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篆刻閒章欣賞

精品篆刻閒章欣賞

與中國三千年的印章藝術相比,閒章是後起之秀。元代以前,篆刻印章的材料中,金銀銅鐵一直佔據霸主地位,其次還有玉、象牙、牛角等質地堅硬的材料。這些材料不易受刀,不僅妨礙印文的變化,而且篆刻方法也不易掌握,制約了篆刻藝術水平的提高。當時,書畫家篆寫的印稿,在工匠鐫刻後,要麼降低了設計時的藝術價值,要麼改變了原稿的藝術風格,因此,書畫家都在呼喚一種便於鐫刻的新材料。

精品篆刻闲章欣赏

解決這個問題,元代畫家王冕功不可沒。據說王冕在遊玩浙江麗水縣寶華山時,發現山上有色彩斑斕、細膩柔潤的花乳石,用刀在石上試刻,效果很好,他就自刻了“會稽佳山水”等幾枚印章。這個不經意的舉動為印章取材開闢了一種新途經。花乳石質地鬆脆細潔,色彩豐富,行刀脆爽。在花乳石上篆刻印章,不僅易於鐫刻,而且富於表現力,筆劃線條遒麗,顯出一種古樸的金石之氣。用花乳石做印材還解決了篆寫刻工相分離的問題,從而激發了文人自篆自刻、操刀耕石的熱情。

精品篆刻闲章欣赏

閒章雖小,卻能納天地於方寸之間,蘊閒情於金石之上,既可於掌中把玩,又可觀賞和收藏,歷來為文人學士所喜好。如果是名家所刻、所用,或用珍稀石材雕制,更是身價不菲。作為印海奇葩,一些名貴閒章的收藏經歷極富傳奇色彩。

精品篆刻闲章欣赏

閒章如詩。詩言志,閒章上面的文字最能代表古人沖淡平和的心態以及磊落曠達的胸襟。“天道忌盈人貴知足”“所欲不求大得歡常有餘”,是古人樂天知命的寫照,“抱松柏之堅心”“心境如冰”“一園水竹權為主”“閉門讀奇書,開門延高客,出門尋山水”,也無不反映出古人“吾善養吾浩然之氣”的胸懷。

精品篆刻闲章欣赏

閒章如畫。古人常常嘯傲林泉,風流山水間。其所篆印章,於三五字間,竟能豁顯出生動的意境、明豔的圖畫。品“聽鸝深處”,猶如置身森林木間,聽黃鸝鳴春。觀“寒香深處”“梅花作伴”,似有一縷暗香,正從籬邊的臘梅邊散發出縷縷清芬。至於“家藏七十二峰”“三十六峰常周旋”“萬水千山獨往來”,自是古人縱情山水、師法自然的表現,既可體味“山靜如太古,日長如小年”,又可以“看盡落花能幾醉”,以“占斷煙霞不老身”為豪。那些“紙窗竹屋燈火青熒”的幽雅和“亭映江月”的靜謐,怎能不使“身在綠竹翠柏黃花紅藥之間”的人忘卻塵世的煩憂,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

精品篆刻闲章欣赏

閒章如史。潘奕雋以“兩登泰岱再遊黃海三宿五臺”的閒章,體現出他“看盡九州山水”的豪邁情懷。康有為在維新運動失敗後,以一方“維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週大地,遊遍四洲,經三十一國,行六十萬裡”的四釐米見方的朱文印章,把一生重大的政治活動,囊括在印文裡,堪稱“印史”。

精品篆刻闲章欣赏精品篆刻闲章欣赏
精品篆刻闲章欣赏精品篆刻闲章欣赏
精品篆刻闲章欣赏精品篆刻闲章欣赏
精品篆刻闲章欣赏精品篆刻闲章欣赏
精品篆刻闲章欣赏精品篆刻闲章欣赏
精品篆刻闲章欣赏精品篆刻闲章欣赏
精品篆刻闲章欣赏精品篆刻闲章欣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