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一定要遠離這些人!一定要警惕這些企業!

這次疫情已經接近尾聲,我們需要對它做一個總結!

每一次重大變故都是社會系統的自我升級,弱者一定會被淘汰,強者會變的更強,因此這次疫情就是一次加速淘汰的過程,也是一個加速創新的過程。

強者愈強,弱者恆弱,是歷史不變的規律,是大自然不變的法則,也是人類系統的自我升級。疫情之後,可能以下這7種人將被淘汰!

7

種可能要被淘汰的人

請確定你不在這7種人之內:

1、內心脆弱的人

經歷這次疫情,我們才發現一個道理:未來有一顆強大的內心,遠比擁有其它技能要重要的多。

之前衡量一個人是不是人才,第一是看他掌握多少知識,第二是他掌握多少技能,而現在情況完全變了。

現在重要的是什麼呢?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心態是否強大!

這時一個人的心態,更容易決定它的成果。在未來,一顆強大的內心,遠比各種強大的技能要重要的多。

2、沒有特點的人

經歷這次疫情,我們發現必須擁有可以獨立謀生的重要性,未來是個體崛起的時代,那些有一技之長的人,都會藉助各種平臺而成為獨立的經濟體。

之前我們的特長只是業餘愛好,未來我們的特長才是我們生存的立足點!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美好之處,它鼓勵每個人找到自己的特點和長處。

從現在開始,一定要傾聽內心的聲音,一定要走出平庸的輪迴。

3、不會獨立思考的人

越是在恐慌的時刻,一個人的獨立思考能力越重要。

不盲目從眾,不相信謠言,不隨大流,保持清醒,客觀理性看待各種事情,看起來容易,能做到的人寥寥無幾。

如果我們單獨去分析每一個人,都是理性且聰明的,但是他們只要聚合在一起,一定會變的盲目又不理性。

因為人一到群體中,就會為了獲得群體的認同感,而拋棄思考性和獨立性,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因此,個體一旦將自己歸入該群體,就會被群體的瘋狂所淹沒。

越是在這樣一個似乎什麼都能看見的時代,我們越什麼都看不見。在信息的洪流中,在各種焦慮的情緒中,人們看到的都是各種假象和妄想,看到的都是各種情緒,而不是真相。

比如這次疫情,各種謠言都出來了,很多人看到這些信息就複製轉發,根本不求證。

這時代,我們都成了睜著眼睛的瞎子!

疫情之後,一定要遠離這些人!一定要警惕這些企業!


4、不善於學習的人

很多人早就喪失了學習的能力,這才是最可怕的。

比如這次疫情,同樣是封閉在家一個月,有的人可以玩一個月遊戲,有的人卻可以把自己缺少的知識補上來。

同樣是坐飛機,有的人一路上都在用手機打遊戲/看小說,有的人卻隨時攜帶一本書閱讀。

芒格說:我不斷地看到有些人越過越好,他們不是最聰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奮的,但他們是學習機器。他的黃金法則之一就是:堅持終身學習。

5、對新事物遲鈍的人

同樣經歷了兩個月的疫情,有的人/企業趁機拓展線上業務,把危機變成了機遇,也實現了轉型升級,而有的人/企業就坐以待斃,等待社會救援,這就看一個人/企業的靈敏程度如何了。

當別人不懂的時候,你明白;當別人明白的時候,你在做;當別人在做的時候,你已經成功了!

6、付出立即要回報的人

付出就想馬上有回報,你適合做鐘點工;

期望能按月得到報酬,你適合做打工族;

耐心按年領取收入,你是職業經理人

能耐心等待三到五年,你適合做創業者

用5到十年眼光去權衡,你就是投資家

這世上很多人,都在用鐘點工的思維,去換取投資家的結果,所以才會糾結和痛苦,他們不懂得只有春天播種,秋天才會收穫。

疫情之後,一定要遠離這些人!一定要警惕這些企業!


7、不願意承擔風險的人

三十年前,洗衣機一上市,有人說洗不乾淨,結果:比別人多用手洗了十年。

十五年前,太陽能熱水器上市,有人說它燒不熱水,結果:多花了十年電費。

十年前,很多樓房開盤上市,有人說房價一定會跌,結果:白白多幹了十幾年。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所謂的安全感,就是溫水煮青蛙,唯有踏出第一步,試驗各種可能,並承擔一些責任,看上去有點冒險實際上是在降低人生未來的風險。

若是因為害怕失敗,就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表面上是逃避冒險,事實上是已經陷入最大的風險之中!

只要開始停下來享受生活,馬上就開始走下坡路,甚至很快就會被淘汰,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隨時發生各種顛覆的時代裡。

沒有一種模式是長存的;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恆的;人們所有的經驗和積累,都隨時可能被顛覆、被清零,我們必須時刻保持居安思危的心態。

未來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能力。未來只有一種穩定:是你到哪裡都有飯吃!

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穩定的本質,就是你擁有化“變化”為“不變”的能力,而不是始終躺在那讓人保護著你。

這一次疫情,讓很多人一夜之間陷入了困境,但是往往困境才是一個人真正走向強大的開始。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能不能修成功,就看你能不能在關鍵時刻度過劫難,就連神仙也要渡劫,何況我們這些普通人?

人在絕境中,最容易徹悟,就是在你面對即將失去一切的那一瞬間,甚至是你在面對生死的那一瞬間,人往往最容易悟到真理,看透生死,從而變的非凡。

疫情之後,一定要遠離這些人!一定要警惕這些企業!


所有的偶然背後都是必然。每一次重大變故都是社會系統的自我升級,這次疫情就是一次加速淘汰的過程,也是一個加速生長的過程。

這次疫情之後,將是很多企業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同時也是很多企業發展的絕佳之年,我們列舉了6種正在被淘汰的企業。

6種加速被淘汰的企業

1、恐龍型企業

恐龍曾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劇烈的地震、海嘯、火山噴發,當時火山灰和毒氣遮住了太陽,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空氣中氧氣含量極低,恐龍集體滅絕,無一倖免。

恐龍為什麼會滅絕?因為它體積龐大,能量消耗巨大,對環境變化適應能力差。“恐龍型企業”就是具備恐龍這些特性的企業。

比如最近處於風口浪尖的海航集團,已經正式被政府接管,這次疫情成為壓倒海航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個資產曾超1.5萬億,年收入近7000億的龐然大物,在高槓杆、高負債、多元化的擴張方式下走到了盡頭,應聲倒下。

2、大象型企業

大象型企業,指的是傳統產業中的龍頭企業,這種企業往往體型龐大/行動笨拙,卻又沒有達到壟斷的地位。

比如山東的經濟狀況就屬於典型的“大象經濟”,傳統產能約佔其經濟比重的70%,而重化工業又佔其傳統產業比重的70%,這就像又笨又重的大象,山東也有很多大象型企業。

這種類型企業生產效率低下,員工互相推諉,組織結構老化,領導有心無力。每當有動盪到來,笨重的身體不能靈活騰挪,只能硬生生的站在原地捱打,被螞蟻雄兵蠶食。

3、老虎型企業

老虎屬於直來直去又獨來獨往的捕食型猛獸,每次食肉量最多可達30公斤,而後的6天裡可以不用吃肉。“老虎型企業”指的是那些具備特殊資源關係,又不願意去創新和改變的企業。

“老虎型企業”往往過度依賴於單一的訂單,雖然利潤可觀,業務穩定,但是缺乏多元化的客戶和渠道,缺乏持續穩定的現金流,一旦外界出現變動,遭遇的就是滅頂之災。

疫情之後,一定要遠離這些人!一定要警惕這些企業!


4、狐狸型企業

狐狸奸詐狡猾,詭計多端,擅長狐假虎威。“狐狸型企業”指的是那些善於鑽空子和投機取巧的企業,這種企業往往看到什麼賺錢就幹什麼,沒有原則,沒有底線,利用人性的弱點去賺錢。

而如今,人的心智變的越來越成熟,信息變的越來越公開透明,消費者也變的越來越理性,越來越淡定,面對五花八門的套路,消費者的免疫力大大增強,因此這些狐狸型企業必將被淘汰。

5、熊貓型企業

大熊貓99%的食物都是竹子,如果竹子沒有了,大熊貓可能就滅絕了;如果它不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可能早被人類捕殺殆盡了。

“熊貓型企業”指的是收入單一,客戶單一,渠道脆弱卻又受到保護的企業,比如近日剛剛破產清算的企業百程旅行網(儘管阿里巴巴是其第二大股東),由於疫情導致旅遊出行人數斷崖式驟減,引發資金鍊斷裂。

有的熊貓型企業過於依賴政府保護和政策補貼,比如新能源汽車。這次特斯拉的引入,就像一條鯰魚,一定會淘汰那些沒有市場競爭力的車企。

疫情之後,一定要遠離這些人!一定要警惕這些企業!


6、兔子型企業

“兔子”最愛繁殖,比誰都愛繁殖,不停地繁殖,找同類生出大量“小兔子”,形成“兔子窩”,霸佔著崗位、資源和機會。如果一個公司大量崗位被“兔子”霸佔,就會形成了“兔子型企業”,產生出兔子窩的文化,失去戰鬥力。

毫無疑問,這樣的企業必定會被淘汰。

其實企業和人一樣,都有面對“生老病死”的過程。無論是我們自己,還是一家企業,都應該有一種“向死而生”的勇氣,才能走出黑暗森林,迎接黎明的朝霞!

萬物凋零之時,也是萬物重生之日。

決定一個人最終高度的,往往並非起點,而是拐點,機遇都在拐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