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片有哪些方法可以讓畫面立體起來?

柳侍墨


拍照片有哪些方法可以讓畫面立體起來?

照片過於平,就如沒有衝突的故事一樣,過於平淡。豐滿的故事,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有哭點,有笑點,有衝突,可引起觀者的情感共鳴,觀者才會認為這個故事好。一樣的道理,有立體感的照片,不過於扁平化,觀者才能感受到攝影作品的韻味。

那怎麼才能讓平面的照片,立體起來呢?


攝影自學班,4句口訣,幫您的照片立體起來:

虛實對比更立體。變換角度高樓起。

景深足夠不空虛。遠中近景扁平立。

結合具體照片,為朋友們解說,這4句口訣用法,附後期矯正技巧:

1、虛實對比更立體。

(1)為什麼虛實對比更立體:在生活中,人的眼睛看到一些景物,處於邊緣到部分,是模糊的,如果一張照片,有實也有虛,就更接近人眼日常看景物的情況,照片看起來更真實,更具體。有虛化的前景,或者有虛化的遠景,照片看起來更有層次。給人真實感、層次感的照片,相對平面來說,就會更立體。


(2)該怎麼拍攝出虛實結合的立體照片:在拍攝中,我們用大光圈或者長焦距,對焦在主體上,主體就是實的,主體以外就是虛的。如果想讓背景虛,就讓主體與背景有一定的距離,如果想讓前景虛,就讓前景貼近鏡頭。

2、變換角度高樓起。

照片為什麼平?除了它本身是平的外,照片的內容如果也只是一個平面,那就是平上加平了。所以我們應該做的,就是讓拍的景物,變得立體。比如:



(1)同樣是拍樓、拍建築,如果只拍建築的一面,那照片上體現的就是建築的平面,當然平。如果變換角度,讓建築的景物的稜角體現出來,照片內的景物立體了,照片給人的感覺就立體了。

(2)那怎麼利用這個方法,拍立體的照片呢:變換角度。比如,把設備放到地面,仰拍建築,讓建築的線條,在照片中體現出來,稜角在照片中體現出來,立體感就來了。


(3)角度變換,不只可以向上,還可向下,還可以橫下左右擴展(需要用廣角鏡頭,手機需要打開全景模式),通過變換拍攝方向,變換機位,變換角度,就可以拍出立體的照片了。

3、景深足夠不空虛。

當照片有足夠的景深,看起來也會相對立體些。口訣2,從某些方面,也可以看成,是景深足夠,才讓照片更立體。為了大家理解,我從不同角度解析,介紹不同的技巧,便於大家實踐。那怎麼通過拍足夠深的景深照片,來體現照片的立體呢:



(1)順著規律的景物拍:比如橋洞、比如口訣2中,向下拍攝的電梯口,還比如生活中常見的道路兩邊的樹木。怎麼拍:當我們在所拍的這類景物中,沒有發現足夠的景深時,應該左右移動一下,因為機位的變換,橋墩這類景物,就會形成遞進的規律,從而讓縱深感更強,立體感也會體現得更好。

(2)讓被拍的主體,背景深一點:如果背景是一面牆,那看起來肯定平,如果背景是一個洞,或者是長遠的路,或者遙遠的天空,照片都會因為有足夠的景深,而看起來更立體。怎麼拍:通過登高、變換角度等方法,改變機位,來找到主體後的深背景即可。



4、遠中近景扁平立。

(1)如果所拍的照片中,有前景、有中景、有遠景,照片從空間上,體現得更完全,更豐滿,扁平的照片,就立起來了。這種拍攝方法,多用於拍攝風景,所以,有如下參數,需要注意。


(2)拍風景,想拍清楚遠景、中景、近景,需要用小光圈,參考數值,F後的數字,大等於8。數字越大,光圈越小,照片越清晰。

5、在拍風景、建築等立體感強等照片時,常遇到水平線、豎直線,遇到這種線條,有一個要點是,不要歪。水平線不要歪,豎直線不要歪。

如果歪了,雖然照片立體,但看起來很不穩定,搖晃的建築或者景物,會影響美感。那該怎麼辦呢?

(1)在拍攝之前,我們要把設備上的攝影參考線調節出來,在拍攝時,如果景物中,有豎直的線,就要讓豎線和設備上的豎直參考線平行,如果有水平線,就要讓景物的水平線與參考線的水平線平行。如果既有豎直線,也有水平線,那我們就讓景物水平線與設備上的水平參考線平行即可。


(2)同時,在拍攝時,要端穩相機,端平相機。端平,包括兩方面,第一個是相機的水平要平,第二個是,相機鏡頭平面,要與所拍的景物平面平行。

(3)如果拍歪了,到家才發現,怎麼辦呢?不要擔心,我們可以後期補救一下。用手機修圖軟件Snapseed,打開照片。



(4)工具,視角。按住照片,向上或者向下滑動,讓建築的平面,與相機的屏幕平行。再工具,旋轉。讓建築豎直的線,與軟件中參考線平行。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就可以後期補救那些,拍得立體,但不穩定的相片了。



希望我的分享,能幫你拍出立體的照片。

想學習瞭解更多攝影及後期教程的朋友:

點擊攝影自學班頭像,關注後,點擊專欄,即可查看更多系統性教程了。感謝大家的支持!


攝影自學班


攝影,是一個平面藝術,如何讓一個平面藝術有立體的感覺?

構圖和光圈

構圖

讓畫面有立體的感覺,可以通過前景、背景的設置,景深的大小,利用框架、引導等構圖方式來實現,這些都是攝影的前期需要考慮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都應該算是構圖。

前景的利用,讓畫面更具空間感,也就有了立體的感覺。

畫面上明顯的引導線和消失點,讓畫面呈現立體效果。

前景裡的框架式構圖,讓畫面有了立體效果。

前景的框架漸次排列,立體效果更為強烈。

通過對前景、背景的虛化程度控制,也就是通過景深來營造立體效果。

這些“立體”效果,都屬於構圖的範疇,因為在拍攝之前,主體的安排、前景背景的利用、景深的控制等,在按快門前都應該“胸有成竹”。

光影

單獨把光影拿出來說,是因為通過光影營造立體效果,需要特殊的環境和光線。通過光影營造立體效果,要逆光或側逆光、低角度拍攝,立體效果才會更明顯。

逆光拍攝時,通過光圈的濃淡、起伏、光影的明暗,讓畫面更立體。

逆光或側逆光的影子,也是可以增加立體效果。

利用逆光或側逆光,要低角度才好,太陽到頭頂了,啥光影也沒了,只有低角度、有好的入射角,輪廓、濃淡、陰影才會有效果。


南方之南


攝影視覺藝術創作,由於主題內容的多樣性,決定了表現形式的多樣性,從而使得風格特點也具有多樣性,有的攝影作品風格需要用剪影來表現,有的攝影作品風格需要立體感更強的視覺效果來表現。

那麼,拍攝照片有哪些方法讓畫面具有立體感?

要讓畫面表現出較好的立體感,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著手:

1、拍攝主體本身具有立體感

這一點應該是最基礎的條件,要表現出立體感較強的畫面,首先要拍攝主體是三維立體的。如果是平面的,拍攝出來的立體感肯定不強。

2、從光影控制著手

要表現出立體感較強的畫面,光影處理非常重要,光影運用時,一定要將拍攝主體的“三大面和五大調”呈現出來,否則,拍攝出來的照片立體感不強。

3、從拍攝角度著手

由於我們是運用二維平面來表現三維立體感畫面,除了拍攝的光影重要,還有拍攝的角度也很重要。比如我們拍攝人像的時候,拍攝人物的三分之二側面的立體感更強。


4、從畫面虛實對比著手

大家都知道,拍攝時,常用虛實對比來表現畫面,將背景虛化,讓背景在視覺感受上後退,讓主體清晰突出,使得主體在視覺感受上前景。這樣也能增強畫面立體感。

5、從畫面明暗對比著手

利用畫面的明暗對比方法,將背景壓暗,主體更加突出,背景有後退的視覺感受,主體有前進的視覺感受,這樣也能增強畫面立體感。



綜上所述,讓畫面更具立體感,可以從主體本身、光影運用、拍攝角度、虛實對比、明暗對比等幾個方面去著手。


腦攝狼圖世界,愛好攝影,且擅長後期處理,敬請關注本頭條號!


腦攝狼圖事界


跳舞



萬木塵緣


攝影雖然是二維平面藝術形式,但是在二維畫面上依然需要有縱深立體的表現形式,這樣才能讓作品更加生動。怎樣在二維畫面上表現出立體感,可以通過這麼幾種方法:

一、景深控制。攝影中景深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這是與畫面縱深表現直接相關的一個攝影表現方式。相對較淺的景深可以突出照片中的主體,虛化前、後陪體,讓主體更突出,體現出一定立體感;較大的景深使得畫面各個部位都比較清晰,立體感稍弱。通常拍攝人像、靜物等題材,可以用淺景深增強畫面立體效果。淺景深的實現與光圈、焦距、拍攝距離掛鉤。大光圈、長焦距、近拍攝距離可以實現淺景深效果。

二、光影對比。如果不適合用淺景深方式加強畫面立體感的時候,那麼可以通過光影明暗對比來達到立體效果。就好像畫畫的時候,需要藉助物體的明暗面、影子來襯托出這個物體的立體感,攝影與繪畫是相通的,一個道理。只不過攝影的時候不能人為繪製光影,需要找準拍攝角度,把握好光位,找準拍攝時機。

三、透視關係。合理的構圖可以提升照片立體感。構圖的法則有很多,其中與透視關係相關的構圖可以表現畫面立體感。透視關係簡單來說就是平面上表現出來的遠近不同的物體會呈現“近大遠小”的視覺觀感,這樣的手法應用在攝影構圖中就可以體現立體感。比如延伸構圖法、s曲線構圖法等都具有這樣的透視效果。應用透視關係,合理構圖,可以給照片增加立體效果。

四、色彩層次。在攝影構圖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取景畫面中色彩的分佈不同來給照片劃分出不同的色彩區域,這樣達到突破二維的視覺侷限,拓展立體觀感的效果。比如拍攝一張山巒的照片,可以將遠處天空、較遠山川、近處山峰不同的色彩按層次分佈,達到立體層次感。

上述幾種增加攝影作品立體感的方法僅為個人之己見,歡迎廣大攝友積極探討。


卷太郎攝影坊


調整拍攝位置表現景物的立體感。從正面拍攝時,看不到景物深度,立體感不強。從側面拍攝時,可以表現景物的正側兩面,立體感強。

調整拍攝距離表現景物的立體感。拍攝距離近時,畫面上的景物遠小近大的對比強烈,空間感立體感強。拍攝距離遠時,前後景物大小對比弱,空間感立體感會減弱。

調整拍攝角度表現立體感。高角度拍攝時,鏡頭攝取範圍廣,畫面上包括景物多,則近大遠小,使畫面立體感增強。低角度拍攝時,前景高大突出,後景相對縮小或被遮住,對比不顯著,立體效果也會減弱。

調整影調對比表現立體感。影調缺少變化時,感覺會平淡。影調反差大時,立體感就突出。被攝主體影調明亮時,背景深暗,立體感就強。主體深諳,背景明亮也會增加立體感。順光照射時,被攝對象獲得相等的照明,就缺乏立體感。逆光或側光照射時,會出現鮮明的輪廓線條,立體感就增強。

調整光圈大小表現主體感。光圈小時,景深範圍大,使得遠近不一的景物都十分清晰,照片就缺乏立體感。如果光圈適當開大,控制景深範圍,使主體物的輪廓細節清晰,而背景遠景虛糊,就有助於表現景物的立體感。

.調整焦距鏡頭表現景物立體感。使用短焦距鏡頭時,畫面包括了前景也包括了廣闊的後景,形成了強烈的影像大小對比,立體感就會強烈。使用長焦距鏡頭時,壓縮了前後景之間的距離,畫面不能形成強烈對比,就會失去立體感

使用不同的濾光鏡表現景物立體感。不同的濾光鏡可以增強或減弱透視效果。如藍濾光鏡可以加速透視感,有助於形成立體效果。濃霧天使用黃濾光鏡,晴天使用青濾光鏡,都能巧妙的減薄底片,使一部分影調突出,一部分影調減弱,從而加強照片景物的透視效果與立體感。


亮子拍攝


攝影:有哪些方法能夠讓畫面立體起來呢?

攝影:有哪些方法能夠讓畫面立體起來呢,攝影如何讓畫面更有立體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前景。

照片中有前景會讓整個畫面更有立體感,更有遠近距離的空間感。所以在拍攝中選擇合適的前景很重要。


2,引導。

在拍攝構圖時合理安排能起到視覺引導的線條,會讓照片畫面更有立體感,更有空間縱深感。


3,光影

畫面中光影變化強烈,明暗對比呼應明顯,那麼照片畫面的立體就強,否則就更平淡。



專注於攝影及攝影后期教學二十餘年 簡單清晰 講透原理 突出可操作性 !

已發佈大量系列教程 軟件 素材 濾鏡 插件等粉絲福利!關注即免費贈送!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我們都生活在立體的世界,所拍的每個場景和主體也都是立體的。用二維的照片表現三維的世界,是有技巧的。

第一,選好光線,讓畫面更有立體感。

我們拍攝的所有畫面,都可以通過光線的塑造,使被攝對象形成受光面、過度面、背光面;通過實體、投影,成為有立體感的物體。恰到好處的光線,讓畫面中包括主體在內的素有元素都會有更好看的立體感。當然拍攝角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拍人像正面臉和3/4臉所呈現的立體感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讓畫面更有縱深感。

我們放眼望去,近處的路燈杆最高、最粗、最清晰,越遠越矮、越細、越模糊;同樣的道理,近處的路寬,越遠越窄,直到消失不見;近處的色彩最豔,越遠越淡,直到模糊不清。這些視覺現象,都是在描述畫面縱深感。

第三,除了線性透視、空氣透視能表達畫面縱深感以外,虛實對比、設置前景等,也可以很好的表現空間立體感感,讓畫面立體起來

點擊頭像,關注攝影中級班。

簡單易懂,學會攝影。


攝影中級班


照片同繪畫一樣是一個二維的空間,那麼如何在二維的空間表現我們立體的世界呢?我們可以先回想一下如何在一張紙上畫出立體的圖像?

我們常見的素描畫可以給人直觀的立體感受,主要是依靠了,陰影和透視的運用。陰影讓我們可以直觀的感受到光線的方向以及物體遮擋關係。而透視符合人眼睛視覺感受,圖上直觀的感受就是近大遠小的透視關係,離我們最近的這個面最大,而最上面的那個面很小,其實它們都是完全一樣的五邊形。同樣的道理我們利用相機創作的時候也可以利用陰影和透視的理論讓照片立體感更強。

陰影

我們都知道攝影是關於光影的藝術形式,如果沒有光一切都不存在,有了光才有影,立體感自然就呈現了,如果一張照片中我們看不到任何陰影,我們就無法感受到畫面的立體感。光線分為自然光和人造光,人造光我們可以不分時間和地點隨意控制強度和方向,相對來說自然光的運用相對更復雜,一天之中不同的時間陽光的強度不同,照射角度也不同,一般在日出日落前後,太陽光的照射角度比較低,可以形成比較長的陰影,畫面立體感更強,同時光線強度也適宜。

透視

我們利用透視可以更好的表現畫面的立體感,典型的應用就是利用廣角鏡頭,廣角鏡頭的視野非常廣,可以表現誇張的近大遠小的透視關係,常用來拍攝城市建築自然風光等立體感強的題材。

上圖中廣角鏡頭拍攝的湖光山色可以看到近處的小路幾乎比遠處的山還要大,這個符合我們人眼看事物的特點。配合黃金時間的絢麗陽光,好一片立體風景。畫面中的小路延伸到湖水中,作為視覺引導線,可以更好的凸顯畫面的立體感。

感謝您的點贊轉發,更多攻略,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分享優秀攝影作品,學習實用攝影知識。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歡迎關注和留言。

浩影映像


拍照片有哪些方法可以讓畫面立體起來?

阿愷紀實,分享實在攝影知識與感悟。我喜歡一邊欣賞美女,一邊聊點攝影。

拍照片使畫面立體的方法有很多,我認為主要有三種方法類型:一是利用光影使畫面立體;二是利用景深,增加畫面的層次使畫面變立體;三是通過構圖方式表現縱深感,使照片顯立體。


一、利用光影表現立體

利用光影來表現畫面,使畫面表現的更為立體。

在繪畫中經常使用光影來表現畫面的立體,尤其是素描中表現得更為突出和明顯。素描中有明暗五調子:亮部、中間色、明暗交界線、反光、投影。五調子的規律是塑造立體感的主要法則,也是表現質感、空間感等的重要手段。通過高光、陰影與光影交界等的表現可以使二維的平面表現出三維的立體感。

尤素福 • 卡什的名作《丘吉爾》

利用光影表現立體是攝影師拍攝人像最常用的方式。人像攝影中常用的打光方法中,側光是比較容易營造立體感的,而使用平光即順光是最容易導致畫面變平的,是最不容易表現立體乾的光線,同樣的逆光也不同意表現立體。拍攝立體的人像照最常用的光線是三角光與側逆光,這兩種光線最容易使人物臉部更為立體。


二、利用景深表現立體


景深是攝影中的一個專業術語,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畫面的景物深度”,它是指畫面中清晰物體的範圍。景深,簡單理解為畫面的景物深度是為了方便我們理解,畫面的立體感與景深是有密切關係的。

立體的畫面是三維的,而照片時二維平面。要讓二維的畫面表現三維立體,我們需要讓畫面增加一個維度,而通過景深表現畫面的層次,表現空間感與層次感就是為了增加二維平面的打三個維度。

通過景深表現立體的方法:

1.增加前景,用前景增加畫面層次從而使畫面更立體

(利用前景可以增加畫面層次,有利於表現立體感。阿愷紀實原創圖片)

畫面景深一般包含三個主要層次:前景、中景與背景。拍攝照片要使畫面更為立體就要增加畫面的層次,人為的增加照片畫面的前景可以使畫面更有層次感,從而更好地表現立體感。

2.拍攝大景深,從而豐富畫面的層次感與表現立體感

(大景深有利於體現畫面的縱深與空間感,有利於表現立體感。阿愷紀實原創圖片)

可以通過使用小光圈拍攝,使用短焦距鏡頭,增加拍攝距離等方式製造大景深,豐富照片的層次感。照片的畫面有層次與延伸從而有利於營造畫面的第三維度,有利於表現立體感。


三、運用合理的構圖方式可以表更好地現畫面的立體感


構圖是攝影的基本技巧,好的構圖是照片成功的一半。通過合理的運用構圖方式可以有助於表現畫面的立體感。我瞭解到的有助於表現畫面立體感的構圖方式有幾種:

1.框式構圖

框式構圖或者說框架式構圖,就像給拍照畫面加了一個畫框一樣,會有一種畫中畫的感覺。框架中的小畫面是一個平面,而框架外又是一個平面,因此給你一種層次豐富,有縱深與空間感,因此有助於表現立體。

2.引導線構圖

(利用線條引導視線,往往會增加畫面的縱深感,因此有利於表現立體。阿愷紀實原創圖片)

引導線構圖是指利用線條的指向性引導人們觀看的視線,一般有直線、曲線、折線等多種利用線條引導的方式。

比較常見的引導線構:如匯聚線引導,畫面中的線條向畫面中的一點匯聚,從而引導觀眾視線指向拍攝對象。此外還有諸如S線、Z線的構圖方式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引導線構圖。

引導線構圖有利於表現照片畫面的縱深,對於表現畫面的空間感很有幫助,有利於體現立體感。

3.對角線構圖

(有縱深感的畫面有利於表現立體。阿愷紀實原創圖片)

適當的利用畫面和物體的線條與縱深感可以有助於表現畫面的立體感,因此使用對角戲構圖有時也可以很好的表現縱深感與立體。

我認為拍照要使畫面更為立體,可以通過增加畫面的層次、縱深與空間感,主要的方法就是利用光影、景深和構圖三種類型來營造和表現立體感。

你覺得還有什麼表現畫面立體感的方法嗎?歡迎交流與補充。


阿愷紀實,分享實在攝影知識與感悟,歡迎關注與交流。

你的點贊、評論與轉發都是對我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