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鳩摩羅什寺駐足沉思

在鳩摩羅什寺駐足沉思

鳩摩羅什是我崇敬的大德高僧,為此,我專程來到甘肅省武威市參觀拜訪這個世界上為他建造的唯一一座寺院:鳩摩羅什寺。一大早,武威市已開始了一天的喧囂,我所向往的鳩摩羅什寺,在晨光沐浴中,顯得莊嚴而安詳。進入寺院大門,一座高高的磚塔,赫然矗立眼前。這座高12層的磚塔裡供奉著鳩摩羅什的舌舍利。此塔已存在有1600多年的歷史了,雖然塔身幾經坍塌修復,但供奉鳩摩羅什舌舍利的地宮從來沒有打開過。一旁解說的義工陳女士說:2013年寺院裡曾經清理過一次地基,看到壁立的磚牆出現,當再往深探挖時,突然天空下起磅礴大雨,雨水直往下灌,方丈連忙叫停......

在鳩摩羅什寺駐足沉思

鳩摩羅什寺正大門

鳩摩羅什祖籍印度,出生於龜茲(新疆庫車),他的父親鳩摩羅炎是印度的王室貴族,後來到西域和龜茲王的妹妹耆婆結為夫妻,生了羅什,還有一個弟弟。據說耆婆在懷有羅什時突然會說梵語,生下羅什後,這種現象又消失了。有一次,她出門看到累累白骨,猛然悟道:貪慾乃一切苦難的根本,慾望之火終究會將一個人燒成枯骨,零落草間,於是發誓出家。她從小就培養兒子吃苦耐勞的精神,當羅什7歲時,他就帶兒子遍遊西域諸國,拜名師,學經義。為了培養兒子的耐心,她陪兒子大半天,大半天的靜坐。為了鍛鍊兒子的勇敢,在羅什9歲時,她帶領兒子跋涉幾千裡去天竺取經深造,一住就是十年。蒼天不負苦心人,後來鳩摩羅什終成大器。12歲時在天竺和佛界高手論辯,技壓群雄,從此聲名遠播。20歲時回到龜茲,西域各國都想聘他為國師。每當開壇講經,那些國王們都排著隊弓著腰,讓羅什踩著背上臺。

在鳩摩羅什寺駐足沉思

鳩摩羅什舌舍利塔

鳩摩羅什響亮的名聲終於傳到前秦國王符堅的耳朵裡。於是他派呂光為驍勇大將軍,率7萬人馬長途跋涉攻打龜茲國,搶回鳩摩羅什。

公元385年,呂光帶著俘獲的鳩摩羅什和大批戰利品揮師東歸,走到涼州地界,突然聽說淝水之戰,符堅打敗,並遭殺身之禍,呂光只好在涼州割據為王,建立後涼政權。後涼存世共18年,鳩摩羅什幾乎陪伴始終,他40歲到涼州(甘肅武威)到58歲離開涼州到長安。在涼州的17年裡,呂光為她建造了一個皇家寺院,叫大藏寺。羅什圓寂後,建了供奉舌舍利塔以後,寺院遂改名為:鳩摩羅什寺。

鳩摩羅什在武威的17年裡究竟做了些什麼?史書上的解答是:"蘊其深解,無所宣化"。當代官方媒體上用"沉思默想"做答。有一個資料上說鳩羅摩什在武威是學習進修了17年。我比較同意最後一種說法。因為"五涼"時代,是北中國文化向河西轉移的時代,而涼州正在河西走廊文化的中心。當時"五涼"政權中心,除西涼外,前涼,後涼,南涼,北涼的政權都建都於涼州即現在的武威。從宏觀上說,鳩摩羅什來到武威,就是印度文明與中華文明的一次偉大碰撞。當時的武威從人們生活方式,語言文化,以及風俗習慣足以代表中國文化。我查閱到一個叫胡辯的儒學大家,曾和鳩摩羅什共同服務於北涼政權。後來胡辯東渡江南成為那裡的儒學大家。我想,呂氏家族的北涼時代,雖然文化不受官方重視,像羅什這樣的大德高僧也只是作為"方士"一樣供奉著,"不得宣化",但是文化的天然親和力,必然會使鳩摩羅什和胡辯常常私會在一起,切磋交流。兩位大家的交流,實際上就是儒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交流。當17年後鳩摩羅什被後秦姚興迎至長安的時候,他已經不單單是一位佛學大家,而是一位佛儒融通的大家。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後來鳩摩羅什在長安開創翻譯新事業的12年。也可能正是感恩於此,鳩摩羅什臨終遺言把自己的舌舍利送至他17年的駐錫地武威,和那裡的土地緊緊依偎。

在鳩摩羅什寺駐足沉思

鳩摩羅什銅雕坐像

由於鳩摩羅什通曉梵文,中文和西域諸國文字,並且又在河西文化中學習到了中國文化的精髓,所以他的開壇講經和翻譯,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就我所關注的文學藝術來講,首先,他開創了自由講學之風。他翻譯經書是開放自由式的,有文字記載他是"手持胡本,口宣秦言",即他手裡拿著原版梵文,念出的是漢文,然後弟子們記下初稿之後自由辯論,最後定稿,再由弟子抄寫成翻譯文稿。這種講經和譯經相結合的方式,開創了自由講學之風,給思想界帶來了一種新的方法和求是之道。

其次,用優美的語言表達佛經意蘊,避免生硬刻板。梵文非常講究音樂美,而之前的翻譯家常常拿玄學義理附會佛經要義,或者直接硬譯,其結果是丟掉了梵文妙義,也不適合信徒誦讀。羅什的翻譯作品就能做到既合原意原味,又朗朗上口。如竺法護譯文句"天見人,人見天"羅什譯文"人天交接,兩得相見"羅什認為,前者過去質,應該文質相合。

另外他還主張對專用名詞和不好翻譯的名詞采取音譯,如"菩提""舍利""涅槃""佛陀""釋然"等。

鳩摩羅什是西方人(當時的天竺,龜茲都視為西方),他的到來,不僅給武威人民帶來了精神食糧,也給武威帶來了國際影響。義工陳女士告訴我,鳩摩羅什的聲名遠播東亞,每年都有大批信徒組團到此朝拜。當地政府計劃,圍繞"五涼文化"打造旅遊文化項目,我為此送上衷心祝願!

在鳩摩羅什寺駐足沉思

鳩摩羅什紀念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