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糧=花粉?

不少養蜂人在與其他蜂友交流的過程中經常會聽到花粉和蜂糧這兩個詞,話裡話外表達的均為這二者是同一種產品,不禁使人困惑。那麼這兩者到底是不是同一產品呢?若不是,我們又該如何區分呢?在這裡蜂博士根據一些整理的資料對這兩者進行了總結,供我們有需要的朋友進行參考。

花粉是什麼?事實上,花粉是有花植物的雄性器官,是雄蕊中的生殖細胞,外觀呈粉末狀,其個體稱"花粉粒"。其主要成分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水分、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及甾酮類等。從營養的角度來講,蛋白質是蜜蜂正常生長髮育必需的,而花粉正是蜜蜂蛋白質、氨基酸、脂類、維生素、礦物質和甾醇類的重要來源,對蜂子的培育和幼蜂的腺體發育都十分重要。

蜂糧=花粉?

蜂糧是什麼?蜜蜂通常不消耗直接從野外採集回來的未經加工的花粉。採集蜂採集花粉回巢,守衛蜂就會迎上前去例行檢查,確認是本群成員後放行。採集蜂進巢後,即有三五隻內勤蜂圍上來安撫吐哺,然後卸下花粉,放入蜂房,用上顎咬碎花粉團,拌上唾液和花蜜,夯結實,然後讓花粉經過複雜的微生物發酵。此過程中蜜蜂把採集的花粉存入巢房,添加腺體分泌物,用蜂蜜進行密封,以此來加工花粉。此方法儲存的花粉經歷了發酵過程,成為我們通常所謂的"蜂糧"。

蜂糧=花粉?

花粉和蜂糧有什麼不不同?據福建農林大學蘇松坤等報道,蜂糧在釀造過程中,發生了包括乳酸菌,酵母菌,黴菌等複雜的微生物作用過程,由此產生蛋白酶,澱粉酶,纖維素酶等,降解了細胞萌發處薄膜,使細胞內含物外吐。蜂群釀造蜂糧,首先是乳酸菌。酵母菌會大量繁殖,數天後逐漸減少,分泌乳酸酶,降低 pH 值,增加蜂糧的營養價值。隨著釀造時間的推移,乳酸菌和酵母菌會基本消失,後期黴菌慢慢增加,分解大分子蛋白質產生氨基酸態氮,造成蛋白質的消耗。根據這些研究分析,可以大概瞭解花粉是怎樣經蜂群加工成蜂糧的一般過程。

蜂糧=花粉?

由此可見,蜂糧與花粉的化學成分是不同的:蜂糧的維生素含量更高,多糖含量更低,pH更低。與未加工的花粉相比,蜂糧對工蜂更有營養。飼餵蜂糧的蜜蜂比飼餵花粉的蜜蜂存活更長,可以更好地補償病害帶來的生理損傷。蜂糧的微生物群落對蜂群來說類似於擴展的腸道,有益於蜂群內的所有成員。

由此得到對於養蜂人的一條啟示是:在繁蜂期必須要保證蜂巢裡有儲存充足的蜂蜜,否則等蜜蜂採集花粉回來,群內都是水蜜或者沒有足夠的蜂蜜都是沒辦法釀造優質的蜂糧飼餵幼蟲的。如果蜂群需要飼餵花粉,必須要對花粉進行發酵處理,混入蜂蜜製成花粉糊,讓蜜蜂繼續釀造成蜂糧才能飼餵蜂群。

蜂糧=花粉?

總結:花粉並不等同於蜂糧,雖然蜜蜂只是對於花粉進行了簡單的加工釀造,只混入了一定量消化酶和蜂蜜,但配比正確高明,促使花粉發酵破壁,又產生了乳酸菌,就讓容易變質又難以消化吸收的花粉變成了容易消化吸收又不容易變質的蜂糧。這是蜜蜂釀造的神奇,也是蜜蜂的智慧,讓人不由得讚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