,格拉西莫夫和談判桌上的所有俄羅斯將軍們都笑了起來,從外交禮儀來看,兩個國家在談判過程中必須保持嚴肅認真的態度,但是土防長的語言卻讓俄羅斯將軍們聽到笑話一般,甚至連以穩重著稱的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也忍不住抿嘴微笑,最後俄羅斯表明態度:


俄羅斯不會撤出伊德利卜地區,希望土耳其以談判的方式,與敘利亞政府友好的解決問題。


土防長正在“講話中”,俄將軍咧嘴微笑,“哥們,你真逗!”

雖然笑的很“不禮貌”,但俄羅斯的回答卻非常有“禮貌”,簡短的幾句話給土耳其留足了面子,但是也傳遞出一個非常明顯的信息:俄羅斯會堅持自己的既定原則,如果你們堅持進攻伊德利卜地區,那麼就“放馬”過來。


俄羅斯將軍們的“蔑視”微笑可能深深的刺傷了土防長的自尊心,其心理陰影面積正在擴散。


眾所周知,俄羅斯是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儘管土耳其的軍事實力佔據世界前列,但是要和俄羅斯開戰,結果可想而知,那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讓土耳其鼓起勇氣,挑戰俄羅斯呢?


土防長正在“講話中”,俄將軍咧嘴微笑,“哥們,你真逗!”

首先,這種勇氣來源於土耳其的國家基因。土耳其的前身的奧斯曼帝國,曾經的奧斯曼帝國是橫跨亞歐大陸的“終極霸主”,地域遼闊且軍事力量強悍,在奧斯曼帝國版圖內,敘利亞就是其中的組成部分,因此在土耳其看來,敘利亞原本就是自己領土的一部分,將其規劃到自己的版圖中天經地義。


同時,土耳其是西突厥的後裔,大多信仰伊斯蘭教,民風彪悍,在血液中就流淌著戰爭基因,從主觀層面來看,土耳其本身就是一個好戰的國家,打仗就是家常便飯的事情,只不過這次的對手除了敘利亞,還有強大的俄羅斯。


土防長正在“講話中”,俄將軍咧嘴微笑,“哥們,你真逗!”

其次,受到美國、歐盟、北約等各方利益集團的排擠,俄羅斯貿易受到嚴重影響,國內經濟發展滯緩,通脹壓力居高不下,盧布持續貶值,用於軍隊建設的國防開支受到相應影響,如果與土耳其在敘利亞領土兵戎相見,可能會對俄羅斯經濟造成更為嚴重的影響。


再者,土耳其並不是孤軍奮戰,因為俄羅斯是美國與北約的共同敵人,而土耳其既是北約的成員國,也與美國保持著密切關係。儘管土耳其以打擊敘利亞境內庫爾德武裝為藉口,出征敘利亞遭到美國和歐洲國家的反對,各國都對土耳其採取貿易制裁。


土防長正在“講話中”,俄將軍咧嘴微笑,“哥們,你真逗!”

可是從軍事層面來看,打擊俄羅斯的軍事力量是各方的共同目標,美國搖擺不定的態度讓土耳其產生錯誤的判斷,妄想美國會在自己與俄羅斯的交火中提供實質性的幫助。


在17到19世紀,奧斯曼土耳其與俄國之間陸續發生軍事衝突,時間長達241年,戰爭的焦點圍繞在高加索和巴爾幹地區的實際控制權上,在連年的戰爭中,土耳其的國力衰弱,而俄國的領土逐漸擴大了。今天,在敘利亞問題上,雙方有可能再次出現“摩擦”,如果開戰,歷史仍會繼續重演。


土防長正在“講話中”,俄將軍咧嘴微笑,“哥們,你真逗!”

為了逼迫北約參戰,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使出了“殺手鐧”。


2011年敘利亞戰爭中,土耳其收納了360萬難民,這令土耳其“痛苦不堪”,為了避免土耳其把難民放入歐洲,歐洲國家與土耳其簽訂協議,只要土耳其不把難民放入歐洲,就可以享受到歐洲給予的“各項特權”,遺憾的是至今為止,歐洲國家並沒有履行協議中的具體內容,土耳其已經“不耐煩”了。藉助敘利亞問題,土耳其再次提出難民問題,土耳其將把這些難民放歸歐洲。


北約成員國大多來自歐洲,他們已經領教過難民的“破壞力”,在埃爾多安的威脅下,北約支持土耳其的軍事行動。


土防長正在“講話中”,俄將軍咧嘴微笑,“哥們,你真逗!”

土耳其拿到多張好牌,一旦與俄羅斯開戰就可以依次“甩出”,在他們看來,與俄羅斯發生軍事衝突,獲勝還是有可能的,但是他卻忘記對方手中只有一對“王炸”,只要隨手甩出,就一定獲勝!


普京在回答“俄羅斯的盟友是否是中國”這個問題時,他引出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話:“俄羅斯只有兩個盟友,陸軍和海軍”。


土防長正在“講話中”,俄將軍咧嘴微笑,“哥們,你真逗!”

由此可見,俄羅斯的強大在於自己,而並不是來自於結盟或其他外界的援助。儘管俄羅斯經濟疲軟,在經濟實力層面無法與中美相媲美,可是俄羅斯的軍隊作戰能力,仍然穩居世界第二,如果與土耳其開戰,還是穩操勝券的,由此可見,俄羅斯手裡的“王炸”就是自己。


反觀土耳其,自知軍事實力與俄羅斯存在差距,拉攏美國、北約等各方勢力,試圖向俄羅斯打出“國際牌”,然而“國際牌”的背後必須有利益的驅使,如果其他國家並不能從戰爭中獲取高額的報酬,或達到某些政治目的,這樣的支持就是“多米諾骨牌”,只要推翻“一張”,就會全部倒下。舉例說明:


土防長正在“講話中”,俄將軍咧嘴微笑,“哥們,你真逗!”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通過181號決議,即在巴勒斯坦地區分別建立一個阿拉伯國家和一個猶太國家,以色列正式成立,它佔據了巴勒斯塔57%的土地,這就讓阿拉伯國家表示強烈不滿,阿拉伯國家對巴勒斯坦地區擁有上千年以上的歷史,總人口占據三分之二,現在自己的土地被劃分給猶太人,顯然是赤裸裸的“侵略”,在聯合國決議通知後不久,阿拉伯國家就組成了聯合軍隊,向以色列進軍。


當時的以色列沒錢,沒軍隊,只能向美國的猶太人借錢,時任以色列總理果爾達·梅厄說服了美國的猶太人,借來5000萬美元,接著以色列人去歐洲採購軍火,把採購來的軍火拆分、編號後偷運回以色列,再重新組裝,這時以色列已滿足於阿拉伯國家戰爭的基本條件。


土防長正在“講話中”,俄將軍咧嘴微笑,“哥們,你真逗!”

反觀阿拉伯陣營,內鬥不斷,阿拉伯各國領導人都想在戰爭中獲取更多利益,在戰爭開始前,連軍費問題都沒有解決,因為誰也不想出錢,只想著把猶太人趕走後,佔領他們的土地和財富。


所謂的阿拉伯聯軍只是各自為戰,面對以色列人的頑強抵抗,阿拉伯國家在佔領耶路撒冷後,同意與以色列和平的談判,最終以色列人通過自己的堅持,創建了自己的國家。


土防長正在“講話中”,俄將軍咧嘴微笑,“哥們,你真逗!”


如果歷史倒退,阿拉伯國家齊心協力,共同打擊以色列,那麼在以色列建國當天,就可能已經不存在了。


回到敘利亞,縱觀土耳其陣營,土耳其強行捆綁的北約、美國都是圍繞在利益的基礎之上,除了土耳其與俄羅斯“玩命”,其他國家都會在戰爭中尋求利益平衡,一旦他們認為自己的戰爭成本高於回報以後,就會果斷撤出。


土防長正在“講話中”,俄將軍咧嘴微笑,“哥們,你真逗!”

也許,俄軍參謀長拉西莫夫的微笑已經暗示了敘利亞問題的發展方向。無論結果如何,敘利亞人民將成為戰爭的受害者,只希望戰爭早日結束,讓敘利亞人民露出久違的笑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