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為什麼施肥後一定要澆水?

風中的果園


“施肥不澆水,果樹幹張嘴”,給果樹施了肥,沒有水分的配合,果樹吸收不了啊,那只是把肥料放在土裡,讓果樹在那看著,就好像一個人特別餓的時候,放一堆美食在你跟前,但是不能吃,那是不是很難受啊?但是,有些時候,果樹施肥後是不需要澆水或者需要過幾天再澆水的。

施肥後為什麼要澆水。

  • 施肥後澆水,這就牽扯到了肥料是怎麼被果樹吸收的問題,肥料在土壤中需要轉化成能被吸收的離子狀態,簡單點說就是肥料自己不會跑到樹的體內要靠果樹的根系吸收,充足的水分能夠帶著養分一起被果樹吸收進體內。

  • 施肥後澆水還能加強葉片的蒸騰能力,葉片有兩大功能:一是光合作用,二是蒸騰。這個蒸騰作用就像是一個水泵,把根系的水分往上抽,蒸騰作用強了,根系吸收水分的速度也就快了,同樣,被水分帶動的養分吸收的也就快了,就能夠很快地到達果樹的各個部位。

施肥後要怎麼澆水。

正常來說,平時都是不建議對果樹大水漫灌的,我種的蘋果樹,一年之中澆大水只有兩次,一次封凍水,一次萌芽水。再施肥後,儘量澆中水或者小水,要不然大水一衝,養分還沒來得及被果樹吸收,就讓大水衝跑了,供應的水分夠了就可以了。

不用澆水或者推遲澆水的情況。

  • 首先就是施用尿素之後,我們種蘋果很少根施尿素,一般葉面噴施,如果要根施尿素,就要先和土壤攪拌一下在覆土,過幾天再澆水,給尿素一個轉化的時間。

  • 再就是土壤墒情比較好,水分很充足的時候,也是不需要澆水的,例如剛下完雨,或者施肥之後接著就下雨的。

我是農夫七哥,以上只是個人觀點,不足之處歡迎留言指正。每天農技分享,歡迎點贊、轉發、關注。

農夫七哥


果樹施肥後為什麼一定要澆水?

這句話太絕對了,果樹施肥後並非"一定"要澆水,只有在土壤墒情不足的時候,施肥後才可以澆水。

果園施肥無非就是兩種,一是有機肥,就是糞肥,炕洞土,陳牆土,作物秸稈等。二是化學肥料,如複合肥,尿素,碳酸氫銨,氯化鉀,硫酸鉀等。


我們經常說"肥水",肥與水是同步的,是相符相成的。果農常說,"施肥不澆水,果樹撅著嘴",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分別來看一下有機肥和化肥施用後與水分的關係。

一,有機肥

果園施用有機肥,一般是在秋季使用。因為有機肥肥效長,養分充足,此時果實都已收穫,樹體急需營養來補充結果後的營養不足。此時也是果樹根系第二次的生長期,使用肥料時對根系造成的傷害會很快癒合,加上溫度適宜,有利於土壤微生物來分解有機肥,利於根系的吸收和利用。

當土壤水分充足時,微生物活動力強,工作效率高,可以加快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利於分解我們所施入的糞肥等有機肥,加快釋放的速度,促進吸收和利用。所以,在土壤水分不足時,我們得澆水。

再就是,當我們施用陳牆土,炕洞土等乾燥性的有機肥時,它們的吸水力太強,如果沒有充足的水分,一是不能分解利用,二是因過量吸收果數根部周圍的水分,造成土壤缺水,出現燒根現象。在使用這一類肥料時,一定要粉碎後加水泡透,然後再用於果園,馬上澆水。



以上介紹了有機肥使用後,在土壤水分不足的時候,應該澆水的原因。下面介紹一下使用化肥後為什麼要澆水。

二,化學肥料

化學肥料包括氮磷鉀,鈣鎂硫,銅鐵鋅,硼硅鉬等,都是經過人工合成的無機鹽。可以補充果樹生長髮育過程中所需的營養,對於果樹的生長,果實的發育有重要作用。

在這裡說幾句題外話,在不使用化肥的年代,我國的耕地面積要比現在多得多,可畝產量卻比現在少得多又多,要想吃個飽飯,那是那些年代人們的一種奢望。我想,如果經歷過飢餓年代的人,看到我這幾句話,會感觸很深,也會有很多感概。

化肥,那是糧食的糧食。作物高產,除品種,自然環境,栽培技術等外,肥料是否充足,是決定產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閒話少扯,回到正題。

我上面已經說過,化肥是一種無機鹽,當它施入土壤後,它要吸收水分溶解,這是它本身特性決定的,那樣就會在局部形成一個高鹽分區。土壤溶液有平衡的作用,水分就會向高鹽分區流動,來稀釋高鹽分的土壤濃度,以達到平衡。

如果土壤水分不足,化肥沒有足夠的水分來溶解,不能被吸收利用,隨著時間的延長,化肥中的某些元素,如氮等,會揮發損失。

二是水分不足,會導致局部土壤溶液濃度過高,果樹根系水分倒流,造成鹽漬,用果農的話說,"醃了鹹菜",出現燒根現象。

所以,使用化肥後,如果土壤水分不足,要及時澆水溶解化肥,降低土壤溶液濃度,利於果樹根系的吸收。

綜上所述,當我們在給果樹施肥時,如果土壤水分不足,施肥後一定要及時澆水,促進肥料的分解,讓果樹有吃有喝,不能幹咽,水肥同步,利於果樹的吸收和利用。


努力就好


果樹為什麼施肥後一定要澆水?照此說法,除了果樹施肥後一定要澆水外,其他的植物施肥後就不用澆水了是嗎?水肥一體化的施肥後還要澆水嗎?雨後保持植物有充足水分供給施肥後要澆水嗎?到底究竟果樹施肥後是否要澆水呢?

果樹施肥後不一定要澆水,果樹施肥後視土壤溼度,空氣中水分,環境氣候等各方面綜合性相結合的,決定著果樹施肥後是否需要澆水的。

植物施肥後,如若在水量不足的情況下,肥效不能夠稀釋溶解轉化滲透入土壤中,供給植物根系吸收的。隨著時間,各種元素在土壤中慢慢揮發掉,植物收效甚微,見效慢,等同於白白浪費,造成的投入成本高。同時,肥料劣質填充物殘留在土壤中,帶來破壞土壤板結酸化,直接就影響到了根系生長受阻和受損,給造成帶來諸多方面的不利因素和影響。(注施肥後水量不足的情況下,一定要澆水)

凡給植物施肥後應保持植物有充足水分供給,便於植物對肥料的吸收。之所以,在植物施肥後,視上述綜合性相結合,決定著植物施肥後是否需要澆水的。並非是刻死了植物施肥後就一定要澆水的,澆水不當肥效滲透入土壤的深層流失。


上下左右681218


我覺得用一定這個比似乎不太妥,果樹施肥後澆水對肥料營養元素的吸收十分有利,雖然說不是必須的。以下圖文我們來看看為什麼給果樹施肥後澆水為什麼重要。



果樹施肥後給澆水可以更好的讓果樹根部吸收肥力。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在生病吃藥了後,會隨即和一些水,把藥送下去,也讓藥物更好溶解更快被人體吸收。果實也有相似的體驗。肥料中的大量的營養元素通過水的溶解分離作用會讓果樹更好更全面的吸收。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到過這樣的情景。在剛剛下完雨特別是大雨以後,農民們總是隨即就去麥子地裡進行追肥了,這個時候地裡的水分充足,比較有利於肥料快速融入土地。我們通常說的水肥就是這樣吧。



給果樹施肥後給其澆水,也是為了防止肥料燒果樹根的需要。特別是遇到土壤墒情不好的情況下,如果單單的給果樹施肥,肥料特別是化肥中的物質釋放出來的能量有可能造成果樹根部無法適應,從而造成燒根的不利情況。而水可以降低溫度,稀釋進而均衡肥料的各種元素,讓其慢慢給果樹輸送養料,這個過程對果樹來說非常重要。


蘇北申哥


蘋果樹種植過程中,水肥是高產高質的基礎。

施肥後,澆水才可以讓根系通過吸收水分和養分,供應給樹體和果實。澆水和施肥是果樹的生理需求。施肥和澆水是密不可分的。

肥料施入土壤後,營養元素並不會被果樹直接吸收,而是在水的參與下轉化為離子狀態,才會被根系吸收,藉助蒸騰拉力運輸到樹體所需要的地方。施肥後不澆水,等於將肥料轉移了另外一個地方儲存,不能發揮其作用,所以施肥後必須澆水。



在種植過程中,多數人把施肥和澆水分開對待,澆空水的現象很常見。管理先進的果園實施水肥一體化,一般都是肥料和水溶解以後直接滴灌。每次澆水都要帶有少量的肥料,這樣是可以讓根系更好的吸收,減少流失。


蘋果樹在澆水問題上,一般冬灌可以全園澆水。其他季節不建議大水漫灌,可以小水滴灌或者小水勤澆。澆水時也可以隔行澆水,行間只澆1/3也可以,增加肥料的利用率和根系吸收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